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小衣架学问多

2022-05-30梁锡鹏匡潇晗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透明胶衣架马甲

梁锡鹏 匡潇晗

我要学穿脱外套

随着天气渐渐变冷,室内外温差越来越大,穿脱衣服成为幼儿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每天户外活动、午睡、午起的时候,幼儿都要不断地穿脱衣物。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幼儿有的不肯脱衣服,有的脱了不会穿,还有的脱了衣服就找不到了。

“老师,我不会脱,你帮我脱一下吧。”

“老师,我脱了外套给你,你帮我放好吧!”

“老师,我的外套找不到了。”

“我的手怎么出不来了呀?”

“我的扣子怎么解不开呀!”

“我的拉链也卡住了!”

从这些话语可以看出:小班幼儿的动作发展还不完善,穿脱外套时往往力不从心;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低,习惯于寻求成人的帮助。

为了让幼儿掌握穿脱衣服的“诀窍”,我找来了相关绘本《穿衣服真麻烦》《我会穿衣服》。通过阅读绘本故事,幼儿燃起了自己穿脱衣服的热情,也初步掌握了穿脱衣服的要领。随后的几天内,幼儿互帮互助练习起了穿脱衣服和叠衣服。经过不断地练习,大部分幼儿已经学会了穿脱简单的衣服,仍有一小部分肌肉力量不够的幼儿还不能完全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这时,我们在娃娃家里设置了帮宝宝穿衣服、脱衣服、叠衣服的游戏,让不同发展状态的幼儿根据需要自行练习。

教师思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3~4岁幼儿的发展目标是能在帮助下穿脱衣服或鞋袜,教师应该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能力的基本方法。面对小班幼儿不会穿脱衣服的状况,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让他们在趣味性学习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此过程中,幼儿还体验到了同伴交往的乐趣。

我会整理衣服

大约一周的时间,所有幼儿都学会了自主穿脱衣服。随后,通过给娃娃家宝宝整理东西,幼儿也逐渐学会了整理自己的物品,大部分幼儿会将脱掉的外套主动放进柜子里,但新的问题又来了。

年年:我的外套太厚了,柜子里塞了书包和别的东西,外套塞不进去。

萱儿:我的也是,我的柜门也关不上了。

童童:在家里,爸爸妈妈都是把衣服挂起来的。

嘉熙:可是我们没有衣架,挂到哪里呢?

雨欣:去问问老师吧!

师:我们可以买衣架,可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幼儿园里想买东西的话需要去找谁吗?

年年:园长妈妈!我们可以去找园长妈妈买!

师:那我们来向园长妈妈申请一下吧!

面对衣服挂不进柜子里的情况,幼儿讨论后萌发了增加衣服架子来挂衣服的想法。他们知道幼儿园要购买东西需要向园长申请,于是一起设计、制作了申请书,每个人都在申请书上留下了印记,然后派几个代表送给园长妈妈。园长妈妈看了申请书之后,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1.衣服挂不好

一周后,衣架买来了,幼儿非常兴奋,纷纷要去挂衣服。就在幼儿兴高采烈地去挂衣服的时候,难题又出现了。大部分幼儿平时在家中看到的都是挂好的衣服,并未真正观看过父母如何叠衣服和挂衣服,他们缺乏使用衣架挂衣服的经验。衣服挂起来怎么那么难呢?我们应该怎样挂衣服呢?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的幼儿首先想到的就是向教师求援。一个幼儿直接过来问我怎样挂衣服,我并未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问其他幼儿谁可以帮帮他。接着,便有几名幼儿教他如何把衣服叠整齐后挂到衣架上去。为了更好地帮幼儿掌握叠衣服的方法,我把疊衣服的要领总结成一首打油诗:衣服桌上放,把它躺躺平,穿进小手臂,小手握肩膀。衣服叠整齐以后,就能比较轻松地挂到衣架上了。

2.在哪里整理衣服

第二天早上,小楷在其他幼儿正在玩游戏的桌子上叠衣服,引起他们的不满。

年年生气地说:“你怎么在我们桌子上叠衣服呢,我都没地方玩游戏了。”小楷说:“那应该在哪里操作呢?”

