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古雅,含蓄隽永

2022-05-30王馨

雨露风 2022年8期

摘要:陶瓷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民间造物艺术,而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本文基于宋代陶瓷艺术的时代背景,从釉色、造型、纹饰三个方面分析宋瓷的审美特征和设计理念,希望能为现代陶瓷艺术发展作参考。

关键词:宋代陶瓷;民间造物艺术;设计观;庄子美学

中国传统造物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人类有意识地制造了石斧、石刀、石锛等工具,把石头打磨、钻孔做成装饰品来使用,是艺术之源,也是人“造”物思想的萌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与传承,蕴含了深厚的物质、文化、技术、思想等历史文化背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造物文明。

中国传统造物艺术的发展涉及日常生活各领域,巧妙运用多种材料,积极发展了各类造物工艺,形成了丰富全面的造物理论与思想,其中包含了许多经久不衰的设计理念。在传统造物领域中,原始时期的彩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汉代漆器,唐代金银器,宋代瓷器,明代家具,清代园林等都是优秀的典范。相关理论著作层出不穷,如记述百工与工艺的《考工记》,关于建筑设计的《营造法式》,记录古代漆艺的《髹饰录》,刺绣工艺的《绣谱》等皆是前人造物艺术的智慧精粹,为后世传承与发展造物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工艺参考与文化资源。

在我国传统民间造物艺术发展的历史中,陶瓷具有物质和文化的双重属性特征,是一种特殊而典型的造物形态,值得研究者们深入挖掘其内涵与外延。不难发现,具有美的典范性的陶瓷史,同时是一部审美的发展史,饱含丰富而深刻的设计理念,尤其是宋代陶瓷在整个陶瓷史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拥有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造型,独具魅力。

宋代制瓷工艺为陶瓷美学开辟了新的境界,这是宋瓷在我国陶瓷史上最大的贡献。进一步来讲,宋瓷所创造的新的美学境界,主要在于宋瓷不仅追求釉色美,而且关注釉的质地美。这是由于宋代政治、经济、哲学、文化和审美思想等时代因素造成的:政治上重文抑武,经济上市民文化的崛起和发展,文化上宋代统治者推崇道教,哲学上程朱理学占据主流地位。这种对精神和哲学的追求,在陶瓷上表现为造型上的简洁优雅、釉色的清新含蓄。[1]

在宋代陶瓷的设计理念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庄子美学思想的深刻内涵:如君子般高洁凝练的造型美,自然淡雅的釉色美和返璞归真的质地美。[2]

一、宋瓷造型美:简练自然

宋代瓷器繁多,而各类器物又形态各异,丰富多样。宋瓷极为重视器物的外部轮廓线,通过各不相同的造型线组合搭配,如粗细、横直、长短、弯曲的对比线,来构成各类独特的形体。宋瓷器物造型线多采用弧度较小的曲线,较为缓和的转折,较少装饰性附件,整体造型十分简练劲挺,自然生动,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宋代器物以瓶和壶为典型样式:

宋代瓷瓶大多都是生活用品,样式丰富,有玉壶春瓶、梅瓶、直颈瓶、瓜棱瓶、橄榄瓶、扁腹瓶、多管瓶等。瓷瓶器型变化主要的表现位置有口、颈与腹部,这几个部分适于进行造型的塑造与装饰。瓶体形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修长优雅,此类较多,另一类则瓶身短硕,稳重敦厚。[3]

宋代瓷壶多为酒具,南北瓷窑均有烧制。宋瓷壶器型众多,典型的有瓜棱壶、兽流壶、提梁壶、葫芦式壶等。

宋代陶瓷是庄子美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其造型具有鲜明的时代审美特征。

(一)仿生意蕴美

仿生指对生活中的动物或植物的造型进行模仿。

仿生意蕴美蕴含着老子美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传统造物艺术发源于农耕文明,自古便有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老子认为万物皆因“道”而生,“道”是宇宙本原,而产生万物的“道”则是从自然而来,于是便产生了“道法自然”的观念,创造万物也应该从自然而来。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对中国传统造物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仿生意蕴美便是由此而来。

在传统造物艺术中一直有采用自然界的动植物造型结合器物进行创造的手法。[4]仿生造型在宋代之前就已得到很好的发展,成为备受工匠们喜爱的造型方式,在宋代达到顶峰。从原始社会起模仿描绘动植物形象的造物就已存在,经历朝历代发展演变后,在宋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宋瓷的仿生并非写实,而是提取动植物形象中最生动、最优美的部分,并进行高度抽象化概括,取得形象性和抽象性的统一。如宋瓷中的典型器物葫芦瓶、钧窑海棠盆等,都是宋瓷造型中仿生意蕴美的典型作品。

