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

2022-05-30关振国吴丹玉韩锐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考试改革高校思政课信息化

关振国 吴丹玉 韩锐

摘  要: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部分。文章从思政课考试命题、考试形式、试卷批阅、考试评价几个方面阐述了思政课考试中存在的不足,并分别从建立思政考试题库、实施信息化考试、构建自动批阅系统、自主生成科学评价几个方面提出了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方向,对于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实施人性化管理、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9-0049-04

高校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路径,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把大学生培养成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领导,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具有宽广胸怀、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在当前主要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进行检验。因此,考试的命题、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试卷的批阅、考试的评价方式对科学检测师生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甄别作用。越是科学合理、人性化的考试方式,越能准确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传统思政课考试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1]。

一、高校思政课考试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思政课考试普遍存在试卷命题、考试形式、试卷批阅、评价方式不科学等缺陷。高校要充分认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化考试改革,体现人文关怀教育,以考试改革带动思政课教学创新[2]。

(一)试卷命题问题

试卷命题是考试工作的第一步,决定考试的成败,是检测师生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参考值。当前,高校思政课试卷的命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意性较强。很多高校缺少思政课考试题库,每学期课程结束考试之前,相关领导按照资历随意指派某个教师出一两套题,就算完成命题任务。由于命题的内容只有出题者本人知道,缺少对试题的整体把握和试题内容科学合理性的论证,因此命题的难易度、信度、效度以及是否适合学生实际情况都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其次,主客观试题比例失衡且缺少创新性。通过对全国思政课试卷的调查了解发现,很多高校思政课试题陈旧不堪,客观题占比在85%以上,能引发学生思考的主观题只占10%~15%,而且客观题都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大部分停留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样肤浅层面的问题上,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这就决定了学生对很多知识只能死记硬背,完全背离了独立思考、培养独立健全人格的目标和初衷。第三,题型陈旧赋分不合理。通过调查总结发现,很多高校思政课的试卷题型还停留在“原生态”,包括填空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题等题型,而且各题型赋分很不合理,客观题部分占到85%~90%,材料分析题作为唯一的主观题只占总分值的很小比例,而且材料分析题也紧贴教材,一味让学生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并没有留给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考的空间和余地。第四,试题的严密性和公平性很难保证。由于命题具有随意性,而且由承担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单个教师或者少数教师“垄断”出题权,更多的教师没有知情权和審题把关权,这就很难保证试题的严密性,这种人为制造的不公平既是对全体考生的不公平,也可能会造成对承担该门课程某些教师考试评价结果的不公平。

(二)考试形式问题

当前,全国高校思政课考试形式可谓五花八门,但更多的还是笔试形式,也就是采用让学生在固定的纸制试卷上答题的形式。这种考试形式从目前来看,存在许多弊端:第一,纸制试卷试题固定、考核的标准比较单一,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缺少发挥的空间,试题源于教材的固定内容,学生答题内容是对教材千篇一律的复制,并不能有效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回答问题的能力。第二,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很难实现。用一张纸制试卷来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缺少科学性、合理性。大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开放型的学习,不是选拔性考试,考试的形式要最大化顺应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立足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和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第三,有悖于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初衷。大学生应了解中国的价值观和指导思想,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理论成果。但更重要的是,思政课不能只作为一门知识、一个学科来学习,更重要的是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要将思政课作为一门思想课、方法课、常识课进行深入学习,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意识形态教育,让大学生将思政课知识和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才是我国思政课教育的根本宗旨。第四,考试形式缺少人文关怀。思政课考试一般都要2个小时左右,甚至达到3个小时。考试过程中,学生们眼耳手脑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身心高度紧张,耗费大量体力,容易形成考试疲劳综合征和考试恐惧症,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严重违背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

