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引用 文采斐然

2022-05-30吴应海

关键词:引号诗句文章

吴应海

编者按:2022年,我们全新推出“本刊策划”栏目,旨在推介学校、名师作文教学的先进经验、成功案例及优秀成果。有基地,有名师,有主题,有解读,有方法,有指导,有佳作,有点评。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让作文写作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写过一篇文章:《往事依依》,她在文中写道:《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这些引用,不仅把祖国美丽的四季风光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人对作者那段饱含诗意的童年生活充满向往,更使这段文字灵性四起,韵味十足,令读者如品佳茗,满口清香。引用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引用,就是在写作(或演讲)时,援引名人名言、古典诗词、名篇佳作中的精彩语句,以及公式、定理等,来写景抒情、说明事物、讲清道理。在记叙文、散文等文体中,引用是一种修辞手法;在说明文中,引用是一种说明方法;在议论文中,引用是一种论证方法。

那么,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如何进行引用呢?

第一,充实素材库。引用固然能让我们的习作文采斐然,使描写更生动,记叙更丰富,说明更具体,论证更有说服力。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平时阅读量很少,甚至不阅读,根本就没有建立起可供引用的素材库,那么写作时就无法进行引用。

因此,要想在写作过程中根据表达需要,随时进行引用,那就必须要多阅读,多积累,不断充实自己的素材库。一方面,阅读面要广泛,除了要多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外,各种报刊等也要有所涉猎,厚积方可薄发;另一方面,要有“素材意识”,也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注意那些可以引用入文的古诗词句子、名人名言,以及描写生动、蕴含哲理的精彩片段等,一旦发现,就应立即进行摘抄或标记。而最为重要的是,对于花力气整理出来的内容,一定要进行消化、吸收;对于一些重要的素材,比如经典诗词、名人名言等,最好能原原本本地背诵下来,确保在引用时信手拈来。

第二,了解常見类型。引用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明引”“暗引”“嵌引”。所谓“明引”,指在引用时,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引用内容的出处、来源;所谓“暗引”,指在引用时,不单独引出,也不说明出处、来源,而是把别人的文字编织到自己的文章或讲话中,使它和自己的话融为一体。我们来看两个作文片段:

片段一:

“月”中有美景。王维踏月而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光似水,照进松林,泉水悠悠,轻轻诉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怎不令人神往?杜甫月下乘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孤空之下,旷野之上,月随江涌,那是何等的雄浑阔大?辛弃疾夜行黄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亮一出,鸟鹊惊飞,这月色有多明亮,可想而知。李益月夜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一个“雪”和“霜”,巧妙设喻,淡墨素描,天然图画,边地风光,让人难忘……

片段二:

大自然是神奇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三月一到,这片原野再次生机盎然!你看,细雨中那像地毯一样铺向远方的,是嫩嫩的青草;那像星星一样眨呀眨着眼睛的,是散在草丛中的各种野花;那蓝汪汪的一片,偶尔有白色的云朵从中穿行的,是美丽的池塘;那弯着腰,正在四处寻找什么的,是挑野菜的女孩子们……这真是春回大地千风秀,雨润神州万花艳。

“片段一”引用了许多描写月色的诗句,明确给出了诗句作者,是典型的明引。“片段二”虽然也引用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回大地千风秀,雨润神州万花艳”等诗句,但这些诗句已巧妙融入了作者的文字当中,让人感觉不到这是在引用,这显然是“暗引”。

所谓“嵌引”,就是将要引用的内容分成几部分,嵌入到一句话的不同位置,使其成为句子的某一成分。比如一同学在作文中写道:“起风了,风时而拂着柳枝,时而吹皱一池静水,时而卷起狂沙,时而撼得大树乱颤。我知道,‘吹面不寒的是‘杨柳风,我知道‘料峭春风能够‘吹酒醒。”这里的几处引用就是“嵌引”,使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富于音乐性。除此之外,“嵌引”还可将诗句整句嵌入一句话中,加上引号使这个嵌入的诗句成为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也可将要引用的旧事、逸闻、诗句简缩成一个词或短语,加上引号后嵌入句中,让读者一看便想起这个词或短语所包含的意思。

一般情况下,“明引”使用频率最高,是最常见的形式,“暗引”和“嵌引”用得不多。这里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在进行“明引”时,既可以直接进行引用,也就是将引用的内容加上引号;也可以不加引号,间接进行引用。

第三,引用讲究灵活。写作过程中,引用可以用来作为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作文《诚信是最重要的品质》是这样开头的:

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薛瑄说,“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富兰克林说,“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这些名人之语从不同角度告诉我们,一个人拥有诚信是多么重要。

这里连续引用三句名言,强调诚信的重要,巧妙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引用也可以用来作为文章的结尾,点明主题,升华主旨,形成余味无穷之势。比如作文《成功是用汗水换来的》是这样结尾的:

作为中学生,我们的人生才刚刚拉开序幕,奋斗之路才刚刚开始。但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弄明白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唯有一百次跌倒,第一百零一次爬起;唯有朝着心中的目标,执着而行;唯有勤学苦练,历尽艰辛……我们才能在风雨之后收获彩虹,在汗水之后收获果实,在失败之后收获成功。

这个结尾,暗引黄櫱禅师《上堂开示颂》中的诗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以及张海迪的名言“一百次跌倒,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强调成功来自于拼搏,来自于汗水的付出,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引用还可以在行文过程中随时进行,比如用来作为每一段的首句,上下呼应,形成一个整体;比如抒情、议论时有机切入,丰富内容,增加文采。不妨来看一个作文片段:

“爸,我有篇古文,不大理解其中的意思,你能给我讲一下吗?”“没问题,也让你看看爸爸这把宝刀老了没有。”

我把试卷递过去,那是一篇选自《左传》的古文: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父亲一下子明白了我的用意:“臭小子,你这是戏耍你老爸呢。放心好了。爸早就想好了,明天一早就把买阿胶的钱给你彭叔送去,要是他实在不收啊,爸就折算成等价的礼品,给你彭奶奶送过去。你要是不放心,明天可以跟我一起去。”父亲拍拍我的头。

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子罕辞玉”的故事,以此来劝说父亲不要接受别人的礼物,非常自然,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文无定法,引用同样如此。同学们在引用相关内容进行写作时,可根据表达需要灵活安排。既可明引,也可以暗引、嵌引;既可以通过引用进行开头、结尾,也可以在文中多个地方同时进行引用。

第四,精选引用内容。同样是引用,不同的内容,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时候甚至会适得其反。比如写《自信助力成功》这篇作文,开篇引用的却是与坚强有关的名人名言,这样的引用明显跑题。因此,引用必须要精心选择内容,一是要紧扣文章的主题进行引用,绝不能随心所欲,任意而为。二是引用一定要切合语境,做到自然貼切,浑然一体,切不可生搬硬套,为了引用而引用。三是引用的内容一定要精彩,引用之前要进行推敲,细加挑选。四是要适可而止,决不可为了显露自己的才气而滥引用,那样会让人觉得厌烦。

最后,确保引用准确。在写作中进行引用,可谓好处多多,但它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要确保准确,不出差错。直接引用,必须一个字,甚至标点符号都不能有出入;间接引用,主要意思或观点要正确。切忌自己生造,更不能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同学们,掌握了与引用有关的这些知识和技巧后,相信你一定能在自己的作文中“引出”精彩来。

猜你喜欢

引号诗句文章
引号的用法
六一来了
“咕咚”为什么加引号?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引号和书名号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