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融合与促进

2022-05-30朱文婷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区域环境树叶创设

朱文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之间虽然存在着差异,但也相辅相成,共同支持幼儿的学习。幼儿园应充分融合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使二者合力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一、结合主题活动设计区域活动

1.教师应结合主题活动的需要系统、全面地设计区域活动,使区域活动能更好地支持主题活动的开展。在进行区域活动设计时,教师不仅要考虑主题特征,还要深入研究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兴趣,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生活习性和日常实际情况,从而使区域活动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强化主题意识。同时,教师还要考虑主题活动中哪些内容适合应用于自主性较强的区域活动,能使不同层次的幼儿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适宜其发展水平的区域材料和区域活动内容,在区域活动中提高对主题活动的认识和关注程度。比如:结合主题活动“有趣的树叶”,我在美工区设计了“树叶变变变”活动,投放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类型的树叶,让幼儿做创意手工“树叶造型”,他们自主制作或合作制作了“小鸡”“蝴蝶”“孔雀”等造型作品。随后我设计了集体活动“树叶”,让幼儿欣赏他们制作的树叶造型作品,增强他们对树叶有趣的认知度,使他们更加有兴趣地参与同树叶有关的探究活动。

2.教师应在认真解读主题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下,设计与主题目标相一致的区域活动内容。比如:“我的家乡在南京”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了与之相关的区域活动内容:语言区域“你说我说”,幼儿尝试表演快板《我是南京娃》;美术区域中投放硬纸板、卡纸、吸管、剪刀、胶水以及其他辅助材料,供幼儿一起制作“南京的桥”;生活区域“南京美食街”中提供一些食材和仿真玩具,让幼儿制作南京的特色小吃;建构区域“小小建筑师”中搭建南京的名胜古迹……每个区域的活动内容都围绕主题目标展开,为最终实现主题目标服务。

二、借助区域活动开展主题活动

1.区域活动中生成主题活动

区域活动是否要生成主题活动,关键要看活动内容与形式对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价值。一方面,大多数幼儿感兴趣且有继续让幼儿深度学习必要的区域活动内容,教师可生成相关的主题活动;另一方面,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往往仅获得一些零碎、肤浅的经验,需要进一步通过主题活动来整合、提升相关经验。比如:我在探索区投放了一些小瓶子、小罐子,幼儿一有空就用它们盛水、倒水,玩得不亦乐乎。但他们仅局限于玩水,而对水的性质、特点等却缺乏认知。为了让幼儿深入探究水,我生成了主题活动“水的秘密”,让幼儿观察水的特征、了解水的状态、探索冰的溶解方法等,从而丰富了幼儿对水的认知经验。

2.区域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先行者”

为了更好地开展主题活动,教师可先开展与主题活动内容有关的区域活动,在区域中投放一些与主题活动有关的材料,让幼儿通过区域活动发现与主题活动有关的问题,积累与主题活动有关的经验。比如:在开展主题活动“奇妙的声音”前,我在科探区投放了风铃、保鲜袋、纸杯听筒、小乐器等材料,开展了“叮叮当当”“会唱歌的风铃”“我和朋友打电话”“快乐小乐队”等区域活动,让幼儿自主探究声音,从而为开展主题活动做好知识储备和经验铺垫。

3.区域活动用于延伸主题活动

受活动材料不充足、幼儿发展水平不一致等的影响,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可能意犹未尽或探索不充分,这就可以通过区域活动来延伸主题活动,使幼儿能够持续地进行相关探究。有时,主题活动会派生或扩展出几个不同的区域活动内容,对此教师可以直接加入已有区域,也可根据需要专门另设区域。比如: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中,我开展了数学集体活动“把小动物变成一样多”,由于幼儿对数字认识的不同和操作材料的不足,致使操作次数增多,在规定的活动时间内不能达成活动目标。为此,我在数学区提供了充足的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究如何“把小动物变成一样多”。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增强了对数字的认识,逐渐总结出点数、比较甚至加减运算的朴素方法。

三、围绕主题活动创设区域环境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和材料是幼儿游戏的向导和舞台,为了更好地实施主题活动,教师可围绕主题活动创设区域环境,使区域环境更好地服务于主题活动的需要。在主题活动实施前,教师可根据即将开展的主题活动内容投放材料,创设相关的区域环境,使幼儿对主题活动产生兴趣并获得前期经验;在主题活动实施中,教师可同步创设与主题活动内容相关的区域环境,让幼儿在和区域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探究相关主题活动内容;在主题活动实施后,教师可用幼儿的作品、活动中的照片等创设区域环境,使幼儿能够在区域中进行分享、交流,既巩固了习得的知识经验,又获得了成就感。比如:在实施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时,我先带领幼儿在户外收集树叶、种子、芦苇、蔬果等材料,然后让幼儿用收集的材料创设区域环境,幼儿通过“树叶拼贴”“果实组画”等区域活动作品装饰美工区环境;用枫叶、银杏叶、彩色碎蛋壳、皱纹纸团、废旧报纸等制作出秋天的树,既美化了环境又丰富了主题。

另外,教师应通过区域活动不断丰富主题环境。为了引领幼儿走进主题中,环境创设应紧随主题的步伐,主题开展到哪个阶段,环境就相应创设到哪里,充分体现主题的点点滴滴。教师可将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优秀学习成果用于主题环境创设,使主题环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比如:在主题活动“蜗牛世界真奇妙”中,幼儿在手工区用纸、黏土、废旧盒子等材料制作了蜗牛,我在主题环境一角布置了一片草地,让幼儿把自己做的、折的、画的各种蜗牛呈现在草地上。这不僅成功地展示了幼儿的区域活动作品,还丰富与完善了主题环境。

四、做好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融合的反思

所有的区域活动并不是在主题活动建构后马上就能创设出来的,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两三个区域与主题有关。但随着主题的持续开展,区域活动会越来越多,有的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有的是幼儿自主生成的。教师应反思这些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能否有效融合、区域活动内容对主题活动的开展和深入能起到哪些作用、怎样才能使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更好地相互作用等。唯有如此,教师才能真正做好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融合与推进,使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相辅相成,共同为幼儿整体、全面的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区域环境树叶创设
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建设现状与思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树叶的不同称呼
区域环境生态建设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一片树叶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在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