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化,让导读激趣启航

2022-05-30石群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神灵神话导图

石群

教学目标:

1.由教材第四单元的神话故事(篇)引向《中国神话传说》(本)的阅读,结合单元要素,了解神话的特点。

2.欣赏精美的插图,感受“本”中神奇的想象,用视觉化策略激发学生阅读《中国神话传说》的兴趣。

3.关注不同版本,引导学生对版本有所了解;制订阅读计划,指导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节奏做出个性化的安排。

教学过程:

一、由“篇”链接“本”,了解神话特点

1.听故事开头,初感“神奇”

(1)播放多名学生朗诵的神话故事开场“很久很久以前……”,听后组织讨论:这是一连串故事的开头,你听了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后相机板书课题:很久很久以前。

(2)神话故事为什么要用“很久很久以前”开头?

预设:神话距离现在很遥远,很难说清楚确切的时间;没有确切的时间,读来反而有一种神秘感。

小结:读神话,故事产生的确切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神话的神奇。

2.联单元内容,初知特点

(1)回顾单元要素。

在第四单元,我们读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这三则中国神话传说,读神话,我们要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出示教材单元页内容)

(2)走进“快乐读书吧”。

读一读“快乐读书吧”的内容,你又了解到神话的哪些特点?

预设:解释祖先对世界的疑问,口耳相传,在严肃的仪式上郑重地讲述,气魄宏大、想象神奇,世界各地都流传着多姿多彩的神话传说

一个个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体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无穷的幻想,让我们感叹——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

(设计意图:神话故事最突出的特点是神奇,感受其神奇,是联结课内与课外的纽带,是融通单篇与整本的焦点。在导读课中,通过“听一听”环节,播放一个个稚气的童声讲述“很久很久以前”,让学生在听觉中感受神话独有的神秘之感,既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可促使其感知神话的神奇,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

二、提供“视觉化”支架,让阅读插上想象之翼

1.聚焦形象,再探“神奇”

(1)除了课文中学到的神话,你们肯定还知道些别的神话故事。我们来做个游戏—看图猜神话。(出示《女娲造人》《羿射九日》《嫦娥奔月》等故事插图,引導学生猜一猜。)

(2)继续欣赏,这些图片上的人物,你都认识吗?

师播放图片并简要介绍,引导学生认识:护卫黄帝、独脚人面的毕方鸟、鼓其腹则发出雷声的雷神、昆仑山弱水的守卫者窫窳、太阳的栖息地扶桑树…

(3)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预设:震撼、神奇……)这些都是我们祖先想象出来的,想读读他们的故事吗?这些故事都在《中国神话传说》这本书中。

(4)人类在大禹建立夏朝之前的那段历史是没有文字记载的。这段时期,我们称之为上古时期。《中国神话传说》写的就是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打开这本书,就可以跨越整个上古时期,认识那个时代的神灵和英雄,绝对能让你大开眼界。刚才我们通过欣赏图片认识了书中的神和物,其实读着书中的文字,更能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接下来让我们读文字、想画面,也许读着读着,你就会想象出那些神灵和英雄的长相。

出示书中描述神灵长相的文字:女娲——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相柳——人面蛇身,长了九个脑袋,全身青色,九个脑袋可以分别移动,分别去九座山吃饭;仓颉——脸像龙,有四只眼睛,每只眼中都放出光芒,显示出超人的智慧。

读了这些内容,你的脑海中是否出现了这些神灵的模样?在阅读书中描述神灵外貌的语句时,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文字图像化,这样,书中的人物形象就可以显现在你的眼前,阅读就会变得更有趣。这种阅读策略,叫作“视觉化”。(板书:视觉化)

(5)想不想验证一下你们的想象,看一看书中这些神灵和英雄的样子?

出示《中国神话传说》或者《山海经》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找寻共同点,发现神话故事中的神灵有着“半人半兽”的特点。引发讨论:为什么在先人的想象中,这些神灵和英雄的长相如此奇特呢?

出示资料,帮助理解:

远古时代,人和动物共存,人们希望借助动物的力量战胜自然。所以,常常把动物作为崇拜的对象或神灵。

小结:把神的形象动物化,正反映了先民们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神奇的想象中,寄托着人们战胜自然的愿望。

2.运用导图,理清脉络

(1)盘古手执巨斧用力劈落,天地由此产生;女娲手握细枝泥星飞溅,人类从此诞生……每一个神话人物的身上,都发生着神奇的故事。阅读时,我们可以尝试把这些故事讲出来,让神话传说通过我们的讲述继续延续、传承下去。通过第四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把握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出示单元语文要素)。你能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梳理出“快乐读书吧”中这则神话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吗?

出示“你读过吗”栏目《炎帝尝百草》的故事内容,指导完成思维导图(见图1):

(2)不同的故事,可以用不用类型的思维导图来梳理。有的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可以用山形图(见图2)来表示;有的故事线索众多、错综复杂,可以用鱼骨图(见图3)来整理。

(设计意图:此板块教学设计紧扣一个“趣”字,设计了猜一猜、看一看、想一想等互动环节,通过播放一张张神奇莫测、令人惊叹的画面,带给学生视觉冲击,使学生感受神话独有的神奇之处,让学生在趣味盎然中走进整本书的阅读中;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再运用思维导图,对神话传说中的故事内容进行梳理,使学生的认知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混沌走向清明,从困惑走向顿悟。)

三、选择适切的版本,自主规划阅读进程

1.介绍不同版本

《中国神话传说》版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神话体系完整,比较有学术气息,适合对神话有研究、痴迷的人阅读;一类是以一个个故事汇编而成。(出示两种版本的目录予以比对)

2.制订阅读计划

无论选择什么版本,都要给自己制订一个可行的阅读计划,计划的形式不限定,可以是表格,也可以在目录上进行标记。定出阅读的总天数,分配好每天阅读的页码,便于自我督促阅读任务的完成。以曹文轩、陈先云主编的《中国神话传说》为例,这本书共有11个部分,我们可以在目录标题上标记自己阅读的日期,看看能否在规定时间内读完。

3.赠送阅读工具

送大家一个阅读小帮手——便利贴,你可以把它当书签用,也可以用来画思维导图让我们开始阅读之旅,去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由曹文轩、陈先云主编的《中国神话传说》文字简明、内容清晰,很少有具体的细节描写。阅读这样的书籍,更需要阅读策略的支撑。这个版本适合让学生想象丰富的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为了使学生习得阅读策略、形成阅读能力,我们选择了此版本指导学生阅读。在导读课中,我们向学生赠送了便利贴这一阅读工具,它身材虽小但作用巨大,用好这一阅读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阅读批注的形式,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市扬中丰裕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郝帅

猜你喜欢

神灵神话导图
东方神话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神灵沟通”的秘语——科尔沁蒙古博神歌艺术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神灵也是要喝酒的
第6章 一次函数
“神话”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