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产业为要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创新

2022-05-30刘国买姜哲

中国大学教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企业

刘国买 姜哲

摘 要:企业“招工难”和毕业生“就业难”并存有多种原因。本文基于开放系统原理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认为其主要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产业缺位。教育系统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坚持“以产业为要”,采取开放策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人才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关键词:企业“招工难”;大学毕业生就业;产业为要;开放办学;产教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2022年6月到宜宾学院考察调研期间,亲临就业招聘现场,强调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签约落实工作。2022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1076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党中央国务院把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推进落实,人社部等联合开展了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教育部启动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各地接连举办多种形式的促就业活动。然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仍大量存在,有的一岗难求,有的无人问津[1],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招工难”和毕业生“就业难”并存。

一、造成“双难”的原因分析

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基于开放系统原理,按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构建由办学子系统、教学子系统和就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式教育生态系统。办学子系统包括政府、高校和企业,政府决策并提出高等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基本要求,引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企业为高校提供资金、教育教学资源等;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目标的同时要主动了解产业需求,服务产业发展。教学子系统包括高校、学生和教师,高校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条件建设、优化配置资源和统筹教育教学过程,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服务。学生是教育对象,也是行为主体,教育教学过程与质量高低是学生自主运用教学资源全程参与并与教师互动作用的结果;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推动教学建设与改革创新的基本力量。就业子系统包括学生、企业和高校,学生的期望和意愿、能力和素质等决定是否能就业、就好业的关键。企业等用人单位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少岗位、什么样的岗位,以及选人用人标准和考核措施等决定就业接纳度。学校是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促成双方达成就业结果。为什么会存在“双难”的问题?应该是三个子系统之间、各行为主体之间存在问题和堵点,行为主体的意图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偏差,产业链、教育链与人才链存在阻隔,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学生及其家庭来看,由于认识存在偏差,社会舆论不准确引导,造成入学时专业选择以及就业时岗位选择都呈现一定的结构性矛盾。入学时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甚至就读过程中也千方百计转到热门专业,造成热门专业就读学生爆满,而四年后“热门”变“冷门”,呈现过度竞争。历年高考录取分数可见端倪,也有一些学校盲目迎合学生需求,不切实际地扩大专业规模,一年招生上千人。就业时期望过高,且与其能力不够匹配。当前毕业生就业意愿存在明显的鄙视链,热衷于“考公、考编”,不愿意去企业和中小城市,片面强调自我、追逐舆论“热点”职业,以至于出现“慢就业、缓就业”的“啃老”现象。也有学生采取“先就业、再择业”策略,频繁更换工作。调查发现,毕业生两年内的流动比例超过70%,有些企业认为好不容易培训一个人能够上岗,却要跳槽,还不如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

从用人单位来看,大部分企业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了解不深,企业岗位需求设置太细且描述不够清晰,造成企业需求与学生就业意愿存在结构性错位和冲突,难以达成意向。招聘过程中宣讲时间短,双方交流沟通机会少。企业对产业的发展、企业的潜力分析不足,用人评价体系、岗位要求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缺乏清晰的描述。一些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招聘时一味强调学历、专业对口,没有深入研究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结构,造成专业需求的偏差。

从学校来看,基础教育阶段的专业教育缺失,学生不能提早发现自己的特长和职业方向,引起高考专业选择和进入大学后专业课学习的双重迷茫[2]。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偏重学科,缺乏对产业现状的了解和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学校定位差别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相似度高,同质化现象严重。新技术、新业态变化对传统就业岗位的冲击大,学校受“惯性思维”影响,强调学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未能随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新跟不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快速更新,造成人才培养规格以及能力、素质方面与市场需求脱节。调查发现,76.4%的企业认为毕业生对产业认知不够清晰,70.3%的企业认为毕业生需要3个月以上培训方可适应岗位工作,工程实践性强、设计开发性强的岗位培训时间往往更长。毕业生以个人为中心,缺乏抗压能力、执行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能力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满意度不高。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一是“三个子系统”中存在产业主体缺位现象。学生就业是主要目标,从办学主体功能来说,企业的参与度较低,企业的目标、需求和意愿是什么,如何在教学子系统中落实,直接影响就业子系统功能的实现。二是信息不对称和社会舆论的推波助澜造成就业意愿与岗位需求的错配,影响就业。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个体禀赋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及其家长过度追求热门专业和岗位,毕业生群体职业诉求趋同,造成个人意愿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有落差。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类课程侧重求职技巧,与专业对应的行业发展规律、产业发展动态结合不紧密,引导学生认知产业、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作用较弱,造成学生对社会发展趋势和产业认知度不高。三是教育系统的“惯性思维”带来的“惰性行为”,以学科和科研为主的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剧与产业的阻隔。高校与产业之间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体制机制障碍,造成大部分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意欲有所为却又无能为力”。

