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鄱阳县营造林治理工作现状及提升对策

2022-05-30李旺张子莹

南方农业·上旬 2022年10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

李旺 张子莹

摘 要 营造林治理是发挥森林生态、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是保证生态文明理念顺利落实的基础。以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为例,介绍了营造林治理工作现状,发现存在造林质量不高、林木保存率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落后、林业信息技术应用率低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营造林治理工作走深走实,结合鄱阳县工作实例,总结了优化树种选择,提高营造林建设质量;加强抚育与养护,提升林木保存率;实施天然林保护与修复,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增加营造林管理科技含量,真正实现数字林业等可行措施。

关键词 营造林治理;管理措施;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中图分类号:S750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9.048

进入“十四五”以来,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林业局响应省级林业部门指导要求,围绕实现森林资源“三保、三增、三防”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开展“护绿提质2021行动”,重点解决边坡治理、荒漠治理、流域保护治理等突出性问题,在此过程中,营造林建设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当前鄱阳县营造林治理工作仍存在诸多难点和困境,阻碍了当地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本文总结鄱阳县营造林治理关键技术及管理措施,提出通过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持续推进森林资源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1  营造林治理的主要内容

营造林是指为持续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完成人工造林任务,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森林资源造补、养护和保护发展措施。利用营造林项目可探索推进“两山”转化示范区创建,进一步落实管护责任,引导技术人员从造林、补植、生物灾害防控、保护与修复、信息化管理等多个维度出发,加大营造林工程治理力度。

1.1  植苗与造林治理

在营造林建设过程中,林业相关部门应通过“增绿补绿”提高绿化面積[1]。例如,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应在定植前期综合考量地形地势、气候差异、土壤特性,科学选择苗木类型,并采用精细化营造林抚育措施,及时补充栽植地水分与养料,保证各项条件符合植物生长需求。同时,采用中耕除草、整形修剪、低改截冠等治理措施,提升造林成效,提高林木保存率。

1.2  有害生物和自然灾害治理

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难免遭遇病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问题,如红火蚁、梢腐病、森林火灾、泥石流等。因此,林业相关部门应根据森林资源现状,遏制病虫害扩散蔓延,持续开展疫木清理攻坚行动,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并不断提升森林火灾预防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林业资源,切实加强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治理[2]。

1.3  保护与修复治理

林业相关部门应遵照《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要求,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工程,增加人工林木材供给,突出造林重点,保障造林成效。尤其应在重点生态区位(如荒漠化、石漠化、盐碱地、湿地、矿山区和开采区等)全面启动生态修复、提质增量工程,通过绿化项目的实施提升营造林面积,建设大径材培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等示范点,并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区违规违法问题整治工作,重点对毁林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和专项整治,依法打击恶意盗砍和其他涉林犯罪行为。

1.4  林业信息共享治理

为提升林业现代化治理效果,林业相关部门应强化林业管理和执法信息共享,通过信息技术的赋能,实现林业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综合治理能力,发挥信息系统协同耦合优势。同时,在智慧林业发展背景下,要想切实推进森林资源管理秩序持续向好,还应利用无人机、“3S”等技术,动态化监测和调查森林资源受灾情况和生长情况,按要求完成核查与整改治理任务。

2  营造林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鄱阳县林业局主要负责组织全县林业和草地生态保护修复和造林绿化工作,监督管理全县防沙治沙工作,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监督工作,林业和草地改革相关工作,同时以指导全县国有林场基本建设和发展为工作重点,负责良种选育推广、管理林木种苗、建立种质资源库等项目,承担林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督促指导相关单位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自“十三五”以来,鄱阳县林业局不断引导团林乡林场、东源林场、八宝山林场、红山林场等国有林场完善源头管理体系,推进森林资源管理秩序持续向好,全面落实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任务,取得良好成效。但在部分工作环节,仍面临种植方式粗放,抚育与养护工作不到位,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未落实、林下经济产业落后及信息技术应用率低等困境。

2.1  种植方式粗放

部分林农和国有林场营林技术人员由于缺乏长远发展目光,在营造林建设时不能遵循林木生长特点和生长周期实际情况选择适宜树种进行移栽,造林品种选择不当、种苗质量不高,加之在整地、选地、土壤优化、植苗过程中未采取科学的造林措施,导致林木保存率偏低,不利于提升营造林建设质量。

2.2  抚育与养护工作不到位

林业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为移栽后林木幼苗提供充足的水分与营养物质,而且应根据林木生长规律与特性,做好中耕除草、间伐抚育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技术人员没有落实森林资源的抚育与养护工作,尤其是忽视了对幼龄林和低产林的病虫害防治和管护,这与生态绿色发展理念不符,导致苗木移植后病虫害频发、保存率低。

2.3  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未落实,林下经济产业落后

由于部分工作环节难以得到进一步落实,“一长两员”管理体系发展受阻,因此在天然林保护修复项目中,“两山”转化示范区创建进度慢。此外,林业产品保护、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重大违法案件查处、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林下经济产业落后,不利于鄱阳县创建产业品牌。

2.4  信息技术应用率低

在“十三五”期间,鄱阳县林业局不断提高林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率,但该项技术多用于作业设计、检查验收、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在病虫害动态监测和营造林执法信息共享方面应用不足,不能实现营造林种植、养护、执法、司法等环节之间的顺畅对接。

