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帐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2-05-30吴锦珊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作文

吴锦珊

写作教学,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愉”。如何突破“无愉”之困境,是困扰我最深的教学问题。对于这一困扰,在近年的流行时尚中,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突破口——手帐。

手帐起源于日本,是经常带在身边,记录心想、要做、怕忘的各种事情的小型记事本。但手帐并非简单的记事本,它是集日程安排、生活感悟、读书心得于一身的超级手册。手帐兼有记事的功能,这意味着手帐是自带写作属性的。我们正好利用这一点来进行写作教学,并在“愉悦”中渗透写作技巧,达到“愉”“渔”兼得的效果。

一、授之以意义之“愉”

对于手帐写作,给予学生愉悦感的基础就是给手帐赋予生命的意义,从而消除写作的包袱感。因此,我给学生介绍手帐写作的第一功能是记录生活的小美好,引导他们记录有意义的小点滴。这种手帐,我把它命名为“镜头式手帐”。每一次手帐记录,我会淡化作业要求,不設字数限制。

对于学生而言,手帐是好玩的,是能彰显个性的。我正是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先让他们放下写作的包袱与防备。在他们心中,手帐是记录“意义”的工具,渐渐地便希望自己的手帐更完美。教学的第二阶段,便可如他们所愿地渗透一些关于写好镜头感的小技巧,如人物的细节描写、环境的烘托等。教学的第三阶段,学生运用教师渗透的小技巧将生活中的小美好记录在手帐上,完成写作素材的积累。

在《成长的礼物》写作中,有学生写到克服了抽血时紧张害怕的那份勇气就是成长最好的礼物;有学生学会了珍惜中秋之夜的家人小聚,这份珍惜就是成长的礼物……而这些写作素材,正是日常在手帐中记录的一些小片段。

由此可见,放下一些写作套路的教授,放慢速度,授之以意义之“愉”,用“意义”引领学生们走近写作的美好,接受写作的滋养,“愉”与“渔”终可兼得。

二、授之以审美之“愉”

《语文教育学引论》指出,青少年正处在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的关键时期,作文应当是美的发现和表现,是美的情感的发掘和表达。传统作文教学的美育专注点基本在于美好情感的发掘。但美育的渗透是宽广的、多层次的,因此便有了“大语文”的概念,也有了语文教材中书法作品、名画插图等美育形式。

手帐写作,更可以体现“大语文”的特点。手帐除了记文字,还需要排版布局。例如:在进行“家乡菜手帐”制作时,有绘画天赋的学生手绘家乡美食,也有学生会打印自己精心拍摄的美食照片,还有学生巧妙地利用美食剪报。这些手帐创造的过程正是学生发现美、展示美的过程。而这种美育正是语文教学中需要点滴渗透的。

三、授之以生活之“愉”

为了达到授之以“愉”的目标,“无作业感”“无作文包袱感”是我贯穿手帐写作教学的原则。在手帐写作教学中,我先进行导学,以“玩手帐”为口号,系统地介绍手帐的来历、作用、排版等,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诱导”。在这过程中,我强调“玩”,暗中渗透写作方法。

与传统日记相比,手帐的功能更丰富。其中生活打卡功能非常受学生欢迎。阅读打卡、背书打卡、复习打卡,还有运动打卡等,这些打卡可以运用文字、图表等多种方式展现。如此一来,枯燥的背书与复习也会变得有趣。每次打卡活动后,再引导学生用文字写下自己的感受。有了前面的打卡体验,学生们更容易有话可写,有感可发。写作小训练的目的就在于在“玩手帐”的活动中“无作业感”地完成,并达到双赢。

这一策略有利于推进名著整本书阅读。“阅读打卡”手帐可以使名著阅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例如,在《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时,我让学生每周进行阅读打卡,并制作阅读旅程地图。有了游戏的外包装,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更容易被点燃。活动结束后,学生以“给祥子的一封信”为题写读后感。因为有了深入阅读的基础,学生的读后感大多突破了年代的屏障,显得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有对祥子的怜悯同情,也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情。而这些写作成果正是伴随着“打卡式手帐”而诞生的。

四、授之以积累之“愉”

无积累,不语文。积累的重要性在写作中是不言而喻的。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会让学生进行摘抄,但学生往往缺乏兴趣。而手帐写作积累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提供“无作业感”“无作文包袱感”,引导学生愉悦地进行积累。因此,摘抄这种本身比较机械的作业,我也给它披上“玩手帐”的外衣,并命名为“寻宝式手帐”,这样的做法,往往事半功倍。

注:本文系佛山市顺德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小课题“手帐在初中语文写作素材积累中的应用探究”(课题批准号:SD2021078)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作文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