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分析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中的三界模式

2022-05-30史静蕊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联系性弗洛伊德

关键词: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 三界模式 弗洛伊德 三重人格理论 联系性

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是以幻想为主题,采用虚拟架空设定,观照人类心灵世界的一种小说类型。进入21世纪以来,玄幻小说已发展成为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网络小说类型之一,地位不容小觑。网络玄幻小说的大规模发展离不开以魔幻为主的西方魔幻小说和以仙法为主的中国古代神魔志怪小说的影响,也就是说网络玄幻小说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所以用西方的文学理论来解读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也不失为一种可行之法。

目前,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的学术研究尚未形成体系,甚至对于整个网络文学的价值评判都处于“失语”状态。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的文学类型却尚未寻找到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对于文学界来说是亟待解决的文学现象,因此本文用西方精神分析学派下的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分析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的基本模式——三界模式(葛红兵语),试图用西方的理论打开对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的新认识。

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的基本模式——三界模式,即仙界、人界、鬼界。根据东方式万物有灵的思维,人也有灵,人的灵正是划分三界的重要依据。人的灵可分为仙、人、鬼,与之对应的就是仙界、人界、鬼界。三界之中,处于最高地位的是仙界,中间是人界,最底层是鬼界(受到西方魔幻小说的影响也可称为魔界)。三界之间并不是完全封闭的,三界的身份也可以互通。人可以修仙飞升到仙界,仙人也会因犯错而被贬谪为凡人下到人界,人作恶则成鬼入鬼界,同样,鬼也可投胎重回人界,三界由此实现相互沟通。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也将人格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三重人格之间也并不是彼此绝缘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抵抗的。

由此看来,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的三界模式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三界模式与三重人格的契合性

网络玄幻小说的三界模式中的仙界、人界、鬼界分别对应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中的超我、自我、本我,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一)仙界:超我

早在上古神话之中,仙界的记载就已经出现。如作为古代语怪之祖的《山海经》中就不乏对仙境、仙人的描绘:“海内昆仑之墟……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国。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所以在早期的志怪小说中常把昆仑当作仙门宝地,后来又把仙界放在高耸入云的山上或直接就放在天上,因此有时仙界又被称为天界。网络玄幻小说中的仙界传承于此,在玄幻小说中,仙界是神圣庄严的,居住在仙界的神仙是高高在上、完美无瑕的,受到世人的尊敬和敬仰,仙人的使命是惩恶扬善,保护黎民苍生,也就是说仙人代表着最高权威,也代表着“善”。

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中也有“善”的代表——超我。超我坚持道德原则,也称为至善原则,它努力达到完美,完美是它的理想追求,它由自我理想和良心两部分构成,其中自我理想常表现为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良心意味着对违反道德标准的惩罚,而仙界恰好符合这一原则。仙界制定三界的道德规范,或者说仙界本身就是三界的道德标准。当三界中有任何一方违反道德规范时仙界就会以正义之名行使处罚权,维护三界秩序,如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仙界为了三界的和平稳定与魔界展开战斗,在打败魔界后还要制定相关的规则制衡魔界,此时的仙界就是站在道德的原则上行驶对三界的治理权。

(二)鬼界:本我

鬼的观念自古就已萌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道两教的发展传播,鬼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通常人们认为人死而灵不散则成为鬼,鬼生活的地方称为冥界,恶鬼囚禁于冥界的酷炼之处——地狱,因此鬼界的设定常出现于魏晋之后的志怪小说之中。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中的鬼界,还借鉴了西方魔幻小说中“魔”的因素,将其整合为一,共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鬼界,因此有的网络玄幻小说直接将鬼界称为魔界。鬼界位于九幽之下,生活在鬼界中的妖魔鬼怪奉行与仙界截然不同的生活准则:随心所欲,贪图享乐,追求本能欲望是其行动的出发点,这一点就与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本我高度契合。

