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沅江市洞庭湖博物馆馆藏书画选评

2022-05-30石印文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释文赏析书法

沅江市洞庭湖博物馆位于湖南省沅江市城区琼湖西岸,毗邻琼湖公园,总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是起步早、规格高的花园式单位。洞庭湖博物馆于1984年单独建制,属于公益类文化单位,其职能主要负责文物的征集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展示和社会教育等。该馆收藏文物共8975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达650件。其中最引以为傲的是近1000件古字画藏品,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在全省县(市)级博物馆中名列前茅。如成亲王、何绍基、张建勋、齐白石、左宗堂、胡林翼、彭玉麟、康有为、梁启超等名人的真迹和手札,都十分的珍贵难得,它是沅江人民的宝贵财富。该馆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注重馆藏文物的合理利用,常年开设“出土文物、民俗文物、古字画精品和洞庭渔船文化”4个基本陈列;同时,临时性专题展览也常办常新,充分展现了洞庭湖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 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胡林翼、彭玉麟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又主持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并推动新疆置省,其间他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在福州病逝。清廷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在晚清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建国后又辑有《左宗棠全集》。

释文:

直廷一兄属

半幅生绡开万里,

九天宝月霏五云。

左宗棠

【赏析】

此作系集句成联,上联“半幅生绡开万里”为宋人王庭圭《题惠崇画秋江凫雁》诗中句,“生绢”写作“生绡”,词义近似,应是版本有别所致;下联“九天宝月霏五云”为宋人杨万里《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诗中句。左宗棠时代,书写集句对联互相酬唱已然为一时风尚,此联或为“直廷”所作,或为左宗棠手笔,虽未尽得知,但是以他这种最具体势感的行书书写此联,足见作者对词意与形式相结合的意识的重视,左的书法,其根柢应该是来自于颜鲁公,但是在左的作品中已经下意识地放弃了鲁公内方外圆的风格,执着地奉行其为人行事的一贯作风,直来直去,除了字势一律夸张的偏右上倾斜的明显特征外,大多数行书单字结构还一直遵循内方外方的规则(唯此作不甚明显),其用墨饱满,字法规范、流畅、自然,美感十足,每每有豪气和凛然正气充斥其中,给人一种干练老辣的感觉。在当时馆阁体盛行的年代,左能跳出时代审美,自立门户写出如此不同寻常的作品,足见其独立特行的才识和勇气。

张建勋(1848—1913),字季端,号愉谷,又号愉庐,广西临桂(今桂林)人,祖籍湖南沅江,清光绪十五年(1889)状元。张的祖父、曾祖父都是有著述、有影响的诗人。受家庭文化熏陶,张建勋工诗文,尤善书。光绪五年中举,光绪十五年授翰林院修撰。历任云南乡试主考官、云南学政等职务。著有《愉谷诗稿》。

释文

世传道臻净因禅僧居都城西隅三十年不出户,无所嗜好,独雪方丈西壁,请文与(古)可画墨竹。谓人曰:“吾使游人见之,心自清凉,此君盖替我说法也。”吾暑月披石室先生竹,真有清风习习袭座者。

肖琴贤世讲属  建勋

【赏析】

张建勋状元出身,其书法上溯羲之,浸淫唐楷,欧、柳、颜皆有深研,又受赵松雪、董其昌的影响,其风格多样,或纤巧秀丽,或雍容庄重,或端直紧结,楷、行、隶诸体皆擅。此作为张建勋录清孫承泽《庚子消夏集》中语句,内容典雅,实文人赠答之佳品。其结构似与怀仁集圣教序字体相类,笔情墨趣又远去雕版拓片之呆滞,一任自然,在当时的翰林院端正、匀称、美观的主流审美中,张的风流蕴藉于雅正醇和不失为士人君子所追求的典范。

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祖籍衡阳(今衡阳市衡阳县渣江),生于安徽省安庆。诸生起家,为清朝晚期军事家、书画家,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人称“雪帅”。彭玉麟不治私产,不御姬妾,于军事之暇,作画吟诗,尤以画梅闻名,所绘梅花“老干繁枝,鳞鳞万玉”,被曾国藩称为“兵家梅花”。其“诗书皆超俗”,诗文作品由友人俞樾整理,分为《彭刚直公奏稿》《彭刚直诗集》,今人辑为《彭玉麟集》。

