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于坚守,敢于承担

2022-05-30何继军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9期
关键词:中埃埃及口罩

何继军

2020与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年份,新冠病毒突然降临、席卷全球,境外汉语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毫不畏惧、勇于坚守、默默奉献。兹撷取浪花一朵,叙述在外公派汉语教师抗疫、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故事。他们是一群平凡的人,但他们是逆行者、坚守者与奉献者,在抗疫斗争最前线,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真实声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共同努力。

勇于坚守

卢克索是埃及古城,夏季漫长而高温,白天四五十度再正常不过。我住三楼,也是顶楼。室内的热水器不需加热,自然流出的热水足够烫人;室内墙壁烫手,屋里物品烫人;隔着墙壁,紫外线仍晒得人皮肤发痒。房屋内很干燥,洒些水,整个房间像桑拿房,热气滚烫,难以呼吸。为了通风,为了免受病毒袭击,又不能开空调,当然,也不愿开空调,一旦二十四小时完全沉浸于空调中,估计身体难以承受,如果感冒,极易感染病毒。门窗打开,苍蝇长驱直入,那边的苍蝇不怕人,总是不知疲倦地向人扑来,在耳边嗡嗡作响,赶也赶不离。屋里的蚂蚁则不停地忙碌着,爬来爬去,爬到身上、床上、饭碗里。晚上,房间空气和床垫滚烫,一直到凌晨两三点热气才能散去。尽管放暑假,天气燥热,但卢克索大学的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每天都有学生问问题。我还远程指导华南理工大学的四位毕业生的论文。由于有时差,论文时间紧,好几次我都熬了通宵。幸运的是,学生们都顺利通过了答辩,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傍晚,阳光失去了白天的威力,但整个空气一片滚烫。登上楼顶,眺望将要落山的夕阳,火红的太阳不忍离去,总是磨磨蹭蹭、依依不舍地离开大地。那太阳落下去的沙漠地带失去了往日的驼铃,仿佛在等待游客的重新到来。身边的尼罗河一改往日的喧嚣,一艘艘游船静静地停在码头。隔壁的希尔顿酒店门前冷落鞍马稀,一切都因疫情而寂静。夏虫也在沉默,只有那尼罗河的流水声以及河边树木落叶与鸟鸣声传入耳鼓。此情此景,忍不住想改写唐诗一首:“前不见古人,后可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默然而坚守。”

不上课时,我一般都待在家里,每月出门一次,去市里交网络费,网络是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渠道。缴费时顺便买一些蔬菜、米面和日用品,利用原料做适合当地气候的饭食,因此每个月的前期都有新鲜蔬菜,后期只能吃存放很久的土豆,但农村出生的我,一直没有感到苦。不能去市里理发,自己就用剪刀理发,开始几次,用手摸着头发剪,偶尔也有剪破头皮的情况,几次训练下来,居然能够得心应手。有时拖鞋、衣服或者背包坏了,就用针线缝补。下水道坏了,自己疏通。

因为我独自坚守卢克索,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常常特别关照,先后三次给我寄来健康包,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温暖与感激。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不时在网络上问候。心中有爱,再长的守候也不寂寞;内心有情,再久的坚持也不孤独。特别是卢克索还有近百位喜欢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学生,他们是我坚守和等待下去的理由。如果我利用公休请假回国,下学期卢克索将没有中国老师,汉语课将很难继续下去,为了学校上空飘扬着五星红旗,为了卢克索上空的中国声音,我一直默默地坚守与等候。

敢于承担

2019年11月,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为卢克索大学独立孔子课堂揭牌。几个月后,在疫情的影响下,孔子课堂遇到了极大的考验与阻力。2020年9月底,卢克索没有疫情结束的迹象,更没有新的中国老师到来的消息。由于种种原因,卢克索大学没有增加本土汉语教师,原有的两位汉语志愿者也在暑假前期任满回国,而新学期又增加了一个班级近20人。作为卢克索大学唯一的中国公派汉语教师,我是选择回国还是独自承担?如果独自承担,就将面临一周四五十节课的压力,就算不被病毒打倒,也可能被课时压倒。如果选择退缩回国,这个教学点就要垮掉,我整个暑假的坚守和等候也将付诸东流。

