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0~3岁婴幼儿家长对托育机构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与供给侧改革建议

2022-05-30周迎亚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托育婴幼儿机构

周迎亚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致力于解决好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问题。家长对于托育机构服务的现实需求直接决定着托育机构是否能有效解决家长的托育难题。家长对托育机构服务需求是指家长希望婴幼儿得到良好照料和能力发展而对托育服务产生的受托育发展情况、自身背景、婴幼儿发展特点等因素制约的一种综合性需求,具体包括社会、家庭及个人对托育服务产品在有支付能力的基础上产生的要求和欲望。[1]本研究试图从家长需求角度调研家长所面临的困境、期待与担忧,为托育服务供给侧改革提供建议。

本研究使用自编的、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江苏省0~3岁婴幼儿家长对托育机构服务需求调查问卷》,从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204名0~3岁婴幼儿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问卷主要由家长养育的基本信息、家长对托育机构的服务需求、家长对托育机构的期待与担忧三部分构成,最终收回了201份有效问卷,有效收回率为98.53%。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问卷分别从0~3岁幼儿的基本照护情况、家庭收入及育儿开支这三个方面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样本月龄分布较为平均,大多数家庭都是1~2个孩子,祖辈为婴幼儿最主要的照护者,由育婴员等专职照护人员照护的很少,极少有父亲在家庭中承担主要照护责任。对比家庭收入及育儿开支情况,可以看出育儿开支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较高,育儿负担普遍较重。

二、家长对托育机构服务的总体需求

(一)家长的送托需求量

从问卷结果来看,江苏省0~3岁婴幼儿家长送孩子入托的需求量较高,有89.05%的家长表示:如果各方面条件适宜,愿意将孩子送进托育机构。在有送托需求的179名家长中,最希望将孩子送托的月龄段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孩子2岁以后的入托需求最为旺盛。另外,以下其他统计数据均依据对有意愿送托的家长调查而得。

(二)家长对托育机构服务的基本需求

1.家长愿意支付的最高托育费用

江苏省0~3岁婴幼儿家长可接受的托育机构最高费用普遍是每月3000元以下,高达76.54%,即大部分家长能接受的还是3000元以下带有普惠性质的托育机构服务,如图2所示。

2.家长可接受的托育机构离家最远距离

关于托育机构与居住地的距离,绝大部分家长都希望离家3公里之内能有合适的托育机构提供服务,超过5公里鲜有家长能接受,如图3所示。

3.家长对托育机构的服务时间需求

家长对托育机构服务时间的需求如图4、图5所示,家长期望的入园时间与目前大部分幼儿园的入园时间比较一致;而对于离园时间,家长的需求差别较大,且群体分布相对平均,说明家长对于弹性离园需求较大。

4.家长对托育机构的服务品质要求

托育机构的服务品质与很多因素相关,比如环境设备、师资水平、制度保障、课程质量等。考虑到问卷容量限制,以及不少家长对托育机构内部的具体课程、制度以及环境设备缺乏了解。因此,本次问卷主要围绕家长比较关心且相对熟悉的户外空间设置及师资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

对于托育机构的户外空间,56.42%的家长表示完全不能接受没有或较少的户外空间,而33.52%的家长还要综合考虑托育费用等其他因素再确定,仅有10.06%的家长能够接受没有或较少户外空间。可见,家长对托育机构的户外空间有一定要求。无论是从家长需求的角度还是从婴幼儿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托育机构的户外空间都应该尽可能得以保证。

在托育机构师资方面,本研究统计了179名有送托意愿家长的意见,并请家长从中选出对托育机构师资最关注的三项,结果如表2所示。

从上述数据可以发现,家长们最看重的是教师的心理健康以及是否热爱儿童、是否具备学前教育或早期教育专业背景,占比分别为89.94%、87.71%,远超于其他方面,可见家长对教师的专业性有较高需求。在学历方面,22.35%的家长要求托育教师学历为专科以上,37.99%的家长要求本科以上,说明一些家长在选择托育机构时已经开始重视教师的学历水平,不再将托育机构仅仅视为提供简单的看护服务。特长方面,希望教师具备英语特长的家长只占10.61%,此数值較低,说明家长对婴幼儿学习英语的需求并不高。相比之下,希望教师有艺术特长的家长比例较高,占26.26%。另外,有一个数值虽然不高但也值得关注,就是25.14%的家长希望托育机构教师有医学背景,可见医教结合模式的需求群体还是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三)家长对托育机构服务的期待和担忧

