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价值与成长将“结构性”共舞高端白酒龙头或率先“躁动”

2022-05-30韩鹏举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港股估值结构性

韩鹏举

2021年,这一年的实体经济在政策支持下总体上克服了前期的疫情冲击,并取得了稳健的增长。2022年,实体经济仍会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影响。不过,从资金等方面以及新的结构因素和科技发展因素来看,笔者并不悲观,权益类资产将继续占优。尤其是2021年部分超跌的价值股和股价反应不充分的成长股,或将迎来共舞行情。

部分宏观指标“势弱”权益资产仍会是最优选

首先是供给方面,2021年,在外围的定量宽松和国内供给改革的影响下,前期产业链中的某些资源价格出现了过快上涨,众多中游、下游的上市公司不得不以提价应对,而在2022年初,这样的供给冲击仍会存在。其次是需求方面,由于疫情的冲击,造成了2021年的GDP在季度上出现了过大波动,而从目前来看,这样的恢复效应正在逐渐减弱。最后是预期方面,包括大、中观方面的工业增加值以及微观方面的产业链上游价格,在大规模的恢复生产以后,其自然会有一个转弱的预期。

但实际上,从资金面来看,2021年国内的货币政策采用结构性精准投放,依然比较稳定,财政保护也相对宽松。总体上,社会融资总额与GDP增速相适应。尽管结构性差别较大,比如房地产的融资渠道仍受到限制。但国内的利率期限结构继续保持正向形态(LPR继续保持稳定),这为接下来的货币政策留下了更多的操作空间。

从大类资产配置面来看,国内的整体利率依然是处于相对低位的。虽然外围在2022年可能加息,但国内的前期利率并没有大幅降低,之后预计仍会保持稳定。那么,权益类资产仍将是最优选。

整体而言,在经济增长动力面临新老交替、产业趋势方兴未艾且有一定波动的局面下,金融、地产、消费等价值股有望迎来一定的恢复机会,被政策赋予新活力的科技成长股也有望进一步增长。但笔者预计,价值股和成长股都将是“结构性”行情。

价值股跌出了价值,白酒、医药等有望多点“开花”

比如地产板块,在过去几年,板块整体经历了一个不断杀估值的阶段,很多龙头公司的估值已经从10倍跌到了现在的3倍~4倍,原因就在于政策的“高压”。但反过来看,这样的结果就是加速了房企的优胜劣汰,在行业大洗牌后,地产板块的格局变得更为清晰。也就是说,对于未来的龙头房企,其盈利预测可以跨越到未来5年甚至更久。那么,在长期的一致性预期改变下,现在的3、4倍估值显然是难以维持下去的,其大幅抬升可期。更重要的是,从目前房地产的相关政策来看,其融资最紧张的阶段或即将过去,这对2022年地产板块的估值形成了强力支撑。

再比如白酒板块,以中证白酒指数为例,截至12月30日收盘,中证白酒的市盈率(TTM)为48.29倍,而其近两年的平均水平和最高值分别为46.49倍和71.44倍。这表明,白酒板块当前估值已经接近合理水平。并且在当下临近春节旺季的时间节点,白酒板块极有可能上演春季躁动行情。笔者认为,可以重点关注增长确定、品牌壁垒高的高端白酒龙头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等。尤其是贵州茅台,随着市场对其提价预期的升温,以及公司渠道结构不断优化(直销渠道不断上升),其或在2022年迎来量价齐升的盛况。

医药板块也是如此。在过去几年,医药的头部公司持续地享受了估值扩张,但随着集采的推进,它们包括整个医药板块都出现了“深蹲”,大部分药企已经消化了之前的高估值。虽然在集采的预期下或难有板块性大行情,但其确实已有估值“黄金坑”。笔者认为,2022年可以自下而上的结构性机会为主,重点关注集采免疫的创新器械、医美、OK镜以及有股权激励改善、估值合理的中药OTC等领域。

此外,在笔者看来,港股市场同样跌出了机会。在2021年一季度,港股市场气势如虹,然而紧接着便迎来罕见的重挫,主要就是因为互联网、教育等产业监管政策的“组合拳”、房地产违约、美国货币政策走向“鹰派”等几大利空因素。但据笔者观察,港股市场或将迎来反转。比如从上市公司的操作来看,2021年的港股市场共有185家公司回购抢筹,累计回购规模约达335.1亿港元,创下了2002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而从过去经验来看,港股上市公司大规模的回购往往预示着阶段性底部的出现。

其中,互联网公司的性价比凸显。因为一方面,这些公司由于在2021年估值出现崩塌式下跌,与美国互联网公司对标,其未来三年净利润CAGR、PE等均整体更优。另一方面,这些公司仍是港股的中流砥柱,其降低交易的摩擦成本,从而满足消费者新的投资需求的最核心的价值也未改变。

成长股进入了“成长”时代智能化、绿电等细分领域确定性更高

相较价值股,成长股正站在政策的风口。从“碳达峰”“碳中和”等关键词来看,新能源产业链、消费电子等成长股仍是2022年的主基调之一。在笔者看来,现在的成长股类似2020年及之前的价值股,已经进入自己的时代。

具体而言,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中,笔者比较看好智能化的推进。因为在2021年,新能源车产业链电动化已带领相关资源类和电池类公司出现了大幅上涨,而这些公司在2022年都面临着预期能否兑现以及某些产品扩产后价格重新定位的不确定性,这或导致市场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中重新寻找最具确定性的“锚”。相对而言,智能化的市场还没有充分反映,很可能成为资金接下来的主战场。传统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也是如此,在2021年同样表现较弱,其或也将受益于本轮資金的重新选择。

此外,随着碳中和政策的继续推进,笔者觉得电力电网、绿电、光伏等板块同样大有可为。比如电力电网板块,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下,电力电网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将会获得增量机会。再比如光伏板块,在2021年行业上游价格高企的背景下,抑制了需求,从而导致2022年装机量的复苏。而且随着整县推进、BIPV的推广,光伏板块或将迎来确定性的高速增长。

在消费电子方面,笔者认为,随着苹果产业链好转,以及在元宇宙、minled、汽车产业链提振电子类增量的背景下,消费电子板块同样将迎来高增。只不过,这之中的机会也需要辨别,毕竟2021年已经经历了题材炒作。只有具备业绩逐步兑现、成本管控极致、技术研发领先等优势的公司,才能持续走在行业的前列。

(本文作者系璞远资产投资总监;本文所涉个股仅做举例,不做买卖推荐)

猜你喜欢

港股估值结构性
港股通一周成交情况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巧用估值法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
如何创业一年估值过十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