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2022-05-30陈海平

江西教育B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数学

陈海平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如何让学生学习轻松愉快且高效?这些都是教师关注与探讨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专业水平,改变教学方式,以饱满的教学激情、恰当的教学机智优化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散发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活力。

一、减负提质,教师要在教学艺术上下功夫

真实有效且有魅力的数学课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我们可时常扪心自问:为什么学生不喜欢我们的课?我们是否对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发展水平、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给予了有效的帮助?我们的课堂是否有趣、有数学味?

在“减负”背景下,教师只有课后潜心钻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实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学生喜欢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演绎出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特级教师张思明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不止要有一桶水,因为桶里的水是死的,所以我们应该准备一眼泉。”时代在不断变迁,知识要不断更新,学生需求也在变化,教师所储备的知识应该像永不枯竭的泉水。教师要聚焦“双减”问题,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对课堂教学艺术进行探求与研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教学方法,勇于追求高超、完美的教学艺术,做一个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数学教师。

二、减负增效,教师要从提高课堂实效开始

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战场,是“减负增效”的前沿阵地,教师应从课堂实效入手,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精心打造高效有活力的课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对接,与学生原有的经验对接,为学生学习新知搭建平台,使学生从学习中发现规律,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如在“倍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出示与生活有关的“倍”的句子:这个辣椒“倍”辣,这个西瓜“倍”甜,他在困难面前信心百“倍”,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让学生在读加“倍”字的句子时感受有“倍”的句子比原来没有“倍”的句子变得“大了、深了、长了”,并从中引入将要学习的课题。然后让学生从实物认识“倍”,利用线段表示“1倍”或“几倍”,从具体到抽象,努力构建“倍”的知识体系。将2课时的教学内容,整合为1课时,求“倍数”关系时先讲乘法再讲除法,由易到难组织教学,学生的学习既轻松又高效。

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仅要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更要注重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前人的教学经验表明,教师恰当保持亲和力,能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灵性”。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做到宽容平和,把学生的错误看成美丽的花朵,尊重每个学生,同时在教学中要充满激情,善于评价和鼓励学生。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引导学生的兴趣并融合到数学学习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来研究课堂教学,打造有趣的数学课堂,用心地投入教学。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开展“折一折、画一画、撕一撕”活动,驱动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力,让学生感悟“平均分”的内涵与重要性,使学生思维实现跳跃式发展。

三、减量增值,教师要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

减量增值就是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含金量。课堂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教师决不能忽视。精心设计课堂作业是“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要亲力亲为,坚决摒弃那种低下、重复、无序的作业,无效作业给学生增加无谓负担,应引起高度重视。如何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呢?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教学情况去设计相应的作业。

首先,作业设计要以新课标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作业形式要多样,设计的作业能真正起到练到重点、练到关键处的作用。作业有口头作业、书面作业、预习作业、复习作业等,只有作业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新颖生动、有趣味,学生才不会感到单调乏味。其次,教师设计作业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取有价值的素材,如生活中的购物、乘车、分配等问题,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这样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最后,作业的数量要适度,做到练习内容精选、适量,超量的练习非但不能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还容易加重学生负担。作业难度要适宜,过易的作业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起不到巩固练习的作用;过难的作业则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感、挫折感,失去学习信心。

另外,作业设计要遵循新课标理念,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受家庭、教育环境等方面影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因材施教,設计有梯度性的作业,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决不能搞“一刀切”。一般依据“三维目标”设计“基础作业、提高作业、拓展作业”三个层次。对“学困生”来说,基础作业必做,提高作业可选做;对中等水平学生来说,基础作业、提高作业必做,拓展作业可选做;对优等生来说,三种类型的作业都要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内化、优化,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中“吃饱、吃好”,都能体会到作业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总之,“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具备“减负不减质”的素质和能力,做到教学语言要“精”,激励评价要“准”,批评表扬要“简”,作业设计要“活”。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用心聚焦智慧课堂,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灵活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营造和谐民主、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魅力与活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崇仁县郭圩乡中心小学)

投稿邮箱:405956706@qq.com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