(二)形制典范美

所谓典范,必须可以代表当世和后世普遍比較认可的理念、形式和方法,代表该时期该造物艺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宋瓷在造型上就有这种典范特点,不仅在当时社会中广受好评,销往各地,而且成为后世各朝各代陶瓷造型进行创作研发的参考典范,至今仍有陶艺家模仿宋瓷的典型造型进行陶艺创作与创新。[5]如宋瓷中的梅瓶就具有形制典范之美,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典雅瓶型,经过岁月洗礼,仍然为人们所喜爱认可,在现代陶瓷设计中仍多有设计者以此为原型进行创新设计。

(三)自然典雅美

宋瓷的自然性与当时流行的道教文化、程朱理学有关。[6]这两种思想促使宋瓷树立了简约、自然、典雅的审美特性。但这种对自然的追求并非没有原则,更多体现的是对一定程式规范的满足,通过恰当的方法和理念使作品返璞归真,表现出材质、造型等自然质朴的美,呈现自然典雅之美。

(四)仿古质朴美

历朝历代都盛行过考古之风,在宋代尤其如此。当时人们对历史上经典的作品都十分推崇,如钧窑系经常模仿前代青铜器的造型,该类器物具有仿古质朴之美。

二、宋瓷釉色美:典雅幽静

宋瓷的典雅釉色,集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之大成,凝聚了一个时代最出色的审美和工艺。宋瓷的颜色里,浸润着“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的韵味,蕴藏着温润含蓄、内敛雅致的自然之美。宋瓷多青色,而青中各有不同:天青、粉青、梅子青等各有千秋。青釉之外,黑、白、彩等釉色亦不逊色,竞相争妍。

(一)青瓷顶峰:龙泉窑系

龙泉窑属南方青瓷系统,在今浙江省龙泉市境内,创烧于北宋早期,龙泉窑的极盛期是宋晚期。在南宋中期龙泉窑逐渐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器型自然质朴,器底厚重,圈足宽阔而矮,风格稳重。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著称,常见的瓷器釉色有青灰、黄绿、砖红、青白、豆青、草绿等,但其兴盛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南宋晚期时,龙泉窑成功创烧粉青釉、梅子青釉器,成就了陶瓷史上青瓷釉色玉质美的黄金时期。[7]南宋赵彦卫所著的《云麓漫钞》就有提道“今处之龙溪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这两种经典的釉色都采用了石灰碱釉烧制,烧造过程中还会有多次上釉的工艺,因此而得到较厚的釉层,烧成后其釉色温润清丽,质感玉润清莹,正应了“冰肌玉骨”的名声。

(二)釉色多变:钧窑系

钧窑始烧于北宋,在元代形成一个窑系,属北方青瓷系统。

钧釉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乳浊釉,釉色青中带红,是对于青瓷工艺的创造和突破。钧瓷这种以青色为基调,在其釉色中泛出如彩霞般的红紫色彩,即为窑变现象。明张应文所撰的《清秘藏》中就有对钧瓷釉色的记载“均州窑,红若臙脂者为最,青若葱翠色、紫若墨色者次之。”

窑变釉的出现纯属意外,是古代工匠化拙为巧的典型代表。原本纯净的青釉多了其他色彩本是一种缺陷,但在浑然一体的青釉中泛出斑斑点点的红紫光彩,倒也相映成趣。这是由于经高温烧制后,瓷釉原料中含有的多种呈色元素相互作用,产生意外的化合和氧化反应,从而形成了偶然随机的形态与色彩,古人不知其原理,便称这种现象为窑变。随着制瓷工匠的不断尝试与探索,到了宋代,陶瓷工匠已经成熟地掌握了这种原本偶然的釉面装饰技法,可巧妙地运用其中的规律,娴熟地操控铜呈色技艺,烧制出想要达到的釉色效果。

钧窑工匠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来烧制瓷器,在还原气氛下烧制会呈现出绿或红紫斑,即为铜红釉。这使得传统青釉的单一色调被打破,丰富了釉色,形成了对比鲜明、色彩绮丽的艺术风格。常见的有玫瑰紫、海棠红、葡萄紫等彩色,拥有莹润优雅、光彩似锦的独特美感。铜红釉的成功创烧,填补了中国传统陶瓷中颜色釉的工艺空白,同时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审美境界与创新方向,对后来的郎窑红、桃花片等釉色烧造产生直接影响。

