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填土路基工程中的强夯补强施工技术

2022-05-30赵博

建材与装饰 2022年15期
关键词:夯点压实土体

赵博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1 工程概况

首都环线承德到平谷高速公路主线全长59.325km,TJ6 标起讫桩号 K51+700~K60+400.02,总长 8.7km,路基挖方、填方工程量分别为186 万m3、54 万m3。现场含丰富的杂填土,级配不均,施工期间以何种方式有效控制填料的含水量为重点内容,易由于控制不到位而导致路基出现工后沉降现象。考虑到提升土层压缩模量和承载力的要求,加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针对填方段的填土高度在4m 以上的情况,以强夯补强的方法加以处理。

2 强夯法的作用机理

强夯施工中,将重锤提升至设计高度,解除约束使其自由下落,产生的动能转化为波能,向深层扩散,由于能量的作用,促进土体的固结。在强夯环节,横波使土体表层松动,纵波有利于加密土体。按照加固机理的不同,强夯法包含动力夯实、动力固结、动力置换三类,但基本思路均是破坏土体的天然状态,在外部作用下改善土体的分布状态,使其具有密实性。强夯产生的冲击波和动应力在土体中传播,有利于推动颗粒的运动,使原本松散的颗粒具有密实性,颗粒孔隙间的气体被高效排出,孔隙体积减小,路基土的密实度自然有所提高[1]。

3 强夯补强施工技术

强夯施工配套的机械设备较为简单,施工工艺流程清晰明了,能够富有秩序性地完成强夯作业,将其用于公路路基夯实处理后,路基的密实度大幅提高,并且此优势在软土路基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得益于强夯法操作便捷、质量可靠等多项优势,现阶段其在公路路基处理中取得广泛的应用。

3.1 施工机具的配套

在本路基强夯补强施工中,主要应用到的施工机具有以下4 种。

(1)夯机和夯锤。20tW1001 型夯机,在夯锤中间设3 个贯通的φ25cm 排气孔,以便夯实作业的顺利进行(若未设置排气孔,锤底和土体间有真空,吸附力明显偏强,产生的空气阻力对锤体的正常下落造成影响,难以取得良好的夯实效果)。

(2)起重设备。50t 履带式起重机,此类设备的重心低,有较强的稳定性,同时设备配套摩擦离合器。

(3)脱钩装置。在配套自动脱钩装置后,可实现夯锤的顺畅起落。硬件配置中,将拉绳的两头分别固定在销柄处、悬臂杆底部横轴处,施工中,根据施工要求提升夯锤,待其达到设计高度后即可升钩拉绳,带动销柄拉起,夯锤脱钩下落。

(4)锚系设备。夯锤脱钩后,易影响到起重臂的稳定状态,例如有一定程度的向后倾斜,针对此问题,将T1-150 型推土机作为地锚装置进行使用,同时用钢丝绳对推土机和起重机械臂杆做连接处理,起到增强稳定性的作用。

3.2 强夯参数

强夯是提高填土路基密实度的关键途径,采取逐点和满夯的综合方案。首先按照不小于2500kN·m 的夯击能点夯,单点夯击次数6~8 击;而后以不小于1000kN·m 的夯击能满夯,单点2 击。为保证待夯击区域在经过夯击处理后有足够的平整性,要求满夯后锤印搭接上一锤1/4。

3.3 强夯准备

全面清理现场,将影响强夯的杂物清理干净;根据夯击方案,确定第一遍夯点的位置并准确标出,测量现场高程并将数据完整记录;安排起重机进场,调整姿态,直至夯锤对准夯点为止。同时需对相应的参数进行明确,此项内容是施工的基础内容。

3.4 强夯施工方法

(1)夯锤重根据设计夯击能做有效的控制,在夯锤底部设上下贯通的排气孔,作为夯击时坑底空气的排出渠道,减小空气阻力,以便夯锤的有效下落。夯锤直径 1.8~2m,排气孔直径取 25~30cm。