大学生的就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高校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和关键。产业缺位、社会舆论影响都与教育系统的“主动作为”和“善于作为”有关,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坚持“以产业为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人才改革,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根本途径。

二、解困之策在于以产业为要,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教育部等发布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指出,要“坚持产业为要。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切实增强人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有效提高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2022年3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明确要求解决产教脱节的关键问题,健全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有效激发校企双方主动性,有效推进人才培养与工程实践、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3]。因此,我们认为,以产业为要,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解困之策”。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

(1)破除思维定势,明确以产业为要的使命担当,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分属于两套不同的社会系统。教育系统以学科为龙头,以知识生产为核心,强调知识体系完整,按照知识逻辑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突出人才培养的普遍性要求。产业系统以产品生产为核心,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强调产品质量可靠,控制成本支出,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对专业人才需求具有特殊性。两套系统的目标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有异,虽然存在相互依存关系,但是如同“平行的铁轨永远没有交集”,难以达成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从人才需求結构来看,研究高深学问的人才需求量毕竟不大,绝大部分毕业生要面向社会经济生产一线,如果各类学校都按照同一标准和规格来培养人才,也不符合社会需求和发展规律。高校要破除封闭的、以学科为要的思维定势,明确“人才培养为产业”的使命担当,实现从学科专业单一性和独立性向学科大类交叉、校企深度融合模式的根本转变,从重视理论传授向重视工程创新能力的根本转变,从唯论文唯奖项等向考察实际创新贡献为主的根本转变①。20世纪50年代,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国家成立了一系列由行业主管的专业院校,按照行业建设目标需要和对岗位的要求,设置专业,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在当时的情况下,对于行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有些高校虽然与原行业脱离隶属关系,但仍不改“初心”,坚持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服务行业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如中南大学始终坚持服务有色行业、铁路系统等原行业的发展,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培养了大量杰出行业精英,产出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部分“行业划转高校”经历了“去行业”又“回归行业”的转变过程,回归行业的理性选择给学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武汉纺织大学就是典型案例。从首批50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来看,获批高校中有33所具有行业办学背景,占67.4%。他们坚守服务原行业不断改革创新,形成自己优势和特色。如南京动力专科学校即使并入南京师范大学,还与南瑞集团共建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着力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在电力系统及新能源发电等方向集中资源协同攻关和培养区域产业需求的特色人才,服务电网智能化和电气自动化成就卓越[4]。

(2)采取开放策略,构建以产业为要的教育生态系统,弥补产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缺失。不同于传统知识生产模式,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前沿技术知识生产和技术储备大多以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他们为了追求市场的领先地位,投入了大量研发经费,实现技术更新,产品迭代,推动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不断创新。当前,产业的技术迭代速度超越了学校的知识更新速度,产业的技术装备比学校的教学实验实训设备更新换代更快,条件更好。因此,学校应该以开放的心态,主动向产业学习,要预判产业的需求、呼应产业的发展,整合产业的资源、融入产业的环境,从而达到与产业同步,实现适应和引导产业发展的目的。一要研究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改变了原有产业的技术基础和业态,传统教学中以分科教育来巩固学科知识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采取关联的视角来理解现代产业的技术更新,局限了学生应用跨学科、跨领域知识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可能性。教学内容滞后行业技术进步,缺乏复杂工程问题的教学场境,传统的以“教师、教室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利于知识、能力与素养全面培养。如新能源汽车用电池代替了发动机,车辆结构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围绕发动机原理、车辆构造等传统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显然不能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要求,造成很多车厂“不要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因此,学校要深入产业,了解产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现状,研究分析产业发展趋势,主动求变,才能够及时应变,适应和引导产业发展。二要整合产业资源,构建与产业同步甚至超越产业的学习研究环境。现代化大工业生产不同于传统简单生产模式,现代工程问题也不仅仅是单纯技术或科学的问题,而是与经济、社会、环境紧密联系的综合性问题,其复杂性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往往超越了现有标准和规范要求,依赖于原有工程原理以及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需要突破。基于工程实践经验形成的工程知识,有些还没有形成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是企业所独有的“默会知识”,这些都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条件建设时,既要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寻找相适应的应用实践场景,使学生学习的理论与当下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变革相匹配,又要把产业界的工程案例、应用系统、技术知识、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有效融入教育教学,形成更加全面和开放的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的跨行业、跨学科思维和能力,驱动学校人才培养更好、更快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产业需求。华中科技大学面向新工科,将工业场景和工程问题等生产场景与教学场景相融合,构建认知—实践—创新产教融合实践体系,建立了多形式、多类型的实践活动,实现了工程训练与前沿科技相结合、软件与硬件建设相结合、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相结合的一流人才培养[5]。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汇聚了前沿技术和产业资源,联动政校企力量,搭建开源、开放、互通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生态体系,深度聚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学科交叉和人工智能生态建设,推动人工智能交叉学科范式变革、赋能场景应用[6]。

