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坝上地区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2022-05-30乔立娟

中国蔬菜 2022年5期
关键词:有机河北省番茄

王 妍 刘 莹 乔立娟 安 宁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坝上地区是河北省重要有机蔬菜产区及全国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区,具有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以及生态资源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水资源匮乏、品牌价值低、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提出节水高效种植、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创新营销渠道等建议。

坝上地区是河北省重要的蔬菜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在4万hm以上,是京津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北京夏季70%的叶菜类蔬菜来自坝上地区(乔立娟 等,2020)。坝上地区还是河北省有机蔬菜重要产区以及全国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后,环保、绿色已成为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为坝上地区有机蔬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坝上地区水资源短缺与种植效益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当地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分析坝上地区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探寻产业发展创新路径,对坝上地区有机蔬菜产业的提质升级有重要作用。

1 河北坝上地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坝上地区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包含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塞北管理区、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以及承德市丰宁县、围场县部分地区,共覆盖84 个乡镇,面积为18 391 km,占河北省总面积的9.8%。坝上地区蔬菜种植面积占河北省蔬菜总种植面积的6.6%,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市沽源县、张北县、尚义县,承德市丰宁县、围场县,其中沽源县蔬菜种植面积排河北省第6 位、张北县排第11 位、围场县排第13 位。坝上地区主要供应番茄、娃娃菜、普通白菜(小白菜)、叶用莴苣(生菜)、黄瓜、韭菜、青花菜(西兰花)、胡萝卜、马铃薯等蔬菜。

由图1 可知,2015—2020 年河北省坝上地区蔬菜种植面积先升后降,2017 年达到峰值,占河北省蔬菜总种植面积的7.79%。近年来,坝上地区受压减地下水开采、压减水浇地蔬菜政策的影响,自2018 年起蔬菜种植面积开始缩减,2020 年缩减至4.73 万hm,比2017 年减少19.02%,蔬菜种植面积占河北省总种植面积的比例也降至5.81%。

图1 2015—2020 年河北省坝上地区蔬菜种植面积及占比

由图2 可知,2015—2020 年河北省坝上地区蔬菜产量的变化趋势与种植面积变化趋势相同。2015—2017 年坝上地区蔬菜产量稳步增长,2017年达到最高峰292.16 万t,占河北省蔬菜总产量的5.78%;随着坝上地区整体规划的变化及用水量控制,蔬菜产量自2018 年开始下降,2020 年降至265.55 万t,较2017 年减少9.11%。

图2 2015—2020 年河北省坝上地区蔬菜产量及占比

2 河北坝上地区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2.1 生产现状

2.1.1 生产布局 坝上地区有机蔬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丰宁县、沽源县、尚义县及万全县。由表1 可知,2020 年丰宁县有机蔬菜种植面积为566 hm,占坝上地区有机蔬菜总种植面积的41.49%,产量为11 000 t,占坝上地区有机蔬菜总产量的32.01%;沽源县有机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占比分别为29.76%和30.56%;尚义县与万全县有机蔬菜种植面积较少,分别为131、261 hm,产量分别为7 350、5 510 t。

表1 2020 年坝上地区有机蔬菜主产县种植面积及产量

2.1.2 主要品类及茬口 如表2 所示,2020 年坝上地区有机蔬菜主要品类有马铃薯、胡萝卜、洋葱、青花菜、叶用莴苣(生菜)、菠菜等。丰宁县主要种植有机马铃薯、胡萝卜、洋葱,其中有机马铃薯种植面积100.00 hm,有机胡萝卜种植面积93.33 hm,有机洋葱种植面积80.00 hm;沽源县为坝上地区有机青花菜主要生产区,种植面积维持在200 hm左右,除青花菜外,叶用莴苣(生菜)、菠菜也是沽源县有机蔬菜主要种植品类;尚义县主要种植有机彩椒、番茄,其中有机彩椒种植面积较大,为18.00 hm;万全县主要种植有机韭菜,种植面积3.33 hm。

表2 2020 年坝上地区主产县有机蔬菜主要品类及种植面积

如表3 所示,坝上地区有机蔬菜大多自5 月1日起开始定植,6 月定植结束,上市时间集中在8—9 月。设施有机番茄和露地有机娃娃菜定植和上市时间较长,定植时间5—8 月,上市时间7—11 月。露地有机马铃薯、胡萝卜与洋葱为一年一茬,定植时间为5 月1—20 日,上市时间为8 月10 日至9月15 日。

表3 坝上地区有机蔬菜主要品类的茬口安排

2.1.3 种植效益 由于有机蔬菜种植、流通、存贮等环节需要的人工较多,且坝上地区没有完整的有机蔬菜产销对接渠道,大部分有机蔬菜由外地经销商收购,导致坝上地区有机蔬菜成本利润率低于普通蔬菜。比较设施栽培有机番茄与普通番茄的成本收益(表4)发现,由于有机番茄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等物资,单产较低,为3 000 kg ·(667 m),仅为普通番茄单产的52.86%。虽然有机番茄的单价是普通番茄的2.40 倍,产值是普通番茄的1.28 倍,但有机番茄种植的总成本为15 000 元 ·(667 m),是普通番茄的1.57 倍。投入成本较高,导致设施有机番茄的净利润较设施普通番茄低411.43 元 ·(667 m)。由此看出,有机蔬菜种植并未提高种植户的收益水平。