(三)多彩黑釉:建窑系

建窑窑址在福建建阳区水吉镇,从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小碗最多,即“建盏”。建窑出产的黑釉瓷极具迷人魅力,黑釉瓷又因其釉面中有似若星辰的斑点而得名“天目瓷”。黑色瓷釉原本并不是受欢迎的釉色,但因宋时斗茶之风盛行,茶色讲究白色为佳品,而黑釉瓷是便于对比茶色的绝佳釉色,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8]

黑釉瓷是典型的結晶釉,黑底中形成各种美妙绮丽的褐色斑纹,这是因为在陶瓷烧造过程中,釉中含铁成分和其他微量氧化物因烧制温度不同、成分配比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晶现象和釉面效果。黑釉盏施釉较厚,釉面常有垂流现象,形成如兔毫、油滴、曜变、鹧鸪斑等窑变结晶。其窑变方式与钧窑相似,也是因工匠在制釉实践过程中尝试加入适量的金属原料,经过烧制后产生了金属结晶现象,对光产生折射效果,成就了黑釉瓷巧夺天工、斑驳陆离的绚烂色彩。

三、宋瓷纹饰美:含蓄隽永

宋瓷纹饰题材丰富,花卉动物居多,经工匠妙手,用不同的技法表现出不同的神情意态,与器物形体巧妙地结合成完美和谐的整体。

(一)含蓄之美:定窑系

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还有山西四川等地。始烧于唐终于元,宋代时以烧造白瓷为主,白釉装饰有印花、刻花与划花,其中,印花瓷器在宋代印花白瓷中最具代表性。

经晚唐五代的发展,又吸收南北名窑的装饰技法,定窑印花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北宋早期,定窑瓷的印花图案活泼,纹饰精致,配以洁白温润的釉色,坚薄细腻的胎质,具有文人雅士般的含蓄之美,成为宋代定窑印花装饰发展的代表。

北宋中期也有逐步发展,印花技法越来越多使用介于隐和显之间的线条表达,来替代精巧的纹饰,显得更加生动自然,含蓄诗意。到北宋晚期,印花种类更加丰富,受当时日渐发展的刺绣、缂丝等其他工艺技术的影响,图案装饰愈加繁华秀丽,精美绝伦。

总的来说,定窑印花瓷器留给后世最典型的印象是介于隐和显之间的含蓄之美,清新淡雅。

(二)隽永深刻:耀州窑系

耀州窑系是北方青瓷窑系,以今陕西铜市黄堡镇为代表,创烧于唐。耀瓷纹饰以刻花印花装饰为主,尤其以刻花装饰的刀锋犀利深刻,线条舒展流畅,画面生动活泼,纹饰题材丰富多变,为宋代同类装饰之杰出者,为后世称赞流传。

耀州窑刻花瓷器中有两件经典的牡丹刻花碗:第一件是在碗的内部装饰,一株绝美绽放的牡丹花采用刻花技法装饰,布满全器,花朵盛开,枝叶舒展,画面简洁却极为生动自然;第二件则是采用刻花技法刻交枝牡丹纹,气韵生动,富有情趣,碗心刻两株牡丹相交,枝头弯曲,好似绽放的牡丹花压弯了枝头。

与近乎隐近乎显的定窑印花不同,耀州窑刻花刀法深刻,将图案装饰潇洒流畅地表现出来,令人印象深刻,其器物的纹饰则有隽永深刻之美。

四、结语

宋瓷追求器形之外所存在的审美意蕴,从功能到外形再到意境,实现了器物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完美结合。宋瓷不仅注重实用功能,更体现了文人追求自然之美的格调,整体来说清新优雅,体现了我国传统造物艺术的设计理念,是后世对陶瓷艺术乃至民间造物艺术进行传承与研究的绝佳典范。

作者简介:王馨(1995—),女,汉族,内蒙古鄂尔多斯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艺术专业,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与交互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2〕岑雪静.论中国宋代陶瓷造型的审美内蕴[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7(8):73-75.

〔3〕姜霞.论中国传统陶瓷造型的线形美[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2(12):283-285.

〔4〕徐源.宋代瓷器造型的演变与发展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9.

〔5〕郭琪美.宋代陶瓷造型的美学特征初探[J].大舞台,2014(6):27-28.

〔6〕齐美玲.文人趣味对宋代陶瓷装饰的审美影响[J].陶瓷研究,2019,34(1):45-47.

〔7〕贺夏.南宋龙泉青瓷的造型与纹饰艺术[J].中国陶艺家,2006(3):71-73.

〔8〕杨远,李君君.宋代陶瓷茶盏的造型及其设计思想[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