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学生心理咨询的家庭医生模式构建的研究

2022-05-30许嘉亮 叶丹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0期
关键词:特殊学生心理咨询

许嘉亮 叶丹娜

【摘要】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以特殊学生心理咨询为突破口,以特殊学生综合康复训练的需求为依据,充分了解特殊学生家庭心理咨询的需求,整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支持家长,在社会、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教学活动中,重点加强对家长特殊教育理念、方法、技巧的引领和培训,充分发挥和提升特殊学生家长自主开展心理咨询的积极性和科学性,大力倡导和实施家校合作的协同教学,努力构建特殊学生心理咨询的家庭医生模式。研究促进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学校的“医教结合”的心理咨询的品质,使更多的特殊学生终生受益,帮助更多的特殊孩子家庭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特殊学生;心理咨询;支持性教育;家庭医生模式

“医教结合”不仅是现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亦是教学实施的其中一项原则,“医教结合”理念与具体措施的体现之一是构建综合康复模式。在九零年后,支持性教育需求加大,于是“支持”成为特殊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并加以整合、而现有相关资源,包括学校、家庭与社区则需要相互联系、配合,形成有机结合。

支持性教育需要家长的加入,这一方面体现特殊学生家庭的综合情况及需求得到重视,同时家长会对特殊教育有实效且稳定的系统支持,家校密切合作,让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一、“家庭医生模式构建”的现状不容乐观

当前家校合作的难点之一是两者之间联系不够,沟通不畅,意见不合。对家长来说,将对子女的知识学习、动作发展、处世修养等综合素养的提升都寄望学校,希望学校帮办所有,而自己却置身事外,甚少陪伴子女;而其他与学校接触度高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通常为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和机械地执行学校布置的任务单,不求甚解,较少自己独立观点;在特教学校方面,目前政府社会对其提供资源充足,比如专业的设备,专业的书籍、专业的师资,但与家长面谈机会不多,且每段谈话时长无法完全满足家长需求,家校沟通交流机会需扩大,各资源间统合及利用率需提高。

在2016年版《培智学校课程标准》出台后,新时期的特殊教育课程实施实现了有据可依。但是,在教学理念、具体教学上,特殊教学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亟待统一教学思想,细致落实,加大课堂教学监督力度。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家长资源,因为他们对特殊儿童有设身处地的体验;调动教师资源;因為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调动学校资源,因为学校就是特殊教育的前沿阵地。本研究从学校个别康复的实际出发,讨论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的方法,提高家校医教结合效能,充分服务特殊儿童家庭,从而更好地教育更多的特殊儿童。

二、“家庭医生模式构建”的研究意义深远

特殊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对特殊教育课程标准的正确理解与落实,同时更需建构一套完整特殊学生的支持系统,以满足特殊学生的特殊需求。间接辅导特殊学生的父母,比直接面对特殊学生更有效、更实用。因为特殊学生家长是特殊学生长期的、直接的学习协助者和生活照顾者。该家庭体系比任何教育医疗机构及其他专业人员、更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清楚了解特殊学生家庭需求、全力支持家庭,将是目前对特殊学生最合适的服务方式。家庭教育在特殊教育中有着支持性地位。家长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他们是对孩子疗育的临床实践者。在对孩子日常生活的照顾教导中,家长起着示范引领的作用,是孩子学习的信心来源与源动力。再者,家庭资源的有效调动,会让特殊学生的个体康复训练的效果有良好的提升。日常的学习、生活习惯养成有高质的实现,从而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我校“家庭医生模式构建”研究的具体过程

(一)提高理论认识,明确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

1.支持性教育:支持性教育是指将把特殊教育的核心放在对学生成长与康复的支持上,以此整合、利于所有资源,实现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紧密联系与高效合作。支持是什么?这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资源,当然也包括各种实物资源。这个目的在于实现学习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生活、自主工作。

2.家庭医生:一般意义上的家庭医生指的是处于当地社区的、可供利用的设施及资源,家长能在此平台上中获得所需的资源,从而提高其家庭教育效能,使学生家庭得到尊重,家庭的压力得到缓解。对于特殊教育而言,家庭医生指的是学校向学生家庭提供教学及生活资源上的支持。

