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班亲自然活动:好玩的泥(31~36 月龄)

2022-05-30孟卫平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印泥挖土箩筐

孟卫平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年纪小、抵抗力弱,而泥土太脏,因此很少会允许幼儿尽情玩泥巴,尤其在3岁之前。但我们又常常能看到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蹲在地上用树枝、铲子挖呀挖,还用挖出来的土和泥糊玩过家家。孩子们对于自然、对于泥土有着天生的亲昵感。泥土可塑性、延展性很强,可以随意玩、不受限制。幼儿用手抓、摸泥土,在泥土中行走等等,都有助于刺激其触觉神经的发育,激发其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好玩的泥”系列活动从挖土、筛土到和泥、玩印泥画,充分打开了幼儿的触觉感官,不断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旨在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感受自然艺术之美。

活动一:挖土

活动目标

1.能用铲子挖土并将土铲入盆中。

2.喜欢在地里挖土。

活动准备

盆,铲子,教师提前选好挖土的场地并征得相关负责人的同意。

活动过程

一、介绍活动内容,强调安全问题

师:今天我们要去幼儿园的外面挖土,路上行人、车辆比较多,你们一定要跟紧老师,不要掉队哦!

【说明】2~3岁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常被外界各种事物吸引。因此外出前,教师一定要格外强调安全意识,有条件的话可邀请几位家长志愿者协助。

二、迁移已有经验,讨论要带的挖土工具

师:小朋友们,你们挖沙子时用过哪些工具?

幼:叉子、耙子、小桶……

师:想一想,我们挖土可以带上哪些工具。

【说明】2~3岁幼儿虽然可能没有挖过土,但基本都玩过挖沙游戏。从回忆用过的挖沙工具導入,可以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他们积极参与并大胆表达。

三、采用不同工具和方式,自由挖土

师:挖土的时候,尽量轻一点,不要把土扬起来,不然会弄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眼睛、嘴巴里。

师:挖好的土,我们可以带回幼儿园继续玩。

【说明】幼儿挖土过程中,教师只需默默观察、保证幼儿安全即可,无须过多干预,留给幼儿充足的自由空间,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式深度感受挖土的乐趣。另外,幼儿对于自己挖的土都非常珍惜,因此将一些挖好的土带回幼儿园不仅能帮助他们体验劳动的成就感,也有助于激发他们继续玩泥的兴趣。

活动二:筛土

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了解箩筐将细土筛出的过程。

2.学习左右摇晃的筛土方法,学会控制手部力量。

3.体会筛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桌布,箩筐,托盘。

活动过程

一、出示土和箩筐,教师示范筛土方法

一边示范一边用语言提示,引导幼儿观察筛土时的动作和方法。

师:你们在挖土时挖出了很多“大宝贝”,老师用箩筐很快就能把这些“大宝贝”找出来,你们快来看。

筛土要点:两只手抓住箩筐两侧的中间位置左右摇晃,下面放一个托盘来盛放筛出来的细土。对于个别比较大的土块,可以用手捏碎接着筛。最后剩在箩筐里的就是不能用的“大宝贝”。

【说明】托班幼儿好奇心强,但是生活经验少,筛土对他们而言更是全新的体验。教师抓住幼儿爱寻宝的特点,将土块比作宝贝,通过示范引导幼儿学习筛土的方法。由于托班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因此应该在幼儿注意力最集中时,让幼儿学会筛土的方法。教师在示范时语言要简洁准确,动作慢一些,多重复几遍。

二、动手“寻宝”,感受土的粗细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筛出宝贝了吗?你们摸一摸箩筐里的宝贝,再摸摸托盘里的宝贝,它们有什么不同?

【说明】鼓励幼儿用手分别摸箩筐和托盘里的泥土,丰富他们关于不同形态、质地的土的触觉经验,让幼儿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整理土和其他杂物,清扫活动室

师:小朋友们,你们已经学会了如何筛土,夹在杂土中的石子、树叶、大土块都被你们筛出来啦!接下来,我们来分别整理一下这些“宝贝”吧!