表4 坝上地区设施有机番茄和普通番茄成本效益

2.1.4 优势产区建设 2017 年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林业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有机农产品的创建与发展。沽源县作为河北省有机青花菜重要产区(张倩 等,2018),依托北京顺义区帮扶资金、“两园项目”等,建设蔬菜种植合作社逾100 个,其中国家级1 个,省级8 个。丰宁县作为河北省唯一“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和“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双冠县,累计引进实施蔬菜项目111 个,覆盖25 个乡镇的265 个村,截至2020 年扶持成立有机蔬菜种植企业5 家,并借助“公司直属农场”模式,引入北京诺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春播网等高标准有机蔬菜种植企业和电商平台,有效推动丰宁县有机蔬菜产业发展。2016—2020 年丰宁县有机蔬菜种植面积由267.00 hm增长到566.67 hm,产量也随之翻了一番(表5)。

表5 2016—2020 年丰宁县有机蔬菜种植面积与产量

2.2 主要生产技术集成

坝上地区有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重点围绕娃娃菜、青花菜、胡萝卜等作物的水肥高效利用和安全高效生产,开展良种推广、高效栽培、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安全优质生产等集成技术推广,形成了安全高效栽培模式和标准化田间管理技术。

2.2.1 整地施肥技术 坝上地区露地有机蔬菜采用基肥与有机专用肥结合进行施肥,整地前施入完全腐熟鸡粪1 000 kg ·(667 m)作为基肥;使用横轴式旋耕机进行土壤破碎翻松,使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根据不同作物进行适宜的平畦、高畦种植,并进行整地覆膜,采用畦上覆膜、膜下滴灌的模式。

2.2.2 田间管理技术 根据不同作物耕种方式的不同,采取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田间管理。如在中耕锄草环节,青花菜主要采用3WG-4A 型履带式农田管理机或SB-双铧进行第1 次中耕,清除杂草;胡萝卜多采取人工修补地膜、间苗等操作。在施肥环节,幼苗定植成活后用稀释(1∶5)的腐熟粪肥提苗,并辅以通过有机认证的有机肥料,14 天冲施1 次。田间水分则根据不同蔬菜品种、生育期及季节进行管理,生长前期浇足缓苗水、定根水;定植后4~5 天浇透缓苗水,以后不旱不浇,然后蹲苗;生长中后期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原则,叶片生长旺盛期及花球形成期需水量增加,雨季及时排水,防止涝浸。

2.2.3 病虫害防治技术 坝上地区气候冷凉,病虫害相对平原地区发生较少、较轻(闫凤岐 等,2018),在病虫害防治上优先使用农业、物理和生物措施进行预防。农业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实行轮作倒茬,减轻地下害虫为害;春、秋深翻整地,冻晒虫卵及虫体,随犁灭虫;中耕的同时进行人工除草,清洁田园,及时摘除被害叶片,减少虫源;复种二茬菜在定植前清除残株、老叶、杂草等。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主要为采用佳多PS-15H 型自动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黄板诱杀小菜蛾、蚜虫等害虫以及糖醋液诱杀地下害虫的方法控制害虫数量。

2.3 新型经营主体现状

截至2020 年,坝上地区有机蔬菜新型经营主体有16 家,包括丰宁县5 家、尚义县4 家、沽源县2 家、万全县3 家、张北县2 家。其中丰宁昌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丰宁满族自治县荣达农业有限公司、丰宁平安高科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公司共注册妻喜、福国益农、维乐夫、绿霸、潮河源、小汤山等19 个有机蔬菜品牌,并与北京蔬菜经营企业进行合作,在京津地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坝上地区有机蔬菜新型经营主体以合作社、企业及种植园区为主,主要经营有机蔬菜的种植、初加工与销售。以3 家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为例(表6),其主要以承包农户田地、雇佣当地农民进行有机蔬菜种植为主,大多数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同时也不具备专业的有机蔬菜种植科研团队;加工车间多以蔬菜清洗、分拣流水线为主。3 家企业中有2 家拥有保鲜冷库,为自身提供存贮的同时还可为其他小规模有机蔬菜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保鲜冷藏仓库。

表6 坝上地区有机蔬菜代表新型经营主体主营业务与生产规模

2.4 主要销售渠道

河北省坝上地区有机蔬菜的销售渠道主要为农超对接、社区配送、电商等,主要销售区域为京津冀、上海等地区(表7);经营企业大多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海蔬菜集团、物美超市、永辉超市等机构、企业合作,将企业生产的有机蔬菜通过农超对接的方式销售给消费者。以丰宁昌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德丰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这2 家企业在北京市西城区共开设蔬菜直营店28 个,航天五院便民菜站1 个,在北苑家园开设具有108 个摊位的早市,租赁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分拣车间1 000 m,社区直通车21辆,服务社区45 个。

