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支架,多元激趣

2022-05-30晋彪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马良神笔整本书

晋彪

在教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中,“快乐读书吧”的栏目设置可以说是课外阅读的落脚点,从阅读课程化的角度循序渐进地达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课程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我们要进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上规划整本书的阅读活动,落实教材的编写思想。

在低年级“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中,我们把目标定位为,选择童谣儿歌、童话故事、儿童故事等体裁,在亲子阅读和师生共读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与素养。

一、图文并茂的儿童故事:《神笔马良》

《神笔马良》是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包括洪汛涛所作的《神笔马良》《牧童三娃》和《大奖章》三个故事。《神笔马良》是中国儿童文学的杰出作品,是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儿童故事书。故事围绕“得到神笔一保护神笔一失去神笔一寻找神笔”的线索展开,在历险式的叙事中,塑造了马良善良正义、惩恶扬善的少年英雄形象。内容贴近生活,生动有趣,二年级的学生容易产生共鸣。该书出版以来,其插图的绘制引人注目。作为中国插图界的重要人物,张光宇在1955年为《神笔马良》绘制了12幅精美插图。阅读《神笔马良》可以开启学生阅读儿童故事书的趣味历程。

二、聚焦课程目标,渗透阅读方法

“快乐读书吧”中的阅读方法是有章可循、层级上升的,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通过認识封面,了解书名、作者和出版社等方法,掌握书籍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教学要点是学会看目录,了解目录的用处。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整本书的具体特点,渗透多样的阅读方法。

1.认识基本信息:读封面

封面是阅读整本书的起始阶段,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图书,其封面往往生动有趣、色彩丰富。通过阅读封面,可以认识整本书的基本信息,引起悬念,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通过回顾二年级上册学到的阅读方法—“我会读封面和封底”,出示“马良说方法”——阅读封面和封底,学生对《神笔马良》这本书形成的整体印象,使知识得以有效的联结与巩固,为接下来的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2.了解主要内容:读目录

(1)信息索引。

目录具有索引信息的功能,告诉我们这本书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到哪里结束。在教学中,通过“我给‘目录找朋友”,学生明白目录一般在书的最前面,由篇章的标题和篇目对应的页码左右两列构成,可以帮助读者找到想要阅读内容的具体位置。接着通过“小松鼠想读《牧童三娃》,到书中哪一页才能找到”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迁移和运用。在阅读中,除了按照目录的顺序阅读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式,比如先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跳读,在读完整本书之后进行段落的重读。

(2)预测激趣。

预测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题目、插图、内容线索等文本信息,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对文本进行猜测,这种充满游戏性、趣味性的阅读策略深受学生的喜爱,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就设置了预测的阅读策略单元。从目录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故事主要写什么,而且还能预测故事的情节发展。通过《神笔马良》目录信息的提取,学生可以猜想故事的主人公,提出“马良是谁?”“他的神笔是怎么来的?”“马良和他的神笔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等问题,从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3.串联故事情节:读插图

低年段学生的阅读方式正从绘本阅读过渡到文字阅读,这一阶段的阅读需要支架和桥梁进行辅助。《神笔马良》的插图为篇幅较长的故事提供了情节发展的线索。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一边读一边看插图,抓住图画中的人物、场景等信息,思考每幅图对应的具体段落和内容。再按照先后顺序把插图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借助插图,学生进入阅读情境,唤醒阅读体验,梳理故事情节,有效提高了概括内容与复述故事的能力。

4.记录阅读感受:作批注

批注让思维留痕,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圈画关键词,记录体会和感受。二年级的学生可以注重词语的批注,也可适当批注阅读感受。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勾画出人物描写的语句,批注感受。读到“马良是个很有志气的孩子,他想:“为什么穷孩子不能拿笔,连画画也不能学呢?我就是要学画画!”这段情节时,学生可以批注“马良从小生活穷苦,但是很有志气,想尽办法画画,是一个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的孩子”。这样,学生渐渐养成批注的习惯,思考过程得以清晰化。

三、借助任务驱动,创设阅读活动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心中期待着分享和交流。学生在阅读分享时,体验阅读的乐趣,有利于阅读成果的巩固。因此,在研读整本书后,教师可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借助多种学习工具,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表达对文本的理解,提升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1.绘制阅读卡,分享阅读收获

在阅读分享中,绘制阅读卡是有趣而高效的一种形式。在阅读卡的设计上,可以聚焦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精彩片段、阅读感受等方面,学生进行图文并茂的创作,并在阅读卡交流会上分享交流。《神笔马良》的阅读卡,可以突出主人公马良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根据内容,给马良画像,并标注特点。学生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绘制形式多样的人物画像,批注感受,学生成为了阅读的“鉴赏者”与“创作者”。这样阅读、文字、绘画相结合的多元形式,提高了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学生也充分表达了对整本书个性化的阅读理解。

2.举办朗读会,表达阅读乐趣

朗读,是把有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朗读是理解文章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情感的传递、智力的发展和思想的启迪。作为经典的儿童故事,《神笔马良》情节生动,语言形象,因此班级可以举办作品朗读会,让学生以“朗读者”的身份,借助插图,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绘声绘色地讲一讲马良的故事,在趣味盎然的朗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定制个性书架,展示阅读成果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沉浸式”阅读,需要学生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体验中不断丰富阅读感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让理解逐渐深化。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从一本书的单本阅读走向一类书的群书阅读。在《神笔马良》阅读之后,学生继续阅读更多的儿童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制订阅读计划,绘制自己的“个性书架”,填写“阅读银行卡”,记录阅读的书籍名称、书籍数量和阅读感受,呈现阅读进度,定期开展展示会和评比赛,持续推进整本书的阅读,让学生的阅读之旅像呼吸一样自然。

整本书阅读在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情感体验的延伸、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是充满乐趣与智趣的,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个性化的理解得以敞开。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和策略,进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阅读力结构化与系统化的进阶中,最终成为具有高阶思维能力的阅读者。

(作者单位:辽宁省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张茹

猜你喜欢

马良神笔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我想成为神笔马良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Мероприятия и контакты
神笔会
我的神笔马良
神笔会
神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