(2)在确定强夯作业范围后,用灰线撒出;明确各夯点的具体位置,做好标记。取路基两侧边坡坡脚外3m 的区域,将其作为强夯处理的宽度控制范围。按三角形布置夯点,横、纵向间距分别为4m 和7m。

(3)地表经过平整处理后,分段取样,分别针对各样品做标准重型击实、土的液塑限分析、颗粒分析、天然含水量试验,准确把握样品所在范围的地质特点[2]。

(4)根据强夯方案,安排起重机就位,对夯锤的姿态做灵活的调整,直至其对准夯点为止。

(5)按预定高度提升夯锤,脱钩后使其自由下落,检测锤顶高程,判断锤顶是否有倾斜现象,若有则对坑底做整平处理。按照相同的方法有序夯击多次,完成一个点的夯实作业。在单点的夯击过程中,最后两击沉降量不超过3cm,否则不满足停夯的条件。

(6)经过第一遍夯击后,先静置7d,而后安排夯坑整平作业,再检测高程,明确夯击后的具体情况。

(7)再次测量放线,按照前述提及的方法(步骤4至步骤5)完成第二遍夯击,依然用推土机整平、测量标高。

(8)在第二遍夯击质量达到要求的前提下,按照1000kN·m 的夯击能量安排第三遍夯击,每个点夯击2次,夯后测量场地标高。

3.5 强夯补强的现场监控

(1)夯击前,先检查夯锤,判断锤重、锤尺寸等方面是否有误,检验落距,判断是否合理。此外,在夯击期间也需及时检查夯击装置。

(2)强夯期间,加强现场状况的观察和信息记录,包含夯锤重量、落距、夯击面积等,配套水准仪,用该仪器测量每锤的夯击沉降量,要求采集的信息真实客观,要求记录的信息足够详尽。

(3)每遍夯击前,先复核夯点放线,若有误则不可夯击;夯击后,对夯坑位置做详细的检查,及时发现偏差、漏夯等异常状况,做有效的处理。

(4)路基边坡的稳定性监测也是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内容,以便根据实际状况动态施工。观测位移桩的布设间距为50m,通常每10d 观测一次,遇降雨天气时,雨水的冲刷作用易破坏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因此在雨后的5 天内每日观测一次。观测仪器采用的是全站仪,观测对象以水平位移、高程为主,观测人员按照频率要求定期观测,完整记录观测数据。

4 强夯补强的注意事项

(1)强夯前对各类夯击装置做详细的检查,包含起重机、脱钩器、滑轮组等,并安排试吊、试夯,检验夯击方案的可行性,有不足则调整,以便正式夯击的正常进行。有效铺平施工场地,根据现场水文特征,在场地周边采取排水措施,减小水对强夯施工的影响。强夯时存在强烈的重力冲击作用,其会促进土层状态的改变,随着挤压的进行而将原本赋存在土体中的水分挤出,因此加强排水极具必要性。此外,还需准确测定强夯的作业点位,予以清晰的标记,以便在合适的位置组织强夯作业,保证夯击的有效性,防止夯锤歪斜或是出现强夯点偏移的异常状况。若由于操作不当或是其他原因而导致强夯锤偏移,随即暂停强夯作业,检测夯锤的位置,判断其与设计要求的偏差,对夯锤做灵活的调整,同时需填平坑底。

(2)在进行放线定位时,需再次核实,对强夯坑位置也需重新检验,如在此时发现存在偏差,需立即对其进行相应的合理调整,除此之外,需结合设计标准来对强夯次数及强夯量进行调整,并同时对强夯施工时的施工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真实的搜集记录,为后续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3)匀速起吊夯锤,禁止急升猛降,以免夯锤脱落。夯锤被吊起后,由专员加强现场安全防控,要求臂杆和夯锤下及周边15m 的区域内无人员逗留。