(3)以产业为要,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保守”的工程教育已经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无法满足产业发展、学生成长的要求。高等学校要紧跟科技创新与产业技术变革趋势,以产业发展环境为背景,将产业部门与学校教育融合,将工作体系与学术体系融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7],用技术发展逻辑重塑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以项目化平台为支撑、以嵌入式课程为核心,构建跨学科专业、跨企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学生进校时,将专业概论与产业概论课程融合,把产业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现状与前沿等融入专业教育,邀请产业参与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从行业总体角度来设计课程,融入行业发展前景、技术发展趋势、产业链细分与营销、岗位设置和岗位要求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职业价值观,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在二、三年级,将企业的研发项目、生产内容分解细化,形成教学案例嵌入到具体课程里,将产品开发需求和技术融合创新等作为课程设计、学科竞赛等项目,开展基于岗位的实践训练;在第四年,让学生进入产业研发和生产一线学习,最后完成毕业综合实践任务。福建工程学院与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和制造业龙头企业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强调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工程因素和产品研发中非技术因素,将企业实际工程问题融入课程体系,让学生面向工程问题,运用现代设计和智能制造方法实施产品开发流程,培养学生面向工程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法律以及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素质,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模拟企业运作方式,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领导力。湖南大学构建智能技术牵引、多学科交叉、信息技术支撑、多环节融合、逐层递进的机械类专业新型实践教学体系,FASE赛车队创新平台采用公司化运营模式,团队协作进行赛车自主研发,培养了学生学科知识交叉与融合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责任、保护环境意识、管理知识、伦理知识等综合素质[8]。

打破传统教学组织模式,依托产业项目化平台,混合企业技术骨干、管理专家、高校教师等形成教学混合体,课程教学、实践案例、企业考察见习等交叉进行,不同专业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基于一个特定目标,形成混合式的教學方式。以问题为导向,基于解决问题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南方科技大学按教学目标来设计学习引导项目、经典产品研发案例、实验设备操作、企业实地考察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利于自主探索的情景化学习环境,吸引学生自愿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的混合式、体验式教学。如面向智慧牧场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综合性实践项目,针对智慧牧场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新兴产业领域,五个项目小组分别围绕奶牛躺卧管理系统及子机器人、全自动犊牛喂养车、挤奶厅全自动清洗机器人、草原之光牛粪拾捡小车、牛舍推料清料机器人五大主题,用8周时间来广泛调研,发现和定义问题,再用8周时间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形成样机,涵盖从需求分析、功能定义、产品设计、加工制作的全过程实践,涉及设计、控制、计算机仿真、人机工程等学科领域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②。

有效的实习教育是打通就业渠道的重要手段,通过与企业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建立从实验、实训到“产训”的进阶式实践教学过程,促使学生了解生产运作、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体验一个产业员工在产品线的责任和协同配合,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团队精神。把产业的难题、生产的问题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课题,把毕业实践环节与预就业相结合,由校内老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联合评价,学生以团队合作方式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尽快适应职场环境,提高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注释:

① 怀进鹏部长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举行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推进会的讲话,见2022年9月28日《中国教育报》第一版(记者 高毅哲)。

② 根据南方科技大学设计智造学院微信公众号相关内容整理,包括南山一期秋季课程汇报成功举办,https://mp.weixin.qq.com/s/QJJL7RI0Irc9AGw-V_ySyQ,2021-12-31等。

参考文献:

[1]邓晖,李晓,陈之殷.“盼就业”与“愁招工”,断点在哪里[N].光明日报,2022-05-24(1).

[2]张勇,王珊娜.我国专业教育链的双断点现象、致因与弥合思路[J]. 中国大学教学,2022(8):89-96.

[3]柴如瑾,郭晓蕾. 创新产教协同机制 造就卓越工程人才[N].光明日报,2022-06-14(13).

[4] 刘国买,姜哲,李宁,等. 组织创新视角下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特征与变革路径——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案例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5):80-86.

[5]王书亭,谢远龙,尹周平,丁汉.面向新工科的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5):12-18.

[6]吴飞,吴超,朱强.科教融合和产教协同促进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2022(1-2):15-19.

[7] 刘国买,何谐,李宁,等.基于“三元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新型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62-66+98.

[8]姜潮,杨旭静,龙湘云,等.智造赋能传统工科专业升级转型的探索与实践—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4):25-3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现代产业学院的动力分析与机制设计研究”(BIA210168)]

刘国买,福建工程学院副校长,教授。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