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特殊学生在歌唱教学中对歌曲的情感表达

2017-03-01吴慧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8期
关键词:特殊学生歌唱教学情感

吴慧哲

摘 要:情感是音乐的源头,声音则是情感的展现与表达。特殊学生喜爱演唱歌曲,用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在演唱歌曲时,只有牢牢地把握歌曲的内在情感,才能更好地提升歌曲的艺术性,感染听众,从而树立特殊学生的自信心。特殊学生受智力的影响对抽象的情感表达较为困难,如何在歌唱教学中引导特殊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把握歌曲的音乐情绪、音乐形象,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关键词:特殊学生 歌唱教学 情感

音乐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无需任何媒介就能使人产生情感体验。马丁.路德说过:“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不为音乐所动的人,我必定把他比作木石。假使身为教师而不会唱歌,那简直没有为人师的资格。”由此可见情感是歌唱的灵魂,歌唱者在呈现艺术形象的过程中,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依赖情感这条纽带。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一样,有着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天性。为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在歌唱教学中寻求迎合特殊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质上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1]

一、使用教学具创设教学情境,挖掘歌曲内涵

使用教学具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能激发特殊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调动特殊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歌唱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图片、幻灯片,特殊学生感官本来就不如正常学生一般敏锐,如果只依赖传统的教学模式,单纯以教唱歌曲,让学生机械地模仿,音乐课索然无味,学生完全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学具的使用则改变了这种状况。根据歌曲的内容或是与歌曲相关的部分制作教学具,然后和教师语言进行有效的整合、让教学环节更加清晰、自然,也能更合理、更快捷地展示给学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身临其境,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运用教学具能为歌唱教学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演欲望。比如,在教唱歌曲《小猪睡觉》一课时,歌词中有一句“大耳朵在扇扇,小尾巴在摇摇”。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小猪这个形象,我制作一个没有耳朵小猪,然后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将小猪的大耳朵贴到小猪的头上,既锻炼了特殊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小猪这种生动、憨厚的形象。我又用体育课上废弃的绳子制作了小猪的小尾巴,用夹子固定好,请学生互相用夹子在裤腰上装上小尾巴,在他们晃动屁股的时候,小尾巴也跟着摇起来,非常有趣。运用了这些教学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收获了快乐,个快速掌握了歌曲内涵,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教学具的使用,可以把音乐的情感与艺术形象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热烈的氛围和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学习,教学具的加入让歌唱教学中化静为动,生动的教学具配合直观的音乐,使学生的视听审美得到了满足,用这样的方法传递知识,给音乐课堂注入了充分的活力和美感,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期待。因此,运用教学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歌唱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起来,自然而然就能理解歌曲内涵了。[2]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歌曲情感

特殊学生多对歌唱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和动力,是学生喜爱音乐、获得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的前提。结合多媒体,以听赏、体验、合作、演唱、集体表演、个人表演等丰富多彩教學形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特殊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九年,九年以后他们便会投入到社会中,所以音乐学科的教学内容也应当尽量选择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作品,为学生将来更好地投入社会做一些情感和实践的铺垫。

在过去传统的歌唱教学中,是以教师弹唱、学生模仿,或听CD学唱的方式为主,学生完全提不起兴趣,35分钟的课堂真的“坐如针毡”。特殊学生本身的注意力就不集中,再加之这种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便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显得很被动,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达不到教学效果不说,甚至让学生对音乐产生了一种抗拒,这样,便与音乐教学的情感目标背道而驰。但多媒体的运用则让音乐教学立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使用让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在多媒体教学中,能将音乐和动画组合,能将图像和声音组合、能将文字和影像组合,彻底将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动态的音乐形象,把音乐中的各种色彩、各种美充分表现出来,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真正让学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例如我在教唱六年级上册《箫》中,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得表达歌曲情感,我把这个乐器的图片和独特的声音播放给他们欣赏,很多学生一开始以为箫是笛子,我便将笛子和箫的图片同时出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从这两种乐器中找一找区别,还出示两位音乐家演奏这两种乐器的视频,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两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完全不一样:笛子是横着吹奏的,而箫是竖着吹奏的。笛子的声音清脆、高亢,箫的声音温润、婉转。通过这一系列的多媒体演示,我发现学生很快地掌握了这种民族乐器的表现形式和它音色的独特性。有的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模仿着吹箫的动作,有的学生忍不住站起来走到媒体前想看的更清楚,有的迫不及待地想举手问问老师,还有的小声的和身边的同学讨论起来,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因此在演唱歌曲《箫》时,学生也自然而然地运用优美抒情的声音表达歌曲情感。[3]