(二)选取适宜的研究对象,理清研究的主要内容

家长是孩子最主要的教育者,家长参与教育孩子,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发展,有助于构建和谐一致的教育环境,促进孩子积极健康的发展。特殊学生在身心发展上有其特殊需要,不能仅依靠有限的学校康复资源。学生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需要充分发挥,如此特殊学生的康复训练才有显著效果。

由此我们有研究构建特殊学生心理咨询家庭医生模式的设想。

针对此次理念,我校对孩子家长在家庭心理咨询上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原因。我们对全校85名在读学生(一至九年级学生)的家长进行心理咨询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

1.家长了解心理咨询的重要性

学生家长有心理咨询的需求。在家庭心理咨询中,家长普遍反映缺乏咨询的方法和技巧,被孩子的行为问题、语言发展迟缓所困扰。

2.家长急需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与指导

家长们很想通过参与心理咨询来促进自己孩子的进步,但苦于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的指导。由此可见,家长急需专业的知识和指导对孩子进行心理咨询。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家长的意愿,选取我校和社区合共近30名特殊学生心理咨询为研究对象。以这些特殊学生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的需求为依据,充分了解特殊学生家长家庭心理咨询的需求,整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支持家长,在家庭、学校、社区的互动教学活动中,重点加强对家长特殊教育理念、方法、技巧的引领和培训,充分发挥和提升特殊学生家长自主开展心理咨询的积极性和科学性,大力倡导和实施家校合作的协同教学,努力构建特殊学生心理咨询的家庭医生模式,让家长参与进特殊教育行列中,使更多的特殊学生终生受益,帮助更多的特殊孩子家庭。

(三)采用行动研究法,制定科学的预期目标,有的放矢

采用“学校本位”的行动研究法,以学生综合心理咨询为整体规划,由学校教师及家长在真实的心理咨询情境中,研究如何满足特殊家庭心理咨询的动态需求,建立以特殊家庭需求为核心的心理咨询支持系统。此研究结果能满足家长的需求,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具体的预期目标是:

1.了解特殊学生家长在家庭心理咨询中遇到的困难及需求。

2.根据学生家长的需求,整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给家长提供支持。

3.完善学校心理咨询体系,构建家长介入学生心理咨询的支持模式。

(四)认真规划可行的研究步骤,分段实施

本研究模式为行动研究,步骤分三步。

1.准备阶段:做好方案的准备工作。

成立研究小组,明确研究目标。

加强理论学习,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研究计划,确定工作策略。

调查、研究全校、周边社区特殊学生家长对孩子开展心理咨询的现状,明确对家长参与心理咨询的教育策略。

选取部分最迫切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特殊学生家长,确定研究对象。

对特殊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咨询研究方法、技能技巧的初步培训,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做好前期的相关准备工作。

2.实施阶段

对选定的研究对象加强对心理咨询过程的指导、监控和交流研究,定期开展如:家长介入心理咨询方法技巧的讲座,家长介入心理咨询经验交流、家长介入心理咨询现场观摩等活动,并在实施过程中研究、调整、完善课题方案。具体做法:

(1)提高家长介入心理咨询的能力

定期专题讲座培训;

家长介入心理咨询的咨询活动;

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和社区康复机构之间的观摩交流活动。

(2)加强对家长介入心理咨询的实施各阶段的研讨

调查阶段:由校心理咨询小组的教师和家长对研究对象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和训练前的基础能力评估,提出心理咨询建议。

计划阶段:由校心理咨询小组的教师与家长集体研讨交流,由家长主导,详细制定出各个研究对象的心理咨询计划。(包括心理咨询的长、短目标;心理咨询的具体方法、途径;心理咨询的器具等)

实施阶段:由家长根据制定的康复计划对特殊学生实施心理咨询,并做好心理咨询的情况记录。

评估调整阶段:家长对孩子上阶段实际的心理咨询的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并进行训练后的基础能力评估,调整和制定下一阶段的心理咨询计划。