释文

醉墨淋漓寄豪举,

高谭洒落见天机。

雪琴 彭玉麟

【赏析】

彭玉麟能诗,书法奇崛,下笔立就且不轻与人。根据传世的彭玉麟书法作品来看,他从唐楷中颜真卿法书中获益甚多,行书则多从楷出,有些率性,此作集宋人陆游《还家醉中作行草数纸》诗与宋人孔武仲《与谬开甫自淮南同行赴举相别二十五年复相遇》诗句。真行草相间,有时人胆识和笔力所未到之处。其中“寄”“见”“天”等楷法谨严,“醉”“洒”“豪”“举”和落款等又以草体处之,于同一件作品中不显违和,在创作手法上与颜鲁公裴将军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否与两人同为领兵统帅的气质有关,不得而知。

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号云洒、固叟,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历任国子监祭酒、山东学政、国子监祭酒。以母疾归苏州,总办苏州商务。光绪庚子(1900)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西行途中,代言草制。后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宣统三年(1911)皇族内阁成立时,任弼德院院长。辛亥后,留清宫,任溥仪老师。民国四年卒,赠太子太傅,谥文端。其书法清华朗润,意近欧、虞,然馆阁气稍重。

释文

昆珊仁兄大人雅正

百丈清潭数鲂鲤,

十年种树长风烟。

陆润庠

【赏析】

陆润庠擅行楷,书法方正光洁、清华朗润,意近欧阳询、虞世南笔法。几十年来书写习气变化不大,讲究光黑精丽、匀圆丰满,属于明、清最高统治者们所赏识的官场书体,现故宫内布置或留存陆润庠书法不少,但都似乎缺少了一些笔墨的情趣和生动的韵味。此作集宋人苏轼《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和宋人黄庭坚《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诗句而成,其风格与历来世人对他的评价并无二致,除单字结构和笔法谨遵法度外,正文一十四字排列状如布算,有类于当代电脑行楷书布局,这可能是科举制度下造就的刻板书写习惯,我们在研究书法发展历史的当下,对于这一类作品自当另类看待。

胡林翼(1812—1861),字贶生,号润芝,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汉族,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抚鄂期间,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才,协调各方关系,曾多次推荐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为时人所称道。1861年因病在武昌咯血死,谥文忠。辑有《胡文忠公遗书》等。

作品释文

载园六兄大人雅鉴

度广南湖品高东岱,

神凝秋水气蔼春云。

胡林翼

【赏析】

综观胡林翼所传下来的多副楹联书法,我们不难看出,胡显然是受欧阳询、赵孟俯影响极多。以此联为例,作者虽然力图再现欧书“于平正中见险绝”的特性,但是心里又受馆阁体的制约而过分追求规范,使得笔下的风格定位在通俗流美上面。正文通篇不改整肃法度,所持毛笔似乎不粗,行笔显全锋杀纸之势,其劲拔之格调给人的感觉仍然是神完气足、墨如涂漆的庙堂面貌。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猿叟(一作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何绍基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

释文

藓痕带露侵碁石,

山影分云落砚池。

何绍基

【赏析】

此作为元人马臻《春日闲居二首其一》诗句,应该是何绍基晚年所作。何晚年将篆、隶、楷各体熔为一炉、互参互见并完成了集各体之长的、广为后人称道的何氏行草。他以颜真卿《争座位帖》为根基,在谨守颜书点画圆厚、气韵内敛的前提下,又将自己所学的北碑技法和在篆、隶方面的用笔体会引入其中,进一步开张笔势,纵放筋骨,达到“如天花乱坠,不可捉摹”的境界。此联书写时腕平锋正,落墨迟涩凝重,线条方圆并用,结体自然疏放,字间俯仰揖让,整体气势予人矫健鼓荡之感。

吴云(1746—1837),字润之,号玉松,安徽休宁县长丰人,寄籍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嘉庆戊辰科状元吴信中之父。乾隆癸丑科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贵州副考官、顺天同考官、江西副考官、河南彰德府知府等职。幼授书,日记数千言,奋发刻苦,有声当时。著有《醉石山房诗文钞》。

