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育人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2022-05-30刘晓霞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9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红色文化资源教学路径

摘  要: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和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载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一定要深入挖掘思政课堂的价值,将其作为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要途径。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渗透到高校思政课堂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历史征程中的英勇奋斗和顽强拼搏,也可以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进而提升高校思政课堂的实效性。文章在协同育人的语境下,主要探讨广州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渗透在高校思政课堂的意义以及策略,力求为后期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关键词:协同育人;红色文化资源;高校思政;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7-0189-04

高校不仅是增加学生专业知识储备的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理想信念的地方。尤其是高校的思政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如果能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堂内核,能够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道德品质,使学生品德和学业齐头并进。2021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深刻体现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革命奋斗和建设发展,英勇顽强地取得丰硕的革命果实[1]。如果能够将广州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并将其作为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依托,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带领学生深度剖析广州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刻内涵以及精神要义,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广州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还能够让学生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品质。基于这样的考虑,深度挖掘广州地方红色文化,深入研究其精神内核,并借用多样化的手段,将其渗透到高校思政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方向,也是符合社会时代发展要求的改革路径。

一、广州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直接反映了学生的高校思政课学习状况,所以在思政课上借助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力度,也是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任務之一。“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其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也直接影响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2]。红色文化资源当中包含着英雄人民的智慧和勇敢,英雄人物的真实事迹起到了道德示范的作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起到引领的作用,也可以为大学生树立榜样,比如红军在长征时期的真实革命故事,深刻体现了革命先辈的英勇奋战以及为中华民族的前途迎难而上的英雄气概,能够打动大学生,让大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也让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得到指引[3]。

(二)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的爱国奋斗史。对大学生来说,爱国主义情感不仅代表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尊重,还体现了对本民族的归属感及认同感。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所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不仅能够为大学生更好地服务于将来的社会发展提供心灵上的指引,更要以实际行动体现对祖国的热爱[4]。红色文化资源当中,有着许多与爱国主义相关的英雄事迹,如果能够在大学生的思政课堂当中将红色文化资源当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深入挖掘,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心,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案例和历史情境当中增强对民族英雄爱国主义情怀的认知和感悟,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浴血奋战的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让大学生更加明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做出的奋斗,让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观念,强化民族情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5]。

(三)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广州本是一个英雄的城市,蕴涵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果能够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思政课堂的教学依托,深入挖掘其深刻的内涵,能够让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得到支撑。对大学生来说,培养理想信念尤为重要,高校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并将其作为生活和学习的前进方向[6]。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由于坚信革命胜利,捧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对中国共产党的忠心,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才能够在一次一次的突破当中赢取今天的胜利。所以,如果能够将广州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将当地的红色事迹充实思政课堂教学案例,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熟悉感和亲切感,帮助学生在深刻体悟地方红色英雄的精神内核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二、广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思路

高校思政课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依托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创新的教学模式,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深刻呈现,丰富了高校思政课的内容和内涵,能够让学生在更加精彩的实践课堂当中吸收到红色文化的营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刻领悟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还能够让学生将其外化于具体行动上。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快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积极引入红色文化中包含的优秀精神,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高素质大学生[7],进而为我国做贡献。

(一)专题式教学

在高校思政课堂上,教师主要依托专题教学将地方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堂的教学当中。教师借助红色文化资源专题教学的模式,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环节,这样才更能凸显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帮助学生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之前搜寻查阅当地的红色文化素材,并将素材的内涵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阅读文献以及采访等模式,学深悟透红色文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编排和设计课堂教学的环节和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借助地方红色文化滋养学生的内心,让学生能够深刻领悟红色文化当中的内涵和价值。另外,教师还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借助多媒体教学、情境式教学等形式,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当中的一些代表性的事件和人物呈现给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从多维度理解地方的革命英雄所做出的英勇奋斗和无私奉献,也更能理解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以及爱国情感,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深化爱国主义情感,还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让思政课堂的教学成效更加显著。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思政课堂打破了时空局限,也让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和生动,学生的学习成效更加显著,也能增进学生对广州本地文化资源的认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8]。

(二)案例式教学

对于在专题式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够有效渗透地方代表性红色文化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案例教学的方式实现高质量的融入。教师可以以当前的社会时代发展为背景,让学生自行搜寻查找当地的红色文化素材。在此基础上,为学生组织案例教学的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让学生能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呈现出本组的红色文化分析案例。这种案例式教学的形式,让学生与地方红色文化实现了近距离的接触,也让学生从精神上得到了洗礼。

