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间仙果

2022-05-30张勇进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红橙廉江红心

张勇进

“走长江,看珠江,最美最美还是故乡九州江。两岸的红橙红到我身旁,四季的和风香到你的梦乡……”一首由著名词作家郑南作词、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作曲、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我的九州江》,在2010年廉江红橙旅游文化节一经唱响,一下子便红遍了大江南北。

“中國红橙之乡”的美名,源于廉江红橙。说起廉江红橙我们不得不提及廉江红心(红肉)橙的发现者、全国劳动模范——钟家存。

钟家存1959年毕业于广西钦州农校,被分配到红江农场当柑橙技术员。1963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同志在广东农垦局和粤西农垦局领导的陪同下来到红江农场视察,提出“要创优质名果,赶超美国金山橙”的希望。钟家存当场用笔记本记下了陶铸书记的话,在农场召开传达陶铸书记讲话精神的第二天,他便与其他技术人员一起,筹备建设自己的橙苗母本园,而后在每年橙树挂果时节,便一个个橙园地观察、选种,希望选育出一个可以同金山橙相媲美的优良品种。1971年10月15日,钟家存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带着笔记本到橙园里选种。他走到该场19队榕树坝吴德钦的新会橙园时,发现一株橙树连一个橙子也没有,而周围的橙树却挂果累累。他感到奇怪,便向正在橙园里劳动的工人打听。工人回答说:“这株树结的果特别好吃,所以还未熟就被大家摘来吃光了。”工人的话引起了他的兴趣与注意。钟家存在橙树周围仔细地观察起来,意外地发现橙树隐蔽处还挂着两个橙子。他立刻摘下来用刀子切开,果肉竟然是橙红色的。品尝后,觉得风味果然与众不同,这让钟家存想起了三年前在广州沙河召开的柑橘品评会上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李沛文所说的话:“现在世界上还没有选育出果肉是橙红色的甜橙品种,如果选育出果肉是橙红色的甜橙品种,就是世界上最理想的甜橙品种了。”钟家存心中惊喜莫名,心想这就是甜橙最理想的品种吧?这红肉橙如果是一个变异植株,那可是甜橙种植史上千载难逢的奇遇,因为这种变异几率只有四万分之一啊!钟家存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这株奇异橙树所在的位置及形状,找来红油漆在树干上画了三道红线。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老钟独自带着剪子,来到这株橙树前,剪下了一百多条芽条,然后送到21队苗圃班,嫁接了两畦七百多株。但就在钟家存剪走芽条后一个多月,这株后来为中国柑橙业争得殊荣的变异植株,连同它周围的橙树一起被砍掉了,钟家存也被调去管粮油作物,因为当时有的“造反派”领导提出了“不吃水果照样干革命”的口号。1973年的一天傍晚,当钟家存从种水稻的一队蹲点回来,再次来到21 队苗圃地时,那七百多株橙苗连同其他橙苗一起,全部被移到大田上种植了。茫茫橙海,12.8万株的橙树,到哪里去寻?钟家存内心涌上一阵阵无名的痛楚和无奈。1975年底,钟家存再次被农场调回来管柑橙,便开始了废寝忘食地在橙园里寻找那700多株红肉橙的历程。凭着记忆中对红肉橙叶子与其他品种叶子的细小差异,他一个山头一个山头、一个橙园一个橙园、一株橙树一株橙树地观察、辨认,不知跑了多少个山头、田垌,不知道走了多少路程、流了多少汗水,当他疲惫得几乎要躺下的时候,终于在19队长坡、榕树坝两个橙园里看到了那榄核形的叶子。老钟欣喜若狂,身心的疲惫一扫而空。接连几天,老钟带领助手带着笔记本和红油漆,在长坡、榕树坝两个橙园里一株橙树一株橙树地仔细鉴别,找出一株,就打上标记,编上号码,在笔记本上记下哪块地,第几畦、第几株、第几号。他们写下的最后一个编号是“708”。