本我是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最低层次,它是人的各种本能的总和,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潜意识,它以快乐原则为宗旨,追求一种绝对不受任何束缚的本能欲望的满足。鬼界的妖魔鬼怪受其本能欲望的指使,常是三界中制造祸乱的源头。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鬼族首领翼王为了满足自己称霸三界的欲望,恣意挑起与仙界的斗争,失败后被囚于东皇钟之中,但仍不肯放弃自己的欲望,不惜牺牲儿女的性命来增加自己的法力,企圖东山再起。鬼族在内心潜意识的驱动下,只着眼于个人利益,视道德规范而不顾,必然会引起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造成时局的动荡,可以说鬼界中人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失控的精神病人。

(三)人界:自我

人界处于仙界与鬼界的中间,凡人修炼法术,长生不死便可成仙,凡人死去未转世投胎,游荡在三界之中则为鬼。人活在现实世界之中,自然以现实生活为准,如同三重人格理论中的自我,同样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是人格结构的第二层,奉行“现实原则”,趋利避害,将那些不能被社会接纳的部分压抑储存到潜意识(无意识)里,帮助本我躲开部分现实的威胁,所以在人界,人们的生活既不似鬼界那般混乱无序,也不像仙界那样恪守规则,清心寡欲,人们在规则的范围之内选择自己的生活,如《仙剑奇侠传》中的主人公景天。景天原本只是渝州唐门新安当铺的伙计,内心渴望成为蜀山大侠的他,在机缘巧合之下选择与唐门小姐雪见、蜀山大弟子长卿、妹妹龙葵、好兄弟徐茂走上协助蜀山寻找五灵珠、封印锁妖塔的漫漫征途,在这个过程中景天不断调节自我,克服内心被压抑的潜意识,做出了种种选择,度过重重困难,终于获得五灵珠,战胜了邪剑仙,维护了人间和平,景天也由平凡的伙计一跃成为世人敬仰的英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选择。

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深刻地体现了他对于欲望的思考:“他存在即他在欲望”,指出了人类无时无刻不置身于欲望之中,也就是说弗洛伊德把人的本质看成欲望,同时还指出了人性欲望的冲突:快乐与现实的冲突归根结底就是实现欲望与无法实现欲望的冲突,也就是本我与自我、超我的冲突。“当自我——也可能是在超我的命令下——拒绝与本我产生某种本能贯注建立联系时,压抑便从自我中产生。”本我是欲望的代称,自我是经过欲望社会规范化的自我,超我则是高高在上的极力压制欲望的良心规范,“父母的管束,宗教对肉体快感的恫吓,哲学对理智生活的推崇,所有的这一切仅仅在表面上使人变得驯顺。”其中性欲又处在了弗洛伊德欲望理论里的核心地位。

由上述三界模式与三重人格的一一对应可知,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中的三界模式也深受欲望理论的支配,性欲望甚至成为众多玄幻小说里的导火索。欲望是划分本我、自我、超我的重要依据,同样也是区分鬼界、人界、仙界的指标。鬼界能够恣意实现自己的欲望,人界受社会规范的制约只能实现部分欲望,仙界的个人欲望则受到最大限度的压抑。正如弗洛伊德所讲的一样,文明的发展其实质是建立在个人欲望被压抑的基础上。所以仙界中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欲望的影响,在温顺的表面下蕴藏着炙热躁动的欲望。如《香蜜沉沉烬如霜》中的夜神润玉,原本温润如玉的他在为母报仇与对女主锦觅的情感双重欲望刺激下一改之前的面目,并逐渐走向偏执疯狂,直到锦觅在天魔大战中以身殉道,才幡然醒悟,弃掉执念,渡过情劫,成为恪尽职守的天帝。

所以,不论是内在的欲望理论机制,还是外在的原则特征,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与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的三界模式都十分契合。

二、三界流通与三重人格作用的相似性

玄幻小说的三界模式并不是封闭自守的,三界的人员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人、鬼、仙三界可以相互沟通,从而推动故事的发展,例如《我是大法师》中人类成为天魔等。同样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超我也并不是彼此绝缘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抵抗的,继而促进人格的发展。玄幻小说中大致通过升仙、坠魔、仙魔大战等实现三界的交互。