(三)试卷批阅问题

相关资料调查显示,全国各高校在思政课试卷批阅中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其一,批阅标准分歧。由于实行单个人或者少数人命题,试卷答案由出题者来制作完成,因此试卷参考答案和大多数教师平时授课的内容有一定出入和差距。而且在制定参考答案之前缺少有效沟通,势必导致思政课教师针对某些问题由于观点不同而产生分歧和矛盾。其二,差错率增加。人工批阅试卷必然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每次考试过后,面对几千份试卷,为了尽快完成工作任务,很多教师加班加点,尽管批阅速度上来了,但试卷批阅质量并不能得到保证,试卷批阅差错率居高不下。且由于试卷批阅采用流水作业,在统计分数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分数被统计错误的情况,这就容易造成学生成绩的不公平。其三,学生意见增多。学生更关注的是考试的成绩,每次考试成绩公布后,每学期期末或者新学期初,都有很多学生电话或者直接找到教师或者教务处,要求对试卷的成绩进行重新查阅复核,经过认真复核,很多学生的成绩确实存在一定的差错,或者小题部分批阅或者赋分存在问题,或者总分统计出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四)考试评价问题

目前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成绩的评价,一般采用教师个人、学生和学校“三级评价”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和学校会根据考试分数打分和积分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现有的考试评价模式考核方法单一、考查内容不全面、评价标准缺乏人文关怀是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3]。从目前来看,考试评价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评价内容单一。相关部门只通过学生考试成绩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影响成绩的其他因素,比如试卷难易度、信度、效度以及对试卷保密程度。第二,评价指标片面。对思政课考试成绩的评价通常只看及格率,而忽视了高分率以及分数之间的离差值。第三,评价手段有待完善。高校相关部门在对考试成绩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只看到总成绩,而忽视了构成总成绩各个组成部分的成绩,结果在评价的过程中进行全盘否定或者全盘肯定,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教师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

二、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建立高校思政课考试题库

建立高校思政课考试题库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可以节省人力资源,避免考试命题中人为命题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减少差错率,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减少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压力。

首先,题库来源任务化。高校应严格遵照题库建设的要求,将题库建设的任务按照计划进行科学合理分工,每位思政课教师都是题库题源的供给者,根据情况按照套题或者类型题的方式进行任务分配,并要求教师在预定的时间内将题源输入题库,最后将题源进行归纳整理,组织教师对题库题源进行科学性合理性论证,查漏补缺,在此基础上正式列入题库资源。负责题库题源输入的教师要将审核过的每道题的参考答案和题源同时输入系统。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考试题源的公平性和非垄断性,将所有题源在库内做好来源标记,也就是题源源于哪位教师,将题源和教师名字一一对应,以备负责人随时进行题源更新。

其次,题源信息精细化。构成题源的各种题型要做到全面性和精细化,覆盖面广,增加主观题含量,减少客观题所占比例,减少死记硬背考试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做到学以致用。题源要有针对性,题源内容要有高度的精确性,每一个题源要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经过一致讨论才能最终确定。这就要求题源教师精通业务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大方向和总体趋势,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将作为题源的知识点掌握得全面精准到位。

再次,题源信息最新化。高校思政课是一门具有前瞻性、体现时事性的课程,不论是教材版本更替率还是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在所有学科排名中始终处于前列,这就要求承担题库题源任务的教师要根据形势和政策的变化、根据教材的变化、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及时更新题库题源,并经过严格把关讨论后及时输入题库,时刻保持题库资源最新化,从而避免考试的无效性和低效率。

最后,考试题源公平性。建立思政课考试题库后,具体题库信息维护保密工作需要由专人负责,以免题库资源泄露。在每次考试之前,相关工作人员要有计划地随机从题库抽取题源,不同类型的题源分别抽取,最后组合成若干套试卷,这个工作只能由专人负责,而不是任课教师,也不是相关领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题库考试的公平性。