昨天只是解决了如何叠衣服,却并未考虑在哪叠。针对这一问题,幼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可以在空的桌子上”,也有的说“可以在地毯上”。最终为了不打扰其他同伴的桌面游戏,幼儿共同约定在一张多余的空桌上叠衣服。为了保证此桌的专有功能,幼儿还设计了“此桌整理衣服”的牌子,防止桌子被其他活动占用。

3.衣服掉下来了

衣架用了没有几天,幼儿就发现会有衣服从衣架上掉下来。面对这样的状况,幼儿展开了讨论。

辰辰:衣服怎么老是滑下来呢?

小泽:我觉得是这个木头衣架太小了。

沐沐:如果换大一点的衣架,可能不会滑下来。

昊昊:一定是挂衣服的时候,没有把拉链和扣子扣起来。

幼儿讨论发现,衣服掉下来的主要原因是:有的小朋友急于求成,做事马虎,没有拉上拉链或扣上扣子,衣服随手一挂就去玩游戏了;有的小朋友的外套比较大,衣架大小不符合。随后,在教师和同伴的提醒下,幼儿知道了将衣服挂上衣架后要拉好拉链、扣好扣子。

教师思考:当多种问题接踵而至时,教师没有包办代替,而是通过同伴互助和集体讨论的方式,帮助幼儿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可以慢慢地由只知道寻求教师帮助转向自己寻找原因、尝试解决问题过渡。

我的马甲在哪里

一个月过去了,冷空气到来,班级里打开了暖气空调。幼儿进入班级要穿上园服马甲,衣架上挂满了几乎一模一样的马甲。一时之间,幼儿认不出自己的马甲,拿错的情况时有发生。

萱儿:老师,我的马甲在哪里呢?

昊昊:到底哪一件才是我的马甲呢?

沐晨:老师,他穿了我的马甲。

针对这一问题,我和幼儿展开了讨论:

师:如果想很快地找到一件东西,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辰辰:我可以把我的挂在第一个。

年年:我也想挂在第一个。

西西:我们可以贴上标记吗?

明浩:我想要贴上自己喜欢的标记,可以吗?

师:当然可以啊。

经过讨论,幼儿认为可以采取贴标记的方式来快速找到自己的马甲。随后,幼儿开始制作自己喜欢的标记,他们有的在美工区画了太阳、树、小兔子、长颈鹿、苹果、香蕉、三角形等;有的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贴纸;有的选择把毛根绑在衣架上做了标记;还有的选择了自己的照片。借助熟悉的标记,幼儿很快就找到自己的衣服了。

教师思考:从制作标记可以看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表达,他们的语言有“一百种”,教师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去尽情表达。此外,在活动中,幼儿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等的能力在逐步提升,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适宜的解决策略。

衣架倒了

一天早上,大家像往常一样挂衣服,突然“砰”的一声,衣架倒了。

辰辰:为什么衣服能把衣架压倒呢?

西西:我穿的时候感觉不重啊。

浩浩:可能是太多了。

嘉遇:我的衣服不重。

师:大家可以换一换衣服,看看重不重。

幼儿对衣服的重量认知不一,对此我引导他们换一换衣服,感受一下其他幼儿的衣服重量。随后,幼儿就玩起了“换衣游戏”。

雨欣:我来穿一下你的。

萱儿:好啊,好啊!

梓萱:你的好重啊。

童童:你的这么大,但是好轻啊。

年年:我的衣服是不是很轻?

通过换衣游戏,幼儿发现有的衣服很重,有的衣服却很轻,而且衣服的重量和衣服看起来的大小并不是正相关的关系。试完衣服之后,他们的焦点重新又回到了倒下的衣架上。

年年:坏掉的衣架应该怎么办呢?

浩浩:重新买一个新的就好了呀!

雨欣:如果要买的话,买什么样子的呢?

