APP下载

小食大味

2022-05-30艾鑫瑞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22年8期
关键词:烤鸭匠心汪曾祺

名师点评团

潜海龙,语文高级教师,热爱作文教学,追求“绿色教育”理想,引领学生读书写诗,亲近自然,仰望星空,绿化精神家园。在学生们看来,他的课堂是辽阔的,他的教学是幸福的,他的课成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津津乐道的校园“童话故事”。

提起北京的美食,烤鸭或许是大多数人心中的第一美味,可又有多少人细细品味过这小小一卷烤鸭中的无尽滋味呢?

我曾数次品尝烤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全聚德。那并非我第一次吃烤鸭,但当烤鸭端上来时,我心中的触动却比第一次更甚——葱、饼、酱、肉、皮,五种食材香气四溢,五种颜色相得益彰。铺一张荷叶饼,卷上肉片和葱丝。咬一口,麦香包裹着肉香、葱香,一同绽放。细细咀嚼,肉的滑嫩、葱的甘甜与辛辣,令人回味无穷。母亲告诉我,这鸭皮不宜包在饼里——热气一捂,皮就不酥了。夹一片皮,蘸上些白砂糖放进嘴里。舌尖一抵着上牙膛,那一汪酥油便融在了口里。砂糖的颗粒感与鸭皮的酥糯在口中碰撞,油的香味与糖的甜味交融在一起。汪曾祺先生形容拔丝羊尾美味时曾说:“这东西只宜供佛,人不能吃,因为太好吃了!”在我看来,烤鸭的美味亦是如此。

至味背后是极致的匠心。而这匠心,又源于北京的历史文化。烤鸭虽小,每一样食材却大有讲究。蘸酱、蒸饼,亦不能差了火候。数百年来,一代代北京人將烤鸭的制作工艺不断完善,才有了如今的美食。不急不躁、精益求精,小小美食中蕴含着大国工匠的精神,体现了北京人的从容气质。

从小生长在北京的我,或多或少受到了老北京气质的感染。我深爱着这里。每当别人提起北京的名胜,自豪感便在我心里油然而生;每当我带着外地亲友去品尝烤鸭,心中总会涌起老友重逢般的感动。我微笑着告诉他们如何卷烤鸭,将烤鸭的历史娓娓道来。听着亲友们连声赞叹,我手中那小小一卷烤鸭似乎又多了一重滋味,那便是每一个北京人对于北京的自豪与热爱。

巴掌大小的一卷烤鸭,承载着北京的历史文化,蕴含着北京的独特气质,寄托着北京人的热爱。这厚重的滋味,早已融进了我的血脉。

(指导老师:孟璟)

点评

其实,人有两个“胃”,一个是用来消化“物质食粮”的,一个是用来消化“精神食粮”的;人也有两种感官,一种是感觉物质层面的东西,一种是感觉文化层面的东西……如果追求品质生活,那么二者缺一不可。艾鑫瑞同学在品尝北京烤鸭的过程中,感悟至味背后的极致匠心和北京的独特气质,这里边有汪曾祺先生的“知味”。

(潜海龙)

猜你喜欢

烤鸭匠心汪曾祺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咸菜慈姑汤
天上下烤鸭了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
Recettes chinoises
三生 致敬匠心
致敬匠心
匠心,一种倔强的坚持
拿两只烤鸭来甩甩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