释文

居家之道以勤俭两字为尚,勤则事不废,俭则不伤于财,此居家之要道。其为人则又以谦和为尚,谦则堪受益,和则于人无忤而可以息祸,此则为人之要道。时在戊寅秋月,吴云

【赏析】

此件通篇作草,且字法极不规范,以致读者辨识困难,如“道”“为”“财”“谦”“要”“益”“可”

“祸”等等,都要顺着文意琢磨,才能勉强释出。馆藏文物,不知收自何年,见者或以为古代江湖书法。然据资料显示,吴云在会试中因为“误书越幅”而错失第一,不获进呈,置二甲第八名。如果这件事是真实的,那么他平常写草书不拘法度而直抒性情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于右任(1879—1964),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20世纪中国书坛达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数康有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几人。他还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1949年11月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1950年8月中国国民党改造委员会成立,任评议委员。1964年11月10日病逝。他善书法,喜作詩,晚年诗作眷念大陆之情颇深。著有《右任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

释文

十里青山照眼,一篷疏雨催诗。记取江边作别,烟村梅子黄时。惠琏送赵莘老

金固先生正  于右任

【赏析】

此件行草条屏当属于右任书法最具个性的精品。笔力雄健,线条内容丰富,稳中有险,结字一任自然,书写速度快,所用毛笔不是太粗,以至于有些线条似乎恨不得铺尽全毫。整幅作品以中锋为主,综合运用折锋、断笔、顿挫、波磔,聚集了于氏行草气贯神完的体势特征,给人一种轻松畅快、不加修饰的美感。

海印(1861—1924),清末民初高僧,俗姓张,名齐宋,字长生,出家法名永光、法号海印,自称憨头陀、古憨头陀,湖南益阳人。曾住持沅江景星寺、益阳白鹿寺、宁乡密印寺、长沙开福寺等寺院,曾任中华佛教总会湖南支部会长。他为弘扬佛法,一生行脚无方,受其影响,皈依佛门、信奉佛法者数以万计。海印广交游,系南社早期社员,诗、书、画堪称三绝。六十四岁圆寂,墓塔安葬于沅江景星寺侧之庆云山。

作品释文

丁巳正月晦日书东坡句为沧澄仁兄先生补壁,藉证因缘

有子才如不羁马,

知君心似后凋松。

药山憨头陀永光并识

【赏析】

我们似乎窥探不到海印禅师书法宗自何所,但由于他长期与文人交游,笔耕不辍,自然形成了自己的书写习惯。此联作品,基本为中锋所出,在保证结构稳健的前提下,作者发挥自己的个性,具体表现为笔画不遵循传统,直来直去,就好像自己故意创新一样,如“才”“君”二字的撇划,“羁马”二字中“马”的形态,“子”字的结字方法等等。正因为海印能自秉家法,其笔下的作品就迥然有一种潇洒出尘的风度,作品款字尤其落落不凡,引人侧目。创造力于方外之人是否更为明显,值得研究。

兰草画作题诗释文

楚辞重叠梵堂前,耆旧凋零意渺然。藤屦明朝又分别,湖亭芳草自年年。瓢笠还山、追怀故旧,题此持奉锡兰仁世兄并以为别,己未八月十日也,憨头陀永光识于洞华精舍

【赏析】

文献所记:海印画风如书,笔墨古雅,质朴、隽永,尤以画兰为最,对一代名画家溥儒影响至深。此件兰草横幅,让我们仿佛看到板桥道人的神韵。兰叶葳蕤,几支淡花舒散而出,偃仰多姿,加之简笔勾石,长篇题款,顿使画面格局一新。人谓“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用于海印,足以当之。

曾纪泽(1839—1890),字劼刚,号梦瞻,曾国藩次子,清代著名外交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位驻外公使,与郭嵩焘并称“郭曾”。曾纪泽学贯中西,工诗文,书法篆刻,善山水,尤精绘狮子。著有《佩文韵来古编》《说文重文本部考》《群经说》等,后人辑为《曾惠敏公全集》。