(二)实施信息化考试

高校思政课实施信息化考试,可以去除僵化教条的考试模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教师的教学压力,体现出考试的科学化、人性化。实施信息化考试,形式和方法可以灵活多样,比如通过手机或通过电脑编程,制作成随机试题,学生考试的时候随机抽取制作好的电子试卷就可以开展考试工作。学生实施信息化考试,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学生按照先后顺序随机坐到自己的考试座位,点击自己的考号和身份证号,进入考试。第二,考试过程中每个同学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单独试题,可以最大化避免学生考试过程中违规事件的发生。第三,学生可以对考试的题型进行选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和案例作答。各种案例和材料和学生联系都比较紧密,学生回答问题具有开放性,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独立分析和独立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第四,信息化考试可以自动甄别主观题和客观题型并做出区分。客观题部分自动批阅并直接给出成绩,主观题部分则统一自动保存到存储器,以备教师批阅。第五,信息化考试所制作的电子试卷和思政课题库题源负责人的信息源连接在一起,学生考完试后,学生考试使用的电脑具有自備配置和存储功能,将学生的答案自动保存,同时将与该题对应的答案自动搭配,以备教师批阅[4]。

(三)构建自动批阅系统

学生考试后客观题自动批阅生成分数,但是学生本人看不到,只有等到主观题同时批阅完毕后,两项成绩合并到一起才自动生成总体分数并向学生公布。具体操作程序如下:首先,思政课教师对自己班级的学生名单进行严格认真核对,看到哪些学生参加考试,哪些学生没有参加考试,处于何种状态。在此基础上,点击电脑页面中所展示出来的试卷批阅按钮,可进入试卷批阅程序,这个页面可以看到学生的客观题成绩,主观题尚处于待批阅状态。其次,点击主观题批阅。页面批阅软件就开始一步步对学生的主观题进行认真严格的批阅,当然,这项工作是在参考答案和试卷已经匹配的基础上自动进行的,每套主观题的批阅时间不超过1分钟,教师就可以在页面上看到生成的主观题分数。再次,点击合分按钮,每个学生的总成绩自动生成。最后,连接各班级学生电子名单,点击成绩自动连接系统,所有学生的成绩以班级为单位自动生成。建构实施高校思政课试卷电子批阅系统,采用电子化批阅手段,可以减少人力、财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减少传统阅卷过程中人为工作疏忽所造成的错误,减少学生、教师和学校相关部门之间的矛盾,减少学生和教师的工作压力,创设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四)自主生成科学评价

在所有学生的成绩生成之后,思政课教师进入教学系统学生主页,进行学业成绩自主生成。首先,教师对学生的试卷成绩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各项既定指标进行一一分析,包括及格率、高分率、平均分、离差值等指标,每点击一项,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一项结论,在此基础上,系统自动指出学生学业成绩存在的不足、优点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其次,在此基础上,教师将系统生成的评价标准发到学校相关学业成绩评价部门,等待学校评价结果。

最后,教师将学业成绩发送给每一个学生,这样学生就会及时收到教师发送的成绩,并在学生系统中指出每一位学生试卷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备学生参考。系统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分数同时发给学生和学校相关责任部门,并由他们最终给出对思政课考试成绩和教师的评价。

自主生成的科学的评价系统具有多重目标的指向性,同时指向学生思政课学业成绩、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并能客观公正、非人为性地作出各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把各种因素都充分考虑进去,真正实现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和人性化,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操作的不公平、不公正、具有主观性的考试评价模式,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

三、结语

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是实施人性化办学模式的需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要求,尽管充满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只要坚定信念,坚定目标,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一定会收获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 王锁明.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9(01):60-62.

[2] 刘晓飞,廉武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创新探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35(05):13-16.

[3] 董娟. 以改革考试评价模式为突破口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10):51+53.

[4] 郦建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成绩评价标准的再思考[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02):31-34.

[5] 金键,王磊. 军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问题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0(35):242-243.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考试改革高校思政课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PLC技术及应用》高职课程考试改革探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
一张动物学试卷的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