(三)情景体验式教学

相对前两种教学形式而言,情境式教学具有更加鲜明和生动的特征。情景式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或是情景模拟的方式对当地的红色故事再现,能够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堂进行有机融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场景场所,以表演的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创设特定的情境和环境。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现场教学的优势作用,让学生实现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零距离接触,直观地了解地方红色资源及其背后的红色故事。比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叶剑英元帅纪念馆、黄花岗烈士陵园、黄埔军校旧址等地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形象而有冲击力的视觉感受和体验以加深学生对相关课程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三、广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具体策略

(一)加大力度创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融入思政课教学创造条件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宝贵的精神文化,既有生动的史实资料,又有深刻的精神内涵,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学,一定要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提供坚实的确保红色文化资源能够以灵活的形式渗透到思政课上。红色文化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教师要全面分析广州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剖析其中的人物事迹、革命旧址、纪念馆等,将其作为思政课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这些文化资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实现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目的。因此,在大学思政课上,教师可以将广州本地现有的革命旧址、文化陈列馆等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场所,通过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为课堂中渗透红色文化资源创设更好的条件,同时,也利于确保广州本地的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基地的完整性。教师在为学生进行课程教学之前,一定要精心选择当地的人物和事迹,确保所选取的红色故事和红色案例具有德育引导的功能。教师要能够将广州战争年代的红色文化资源科学归纳和整合,形成完整科学的思政课堂教育体系,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课程提供坚实的元素支撑,也能够让红色文化资源更加灵活地融入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在课堂教学当中深刻展现革命先烈奋斗的精神,用此来激励大学生迎难而上的意志。

(二)学校加强组织领导,助力红色文化资源入驻思政课堂

高校思政课在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引领,这就要求学校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为红色文化进驻思政课堂提供给强有力的支撑。高校要对红色文化融入课堂的实践教学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引导,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对本校的红色教育进行专门的组织研究,对思政课教学过程要实时监督,并对红色文化融入具体课堂教学的过程加强引领和监督,帮助其能够发挥实效,并对其提供保障。除此之外,高校还要针对红色文化渗透思政课设立专门的校本课程编写小组,根据广州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学生更加欢迎的形式,将本地的红色文化呈现到教材内容当中,实现对高校思政教材的高质量创新。

(三)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为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强有力的师资保障是助力红色文化渗透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关键因素。高校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的重要抓手,切实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业务素养,保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能够对广州本地的红色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并且有热情去投入红色文化深剖当中,以此来带动学生从红色文化当中汲取精神营养。因此,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和调研,帮助教师挖掘本地红色文化,选派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通过红色文化的教育学习,让教师能够对思政课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这一教学概念的相关前沿动态有深层次的把握,进而将优秀的经验运用到教学当中[9]。

(四)依托互联网技术,为红色文化资源渗透思政课堂提供丰富载体

高校思政课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丰富和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以此来助推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校思政课堂针对红色文化入驻这一难题可以充分地借助高科技手段为其助力,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依托数字化技术,比如可以开通专门的微信公众号来传播广州本地的红色文化,促进红色文化在思政课教学过程当中能够高质量渗透,比如在班级建立微信群,定时向学生推送广州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或者可以将收集到的红色文化分享到朋友圈,将公众号做活做优,这样能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以思政微信公众号的活跃来保证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质量提升,将红色文化资源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灵活的形式推送给学生,不仅能够增强感染力和生动性,还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好碎片时间实现德育教育,进而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这样活跃的方式也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学生会主动将触动较大的红色文化分享转发,比如针对本地的黄花岗起义,教师可以通过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黄花岗起义相关影音资料,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通过英雄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另外,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可以通过创建红色慕课,帮助学生共享优质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线上课程的设置突破了时空的极限,尤其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慕课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这样可以让学生借助线上线下双通道,实现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帮助学生能够共享优质资源,提升思想觉悟,主动向榜样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理想。

四、结语

协同育人的背景下,将红色文化资源渗透到高校思政课不仅是增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举措,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发挥自身的组织领导力量,整合吸纳优势资源,深剖广州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科学寻求切入点,以促进红色文化高质量渗透到思政课堂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任祖云.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J]. 文山学院学报,2021(08):90-94.

[2] 王秀芬. 新时期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路径研究——以膠东文化为例[J]. 长江丛刊,2020(10):179-182.

[3] 柳曼.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 教育探索,2021(03):986-987.

[4] 刘倩.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6):90-91.

[5] 袁莺箐.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J]. 汉字文化,2021(15):182-183.

[6] 来宁.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03):10-12.

[7] 高美娜,王力尘.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1):113-115.

[8] 姚萍,颜永杰.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路径探析[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2):93-96.

[9] 刘海莲,彭蕾.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困境及对策探析[J]. 生活教育,2022(01):97-100.

(荐稿人:韩文根,信阳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课题“以广州红色资源为载体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课题编号:201912030)。

作者简介:刘晓霞(1982—),女,硕士,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红色文化资源教学路径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学系统的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试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
SWOT理论视域下商洛市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战略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