释文

万云仁七兄大人雅属

握干符赫然发愤,

阐坤珍应若兴云。

劼刚曾纪泽

【赏析】

曾纪泽出身书香之家,家中富藏古籍金石书画,读书之余勤研书法,自然必有心得。此联选自班固的《东都赋》词句组合而成,也可见其学养赡富。篆书圆淳瘦劲,有邓石如谨严整肃的气质,也有吴熙载飘逸劲挺的风神。所谓刚柔并济,外交家雅量显见于其篆书,必无不妥。

张世准(1823—1891),字叔平,号二酉山人,祖籍沅陵县城,出生永绥。世准自幼好学,尤爱书画,初学从父,后得力于书法家刘庸指点,造诣颇深。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举,任刑部员外郎,仍常习书作画,以山水、人物为多。后弃官卖画,遍游川黔名山大川。张世准性刚直,藐视权贵,不登官宦之门,富豪以重金聘他作画,概遭拒绝。世准擅长画梅,寓居北京时,与周少伯、白棠齐名。

《墨荷图》题字释文

越绝书太息计然策身□若耶采莲娃倾人城国终何益  海印禅师清教  张世准

【赏析】

题字虽因破损而不能全释,然书法线条质感充实,流畅率性,丝毫不减整个作品的清雅之气!张氏水墨实得八大山人夸张奇特、凝练沉毅的表现手法,此件《墨荷图》花叶交错,乱而有致,浓淡分明,足见画家对笔墨形神和画面全局的超强把控能力。弃官从艺又作“烟波钓徒”,实非凡人所能为之。

谢家梓,字子琴,生卒年月不详,沅江人,宣统二年拔贡。

释文

鹢舲老哥大人两正  洞庭八百里罗胸,来步桐林第一峰。万变白云何处寺?满山黄叶一声钟。偎烟鹤梦高枝醒,采药僧归曲涧逢。禅语木樨新月上,狂歌惊起古潭龙。(桐林晚钟) 洛娘腰舞薛眉颦,苏小堤边又一春。江媚好歌花月夜,潮奔淘尽古今人。鸥凫出没随鱼艇,莺燕缠绵是比邻。赠别漫言攀折苦,絮飞水面悟兰因。(柳堤春涨)芦花风送石湖舟,人逐孤云带雁游。千里共来今夕月,一轮涌出古时秋。镫窥柳隙银光闪,塔映菱波倒影浮。圆缺照残多少事,江城鼓角五更愁。(石湖秋月)淼淼沅田白绕门,阴阴桑柘绿成村。祈蚕鼓叠灵旗袅,赛社人归醉语温。豚栅鸡栖斜日晚,男耕妇织古风存。四更月里犹啼血,知是呼春杜宇魂。(沅田桑柘)赤江一幅画图新,风雨晴阴此问津。鸥鹭依依芳草渡,烟波淼淼隔江人。敲残双桨桃花水,唤出一湖杨柳春。好是晚霞斜照后,月明吟憩树边身。(赤江唤渡)雾黑云黄白日寒,朔风凛凛雪漫漫。羊裘岁月高千古,狐鬼山河付一竿。自昔客星惊帝座,至今钓叟说严滩。汉家宫阙空潭月,輸与先生一笑谈。(寒潭钓雪)指挥到处走风雷,巾扇驰驱实壮哉。尽瘁自酬鱼水遇,留侯高帝枉疑猜。三分鼎定公何憾,五丈星沉我更哀。池上墨花空想象,当年筹笔药山来。(卧龙墨池)鼓角声惊楚水波,汉家军马此曾过。祗今想见旌旗影,犹使英雄下泪多。直与关张同性命,肯容吴魏共山河。夕阳遗垒荒凉甚,愁听渔樵答晚歌。(昭烈古城)右录旧作《沅江八景诗》子琴弟家梓

【赏析】

此件小楷《沅江八景诗》系作者自录诗句赠人之作,在当时应归类于普通誊录的文字资料,其价值不在书法而重在诗歌。然而作者却能在不经意中写出韵味,写出性情。通观全篇,可以从中看到王羲之的《黄庭经》和明代书家王宠小楷的影子,其实小楷书如欲出彩,必定要在谨严中有率意,否则就流于呆滞。谢家梓能在“举贡会考”中脱颖而出,自能识得字中玄妙,下笔不落俗套。

作者简介:石印文,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益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

猜你喜欢

释文赏析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肩水金关汉简》(壹)(贰)释文校订
书法欣赏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