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瓦当纹饰艺术与人文价值研究

2022-05-30李生兰

东方收藏 2022年11期
关键词:汉代瓦当纹饰

摘要:汉代瓦当造型独特、纹饰丰富、实用性强、观赏价值高,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久负盛名,是汉代建筑文化的艺术典范,展现了汉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信息。研究汉代瓦当纹饰艺术是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重要课题,对推进汉代文化研究,提升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汉代;瓦当;纹饰;人文;研究

一、汉代瓦当在建筑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特色

瓦当是古代建筑构件瓦筒的前部下垂部分,也称为筒瓦头、檐头瓦。瓦当的发明和使用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自先秦时期就已产生,发展至汉代,纹饰和题材更加丰富,展现了汉代工匠的设计灵感和思路。汉代瓦当的基本功能是其实用价值,为建筑的基本构件之一,起到遮风挡雨、御寒保暖的作用,提升房屋的使用寿命。同时,瓦当的纹饰和工艺造型也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装饰功能。

汉代建筑文化在秦代基础上实现了新的发展,当时统治者喜欢用精致的瓦当作为建筑构件,体现身份地位和尊贵,兴建了大量宫廷建筑,比如未央宫、长乐宫和建章宫等,被史书称之“汉代三宫”。其中,未央宫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总面积达5平方千米,而明清时期的紫禁城只有0.72平方千米,未央宫是紫禁城面积的7倍。未央宫除了其建筑规模宏大,内部也十分奢华,亭台楼榭鳞次栉比,山水景致星罗棋布,展现了汉代时期建筑文化的繁荣。如山东昌邑市博物馆馆藏的汉代长生无极瓦当(图1),据考证,应为未央宫的建筑构件,保存完整,制作精细,当面为圆形,泥质坚实,胎质呈青灰色,瓦脊长32、直径17厘米,重2.9千克,有篆書铭文“长生无极”四字。据专家考证,当面分四扇,当心有圆形乳突,乳突周围有数个小的乳钉装饰,古朴典雅,体现了汉代宫廷建筑的奢华和雄伟,也是皇权地位的象征。

二、汉代瓦当的形制、纹饰特色与人文价值

汉代瓦当是在先秦时期瓦当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实现了继承和发展,不仅数量更多,质地更加细腻和坚实,而且纹饰题材更加丰富。其形制主要包括半圆形和圆形两种,瓦面较宽大,背面平滑,质地结实,材质主要为灰陶,颜色呈灰色和浅灰色,琉璃瓦当在当时还没有出现。汉代时期的瓦当使用和需求量大,因此,汉代统治者也建设了专门烧制瓦当的大型窑址,以供皇宫贵族的宫殿和宅院所需。西汉和东汉瓦当风格相比,东汉瓦当相对西汉时期的瓦当装饰功能有所减弱,体现了汉代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从强盛逐渐走向衰弱。

汉代瓦当主要采用手工制作,瓦当上的纹饰图案主要通过模具印制而成,也有的通过工匠的手工刻画来完成。汉代瓦当的纹饰是对汉代时期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生动刻画和描述,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写实的手法,既具有抽象的艺术美感,又具有现实手法的表达。汉代瓦当的纹饰分类,包括几何类、植物类、神兽类、文字类等多个类别。其中,几何类纹饰以云纹瓦当为代表,又可以细分为云朵纹、反云纹、羊角云纹、蘑菇云纹等。如甘肃宁县博物馆馆藏的汉云纹瓦当(图2),1990年出土,保存较好,现为国家三级文物。圆形,中心有圆钮,口径约15厘米,质量近900克,档部为圆形,有十字形分区,瓦当面分为四区,四面对称,每区饰有云纹,工艺精致,富有韵律,体现了汉代时期的书画和篆刻艺术成就。

