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2022-05-30马仕仙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我园保教课题

马仕仙

小课题研究以提高保教工作质量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为目的,以保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是一种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又应用到实践的研究。在近两年的研究过程中,我园以教育科研小课题为载体,通过教科研训一体化,提升教师的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一、小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幼儿园教育改革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

幼儿园教育改革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新要求——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这要求幼儿园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明确要求:“幼儿园教师要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主动搜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由此可见,幼儿教师通过专业发展之路成为一名研究者,已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师的一种专业生存状态。

(二)本园幼儿教師现状要求必须开展小课题研究

本园共有35名专职教师,大部分都是青年教师,其中教龄在5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比为26%,教龄在5~10年的教师占比达50%。这些教师决定着当下和未来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如果他们不通过教育科研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园所的保教质量水平将难以保证。然而,我园教师的学历水平不高,大部分教师前期也未接触过教育科研,贸然上来开展一些大型课题研究,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很大的挑战,也会打击他们的研究热情。小课题研究从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出发,具有开口小、易实施、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能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有助于教师从 “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二、小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健全制度,使小课题研究形成常态

为了完善教育科研小课题研究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的先导作用,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我园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本省、市教育科学规划小课题研究管理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教育科研小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让幼儿园的教育科研工作向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迈进,推动幼儿园的教育科研工作稳步向前,从而保证教育科研质量和内涵的稳步提升。

(二)围绕大课题目标内容,开展小课题研究

2020年1月,我园省级立项课题《以小课题研究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顺利开题,教师们在大课题的引领下结合自身教育工作实际中的具体问题,展开了小课题研究。教师们利用疫情防控停学时间,整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搜集资料,确定了7个小课题立项为园级小课题(见图1),后经过修改、完善进一步申报为区级教育科研课题。

(三)研训同步,推进研究进程

研训一体化的研究模式能帮助教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与生成,能引导教师理念和行为的深刻变化和持续性发展。要保证小课题研究持续有效推进,教师培训必不可少。围绕省级课题研究的核心目标即提升教师观察分析儿童的能力,我园将线上学习、线下研讨、学习分享相结合,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指导,支持教师小课题研究。

(四)教研科研融合,保证研究实效

近年来,我园将教研的重点放在教师观察分析幼儿的能力培养方面,通过学科骨干引领的方式,带动全园教师撰写游戏案例或学习故事,帮他们养成观察的习惯,在教研中不断提升观察能力。我园把课题研究内容渗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每周开展课题组研讨、观察案例分享交流,每月组织教研课。如小课题“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小班益智区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通过“观察-投放-观察-调整”的方式,采用对比观察法和时间取样观察法,做到始终追随幼儿,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三、小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教师的研究意识和主动性不断增强

三年前,课题研究对我园教师来说是件很高深的事情,大部分教师是带着畏难情绪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们的研究意识不断增强,从被动研究变成主动研究,从少数人参与研究变成人人参与研究,从园级小课题到区、市、省级大课题的研究,教师们尝到了研究的乐趣和专业发展的幸福。图2是近三年教师主持和参与课题研究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园已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教师的观察反思能力得以提高

2021年,我园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师观察分析幼儿和自我反思等专业能力。教师共撰写观察案例40篇,教学反思80篇,学习故事 22个,课程故事10个。通过撰写观察与反思材料,加上我园组织相应的评比与指导,教师的观察与反思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教师的科研总结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的专业成长还表现在教师对自我经验的挖掘与超越。要使教师们向研究型教师迈进,就要鼓励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从而提升其科研总结能力。

三年以来,教师们围绕课题研究,撰写了97篇获奖论文。从图3 可以看出,教师论文获奖的数量在逐年提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教师们的科研总结能力和写作水平在不断提高。

(四)幼儿园骨干群体不断壮大

小课题的研究推动着幼儿园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不断迈进,引领着教师的专业成长步上发展的快车道。我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科骨干群体迅速壮大,只在2021年,就新增了2名区级教坛新秀、1名市级教坛新秀、1名区级学科带头人、4名区级骨干教师。

我园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认真分析探索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结合点,针对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指导、教育活动组织与调整、游戏的支持与指导、自我反思与提高等方面的核心素养,不断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践行教师专业发展之旅,收获师幼共同发展的喜悦和幸福。

猜你喜欢

我园保教课题
户外厨房诞生记
科研引领科学保教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第一次写课题
贫困地区幼儿园保教过程科学化的重点指向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