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著作方式的差异入手

2022-05-30甘宜轩

甘宜轩

摘要: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四洲志》《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的著作方式表述存在差异。从著作方式的差异入手,发现这三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体现了在鸦片战争爆发后十年里,中国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对于外部世界认识的逐渐深入。基于上述研究展开教学,体会林则徐等人在近代中国最初的一段时间了解外部世界并试图将其纳入自身文化体系的努力。

关键词:著作方式;《四洲志》;《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的第三目《开眼看世界》,列举了三个人和三部作品,即林则徐和《四洲志》、魏源和《海国图志》以及徐继畬和《瀛寰志略》。值得注意的是,教材对三部作品著作方式的表述存在差异——《四洲志》使用的是“汇译”,《海国图志》使用的是“编成”,而《瀛寰志略》使用的是“撰成”。能否以著作方式的差异为切入点,借此还原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历史过程?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首先对这三部作品展开了研究。

一、对著作方式差异的研究

《四洲志》原本已不可考,目前一般认为,“《四洲志》所据的原本《世界地理大全》(又译《世界地理百科全书》,简称《地理大全》)为英国著名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慕瑞所著”。但林则徐组织翻译的《地理大全》并不是对其进行简单的移植,而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形势要求做了一定的调整。根据刘晓峰和张发亮的研究,《四洲志》不仅增加了原著中没有的内容介绍,还针对性地大幅删减了原著内容,甚至根据东方人的文化心理,将原著欧、亚、非、美、澳、南北极洲的介绍顺序调整为首先介绍亚洲。因而,从内容角度看,该作确实符合“汇译”的特点。

《海国图志》在内容来源的丰富性上超越了前者,魏源的原叙记载“《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其在后序中也对资料的使用进行了举要和评述。③可以说,魏源的《海国图志》虽以《四洲志》为基础,但在体例上已经超越了其参考文献的窠臼而自成体系,当时的普鲁士传教士郭实猎称其“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任何同类著作与此相当”。

而相比这两部著作,徐继畬的《瀛寰志略》更加强调自己的语言表达,其本人在书的序中提到,“乃依图立说,采诸书可信者,衍之为篇”又“稿凡数十易”。“依图立说”一語既道出了其撰写的体例,也说明了其已经不局限于搜集汇编资料,而是增加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同时又注意对资料进行甄别,已是一种创造。此外,著作中按语占据较大比例,以“按”注释的有83处,不少按语达千余字,这些注释深刻反映了徐继畬的思想观念。

总体来看,这三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体现了在鸦片战争爆发后的十年里,中国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对于外部世界认识的逐渐深入,就像陈旭麓先生所说,“寄托了他们经世匡时的苦心,并标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开端”。

二、基于研究结论展开教学

基于上述研究,教学可以从辨析这三种著作方式的释义出发,进而研习三部作品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述,发现三部作品之间的关系,最后回归历史解释,通过对三位作者个人经历的研究,体会林则徐等人在近代中国最初的一段时间了解外部世界并试图将其纳入自身文化体系的努力。教学过程如下:

(一)辨析三个词语的含义

教学开始,笔者即在课件上展示教材文本,将“汇译”“编成”“撰成”用特殊颜色标记,请学生自由解释三个词语的差异,引发学生思考。随后,在课件上展示“汇译”“编”“撰”的释义:“汇译”即编译,含“编辑与翻译”之意。⑨“编”是“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成书刊”⑨。“撰”有“著作、著述”之意,“著作”指“用文字表达意见、知识、思想、感情等”。

此处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汇译”的文本来源首先应该是外文文献,同时,翻译的过程中包含文本整理的成分;“编成”相较于前者少了一个翻译的过程,是就现成的材料整理成书;而“撰成”不只是材料整理,更是能动地将作者的思想、情感融入文本中展开的再创作。此处为整堂课的教学提供一个方向:从《四洲志》到《瀛寰志略》,从最初的翻译文本到最后的创作文本,是一个步步深入的过程。

(二)理解三部作品的关系

不同著作方式的释义只是提供了学理层面的论述,要想认识《海国图志》在编写体例上对《四洲志》的发展,以及《瀛寰志略》在体例重构方面的努力,还需要史料的支撑。此时,请学生研读三部作品的目录或序的节选材料:

【材料1】 《四洲志》目录(节录):(1)安南国;(2)逻罗国;(3)缅甸国;(4)印度国……(32)北墨利加州之俄罗斯属地;(33)北墨利加州之英吉利属地。

【材料2】 《海国图志》目录(节录):(1)筹海篇(议守上、议守下、议战、议款);(2)东南洋;(3)西南洋……(8)国地总论;(9)夷情备采;(10)西洋器艺杂述。

【材料3】 《瀛寰志略·自序》(节录):每晤泰西人,辄披册考证之。于域外诸国地形时势,稍稍写得其涯略,乃依图立说,采诸书之可信者,衍之为篇。久之,积成卷帜。

通过材料1、材料2的对比不难发现,《海国图志》不但在《四洲志》的基础上扩大了地理范围,而且还通过“筹海篇”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编写意图。学生一方面能够得出《海国图志》在编写的体例、思想性和对于世界地理的认识深度方面高于《四洲志》的结论;另一方面,也能够在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自觉运用对比的方法。在对材料3徐继畬自序的研读中,通过“披册考证”可以解读出其已经超越了材料的直接摘录而上升到了辨析的高度,从“依图立说”中也能解读出徐继畬希望跳出原有摘编体例而进行重构的意图。这里兼顾了两方面要求,一是用史料证明《瀛寰志略》确实是一部凝练作者编写认知的“编撰”作品,二是在史料研习过程中学习如何概括特点。

在初步感知了三部作品不同的著录方式后,需要继续以史料研习的方式,让学生的理解更进一步,发现三部作品的承继关系。提供的材料如下:

【材料4】 西洋称部落曰士迭。而弥利坚无国王,止设二十六部头目,别公举一大头目总理之,故名其国育奈士迭国……勃列西领(注:指总统)以四年为一任,期满更代。如综理允协,通国悦服,亦有再留一任者,总无世袭终身之事。

【材料5】 弥利坚无国王,止设二十六部头目,别公举一大头目总理之,故名其国育奈士迭国,译曰兼摄邦国……勃列西领以四年为一任,期满更代,如综理允协,通国悦服,亦有再留一任者,总无世袭终身之事。

【材料6】 乾隆四十七年也,顿既定国,谢兵柄欲归田,众不肯舍坚推立为国主。顿与众议曰:得国而传子孙是私也,牧民之任,宜择有德者为之。

學生先对比材料4、材料5,结合教科书解释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再将材料6与材料4和材料5对比,探究《瀛寰志略》在叙事上的突破。

此处通过聚焦三部作品对同一个主题不同的呈现,学生能够理解开眼看世界逐渐走向深入的主题。材料4、材料5清晰地表明了《海国图志》对于《四洲志》的继承,也印证了教材中魏源继承林则徐意志的表述;而材料6中对于华盛顿言行更加生动的记述和其中蕴含的朴素民主观念,体现了《瀛寰志略》在对美国制度的认识深度上,要超过前两部作品。

(三)考察三位人物的经历

从史料中获取信息,理解了三部作品的差异后,需要让学生的思维再前进一步:为何三人的作品在认识程度上存在差异?此时,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所处形势和个人经历出发,探究原因。出示以下材料:

【材料7】 来自西洋的“夷”人,是历史上从未碰到过的异族。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处风云漩涡中心的林则徐便在时代波潮的鼓荡下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材料8】 魏源一生除了鸦片战争期间以幕僚身份在浙江抗英军旅做短暂停留,审问英俘安突德写成《英吉利小记》、1847年短暂游历港澳外,未曾与西人有过学术交流。

【材料9】 他(徐继畬)在战争时期是福建省的一名道台,后来于1842年春被任命为广州按察使……徐继畬于1943年调回福建,因此利用与领事及传教士正式接触的机会而获得了许多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

学生基于大的历史背景,考察个体的不同经历,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时人开眼看世界的原因。由此,这个小切口也扩展成为学习与理解中国近代史初期历史背景的窗口,回归了近代史的教学轨道。

当然,本次教学还有可提升的空间。其一,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本课涉及的一手史料很多音译自外文,且当时并没有统一的翻译标准,与今天约定俗成的译法差异较大,会给学生造成阅读障碍从而影响教学节奏,故需要进一步做好注释工作。其二,作为一个小专题,本目只占第16课内容的三分之一,作为新授课可能会出现时间分配失调的情况。但在复习教学中,若能将其作为一个支点,实现与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相关内容的贯通,这个专题的探究式学习一定会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