所以利用多媒体生动的图像和影像以及音乐片段的使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期待,帮助学生在歌唱歌曲时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抒发演唱歌曲的情绪。

三、重视教师示范演唱,表达歌曲情感

特殊学生情感短暂不稳定,对通过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手段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的歌曲理解困难。因此要培养特殊学生喜、怒、哀、乐的情感,教给他们表达情感的技能,不断为特殊学生积累生活经验。教师做为音乐课堂的引导者,起到的作用就尤为关键。为了帮助特殊学生进入歌曲意境,使特殊学生熟悉乐曲和歌词,有效地激发特殊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表达歌曲感情,我十分注重充满感情富有感染力的示范演唱,要使特殊学生唱得有感情,教师先要充满感情,以情传情,把孩子带进歌曲的意境,直接感受歌曲的美。在教唱歌曲《理发师》时,我准备了理发师的服装、理发的工具(剪刀、喷雾),还贴上了理发师的胡子随着歌曲演唱、律动,并用生动、丰富的肢体动作随旋律剪头发、喷雾,一个真实的理发师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当歌曲的形象在孩子心中产生共鸣时,孩子便产生表现的欲望,情不自禁地表演起来,这种表演是对歌曲感受的深化。

特殊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往往开心时就大喊大叫,破坏了音乐的美感。因此,必须指导特殊学生处理好演唱歌曲时快慢、强弱、连贯与跳跃的变化。例如,2/4拍的歌曲,速度比较明快、跳跃,演唱时要唱得欢快、活泼,3/4拍、4/4拍的歌曲,速度比较缓慢、抒情,演唱时要唱得连贯、柔和。首先教师要把握好歌曲的感情,从歌曲的歌词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歌词的意境,然后启发学生说出整首歌曲的情绪,教师在示范演唱歌曲时,配上表情、肢体语言或一切有助于学生感受情绪的手段把歌曲生动地呈现给学生看,遇到特别能突出歌曲情感的乐句或者字词可以停下和学生共同探讨,鼓励学生模仿、创编律动演绎歌曲,深化情感体验。例如歌曲《粉刷匠》中“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要把这个“强”字唱得重一些,唱出粉刷匠这种自豪的感情,“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描写的是粉刷匠的劳动时忙碌的情景,要唱得轻快、跳跃一些,“哎呀我的小鼻子,变了变了样”是歌曲的经典之处,表现了粉刷匠活泼俏皮的样子,所以学生在演唱这个乐句时,也不自觉地摸摸自己的鼻子,唱出了快乐、幽默的情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便是完全没有听过的歌曲,聆听之后也能较为准确地说出歌曲情绪,并在演唱时准确地表达歌曲情感。[4]

歌唱教学中,重视教师的示范演唱,带领学生进入歌曲意境,指導学生通过情感表达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

歌唱教学的主旨就是通过千姿百态的信息呈现方式以及演示、互动、自学、创造等形式,引导着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思考美和理解美,启迪学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结合“二期课改”建构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使特殊学生真正通过音乐课而爱上音乐,切实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作为特教音乐教师,我们要切实考虑到特殊学生的这种特殊性,合理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运用教学手段,要让学生始终对音乐抱有积极性,带着期盼走进音乐课堂,待到走出课堂的时候,则收获的是满满的快乐。[5]

参考文献

[1]梁侠宾;音乐教学要重视学生个性兴趣的培养[J]. 广西教育; 2007

[2]维克托·亚历山大·菲尔兹(李维渤译)训练歌声[M].上海文艺书版;2003

[3]李梦吾;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作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1年01期

[4]周红;表情达意与心灵润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杜青青;音乐治疗在智障儿童领域里的实践研究——走进智障儿童的声音世界[J];人民音乐;2011年06期

猜你喜欢

特殊学生歌唱教学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管理及心理干预方法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探析
聆听,让生命如花
对特殊学生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时期歌唱教学三部曲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