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与憎的交织,冰与火的交融

2022-05-30尹环

关键词:鲁迅作品

尹环

摘要:《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虽在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鲁迅散文理性与激情并重的特点,即爱与憎交织,冰与火交融。基于文本的核心价值和单元研习任務,既要设置情境任务引导学生“入乎其内”,细读文本,触摸文本肌理,深入挖掘和感悟文本蕴含的精神价值;也要让学生“出乎其外”,进一步探究、整合,从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深入比较两文的异同。

关键词:鲁迅作品;理性与激情;研习任务;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一、目标与情境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以“苦难与新生”为主题,从文学角度建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与一般文学作品学习有所不同的是,学生要在文本研习中,了解中国人民的苦难和革命先驱的斗争,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树立文化自信。这是单元人文主题方面的学习目标。

教材第6课把鲁迅先生的两篇回忆性散文《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组成一个学习板块,充分说明了鲁迅作品的地位。这两篇文章中,鲁迅都是从长者、师者的角度来看待革命青年和他们的选择的。那么,跨越百年的我们,如何去看待当时文章中的青年以及如何看待关爱青年的鲁迅,无疑是两篇选文的教学重心。细读《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之后,可以发现,两文不但体裁和结构相似,主题、情感亦相近、相通,都是为纪念牺牲的进步青年而作,都赞颂了革命青年的英勇,既有对爱国青年沉痛的悼念,又有对反动派愤怒的控诉,也有对国民的呐喊和对革命形式的深刻思考。在写法上,两文都善于选取零散的片段勾勒人物形象,并呈现出记叙、议论、抒情三者水乳交融的特点。虽然两篇文章在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鲁迅散文理性与激情并重的特点:用最冷峻的语言表达最炽热的情感,即爱与憎交织,冰与火交融。这种看似矛盾的独特语言风格充满了强大的诗性张力,读来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基于文本的核心价值和单元研习任务,既要设置情境任务引导学生“入乎其内”,细读文本,触摸文本肌理,深入挖掘和感悟文本蕴含的精神价值;也要让学生“出乎其外”,进一步探究、整合,从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深入比较两文的异同以提升能力。因此,本课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理解两篇文章中作者对革命青年的情感态度,并正确评价革命青年的选择和结局;(2)把握两篇文章在内容、手法方面的异同,深入体会鲁迅散文理性与激情并重的特点。据此,将本课情境设定为:

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鲁迅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适逢鲁迅诞辰141周年,学校文学社为了纪念鲁迅先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你们小组分到的任务是:

1.为鲁迅作品集的《红色记忆篇·人物志》专栏撰写 “刘和珍君小传” “白莽小传”“柔石小传”。

2.研读了《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之后,我们发现,“矛盾”建构了文本的巨大张力。于是,你们以“品析鲁迅散文中的‘矛盾写法”为题,做读书报告。

人物评传这个支点的选择和独特艺术手法的分析本身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研习”的热情和欲望,进而读懂鲁迅。

二、梳理与探究

(一)知人论世

同是纪念性的文章,但两文读来风格不同。因为写作背景和作者思想不同:《记念刘和珍君》写于段祺瑞政府时期,在刘和珍遇害后第14天,作者参加刘和珍追悼会后7天。此时正处于事件的当下期,作者悲愤难抑,不能自已,在行文中大量运用排比、反复、对比,反语讽刺,态度鲜明,直指要害,情感浓厚炽烈,抒情直露显豁,酣畅淋漓。《为了忘却的记念》写于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时期,环境险恶,没有言论自由。文中使用了不少曲折隐晦的笔法,比如三个典故的使用,都是以古喻今,隐讳地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五烈士遇害两周年之后,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经过时间的沉淀变得深沉而内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课前可印发相关材料或让学生进行相关背景阅读。阅读材料为: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林语堂《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周作人《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鲁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二)品析人物

1.概括两篇文章所展现的爱国青年群体形象特点

细读文本,圈画出两篇文章中记叙或描写主要人物的文字,在具体语境中品读、感知人物的胸怀、境界;概括两篇文章所展现的爱国青年群体形象特点,随文批注,小组交流分享。要求用思维导图或表格的形式呈现。

《记念刘和珍君》在写主要人物时,用反复强调的细节——五次“微笑”和“毅然”“黯然”“欣然”三个词语写出了一个温和善良、追求进步的文学青年在困难的境遇中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凭着一腔爱国热情和追求真理的勇气向执政府请愿,毅然赴死的形象。

《为了忘却的记念》重点塑造白莽和柔石两位烈士。作者用看似平静的笔触回忆自己与白莽的三次相见,力求从不同角度展现白莽的崇高形象:初见时的淳朴、率真;再见时的敏感、爱憎分明;又见时的乐观、坚定。不可忽视的是,作者写白莽时,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集和那首著名的诗贯穿始终,这既突出白莽的诗人身份,更彰显白莽的人生理想与追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白莽就是中国的裴多菲!写柔石时作者先用方孝孺的典故,将方孝孺与柔石精神上的高度相似之处进行多方类比,听讲义、托送书、名字风波、弄文学、借钱印书、拼命译书、与人走路、改变创作风格、狱中写信、眷恋母亲等诸多细节都紧紧扣住柔石“台州式的硬气”和“颇有点迂”的性格特点。通过类比,人们深刻认识到,柔石这个天真无邪的柔弱书生,骨子里却是一块刚硬的石头,真是名如其人。

