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助力童诗教学的实践策略

2022-05-30刘佩怡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9期
关键词:童诗儿童诗助力

刘佩怡

在“双减”背景下,我校的教师认识到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学校里开展了儿童诗创作教学。我们尝试在课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儿童诗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教学,利用视频、音频等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改变,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耳闻其声,眼见其形,手脑并用,助力童诗教学,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度,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呈现,深度感悟童诗

借助生动、形象、直观的信息技术呈现方式,可以让学生深度感悟童诗。例如,教学《秋天的颜色》童诗,我引导学生们先从听觉、视觉上感受诗歌的声音美,再通过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借助多媒体呈现画面进行想象,让他们感受儿童诗的情感美、意境美。

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秋雨飞舞着彩裙 / 滴答滴答”和“枫林里微风吹过 / 沙沙沙沙”的画面,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美丽景象,然后,我请小组的代表上台进行精彩展示。学生声情并茂地描绘道:“同学们,仔细看看,《秋天的颜色》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你们看,五彩缤纷的雨点在优美的旋律中翩翩起舞,诱人的苹果露出了红红的脸蛋,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唱歌,秋天是美丽的、让人欢喜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诗句,感受一下吧!”学生有节奏地读完诗歌后,我又展示相应的图片:“同学们真会发现,能领会到诗人的情感。再读读诗句,结合画面,谁还能发现诗中其他的美丽可喜的景象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了,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诵读,越读越有兴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搜索,海量阅读童诗

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树立大资源学习观,将视野投向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阅读软件,挖掘其丰富的学习资源,使抽象的诗歌学习生活化。学习童诗,如果单一地背诵,非常枯燥,很快就磨灭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学习平台与软件,如“学习强国”“跟着唐诗去旅行吧”等平台或软件,让学生随着音频视频学习诵读理解经典,既知其文,又知其意。一日一得,日积月累,丰厚了学生们的文化底蕴。

例如学习《鞋》,在课前,我让学生回家细心观察,积极上网查找资料,做好准备,感受诗人是怎样把他们的情感以及观察到的有趣的一面,通过短短的几十个字展示出来的。我说:“在家认真观察鞋子的摆放,可以大胆想象,用你的画笔将诗意画出来,展示你独一无二的童诗。”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而对于诗句“回到安静的港湾,享受家的温暖”,学生难以一下子明白,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港湾”“家”的温暖画面,让学生运用想象、拟人的手法描绘心中的感受,学生在练习说话、描绘画面的同时,不仅受到了美的熏陶,还真正享受了童诗的趣味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了素养。

三、利用信息技术造境,写作心中童诗

信息技术助力,让我们的课堂改变了学习方式,给诗歌写作课堂插上了隐形的翅膀,使其变得生动有趣。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了发挥并获得了及时的检测和评价,学生们从小课堂走向了大舞臺,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让学生欣赏了大量的儿童诗,有了积累和思考,但真正动笔并不容易,要引导他们从模仿开始,做到敢于尝试。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开放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可以给予我们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等方面的教学支持。

模仿只是帮助学生学写儿童诗的抓手,创新才是情感提升的过程,要写好儿童诗,除了要有助力翱翔于星空的翅膀,还要有生活中的切身体会,才可以“我手写我心”,以简练的文字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用诗歌的形式呈现出来并感动他人。拓展应用是童诗写作教学的必需环节,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搜索补充相关阅读资料,丰富课堂资源,营造创作童诗的意境,让学生写出心中的诗。在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殊时期,学生们居家学习,没有亲身感受和接触白衣天使与新冠肺炎作斗争的场面,我就让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医务人员的感人故事,还通过多媒体平台给他们播放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的画面,营造利于体验的情境,引导学生创作儿童诗《守望春天》。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助力,学生们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写下了较好的小诗。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童诗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有关资源,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充满童真、梦幻的世界里翱翔,追寻梦想,并以笔为驾,畅游儿童诗的每一个角落。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童诗儿童诗助力
又甜又脆的童诗
助力成功七件事
教案《创作儿童诗》
童诗对对碰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我家有个屎壳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