(一)升仙:超我力压本我

神仙有天生为仙的,如《上古》中的四大真神,但其他大多数都是依靠刻苦修炼才能羽化飞仙,位列仙座。修炼的过程自然极其严苛,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且还需要炼化内心,只有将内心的“恶”杂质完全剔除,成为一个至善至美的心灵才能有机会飞渡成仙。用三重人格理论来说,自我只有努力调和本我和超我这两种相互对抗的力量,并最后用超我战胜本我的冲动,才能实现由自我向超我的转变,才能成为神仙,荣升为仙界一员。在玄幻小说的大成之作《诛仙》中,主人公张小凡本是资质平凡之辈,但在机缘巧合下得到了武功秘籍,并在不断自我修炼的过程中,参透了人生的真谛,战胜了本我,实现了超越,修成太极玄清道最高境界,获得长生不老和无上仙法。所以,飞仙即是超我力压本我的过程。

(二)坠魔:本我战胜超我

仙界、人界若无法控制内心的潜意识,并使本我占据了主导,不管是神仙还是凡人都会因此迷乱心智,坠入魔道,比如《仙剑奇侠传》中的罗如烈,身为霹雳堂副堂主的他意图夺取唐门成为掌门,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便与邪剑仙达成交易,由人变成妖,坠入魔道。此时的罗如烈自我已无法调和本我和超我这对相互冲突的矛盾,只能任由本我控制人的心智。同样如果神仙无法克制内心的欲望并任其膨胀,也会跌落神坛坠入魔道。根据玄幻小说《上古》改编的暑期热播剧《千古玦尘》中的芜浣便是神仙坠魔的典型,芜浣虽早已贵为天界天后,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无限权威,但她仍不满足,内心对权力的贪欲冲昏了本应超我占据主导地位的心智,使她不顾天界的道德律法,为了一己私欲滥杀黎民百姓,道德原则退居二线,超我无法压制本我,最终芜浣未能战胜内心的本能欲望,走火入魔,墜入魔道。因此,坠魔是本我战胜超我的结果。

(三)仙魔对抗:本我与超我的互相抵抗

在健康状态下本我、超我、自我能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三界能各司其职,稳定运行。但本我与超我常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超我总是想压制本我,而本我也总想冲破超我的束缚,所以爆发的现象时有发生,正如仙界与魔界在玄幻小说之中也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样。

仙界是道德的化身,而鬼界是享乐的代表;仙界崇圣无私,而鬼界信奉利己;仙界只有通过修身养性的方法克制欲望,仙法才能与日俱增,而鬼界则是通过吸食戾气等手段,魔力才能突飞猛进。一正一反,若无法调和必然会引发矛盾冲突,也由此推动整个玄幻小说的叙事进展,例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白浅和夜华的三世爱恋,魔族与仙族的对抗起到了不可缺少的推动作用。正是由于鬼族擎苍向天界挑起战争,仙族战神墨渊用自身封印住擎苍,才使其弟夜华出世,后与白浅定下婚约产生三世姻缘纠葛。而由于二世的误会,使三世的白浅与夜华生出嫌隙,而此时魔族再次出现,成为二人和好的催化剂。夜华付出了生命封住了囚禁擎苍的东皇钟,白浅顿悟,与夜华和好如初,三世爱恋才得此画上圆满句号。当然,在大多数玄幻小说中魔族的宿命终是失败的,因为理性正义的一方永远会战胜非理性邪恶的一方,邪恶终会退回到自己的角落之中,三界的秩序恢复平衡。

仙界、人界、鬼界构成的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的三界模式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中的超我、自我、本我有着密切的关联,三界之间的交流互通与三重人格相互作用的运转高度相似,所以作为网络小说中唯一能跟人类史诗媲美的小说类型不仅有较高的艺术造诣,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再现了中西文化的可融合性。当然玄幻小说也面临着众多负面评论,但不得不提的是,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用属于精英文化的文学评价标准进行评判,自然会招致精英文学的批判,且当代玄幻小说仍处在不断发展、改进的过程中,所以我们要对以玄幻小说为代表的网络文学怀有耐心,留有希望。

作者:史静蕊,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联系性弗洛伊德
谈谈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人民版)使用的感受 体会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用联系的观点提升小学科学实验质量
回归基础教材,重构知识体系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高三数学复习课应体现“三性”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漫画
以“1”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探究
浅谈农村中学数学作业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