3  主要技术和管理措施

3.1  优化树种选择,提高营造林建设质量

针对种植方式粗放这一问题,鄱阳县从树种选择、选地整地、测土配方、植苗等多个方面加以解决,稳步提升森林质量和效益。

1)加强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鄱阳县重点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的评价、利用与开发,提升全县示范保障性苗圃现代化建设水平,为国有林场提供充足的彩化树种和良种容器苗。2)推广乡土树种。引导国有林场根据当地的立地条件和土壤特征,科学选择红豆杉、香樟、杉木、柏树、罗汉松和油茶等树种,做好林木良种选育、生产、示范和推广工作,确保林场和其他营林技术人员可始终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避免因树种选择不当而导致林木保存率偏低。3)整地选地。引导营林技术人员尽量选择坡度小于25°、排水良好的低坡或路旁坡地作为造林地,综合利用全垦法和局部整地法,使土壤得到充分风化。4)测土配方。引导营林技术人员在定植前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树种需肥规律,在施加有机肥的基础上总结氮磷钾和微肥适宜用量和比例,从而进行针对性施肥。5)植苗。在移栽阶段,引导技术人员根据造林要求合理选择缝植法和穴植法。依据苗木根系深浅度与生长规律选择移栽方式,为林木健康生长打下基础[3]。

3.2  加强抚育与养护,提升林木保存率

在抚育管理阶段,为提高林木保存率,鄱阳县在中耕除草、间伐抚育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中加大监测力度,确保环境条件始终适宜林木生长。

1)对营造林样地进行森林资源数据采集。例如,开展油茶资源高质量培育成效监测数据采集工作,对油茶生长、抚育管理、单株产量、材积量、产果量、病虫害发生及防治等情况逐一核查并记录,充分掌握当地油茶生长相关数据和指标。2)引导各林场技术人员做好中幼林中耕除草工作。中耕可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微生物活动和养分有效化,通过除草除杂,还可为中幼林营造良好适生条件。技术人员应根据苗情、杂草和土壤状况等因素,确定中耕深度和除草范围,始终秉持“除早、除小、除了”原则,避免杂草与林木争肥争水[4]。各林场应根据杂草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植保除草剂,如常见的抑芽丹(MH)、2,4-D-丁酯、敌草隆等,降低传统化学除草药剂对森林资源和土壤的损害;对采伐作业设计书进行检查,对造林补贴小班进行集中抽查、复核,以此保障间伐抚育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3)前置病虫害防控措施,并提高生物防控技术应用率。为全面推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事业再上新台阶,林检队伍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创新技术手段和宣传方式,在林木定植前期向造林技术人员宣传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广生物防控技术,利用以菌治菌、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多种方法抑制病虫害发生,避免病虫产生抗药性,降低后续防控难度,最大限度地提升林木保存率。

3.3  实施天然林保护与修复,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为持续提升森林资源质量,鄱阳县林业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护绿提质2021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林业生态资源行为,不断完善源头管理体系,做到管护责任明晰和事件发现及时,进一步优化“一长两员”源头管理网格,建立倒查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同时,持续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十查十看”活动,推动“绿盾”专项行动问题整改[5]。

1)以林长制改革为契机,加强对森林资源病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防,将天然林保护与修复重担压在各级林长肩上,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天然林保护与修复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多方筹集防控资金,充分压实市县级监测站点及乡镇林业工作站责任。2)实施分区施策、全面防治策略,将林长制工作落实落细,开展常态化巡林工作,继续优化完善“一长两员”森林资源源头管理体系,时刻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确保科学扑救森林火灾、抓好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在必要时利用“林长+警长+检察长”创新机制,做好天然林保护与修复工作,打造林政管理、造林绿化、稽查执法相衔接的联动机制,使护绿提质、绿盾行动持续走深走实。3)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统筹推进森林药材、毛竹等产业发展,建设森林康养林、森林康养步道,在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基础上,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生态产业,最终厚植生态底色。

3.4  增加营造林管理科技含量,推进实现数字林业

为实现林长制监管信息化、巡林信息化、森林灾害源头管理信息化、生态保护信息化、林业执法信息化,真正实现数字林业,鄱阳县不断增加营造林管理科技含量。1)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加快实施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升级改造项目,充分利用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及时识别森林火灾点,缩短火灾侦察时间,力争将森林火灾扑灭在萌芽或始发阶段,让林区火点无处遁形。2)积极应用“3S”技术。在病虫害防控方面,利用“3S”技术可实现夜视监控和远程24 h监控[6]。在营造林保护监察和违法违规占用破坏林地查处过程中,利用“3S”技术可对林地斑块进行抽查,准确掌握占用破坏林地的主体、时间及面积等信息,为实现林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4  结语

为进一步提高营造林建设质量,稳步提升森林质量和效益,鄱阳县林业部门分别从造林、抚育、保护修复、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探索提升造林存活率的措施,并已经取得良好成效,为其他地区营造林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永杰.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加强营林质量监管措施的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20,52(3):57-58.

[2] 王小昆,王耀,于世勇,等.基于遥感技术的全国营造林监测体系建设构想[J].林业资源管理,2020(5):52-57.

[3] 李晓丽,刘勇,乔栋,等.毛白杨苗木木质化期灌溉对其造林3个生长季后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2,42(5):11-18.

[4] 曹彦强,张中峰,蒋士宋,等.根际促生菌对石漠化地区造林苗木的促生效应[J].广西植物,2021,41(5):738-745.

[5] 乔栋,刘勇,田书勇,等.木质化期水分管理对毛白杨苗木形态、生理和造林效果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57(11):169-178.

[6] 鄧晶琎.张庆伟在参加长沙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坚持不懈推进造林绿化事业 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美丽湖南[J].林业与生态,2022(4):4.

(责任编辑:刘宁宁  丁志祥)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电厂设备运行管理的探析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浅析机械加工质量影响因素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