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学生发展的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研究与实践

2022-05-30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项目组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珠海市普通高中监测

2013年至今,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项目组经过长达9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了聚焦学生发展的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项目研发的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标准与教育部2021年12月印发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紧密贴合,“多元主体评价”“点面结合”等监测方法充分体现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2016年起,基于前期在广州和惠州试点试测的良好基础,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与珠海市教育局合作,在珠海市普通高中全面推广应用,对引领区域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普通高中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鲜活的“广东方案”,项目成果获得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學成果奖(基础教育类)特等奖。

一、项目探索解决的主要问题

针对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评价新要求,监测项目重点探索解决两大问题。

1. 以质量监测为抓手,构建多维度的监测指标,探索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过程评价、综合评价模式

项目从“学生发展水平”“发展基础因素”两大模块制定多维度的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指标,反映学生经过高中教育后在品行、身心、学业、实践创新潜能四大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学校现代治理、课程教学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基础办学条件等影响学生发展相关要素的现状,全方位呈现学校立德树人的整体成效。同时,在一定周期内对学校开展监测跟踪,通过跨年度监测数据呈现学校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变化。

2. 以质量监测促质量提升,通过“点面结合”引领区域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

以学校为监测主体构建监测指标体系,通过对单个学校的阶段性发展情况进行“体检”,对照监测标准诊断学校的质量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协助学校基于数据调整与改进课程、教学、管理等。同时,单个学校的监测数据可汇总形成参测区域(地市、县区等)的整体情况,帮助区域教育管理部门把握区域间、校际间的差异,有利于分层次、分区域、分类型地总结共同特征和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政策措施并优化资源分配,以“点面结合”的方式促进区域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

二、项目主要内容

项目构建了“聚焦学生发展的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模型”,包括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标准、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工具和监测系统、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组织实施模式三大部分,具体见下页图1。

1. 制定监测标准体系

项目以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为蓝本,在对珠三角地区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普通高中开展深度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制定了适合广东各地的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经省内广泛征求意见和省内外资深专家咨询鉴定后,于2016年4月形成《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标准(试用版)》。此后,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2020年修订)》《广东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于2021年修订指标体系和监测标准。

项目将学生发展状况视为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核心,从“投入—过程—产出”的视角构建“学生发展水平”与“发展基础因素”两大指标模块,从学生的品行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实践创新潜能四个方面评价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成效,从学校现代治理、育人方式改革、教师专业素养、基础办学条件等四个方面评价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标准(修订版)》共8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79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均对应设置四个等级表现性标准,每个等级均给出了清晰的标准描述。具体见上页表。

2. 研发监测工具和系统

基于指标体系和标准,配套研发了监测工具、监测系统,其中监测工具主要为系列调查问卷、学业增值评价算法和学校综合信息采集表,通过监测系统实现对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具体见图2。

3. 构建监测组织实施模式

项目实施过程中,已逐步形成有效的运作模式,包括项目工作组组建、监测数据采集、结果分析和反馈、监测结果应用四个环节,凸显了行政专业联动、流程规范有序、数据动态全面、指向建设改进的特点。

三、项目创新点

1. 评价理论创新:构建区域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和标准,在全国具有一定开创意义

自2013年持续研究至今,采用四等级表现性描述呈现监测标准,结合国家和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版)、《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等系列政策文件,及时对监测标准和工具进行全面修订,使之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

2. 评价工具创新:研发各类监测工具,采用多元主体评价方法呈现监测指标的等级评价

研发校长、管理干部、教师、学生配套监测调查问卷,以不同视角获取不同主体对于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同时,项目组以第三方角色,基于学校提供的学生学业成绩、身体形体机能数据和综合信息材料,以设定的算法得出相应指标的评价等级。通过多个主体的评价结果相互印证学校在某一个指标上的表现情况,多个主体评价结果的差异也能反映学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3. 结果应用创新: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呈现学校和区域的质量状况,并以课题研究带动监测结果应用

监测项目在实施中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支持参测学校的全样本数据采集,监测结果既可从点上诊断单个学校教育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能从面上把握区域内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群体、不同教师群体间的特点与差异,有利于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改进教育教学管理。同时,设立面向学校的监测结果应用专项课题,帮助学校深入研究监测结果反映的实际问题,以研究促进学校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进。

四、项目成效

2016年起,本项目进入实践检验期。在广州和惠州成功试点试测的基础上,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与珠海市教育局签订《共同推进珠海教育“提质创优建高地”战略合作协议》,协同开展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探索,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在珠海市落地。目前,监测项目已在珠海全市普通高中进行2轮实践,在珠海市得到全面推广。

1. 立体描绘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画像,引导教育评价由经验判断转向数据科学

监测以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呈现区域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现状,使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能了解各学校整体情况和校际差异,也第一次通过大规模的师生评价倾听到来自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心声。珠海市教育局有关职能部门认真组织研究相关问题,以监测为抓手促进课程建设、教研工作的全面推进,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各学科教研工作,深入研究区域整体层面的招生考试制度、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治理体系等方面的政策优化。

2. 以研究推进监测结果应用,形成“监测—诊断—改进”的良性循环

基于监测结果,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与珠海市教育局、各参测学校协同联动,以课题引领的方式共同推动监测结果落地和教改研究。参加首轮监测的16所普通高中全部申报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专项课题,并成功立项。各校基于监测发现的问题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艺术素养提升、校本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改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改进,切实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3. 培育打造本土化教育测评专业队伍,强化区域专业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在珠海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实施中,为使监测结果分析更切合区域实际情况,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项目组邀请珠海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参与监测结果分析和监测报告撰写,培养和锻炼了一支教育评估监测的专业队伍。经过珠海市首轮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实施,珠海市教育研究院成立教育质量监测室,设立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将区域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作为长期工作推进。

五、项目未来方向

1. 拓展数据来源和分析技术,多角度提升数据对监测项目的支撑作用

目前,教育质量监测的数据采集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拓展。项目组将继续研究改进监测数据收集、分析、呈现的方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挖掘和分析技术,丰富学生品行发展类、学业发展类、身心发展类、艺术审美类和劳动实践类数据,融入等值技术和常模分析技术,加强纵向数据的挖掘、质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结合,形成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成长模型。同时结合监测数据分析的需求,向监测报告生成的自动化、标准化方向不断推进,提高监测结果应用的实效性。

2. 增加課堂教学智慧评价,绘制区域和学校教师课堂教学专业发展群像

目前,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常态化、规模化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时机正在成熟。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正在开展“5G+智慧教育”研究,构建基于结构的多模型联合的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运用人工智能伴随式分析课堂音视频和教学数据,获得课堂思维激发、互动交流、平等民主等过程型数据,绘制区域和学校教师课堂教学专业发展群像,为项目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提供重要的补充,以课堂教学评价促进教学方式改革,提升普通高中办学质量。

(执笔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许世红、耿丹青、戚务念、万小羽、张林静、莫玉音、庞春敏、张朝晖)

猜你喜欢

珠海市普通高中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黄昏
珠海市检察院依法对卢子跃案提起公诉
赚钱
寻找快乐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