2.比较两文写人手法的异同

两文的相同之处是都截取人物生活片段,选取自己熟悉或者与所写人物交往的生活细节,善用白描手法,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和心理等,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不同之處在于,《记念刘和珍君》特别善于在“矛盾”中凸显人物形象。作者借助反复的细节,在性格和行动的反差中凸显了刘和珍人格魅力的美好:温和的女学生与时代的勇士,本难融合的特质,在黑暗时代里却成为社会的一道光。《为了忘却的记念》中,作者选取的材料看似零碎却筋脉相连。作者把他和五位青年的交往作为线索,由白莽引出柔石,由柔石引出冯铿,再由他们一同被捕而补写李伟森、胡也频。整篇文章环环相扣,重点突出又紧密无隙,显示出作者写人的深厚功力。

(三)把握情感

同是为中国革命流血牺牲的进步青年,鲁迅是如何看待他们的选择和结局的?要读懂鲁迅情感的深沉和思想的深邃,需要找到撬动文本的支点,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内核与文本对话。孙绍振教授在《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中写道:“要理解艺术,不能被动地接受,‘还原了,有了矛盾,就可能进入分析,就主动了。”所以,要让学生找出两文中的“矛盾”所在,探讨“矛盾”表达的意义和效果,就能直达文章的隐蔽的精髓。

《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情感复杂,这种思想的复杂性是通过看似“矛盾”的表达彰显出来的——

一是对刘和珍称呼“矛盾”:从“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到“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作者超越了一般的师生关系,站在个人与国家、与民族命运相连的高度评价刘和珍们的伟大。

二是对于刘和珍君等人请愿牺牲这件事,感情“矛盾”:“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一方面,对烈士精神高度礼赞、讴歌,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 另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体现了鲁迅先生“韧”的战斗主张和深邃的生死观。

三是言与不言、说与不说的言语逻辑“矛盾”:纵观全文七个部分,作者似乎一直在写与不写、说与不说的矛盾中纠结徘徊。“无话可说”是因为烈士的惨死、当局的凶残、文人帮凶的无耻使他“出离愤怒”,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感情的悲痛和愤怒,并非真的无话。“有话”是为了纪念和赞美烈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并为战士呐喊助威,显示他化悲痛为力量的战斗行为。说与不说的痛苦互搏,实际是作者丰富、矛盾的情感外现:爱与恨,绝望与希望,压抑与呐喊。

《为了忘却的记念》看似矛盾的标题也建构了巨大的张力。为什么要“忘却”?因为“在这三十年中”,“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埋得不能呼吸”。正是这种郁结心中的不可压抑的悲愤和长期积聚的精神重负,使他感到十分窒息。为了“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所以他“倒要将他们忘却了”。这是从主观方面强调“忘却”。同时,鲁迅又从客观方面强调“忘却”之必要:“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革命的道路漫长而曲折,需要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对烈士最好的纪念是化悲痛为力量,踏着他们的血迹继续战斗。从以上两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所谓“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所谓“为了忘却的记念”,实际上是“为了战斗的记念”。这种矛盾的表达体现了作者一贯的“韧”性斗争精神。“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表达对革命同志的沉痛哀悼、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揭露和控诉之时,也表现了作者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与敌人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鲁迅通过三十年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意识到需要克制自己的感情,过于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利于战斗的。革命的道路漫长而曲折,需要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去战斗。“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表明他相信烈士的血不会白流,反动派必然灭亡,革命终将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

(四)素养提升

读完两篇散文,学生在体会鲁迅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手法的同时,也能从作者描写的革命先驱的群体形象中感受到他们精神的觉醒以及这种觉醒和力量带给中国革命的影响。那么,跨越百年的时代青年又如何去看待当时文章中这些青春的生命和他们当时为国家大义所作出的选择,无疑是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的重要课题。至此,我们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水到渠成——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为鲁迅纪念馆的《红色记忆篇·鲁迅与青年》专栏撰写“刘和珍君小传”“白莽小传”“柔石小传”。

三、拓展与提升

鲁迅作品难懂,难在理解遣词用句上,更难在理解这些词句背后蕴含的深意。读懂鲁迅散文,就是要从语言出发,带领学生拨开文字迷障,感受经典之美,探讨作品中的人生思考,提升阅读理解力;更为重要的是,鲁迅语言的思想性和创造性是学生语言运用的重要参照,在对鲁迅语言的揣摩和品味中自然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的运用力。由此布置以下作业:摘录鲁迅散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并进行批注式点评,准备在班级读书会上交流。

猜你喜欢

鲁迅作品
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在鲁迅作品现实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信仰危机时代鲁迅作品的精神价值
用比较法对鲁迅作品进行教学的探索
如何让鲁迅作品教学触动当今学生的心灵
如何使孩子读懂鲁迅作品
今天我们需要从鲁迅作品的教学中获取什么
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教学体会
浅析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温情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