1976年金秋,这708株红心(红肉)橙投产了,共收果5000多公斤,有幸品尝到这些红肉橙子的人们无不为它的风味倾倒。场里挑出一吨试销香港,不久便收到香港五丰行来电,称赞红江农场的红肉橙风味独特,可占领市场。于是,红江农场党委决定大力发展红肉橙,并将红肉橙定名为“红江橙”,同时把选育种苗的重担交给了钟家存。就在该场职工庆幸这个当代佳果诞生在本场的时候,在收获红江橙的季节却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许多令人费解的现象:这些红肉橙树结出的果实,有一成多是黄肉的;有些果实剖开,里面竟一半是红肉、一半是黄肉……红江橙会不会向劣势方向变异?钟家存陷入了深思。他查阅有关资料,寻找防止劣变、促进优变的方法,决定采用一代代地定向筛选提纯的办法,提高红肉果的比例,使红江橙成为一个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一个四代筛选提纯的艰巨工程开始了!1976年12月,钟家存来到长坡、榕树坝橙园,经过细心的观察,认真的鉴别,从708株红江橙中选出了结果多、形状好、变异果少的33株,作为选种母树。1977年春天,钟家存带领苗圃班班长黄崇基等人,从这33株母树上剪下6000多条芽条,嫁接了25000多株。1977年8 月到1978年春,这批嫁接橙苗先后出圃,在四个生产队共种了323亩,建立了第二代红江橙园。1980年,第二代红江橙结果后,老钟又开始了第三代红江橙的选育工作,在15队和26队建立了50亩苗圃,按每亩需芽条3000条计算,共需芽条15万条,而15万芽条必须是这1000余株红江橙母树的芽条。这1000株母树是钟家存的科研团队从四个生产队323亩25000株第二代红江橙树中一株一株去鉴别、挑选出来的,选种工作的艰辛难以用文字来形容,要凭着自己的双眼去区分红肉与黄肉果的细微差别,一个果一个果地辨认,一株树一株树地数果,还要做记录、画标志、编号码,要不断地昂头、低头、弯腰、侧身、蹲下、站起,看不了几株,便脖颈发硬、腰酸腿痛、头晕眼花、大汗淋漓。就是体魄健壮者,数上一天,也得累个半死,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老钟的心血和汗水没有白白付出!在1978年湛江地区选种工作会议上,红江农场的红心(红肉)橙被评为特级橙。1980年全国农垦南宁水果会议上64个甜橙品种相比较,红江农场的红心(红肉)橙风味最好。是年起,红江农场全场进行红心(红肉)橙大面积种植,并向省内外24个县市推广种植。1983年7 月,国家发给红江农场的红心(红肉)橙出口荣誉证书。1984年,由著名水果专家黄昌贤教授主持的品种鉴定会上,再次确定红江农场的红心(红肉)橙是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并被指定为国宴佳果。到1986年,经过筛选培育的第四代红江农场的红心(红肉)橙结果了,经抽样调查,红肉果比例由第一代的89.41%提高到第四代的99.36%,红江橙子品种的性状已经稳定。1986年,经农业部批准,正式命名红江农场生产的红肉橙为“ 红江橙”;同年,江西南昌召开全国优质柑橙补评会,除原来赫赫有名的红江橙之外,廉江市种植生产的红江农场之外的红心(红肉)橙被定名为“廉江红橙”,并被评为全国优质水果。1986年12月,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柑橙专家章文才,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黄昌贤,华南热作学院副院长郑学勤等三十多位水果专家来到红江农场,对红江橙品种进行技术鉴定,郑学勤教授这样评价:“由嵌合体选育成一个稳定的优良甜橙品种,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个。”章文才教授发言显得有点激动:“多年来,我国没有一个好的柑橙品种,现在有了!廉江的红橙达到了世界优良品种的品种新、产量高、品质优、成本低的四个标准,并具备了世界水果拳头产品的‘三个品质(鲜吃、储运、加工)的要求。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专家们在鉴定书上一致签名确认。

198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钟家存“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89年国庆前夕,钟家存作为全国劳模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到了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1992年,经国家农业部审查批准,红江橙获“绿色食品”标准证书。

红江橙种植技术的迅速传播,推动了廉江红心(肉)橙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廉江红心(肉)橙在廉江的长青水果场及全县各乡镇普遍种植,橙子质量、味道也越来越好,成为全县处处皆有的一大农业生产特色。1992年,廉江市种植、生产的红心(肉)橙(不含红江农场生产的红江橙)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为“廉江红”注册商标。2006年,廉江红橙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绿色食品。

廉江红橙一般是春、秋两季嫁接,因为这两季雨、霜较少,不会泡坏或冻坏芽条。将红橙母树的芽条剪下来后去掉叶子,把芽条一端的两侧的皮削掉,然后在苗圃园培植的红橘树身或柠檬树身上切一个口,将削掉皮的红橙芽条插进红橘树身或柠檬树身的切口里,并用嫁接绷带紧紧束缚住嫁接口;嫁接十多天后芽条即长出新芽,待芽条“老熟”后,也即是树苗长到“一杆三芽”后,再将树苗移植到大田(橙园)。一些生长得壮实的橙树种下一年即可挂果,一般的树苗种下两年可挂果,每年挂果一次。一般橙树每株一年挂果30至40市斤,成长茁壮高产的橙树每株一年挂果60至80市斤;一般一亩橙园可种红橙50至80株,每亩亩产约4000至5000市斤,橙农一年每亩种橙收入3万多元。廉江红橙果实大(单果重150克左右)、果形好,肉色橙红、嫩滑,汁多,清香化渣,甜中带酸,果皮薄,橙皮黄而有蜡质,风味独特,能增进食欲、清肠通便、帮助消化、降火下气、治疗胸热烦躁,深受消费者欢迎,被国家列为国宴佳果。1984年春,日本首相中曾根来华访问,品尝廉江红橙后连声称好,并要求带一些回去,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派专机到湛江,命廉江摘取10箱廉江红橙送给中曾根。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期间,国家领导人以廉江红橙招待,同样得到里根的好评。

红橙:国宴佳果、中国名果、人间仙果……这些响亮的名字,让廉江人一直引以为豪。

责任编辑:蒋建伟

猜你喜欢

红橙廉江红心
廉江涯歌原始资源收集与分类研究
红心火龙果不神奇
廉江客方言的VVC 结构
一颗“红心”,只为一个使命
廉江作家南国书香节签赠作品
廉江文联获评“2018年度全省文联先进集体”
廉江红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红橙
“橙二代”的电商经
红心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