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普读物整本书阅读启蒙的浅入与深出

2022-05-30王艳霞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科普读物读物整本书

王艳霞

《十万个为什么》是苏联作家米·伊林所著的一部科普读物。作家带着读者把屋子当作“神秘的国度”,把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当作值得探险的谜题,以自来水龙头、火炉、餐桌和灶台、厨房锅架、餐具柜、衣柜为游览站点,进行了一次奇异的、迷人的科学考察旅行。这部作品是文学与科学相结合的科普典范读物,作家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以生動的事例、诗性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科学知识,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方式和阅读偏好。当它作为整本书推荐读物进入到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时,自然也承载着科普阅读启蒙之任,教师可以运用哪些导读策略彰显其教学价值呢?

一、科普读物阅读启蒙的定位:培养积极阅    读者

相对于文学类作品的整本书阅读,学生对于科普类知识读物的阅读兴趣不浓,阅读主动性较差,阅读量占比偏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由于科普类读物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语言偏专业和生涩,学生阅读科普作品存在一定的障碍。这种障碍可能来自对科学知识本身的理解程度,也可能来自阅读者自身的理解能力,因而导致学生望文生畏,对科普类读物敬而远之。

再则,是教师对于科普类读物整本书导读经验不足。很多教师的导读设计关注于单元语文要素的目标达成,偏重于科学知识的丰富和掌握,着眼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和科学思维的培养,而忽视了“快乐读书吧”自带的“乐读”功能,以及科普类入门之作所赋予的兴趣驱动责任。没有好的导读设计极易让科普类读物的阅读变得枯燥无聊,学生没有兴趣,拿起书浅尝辄止,真正读进去的寥寥无几,更难有读深、读透可言。

根据2022年版课标学习任务群的分类来看,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快乐读书吧”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这两个内容。本单元阅读要素为“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并编排呈现了《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四篇科普类的文章,涉及多个科学领域。“快乐读书吧”主要推荐了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还有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以及《看看我们的地球》《灰尘的旅行》《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等科普作品。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以科普作品为主题的课外阅读指导,意在从单篇科普作品走向科普类的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内容之一,2022年版课标特别强调阅读兴趣的培养和“保鲜”。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我国科普作家高士其曾用“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来评价它。教师进行导读设计时,应首先考量如何彰显书中之趣,让学生乐于捧起这本书或这一类书,以培养科普类读物的积极阅读者。

二、科普读物阅读启蒙的浅入:构建有张力的课型结构

四年级学生首次与科普类整本书阅读亲密接触,如果任其自主阅读,或者教师只上一次导读课便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那么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持续力是难以保证的。因此,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支持阅读的亲历过程,循序渐进地实现科普类读物的阅读启蒙。教师可以启读课、赏读课、创读课三种课型推进,每一次课从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浅浅”切入,给予学生源源不断的阅读续航力(见图1)。

启读课,一般安排在共读课程初始的第一节课,以20分钟左右的短时课为宜。其导读目标主要为激发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期待,共商阅读计划。比如,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启读课,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共读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指向调动学生的阅读愿望。

1.“问题难不倒我”:教师出示学生不容易回答的10个问题,比如水能不能炸毁房屋?穿一件很厚的衣服暖和还是穿三件衣服暖和?……

2.“作家初遇见”:师生应根据书籍的封面、封底、腰封、目录、后记等资料共同设计完成作家名片,包括作家姓名、国籍和出生地、成长年谱、这本书的影响力等。其中,这本书对中国的影响力作为重点探究。

3.“我的屋内旅行七天计划”:师生共同计划一天旅行一站,约定在一周内完成旅行;每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晒“旅行成果”,打造班级共读圈,帮助学生杜绝阅读拖延症。

赏读课,伴随着学生的阅读旅程,将他们带往阅读丛林思维的深处,一般安排两节课。第一节课安排在本书阅读完,从知识内容、文本结构、语言特色、阅读策略等多个维度进行赏析、讨论;第二节课,以某一个主题为线,把这本书与单元课文以及其他科普类读物组成群书结构,进行比较阅读。