家长对托育机构服务的期待和担忧如图6和图7所示。关于对托育机构的期待,家长最期待的是婴幼儿通过入托可以实现生活习惯与规则意识的提升,而非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在于杨的调研中发现,近八成的家长非常关注托育机构能否发展婴幼儿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近七成的家长关注托育过程中的婴幼儿同伴交往指导以及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锻炼;同时,家长普遍对艺术启蒙(57.89%)和科学意识启蒙(42.98%)的需求比较旺盛。[2]可见,家长们对课程质量的要求较高。根据另外一项研究显示:文化程度高、家庭收入高的家长对托育机构培养幼儿关于生活习惯、情绪情感、社会交往的需求更大;文化程度较低、家庭收入较低的家长则更注重托育机构对幼儿识字、算术等传统知识与艺术才能的培养。[3]因此,结合当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我们需要对文化程度和收入较低的家长给予更多科学的育儿指导。

除了期待,家长对托育机构也有所担忧,其中最担心幼儿的安全、卫生保健和教师对孩子的关注程度。这可能与媒体经常曝光个别托育机构发生的意外、体罚、食物中毒等问题有关,或是家长知道周围托育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不合格或低质量的托育机构。

三、基于家长需求的托育服务供给侧改革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鼓励社区和幼儿园办托育

从调研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家长具有入托的需求和意愿,且对托育机构的管理和服务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托育服务收费偏高,抑制了许多家长的入托需求。因此,政府需坚持“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安全、方便”的普惠性导向。

首先,政府可通过提供场地、减免租金等补贴措施支持社区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家长普遍倾向选择离家较近的托育机构,离家超过5公里特别是超过10公里的托育机构一般不会选择,因此就近办托育是必然趋势。

其次,政府可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增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对此,政府应做好兜底工作,解决各类机构、园所的运营难题,政府可根据预算给新增托位及优秀的示范机构予以资金补助,鼓励银行为托育服务机构建设与发展提供低利率贷款服务等。[4]

最后,政府可号召社会力量参与创办高质量的普惠性托育机构。虽然家长倾向于公办机构,但目前仅靠公办力量办托育远远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也要大力鼓励并支持社会机构办普惠性托育机构。政府对不高于普惠服务价格收托适龄婴幼儿的民办托育机构,可按照托位给予建设资金补助以及运营补助,并支持品牌连锁化发展;同时,在水、电、气等收费标准上适当降低,在税收上提供相应优惠。

2.优化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程序,卫健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动管理

家长对于托育机构安全和健康方面的担忧最为突出,同时对课程质量也有较高要求,因此政府必须加强管理,办“让家长满意的托育”,绝不能先满足量而不考虑质,需尽量做到“质”“量”并行。各市应确立婴幼儿照护牵头部门,负责有关政策的落地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协调、统一和归责工作,避免出现责任推脱、信息滞后等问题。教育部门要格外加强对课程质量监控、教师培训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另外,各地方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政府的指导意见,对以往的各类托育服务机构追加备案登记,加强现有各类型托育服务机构登记的备案管理工作。[5]试行“一照多址”改革,提升登记和备案效率,登记机关应及时将机构登记信息推送至相关的卫健部门、公安部门和教育部门,让更多品质优良、满足家长需求、让家长放心的托育机构服务社会。此外,还应大力扶持区域性的示范性托育机构,让其能够在环境创设、制度管理、师资培训、课程教研等方面引领、辐射周边的托育机构。

3.拓宽宣传和指导渠道,加强育儿科学理念渗透

家庭的育儿观念至关重要,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育儿科学理念的宣传与指导,内容上要涵盖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卫生保健、心理与教育等与婴幼儿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形式上可采用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入户指导,社区育儿培训讲座和知识宣传,以及利用“互联网+”的大环境进行线上服务和内容推送,让更多的家庭能够科学认识早期教育的价值和内容,了解周边托育服务的相关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农村地区家庭、低收入家庭、低学历家庭以及父亲参与度低的家庭,政府和社区需特别关注和积极引导,宣传、普及正确的育儿观念,提升家庭教养的科学性,加强各类家庭对托育服务的了解。