植物类,包括莲纹、葵纹、花叶纹等。

神兽类瓦当纹饰,包括虎、牛、马、龟、兔、鹿、狗、鸟、蟾蜍等也较为流行。如陕西古陶文明博物馆收藏的太阳神鸟瓦当(图3),直径约22、厚4.5厘米。据考证,此瓦当为汉武帝甘泉宫的建筑构件,太阳神鸟展翅高飞,浑然大气,象征着汉代大国气质和中华民族追求光明的精神理念。此神鸟在《山海经》中也有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这里讲述的“金乌”就是太阳神鸟,它习惯每天从树上朝起夕归,背上驮着太阳,因此有了旭日东升和夕阳西下的自然现象。另据神话传说,这种太阳神鸟不怕火,具有御火的本领,可以起到为建筑物防火的功能。因此,汉代宫廷建筑使用此类瓦当,也是为了能够抵御火灾,保护建筑安全,当然这只是一种美好的祈福和愿望。

汉代文字瓦当以篆书为多,因为篆书相对于隶书要早。隶书是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呈宽扁状,横画长而竖画较短,隶书到东汉时期才较为成熟,西汉时期瓦当则多为篆书字体。汉代文字瓦当字体排列规整匀称,布局合理,浑厚质朴,体现了中华书法艺术的发展。如山东广饶曾出土一件汉代“千秋万岁”篆书字体的瓦当,材质为泥质,呈青灰色,做工细致,直径约15、宽1.2、厚1.5厘米,饰有凸弦纹和云纹,边沿平整宽厚,风格古朴自然。瓦当的扇面自上而下、由右至左饰有“千秋万岁”字样,此吉祥语表达了汉代劳动人民对长寿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审美价值。

三、汉代文字瓦当的工艺特点和文物鉴赏

汉代文字瓦当较为流行,在我国古代瓦当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功能上看,汉代文字瓦当又分为姓氏类瓦当、记事类瓦当、吉语类瓦当、陵寝类瓦当、哲理类瓦当等多种,不同的文字具有的寓意不同,发挥的功能也不同。其中,姓氏瓦当较为简单,如李、马、陆等瓦当图案,主要在当面中显示住宅主人的姓氏。记事瓦当主要记载一些社会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如包头博物馆馆藏的汉代单于天降瓦当(图4),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召湾47号汉墓,直径17、筒长28厘米,当面为圆形,四分扇面,铭文采用篆书“单于天降”,分布在四个扇面之中,瓦当边轮较宽,瓦筒有绳纹。此瓦当属于文字记事类,客观记载了西汉中晚期匈奴单于归附汉朝的历史事件,对研究汉代时期的社会历史和匈奴关系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史料价值。

此外,汉代吉语瓦当主要用于上层统治阶级的宫殿和住宅中,如常见的“吉祥宜官”“大吉宜官”“大吉日利”等,主要为了装饰和祈福平安吉祥。汉代陵寝瓦当主要在汉代皇族陵寝中使用,主要是为逝者祈祷光明。哲理瓦当则主要通过文字和故事的表现手法,记载汉代社会的伦理思想和哲学理念,是统治阶级政治意志的体现。

四、汉代瑞兽瓦当的工艺特色和文物艺术

汉代瑞兽瓦当的题材包括四神、龙凤、貔貅、狻猊、大雁、麒麟、玉兔、金蟾等,构思巧妙,匠心独运,富有神话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如著名的汉代四神瓦当。四神主要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一组图案的瓦当也被称为四灵纹。四神主要与方向和季节有关,如在我国周易文化中,青龙主要代表东方和春季,白虎代表西方和秋季等。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四神具有避邪、祈福的作用,富有吉祥寓意和道家文化的色彩。四神瓦当在汉代十分流行,特别是王莽时期的四神瓦当较为精致,但是从考古发现来看,目前汉代出土的四神完整成系列的为数不多,仅有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国内几家文博单位收藏。山西绛县聚宝斋也有一组四神瓦当,每块瓦当的尺寸和重量基本一致,直径均为18厘米。瓦筒为半圆形,瓦头上是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案,模印细致,保存较好。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件珍贵的陶白虎纹瓦当,直径约19厘米,呈弧形,外廓宽厚,老虎的造型威严,四肢挺拔,虎尾伸展,虎身上有一圆钮,线条流畅,富有美感,为汉代宫殿建筑使用,规格较高,是皇权地位的象征。