嘉遇:我家里的是可以按下来的。

乐乐:我家里是铁的。

萱儿:我家里的能折叠。

小楷:不行不行,这样也太浪费了,想个办法一起修一修吧。

经过讨论,幼儿觉得不能浪费,还是把衣架修好以后继续用。随后幼儿想到了好多能够修衣架的方法,他们把想法告诉了我,我帮他们整理并记录了下来。最后,幼儿决定尝试用透明胶带、双面胶、胶枪、绳子这四种材料。我对此给予肯定,在强调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幼儿去维修衣架。

1.透明胶带

透明胶带是幼儿比较常用的材料,他们首先选择用透明胶带来维修衣架。几名幼儿用透明胶带把衣架缠一缠、绕一绕,很快就把衣架“修好了”,幼儿都很开心。辰辰拿衣服过来尝试着挂上去,但是很可惜,刚把衣服挂上去,衣架就支撑不住了。原来简单的缠绕并没有修好衣架。

2.双面胶

透明胶带没有效果,第二天,幼儿拿着平时使用的双面胶,争先恐后地来到了衣架边。“你帮我扶着,我来粘。”“好的,我们一起来修,一定可以修好。”经过幼儿的努力后,这一次衣架看起来像是真的“修好了”。再次检验成果,衣架仍然没有承受住压力而倒塌了。

3.绳子

第三天,幼儿决定用绳子来维修衣架。这一次,他们从美工区找到了麻绳,想用麻绳把断裂的地方捆起来。幼儿仔细地用麻绳把断裂的地方捆在一起,却发现自己不会打结。于是,幼儿请老师帮他们给麻绳打个结。这次幼儿觉着都有老师帮忙了,一定会修好。可结果还是不如他们所愿,维修依然失败。

4.胶枪

幼儿把希望都寄托在胶枪上了,希望它能够帮忙修好衣架。为了幼儿的安全着想,我来帮助幼儿使用胶枪。很快,胶枪把衣架粘好了。但是,一经试验,衣架又一次倒下了。

经过了这么多次的失败,幼儿觉得需要请一位“专业人士”来修衣架。

乐童:我爸爸在家里可厉害了,什么都会修,上次水龙头就是他修好的,要是能把他喊过来肯定可以。

师:可是现在是疫情时期,爸爸不能进来。

雨欣:那天不是有一个小冯哥哥来帮我们修水龙头吗,说不定他可以。

梓萱:那我们请他过来吧!可是,我们怎么去请他呢?

师:上次我们是怎么请园长妈妈帮忙的呢?

嘉遇:写维修单!我们可以写一个维修单。

通过讨论,幼儿想到了专业人士小冯哥哥。他们迁移了前次做申请单的经验,画了一张“维修单”送给了小冯哥哥,请他前来帮忙维修衣架。

接到维修单,小冯哥哥很快赶到了教室,随后就拿出了他的工具:手电钻、铝管和扎带,开始维修。他在这里钻钻、那里捆捆,一会儿便将衣架修好了,衣架上又可以挂衣服了。

幼儿觉得小冯哥哥真厉害,这么困难的事情都可以做好,表示要送给他礼物,感谢他帮忙修理好了衣架。

西西:小冯哥哥真厉害,一会就修好了。

师:小冯哥哥可真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呢,我们的小朋友可以怎么感谢他呢?

乐童:我要去给他说谢谢。

梓萱:我想要画一幅画送给他。

嘉遇:我想要给他折一只小白兔。

教师思考:维修的过程是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充分体现出他们面对问题的乐观态度,展示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以及面对失败不断坚持的毅力。幼儿齐心协力解决问题,体现了合作精神。在自己努力解决无果的情况下,主动寻求专业人士帮助,最终在维修工小冯哥哥的帮助下完成了维修工作。

穿脱衣服、整理衣服、挂衣服,只是幼儿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小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获得了全面的成长。他们从基本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變成了有较强生活自理能力的人,从社会性交往能力较弱变成了愿意主动与同伴商量、协调、合作的人,从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或者找教师帮忙变成了有困难先自己尝试学习和找寻解决策略的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都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生活中的真问题能引起他们的真学习,让他们获得真经验,促进他们真成长。

猜你喜欢

透明胶衣架马甲
蓝马甲
跳舞
创新透明胶
天生衣架
脱不掉的“大马甲”
脱不掉的“大马甲”
衣架“变形记”
实用马甲
扎不爆的气球
直上云霄之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