我立即与大使馆沟通,与卢克索大学独立孔子课堂的合作高校首都师范大学联系,向教育部语合中心火速申请,终于在“十一”国庆节前最后一个小时把申请递给了语合中心。假期一结束,就等来了好消息,语合中心支持三位中国老师在国内远程上汉语课。但时间紧,没有现成的老师,怎么办?我在一周内多方联系、面试了十多位汉语老师,最后确定了三位。排课、选择教材,终于赶在10月16日埃及高校开学日正常开课。

按照埃及高教部规定,高校教学必须一半线上一半线下,我的一半线上教学机会只能让给在中国的老师,我必须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全部开展线下课堂教学。担心坐车被感染,我每次都步行一个多小时去学校上课,进入教室首先打开门窗和电扇通风,然后提醒学生保持距离并佩戴口罩。如果学生忘记戴口罩或者口罩毁坏,我都会把预先备用的口罩送给他们。上课前我总是介绍埃及和当前世界的疫情形势,介绍中国的抗疫经验,讲述中国的抗疫故事。回家后洗手,取下口罩与手套,洗澡、洗衣服、刷鞋子,打开窗户,保持通风。由于注意防疫,且一直坚持指导学生戴口罩并随身携带消毒液,保持社交距离,我和我所带的班级实现了零感染。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与在中国远程授课的老师更好地合作,我设计课程,编排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并制定班级制度。因为我对卢克索大学的学生非常熟悉,了解他们当前的汉语水平,懂得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异同,也知道学生的需求。尽管埃及爆发了二次疫情,但疫情并没有阻断,更没浇灭学生学汉语的热情。我们的线上与线下合作教学点燃了学生学习汉语的火花。上课时,我穿插展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巨大变化,讲“新四大发明”,告诉学生变化的根源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了埃及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我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告诉他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改革開放,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增加了埃及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

喜结硕果

除了教学,我还组织学生线上参加文化活动,普及抗疫知识,宣传中国抗疫经验。

2020年5月,我指导学生参加庆祝中国与埃及建交64周年“相知无远近,我与中国行” Vlog大赛,学生拍摄的中埃合作抗疫短片获得了优秀奖。6月,我指导学生拍摄抗疫宣传公益视频,号召大家出门佩戴口罩,保持距离,减少外出,反响很大。6月,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埃及大区赛,指导的学生顺利进入复赛。11月,指导学生参加开罗大学孔院举办的第十一届诗词朗诵大赛,朗诵的诗歌《因为有你》献给勇敢的白衣战士,获三等奖。12月,举办了卢克索大学汉语小品大赛,选拔的优秀学生参加了第六届埃及大学生中文小品表演大赛,把中国抗疫真实故事改编成小品《代管妈妈》,讲述中国抗疫工作人员为了照顾受病毒感染隔离的孩子而不能与自己家人团聚的故事,荣获三等奖。学生们还报名参加了网络HSK五级考试,并以高分通过,也顺利地通过了HSKK中级考试。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埃建交65周年,2021年5月,我负责举办了“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中文歌曲大赛,加强了埃及青年学生对中国及中国共产党的认知,深化了中埃友谊。全国三十多名学生参加了比赛,我指导的三位学生获得了优秀奖。6月,我指导的学生荣获第二十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埃及大区赛三等奖。

从2019年9月到2021年8月,我协助中外各方,保障了卢克索大学独立孔子课堂顺利揭牌,得到中埃领导人称赞;指导学生获得汉语桥比赛等埃及全国性重大奖项十余次,先后被卢克索大学评为优秀汉语教师、优秀指导教师、孔子课堂揭牌特别贡献奖、中国文化传播使者、中埃合作抗疫突出贡献奖;得到首都师范大学孔子学院管理办公室两度嘉奖。

猜你喜欢

中埃埃及口罩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万圣节捉迷藏
戴口罩的苦与乐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雾霾口罩
埃及艳后(外二首)
中埃专利审查高速路(PPH)试点启动
埃及有个鲸之谷
08 刘延东出席中埃大学校长论坛
埃及火车追尾25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