表7 坝上地区有机蔬菜经营主体代表销售区域与渠道

3 坝上地区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3.1 水资源约束严重

坝上地区是我国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申书兴,2020),平均每667 m耕地水资源量仅110 万m,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如表8 所示,2020年坝上地区蔬菜作物用水量为6 876 万m,明显高于粮食作物(517 万m),其中叶菜类蔬菜用水量较高。

表8 2020 年坝上地区蔬菜和粮食作物用水量

根据河北省《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张家口市《关于坝上地区水资源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要求,坝上地区加强取水管理,下达了不再新打机井的禁采令,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严格控制蔬菜种植面积。2020 年坝上地区地下水控制指标为8 982.68 万m,农业用水量控制在7 698.42 万m,其中蔬菜作物用水量占农业用水量的89.32%,占地下水控制指标的76.55%。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约束下,耗水量较大的蔬菜产业受到较大冲击,2017—2020 年坝上地区部分蔬菜由于水资源紧缺已压减种植面积5 830 hm,影响了有机蔬菜产业规模的扩大。

3.2 有机蔬菜种植收益不高

因种植有机蔬菜投入成本较高,销售困难,有机蔬菜与普通蔬菜种植收益基本持平,导致有机蔬菜经营主体种植意愿不强,不愿扩大种植规模。2020 年笔者对坝上地区182 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有131 户农户表示不愿意扩大有机蔬菜种植规模,占比约72%,主要原因有:销路不畅通(占比21%)、种植收益不高(占比29%)、土地成本高(占比10.69%)、有机认证费用高且过程复杂(占比19%)、人工成本高(占比19%)。其中有机蔬菜种植收益不高占比最大,是影响经营主体种植意愿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着坝上地区有机蔬菜产业发展。

3.3 有机蔬菜产业链条不完善

有机蔬菜产业链条的有效延伸与完善是带动其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推手,而坝上地区有机蔬菜产业链条不完善抑制其产业发展。在种植环节,基层农业劳动人员文化素质相对偏低,根据对坝上地区182 户农户问卷调查,66%的劳动力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影响了对有机蔬菜种植技术的采纳与应用。在流通环节,坝上地区有机蔬菜大部分于地头市场进行交易,没有专业的有机蔬菜交易市场,缺乏高效的产销对接机制。在加工环节,坝上地区地理位置偏远,栽培技术落后,蔬菜产品品质不稳定;蔬菜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加工工艺落后,只是对蔬菜进行简单的分级、清洗、消毒、包装,企业品牌知名度低,产品溢价能力差。在营销环节,营销渠道单一,多通过线下销售,营销机制不健全。

4 建议

4.1 发展节水高效种植,促进有机蔬菜可持续发展

坝上地区应坚持以水定产,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效益为目标,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引导水资源重点向高效、节水型农业倾斜。首先,政府应引进节水型蔬菜种植技术,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其次,调优灌溉方式,引进节水型灌溉设备,用滴灌替代喷灌、智能滴灌替代普通滴灌。再其次,生产主体应最大限度减少灌溉次数、降低单次灌溉用水量。最后,重点发展青花菜、马铃薯等节水潜力大、产出效益高、出口能力强的有机蔬菜产业,适当扩大有机蔬菜种植面积。

4.2 扶持龙头企业,打造有机蔬菜区域公用品牌

政府应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引领作用和专业化分工。首先,新型经营主体要继续挖掘有机蔬菜市场价值与优势,注册坝上地区有机蔬菜商标。其次,政府应扶持龙头企业完善有机蔬菜产业链,发挥示范推广作用,实现统一、规范的“坝上有机蔬菜”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品牌公用化程度、企业认同感。最后,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应通过媒体宣传、农产品推介会、广告投入等多渠道双向合作,推广坝上有机蔬菜品牌,坚持品质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继续增加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数量,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4.3 加快营销渠道创新,提升有机蔬菜价值

拓宽坝上地区有机蔬菜销售渠道,推动有机蔬菜经营主体与京津、上海等高端消费群体对接。首先,鼓励龙头企业实行“订单生产”,发展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推广会员制和社区配送等机制,扩大高端消费群体。其次,可结合坝上地区生态农业观光园、乡村休闲游和采摘园等项目,提高有机蔬菜市场竞争力。最后,可通过对接京津、上海等高端消费群体,带动有机蔬菜经营主体收益提升,从而提高有机蔬菜经营主体种植意愿。

4.4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产品质量

政府应加强对有机蔬菜经营主体的专业知识、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训,解决技术性问题。首先,引进专业的知识与技术培训人员,定期对有机蔬菜经营主体进行培训。其次,培训过程中做到互动交流,让农户更加了解种植有机蔬菜的技术要领。再其次,除课堂培训外,结合实地培训,增强农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技能水平,提高种植信心。最后,通过技术支撑,提高有机蔬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有机河北省番茄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喝有机
HOME家系列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编辑部故事
爱挑剔的番茄
河北省商务厅原巡视员仲继安涉嫌受贿被逮捕
有机选择题的八种类型
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