比如第一节赏读课,教师制订的导读目标是:

1.了解本书写作特点:以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提出饶有兴味的问题,并进行有启发性的解释。

2.借助阅读单教给学生“提问”“推理”“比较”“思辨”等阅读策略,在阅读任务驱动下实现高效阅读。

3.在教师引领以及同伴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阅读观,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第二节赏读课,教师制订的导读目标是:

1.发现作家以贴切的文本结构形式呈现问题答案的特点,判定、归纳解决问题的文本结构形式,联结生活经历加以迁移运用。

2借助同一主题不同文本的比较阅读,提升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两节课的赏读,带领着学生进行迷人的探险探秘,让学生从一本走向多篇多本,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打造了一个强有力的持续阅读支持系统。

创读课,带着学生从阅读丛林“走出来”,以个性、多元的创意实践活动表达阅读成果,一般安排在群书阅读课程完成之后。时间跨度建议尽量长一些,可以是一周、一月,甚至是一个学期,让学生充分展示、表达,体验阅读的成就感。比如,朗读类,可开展“寻找金牌主持人”实践活动,模仿央视《动物世界》栏目,进行“屋内旅行记”解说;展览类,可开展项目式学习,举办一次“身边的科学”主题科普展;创编类,开展“解术语”漫画展、《小问号遇见小灵通》科普戏剧表演、全班新编《新“十万个为什么”》等;实验类,开展“科学达人”系列实验视频展播;等等。

三、科普读物阅读启蒙的深出:唤醒主动阅读力

科普读物的主动阅读力,体现在学生对于科普读物阅读的专注力、理解力、批判力、表达力等方面。其中专注力通过兴趣驱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理解力、批判力、表达力等则需要遵循科普读物文本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提问、预测、确定重点、联结、转化等相应的阅读策略获得。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作为第一本科普读物入选“快乐读书吧”,教师要整体把握这一类科普作品的教学价值,不仅要以兴趣驱动贯穿阅读全过程,还须遵循课程目标要求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唤醒学生对科普读物的主动阅读力。

第一,基于单元阅读要素,与单元课文互动确证,习得阅读策略。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提问”策略单元,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安排的几篇课文在阅读策略的指向上各有侧重点(见表1)。

“快乐读书吧”小贴士明确提出:“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技术语。这时要运用课上学过的方法,试着去理解。”“读完后还可以查一查书中谈到的一些科学问题,现在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因此,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的启读不一定在单元课文学完之后,也可以与单元课文同步或者超前学习,在单元课文教学时与整本书阅读互动,在整本书导读时运用单元课文学习的阅读策略,从而习得科普类读物提问、预测、确定重点、联结、转化等阅读策略。

第二,基于学情实际,制订适切的书目,丰富学生科普类读物的阅读经验。除了“快乐读书吧”所推荐的我国优秀的科普作品——李四光的《看看我们的地球》、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贾兰坡的《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外,还应把《十万个为什么》《万物简史》《去野外》《看万物》《虫子旁》《昆虫记》《森林报》等优秀科普书籍带给学生。

第三,基于课标要求,选择科学的评估方式,提升学生科普类读物的阅读素养。2022年版课标关于整本书阅读的阶段性评价建议提出,“应关注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的阶段性评价,采用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会、读书分享会等方式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整本书阅读是一种长时学习,也是一种大文本学习。着眼于把握学生的阅读状况、激励学生的阅读意志、调控学生的阅读进展,设计科学的、合乎实际的测评,可以在不同的阅读阶段有效促进学生的专注力、理解力、批判力、表达力的提升,以此推动科普类读物的阅读启蒙。

把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当作一把打開科学世界大门的钥匙,开展科普读物的阅读启蒙,使学生由此爱上科学阅读,获得科学素养的提升,“浅入与深出”的导读,不失为一条可供探寻的路径。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

责任编辑郝帅

猜你喜欢

科普读物读物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科普读物资源开发在农村初中物理课程中的意义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科普读物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