(4)现场技术人员及时采集有关于夯击作业的各项参数,做详细的记录。满夯后,项目办和总监办安排工作人员进驻现场,对夯击效果进行全面的检查。

(5)强夯前整平现场,安排夯机就位,使夯击保持平稳,并调整夯锤的姿态;清理现场的障碍物,清理范围视单击夯击能而定,该值在800~2000kN·m 区间时,夯点与障碍物的水平距离需在20m 以上,单击夯击能增加时,适当加大安全距离。针对部分区域需在高压线下作业的情况,出于安全考虑,施工单位提前与当地电力部门取得联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6)夯击期间加强观察,以在构造物顶面强夯为例,需判断强夯是否会破坏构造物的稳定性,若确实存在影响,则及时分析影响机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部分区域设置土工格栅,强夯前先将土工格栅铺设到位。

(7)满夯后,由测量队测绘强夯作业范围,绘制成图,在图中详细标记有关于强夯的关键信息,包含边线、轮廓线、高程等,以图形的方式直观呈现强夯情况[3-5]。

(8)强夯时有歪锤现象时,及时用填料对坑底填补,使其保持平整,否则不具备强夯的条件。夯锤的通气孔堵塞时,及时疏通。夯击现场的表层土偏干燥时,适当提高含水量,以便有效夯击。

5 夯击质量标准及效果检验

5.1 夯击质量标准

强夯准备阶段做详细的检查,例如夯锤的质量、落距的合理性、现场的平整性和稳定性、排水设施的配套完整性,在各项条件均满足要求后,方可正式进入强夯环节。夯击期间,加强对夯锤落距、夯击遍数等关键参数的检测与记录,根据此类数据判断强夯效果,若数据偏离设计要求,及时做出调整。

5.2 夯击效果检验

强夯后,以实际夯击效果为准,判断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在夯击效果的检验中,涉及弯沉值试验、触探测试、承载力检验等,以多种途径共同判断夯击效果。其中,夯沉量、压实度属于关键指标,两者具有代表性,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强夯效果。

5.2.1 夯沉量试验

夯沉量试验环节,共选取10 个具有代表性的夯击点,经观测,获取沉降量数据并记录。在记录各夯点的沉降数据后,以夯击次数为横轴、夯沉量为纵轴,绘制可反映夯击全程夯沉量变化特点的曲线,具体如图1所示。分析发现,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夯沉量具有先增加、后减小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夯击次数达到6 次后,夯沉量有明显的变化,该值下降至5cm 以内。

图1 沉降曲线

5.2.2 压实度检验

压实度检验共选取10 个测点,采用φ15cm 灌砂筒,检测填石路基在经过强夯处理后的压实度。为直观判断强夯效果,列出各测点在强夯前后的压实度数据,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强夯补强前后压实度对比

通过对强夯前后压实度数据的对比分析后发现,各测点的压实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最小达到4.33%,最大达到6.06%,平均增加5.16%。此外,相比于98%的压实度要求,各测点在强夯补强后的压实度均超过该值,表明强夯施工效果良好,采取的强夯补强施工技术具有可行性。

6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以工程实例为依托,重点围绕强夯补强施工技术展开分析,阐述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参数等,并考虑强夯补强后的夯沉量和压实度,判断强夯补强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填土厚度超4m 的填方段在得到强夯处理后,具有突出的加固效果。在后续的施工以及日常使用中,公路填石路基段稳定可靠,未见下沉及其他形式的病害,表明该工程采取的强夯补强施工技术具有可行性,可供同仁参考。

猜你喜欢

夯点压实土体
顶管工程土体沉降计算的分析与探讨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运用探究
地铁砂质地层深基坑土压力研究
软黏土中静压桩打桩过程对土体强度和刚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无机土壤固化剂路基改良效果及应用研究
关于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探讨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强夯地基处理在海勃湾水利枢纽土石坝工程中的应用
桥台涵背特殊位置路基快速液压夯实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