(3)总结阶段

做好资料分析、整理工作。

总结及形成成果。

四、我校“家庭医生模式构建”研究初见的一点成效

(一)现实成果

通过研究,摸索了提高家长参与家庭心理咨询参与积极性的模式,利用开展家长专题培训,开展亲子训练等方式,初步构建具我校特色的心理咨询家庭医生模式,教给家长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指导家长在家进行心理咨询。在实践过程中,康复教师撰写家长亲子训练指南,为我校教师搭建专业化平台,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分析、整理学生个案接受咨询前后的评量资料,对训练后家长的反馈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发现在家长的支持下,学生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进步。

(二)理论成果

1.家长方面的提升

家庭医生模式的构建有助于满足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期望,转变家长对孩子教育观念,即时强化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特殊学生家长对此服务模式有迫切需求,不会因为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及自我期望的不同而有改变。当家长感受到尊重,他们的参与度也会提高。

以往特殊学生的心理咨询都由学校的老师包办,家长常常以工作繁忙或不懂训练为借口拒绝配合或参与。而现在,家长通过每天参与学校的心理咨询活动,不但潜而默化地习得了方法和技巧,更看到自己孩子或與其孩子同等程度的孩子是可以训练的,并与取得教育成效的家长交流训练的心得,从而转变家长对孩子的错误观念。同时,在全校的家长活动中,让个案的孩子进行能力展示,邀请其家长发言,大家肯定和赞同家长的训练方法和观念,能很好地调动家长开展家庭康复教育的积极性。

2.教师方面的提升

在研究中,所有心理咨询的教学活动以及对家长的专业培训的调整都是根据每个家长的需求设计,而非事先安排,需求不同,活动和培训也随之而变化。心理咨询活动的观摩和教师对家长的培训不仅提升家长家庭心理咨询的实践能力,更提升学校课程质量及教师教学能力。同时,参与研究的家长也是教育的资源,他们不仅可以给其他家长提供支持,更可以给教师提供支持,这些分享与交流更为全校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支持,有助于全校教师的专业技能的提升。

3.家校合作方面的提升

家庭医生模式的构建,学校是从特殊学生心理咨询需求的角度入手支持家长,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家长对其孩子的综合心理咨询的能力,使他们通过学校的支持转为自我的支持,使家长更好地参与学校的教育。这时,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养护者,更学校信息的接受者、执行者和传递者,学校不但尊重了家长的需求,更视家长为教育合作者、决策合作者。以学校为平台搭建了特殊学生心理咨询的家庭医生模式,动态地满足特殊学生的康复教育训练需求,提高了家长的主人翁精神,增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意识以及教育行动力,发挥家长的效能,监督学校医教结合的教育效果,使家庭教育训练与学校教学品质得以相互促进与提高。

4.我校“家庭医生模式构建”研究的努力方向

在本模式中,教师教给家长的心理咨询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让家长在支持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拥有解决问题的自信。总之,从物质及心理上的家校联合、家家互助、相互支持、社区支持模式,引导家长从对环境的依赖转变为“自我支持”,曾经有位家长说过:“了解我们的孩子,找一种适合的生活方式,不放弃、不后悔、不幻想、保持乐观、认真过每一天……”。

特殊学生心理咨询的“家庭医生模式构建”是一个动态推进的过程,也是家长及学生成长的路程,无须拔苗助长。我们要让家长加入特殊教育中,家长在不同起点上的接受和适应力是不同的,家校互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逐渐达到最佳状态。因为每个孩子实际问题不同,师资水平、家长文化程度、学校设施设备等条件各异,需要专业、灵活的活动设计,所以各家庭要因地制宜地做调整。家校联动、合作宣传与推广,让家长参与家庭教育训练得到重视,推动特殊教育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家勤 .《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的家长义务》中国特殊教育2001(6):3-7

[2]刘全礼.《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32-35

[3]李翠玲.《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理念与实施》华夏出版社,2011:5-7

[4]李生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科学出版社 ,2007:71-74

[5] Edward E. Jacobs,Riley L. Harvill,Robert L. Masson《团体咨商技巧与策略》 程小苹 五南出版社,2013:82-86

猜你喜欢

特殊学生心理咨询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如果努力暂时看不到结果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态度与求助行为关系研究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态度与求助行为关系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管理及心理干预方法探讨
浅谈特殊学生在歌唱教学中对歌曲的情感表达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探析
心理咨询不简单
浅谈对特殊学生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