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现代散文优化教学

2022-05-30汤俊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藤野散文文本

汤俊

现代散文因其语言表达和蕴含的情感被读者喜爱,在阅读散文时,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与此同时,现代散文又是一种兼具文学和哲学意味的文体,十分具有教学意义。所以,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散文阅读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不断完善散文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愿意阅读散文,并从中能够有所收获。从当前的散文教学情况来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过于刻板,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自身的鉴赏感受,使得整个课堂基本都是教师在掌握话语权,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降低,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所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教师需要贯彻落实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并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一、基于文本语言,引发阅读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善于组织和借助语言尤为重要,这也是语文这一学科教学的特性。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投入的情感越多,能够感知作品中的信息量也就会更多。透过文字,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并通过深入思考和探究,把握文章的创作意义,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一般来讲,散文的文本语言都是比较优美的,学生在阅读散文时候,往往会对其中的语言有一种美的体验。只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这种感觉是比较模糊的,更多的是靠直觉,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作为散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将学生模糊的直觉通过教学变得具体清晰化,让文字与学生的情感之间发生共鸣。这种共鸣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的,学生阅读的对象是现代散文中的文字,这些文字组成了现代散文的文本语言,学生在理解这些文本语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共鸣,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现代散文的重要动力。

例如,教师在对《藤野先生》一课进行教学时,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文本的探究上面,通过文本解读,让学生对课文更加了解。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但是还不够全面和有深度。不过,初中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有较强的求知欲,因此,只要教师能够设计一些较为适合的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学生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作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从中展示了藤野先生的真诚、热情、不歧视其他民族的优良品质。透过文字,可以切身感受到师生间深切而质朴的情感。而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这些内容,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教师在引导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借助于文中的描写,去感受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内心真挚的感情,并且将这种感情迁移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来。一旦完成这种迁移,那么学生内心的情感就会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被激活,学生就会对鲁迅先生笔下的老师,也就是藤野先生产生亲近感。这种亲近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大脑中构建起关于藤野先生更为丰富的印象,而在这一印象的支撑之下,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又会更加深刻。所以总体而言,让学生基于文本语言去进行现代散文的阅读,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共鸣,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以上例子,通过这样的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阅读,同时也有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引导角色表演,体味文本情感

对比其他文体,散文具有更真实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散文时,情感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学生对散文情感的把握。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感受文本的情感。但面对一些需要深层次探究的文章时,初中生还不具备全面把握情感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多加引导,借助情境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更深入感受文本。对于初中生而言,角色表演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思路。如果说文本阅读让学生感觉抽象的话,那么通过角色表演,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味文本情感。说到底,所谓的文本情感,其实就是蕴含在作者笔下,同时又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心理映照的情感。

例如,教师在对《背影》一课进行教学時,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带领学生走入文本,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角色,并让他们上台对文章中描写的场景进行表演。一般来说,学生对于这种形式的互动都十分感兴趣。因而,为了能够呈现更完美的效果,学生在演绎前会认真地思考人物形象以及文章的情感。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也会切身感受到父亲对孩子深沉而无私的爱,与此同时,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一方面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思考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用什么样的语言与行为最接近人物角色;另一方面还要回归文本,学生可以通过更有深度的阅读,去揣摩文中不同的人物形象。为了让自己的角色演得惟妙惟肖,学生自然会去体味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感情,这样在进行角色扮演的同时,又让自身的情感与文本之间形成更好的共鸣。所以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现代散文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能够让学生在体味文本情感的同时,获得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三、联系现实生活,把握作者思想

常言道,“艺术取材于日常生活但往往又高于日常生活”,现代散文也是一样。散文这种文体,就是把我们的现实生活通过生动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读者从中有所触动和共鸣,因此散文往往会透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包含着真挚而淳朴的情感。作者一般借助散文来向读者传递自身的思想情感。所以,为了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在阅读作品前,对于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生平经历的了解必不可少,并可以从生活的角度解读文本。很多学生往往认为生活基本上都是不变的,没有吸引力,从而忽视了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所以,教师通过教学要激发学生发现生活、探索生活、热爱生活的热情。此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记录生活中美的瞬间,感受生活的美好。

《藤野先生》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整篇文章主要叙述了留学生的留学情况,通过对留学经历的描写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赞扬,全文虽以叙述为主,但深入探究不难发现作者的爱国情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找到可以感同身受的相通点,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怀。这些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领悟,获得更深层的情感共鸣。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更靠近生活,十分有助于学生的发现和感悟。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去阅读作品,能够更好地读懂文本,获得的感触也会更加真实。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多让学生结合生活来感悟作品,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感受到作者的创作思想,与作者产生更好的情感共鸣,与此同时,学生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审美能力会得到提升,文学综合素养也会得到加强。

猜你喜欢

藤野散文文本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藤野先生谈鲁迅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追问,让文本解读走得更远……——从《藤野先生》的阅读教学所想到的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