【说明】杂土中混有许多其他东西,教师可趁此机会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分类整理,帮助幼儿建立整理收纳的意识和习惯。活动结束后,老师可带领幼儿一同整理活动室,让幼儿知道活动结束需要将用过的物品、桌面、地面收拾干净。

活动三:和泥

活动目标

1.知道土里加水才能和成泥。

2.会用铲子进行搅拌,把土和成泥。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水、铲子、舀水工具、小桶、防护衣和之前筛出的细土。

经验准备:有和面糊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兴趣

师:咱们之前玩过纸盒刷面糊,要先把面粉和成面糊,你们还记得是怎么做的吗?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和泥游戏。

【说明】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入手,激发幼儿的动手积极性,为接下来的和泥活动做准备。

二、自由选择工具,体验和泥过程

教师提供和泥所需工具供幼儿自主探索,巡回观察并在必要时适当提醒。

师:你们要一边加水、一边搅拌,当你觉得容易搅拌了,泥糊就算和成功了。

【说明】由于幼儿已有和面的经验,因此这一环节教师不需要再示范操作,但需要适时提醒幼儿泥和成什么样比较好。毕竟幼儿年龄小,他们更喜欢不断地往里面添水、搅拌。

三、收拾、清洗工具,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师:泥巴和好了,现在需要你们把用过的铲子、小桶放进水池,然后把小手洗干净,脱掉防护衣把它们送回“家”。

【说明】让幼儿参与简单的收拾、整理任务,一是培养他们整理、收纳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动手能力;二是潜移默化间引导幼儿关爱集体,培养主人翁意识。

活动四:泥巴印画

活动目标

1.乐意用小手、小脚在不同地方印画。

2.感受小手、小脚印在彩色卡纸上的美。

3.体会玩手、脚泥巴印画的快乐。

活动准备

和好的泥糊、防护衣、同色系卡纸、装有泥糊的大托盘。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做好前期准备

师:你们玩过印泥画吗?谁愿意来说一说?

师:小朋友们,我们要先卷起袖子和裤腿、脱掉鞋子,穿上防护服,然后才能尽情玩泥巴哦!

【说明】提问导入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能起到回顾做法、分享经验的作用——让玩过印泥画的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让没玩过的幼儿听一听玩过印泥画同伴的经验。活动前的叮嘱旨在提醒幼儿学会有序做事,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同时帮助个别幼儿消除玩泥巴弄脏衣服的顾虑。

二、手脚感知泥糊,初玩印泥画游戏

师:小朋友们,这些泥糊像什么?摸起来会是什么感觉?

师:想不想把你们的小手、小脚印出来?可以印在哪里呢?

【说明】上述提问旨在引导幼儿用小手、小脚与泥糊充分接触,刺激幼儿的感知觉神经发展,增强幼儿关于泥糊的感性经验。印手印、脚印能够增强幼儿玩泥巴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激发幼儿游戏的持续性。另外,为了保证不影响公众场所的卫生,建议教师和幼儿提前约定好玩泥巴印泥的区域和可以涂鸦的物体。

三、出示同色系卡纸,创作手、脚泥巴印画

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两张饱和度较高的同色系卡纸,一张用来印小手,一张用来印脚丫,供幼儿自由创作手、脚泥巴印画。

【说明】提供饱和度较高的同色系卡纸,一方面能够凸显泥巴简单、质朴的感觉,另一方面也能让幼儿在创作、欣赏自己作品時感受到色彩的微小变化带来的不同美感。

四、装饰泥巴印画,为艺术作品增色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装饰一下这些画吧。

师:快来找一找哪个是你的小手印和小脚印。

【说明】为了更好地呈现作品,教师可与幼儿一同进行简单的装裱,先衬上白色底纸,再粘贴在原木色的纸板上。要确保展示的作品中有每个孩子的泥巴印画,方便他们欣赏的同时寻找自己的小手或小脚丫,增进对玩印泥画的兴趣,萌发继续运用自然物进行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由于泥巴干了后容易裂开,因此建议教师给作品做一层封胶,方便持久保存。

活动延伸

美工区: 投放上述活动材料的基础上,再提供一些自然物,比如树枝、松塔、石头等,引导幼儿将泥巴和自然物结合进行美术创作。还可以投放一些陶土,供幼儿自由游戏,练习团圆、压扁等技能,感受不同土质的特性、手感。

栏目编辑:安安  邮箱:799920192@qq.com

猜你喜欢

印泥挖土箩筐
走!去月球挖土!
最强“天团”月球“挖土”记
最强“天团”月球“挖土”记
常州龙泉印泥:昔日贡品 今日精粹
最强“天团”月球“挖土”记
印泥使用五注意
大礼难还
都是印泥惹的祸
2.皇后和子女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