(二)托育机构层面

1.引进高质量师资,加强职后专业培养

托育机构在引进师资时,需加强对教师专业背景及专业能力的考核,优先选择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托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的相关人才,持证(教师资格证、育婴员证等)上岗。对于只具备艺术、外语类特长但缺乏托育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要加强职后专业培养,特别是与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养原则等相关的知识技能,必须予以重视,避免录用学历资质不符合要求的师资。对于全体托育教师,都应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强化法律和道德意识,并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以保障托育机构全体婴幼儿的生命安全及健康。

2.密切关注家长需求,灵活安排托育服务时间

经调查发现,家长对于入托时间的需求与目前幼儿园提供的入园时间比较一致,但在离园时间上家长的需求略显多样化,下午四点半以后甚至五六点才能接孩子的家长占了一大半,因此在离园时间上建议弹性化管理。比如:将正常离园时间设置在下午四点左右,同时可以开设晚托班(18:00)和晚晚托班(19:00),收取适当费用,解决绝大部分家长的接送难题。另外,除了最普遍的全日托之外,托育机构还可以加强定期调研,及时了解家长对半日托育、临时托育、弹性托育等其他形式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灵活安排托育服务时间。

3.增加户外活动空间,提升户外环境质量

托育机构要尽可能增加婴幼儿的户外活动空间,提升户外环境质量。婴幼儿需要充足的活动时间、充分的活动场地、安全的活动环境和适宜的运动器械。针对目前托育机构缺乏户外活动空间的现状,国家卫健委2019年颁布的《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提出:“托育机构应当设有室外活动场地,配备适宜的游戏设施,且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托育机构要保障婴幼儿每天至少两小时的户外活动,需要充足的户外锻炼场地以及安全性较好的大型器械;另外,我们还提倡户外环境融入自然元素,比如沙水区、种植区、观赏区等。对于有些条件不充分的托育机构,在满足人均活动面积、安全和卫生条件的情况下,对户外活动场地要求可以差别对待。比如對于在写字楼内、家庭式的托育服务形式,则不强制要求必须有户外活动场所,而是允许共享周边的公园、社区户外活动场地等。[6]

4.加强本土化课程研究,提升课程质量

目前,很多家长对于国外课程还存在较大偏好,但过度依赖国外课程服务会导致办托成本增加,且不利于婴幼儿形成对国家和地方的文化认同。因此,托育机构一定要重视并加强研发本土化课程,结合当地的风俗文化,尽快建立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中要关注婴幼儿身体健康、语言理解表达、同伴交往、生活习惯、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

5.推进“医教结合”的园所模式

托育机构可与所在地或者社区医院进行医教结合共建,优势互补,促进婴幼儿早期发展、婴幼儿健康管理、儿科医疗服务和托育服务融合发展。托育机构还可以加强教师医学素养的培训,对传染病预防、婴幼儿常见疾病早期症状识别、婴幼儿生长发育问题早期观察评估、婴幼儿急救及疾病护理等相关方面不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照护水平,从而降低家长对卫生健康方面的担忧。

【参考文献】

[1]彭振. 0-3 岁婴幼儿家长托育需求现状研究[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5(4):63-67.

[2]于杨.沈阳城市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调查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1) :106-110.

[3]刘强,戴昊.“婴幼儿家长对0-3岁托育服务的需求”访谈录[J].早期教育,2021(26):6-7.

[4][5]秦旭芳,宁洋洋.0~3岁婴幼儿家长对托育服务机构的需求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基于选择实验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161-171.

[6]童连.上海幼儿托育问题研究[J].科学发展,2018(10):97-105.

猜你喜欢

托育婴幼儿机构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托育服务:国家义务与机构角色
解决托育难题需合力托底
深耕“一小”服务体系建设用情用心用力推动托育事业发展
——内蒙古托育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中西部托育事业发展研究院筹备暨陕西省托育示范基地启动会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雁塔校区召开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