又如汉代延寿宫遗址神兽瓦当(图5),出土于西安蓝田县焦岱村鼎湖延寿宫遗址。延寿宫是汉武帝的行宫之一,目前仅剩遗址,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鼎湖延寿宫遗址面积达2万平方米,根据考古资料,现存多处建筑基址,还有宫殿附属的排水管道等生活設施。在遗址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组精美瓦当,包括太阳神鸟、玉兔蟾蜍、益寿延年3件,瓦当直径均在20余厘米。3件瓦当具有不同的题材和寓意,其中大雁瓦当刻画的是一只太阳神鸟展翅高飞,羽翼丰满,神鸟口中有一束植物的枝蔓,奔向太阳的方向。太阳神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化图腾,象征着中华民族崇尚光明与远大理念的价值理念,在汉代时期也是被劳动人民所崇拜。太阳神鸟也是我国文化遗产标志所用的主要图案,说明其在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另一件为玉兔蟾蜍瓦当,也是汉代具有特色的瓦当之一。玉兔蟾蜍代表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玉兔呈奔跑姿态,兔耳细长,十分矫健。蟾蜍圆睁双眼,腹部圆鼓,四肢伸展,如跳跃姿态。玉兔蟾蜍的神话故事在汉代已经流传,汉代时期创作的《淮南子·览冥训》中描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淮南子·精神》一篇中有“日中有乌而月中有蟾蜍”的记载。第3件瓦当叫“益寿延年”,为篆书字体,寓意长寿和健康。这3件精美的汉代瓦当,可以管窥出汉代延寿宫的宏伟辉煌和华丽。这一组3件瓦当,也体现了汉武帝所崇尚的儒家和道教思想理念,皇帝的至高无上和大一统的思想,对研究汉代的社会思想和人文价值具有重要的文物和史料研究价值。

五、汉代瓦当艺术的收藏与宣传展示

汉代瓦当一般具有中轴对称性,左右呈对称分布,体现了几何艺术美感,也体现了中华儒家文化中庸之道的理念。近年来,汉代瓦当也是收藏市场的重要门类,深受收藏人士的喜爱。

国内目前有多家汉代瓦当专题的博物馆,如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是国内最大的瓦当文化展示博物馆,有藏品数千件之多,展品陈列专题包括瓦当功能展区、瓦当发展史展区、瓦当分类展区、佛像瓦当展区、瓦当王展区等。题材涉及地名、陵寝、神话、生态、自然、民俗、姓氏、吉语、图腾等,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信息。众所周知,陕西是我国历史上周、秦、汉等多个朝代的建都之地,因此陕西的宫廷式建筑较多,出土的汉代时期的瓦当数量和纹饰工艺都较为丰富,因此,此专题博物馆也成为展现我国陕西地区汉代瓦当文化的艺术宝库。

此外,国内多家文博单位也设立了汉代瓦当的专题展厅,积极开展汉代瓦当知识的社会普及和宣传,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如北京鲁迅博物馆和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共同主办的“无极之美——汉代吉语瓦当拓片精品展”,展示了汉代文字瓦当拓片与书法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建筑风采和丰富的瓦当艺术创造。又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安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延寿长相思——安康博物馆藏秦汉瓦当展”,展出69方秦汉时期精品瓦当,将书法、绘画、工艺、雕刻融为一体,极具观赏价值。

六、结语

汉代瓦当艺术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文物、历史、书法、美术、篆刻为一体的文化遗产,不仅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而且具有极高的审美艺术价值,展现了汉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创新性,对研究汉代社会发展和人文价值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文物资料价值。

参考文献:

[1]傅凯,倪勇.汉代瓦当的美学内涵[J].艺术教育,2007(12):128-129.

[2]申云艳.中国古代瓦当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3]木桂.中国古代瓦当纹饰审美艺术[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4]孟卫东.汉代瓦当的形式构成美[J].文艺研究,2010(11):153-154.

[5]梁惠娥,孙弋人.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的装饰审美分析[J].美术大观,2014(12):62-63.

[6]袁飘雁.汉代瓦当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J].艺海,2019(12):110-111.

作者简介:

李生兰(1974—),女,汉族,江苏大丰人。徐州市汉化风景园林管理处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汉代文化。

猜你喜欢

汉代瓦当纹饰
瓦当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雕漆纹饰的修复
方寸见佛韵——隋唐佛教瓦当浅析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汉代岭南的贡纳情况述略
论汉代瓦当书法的气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敦煌汉简字体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