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策略探析
——以台州和合公园为例

2022-05-28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

建筑与文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公园景观生态

文/金 坤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 教 授 博 士

卢思嘉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 硕 士

金义茗 温州肯恩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对效益的片面追求,城市环境已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吞噬了有限的自然空间,生态破坏、文化风貌缺失等问题在国内城市发展中时常出现。城市中心是社会活动的集聚地,虽是寸土寸金的经济核心,但市民对优美环境和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更为迫切,同时城市的精神建设也需要综合性的载体。因此,作为基础民生工程及城市的形象客厅,在城市中规划建设生态公园,是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之一,研究分析其设计策略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研究背景

1.1 相关概念

公园是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的园林。它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生态系统和绿化景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不仅能改善城市环境,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娱乐、健身交际等方面的需求,还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精神文化,参与着城市形象的塑造。

城市生态公园是指位于城市中,在生态学及其相关理论指导下,建立起的有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能力的综合性自然生态系统。与传统的城市公园相比,城市生态公园的核心在于生态[2]。根据场地条件、建设方式及目标的不同,生态公园可分为保护型、修复型、改善型和综合型等。城市生态公园的面积跨度在数公顷到数百公顷之间,研究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不同规模的公园自然形成等级化的生态特征[3],规模越大,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乡土物种、景观等生态指标越好。而城市中心的用地紧张,一般仅能建设中小型生态公园,1.5 ~3.0 公顷的核心生态区具有较佳的生态/规模效益比。

1.2 发展历程

17 世纪,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获得胜利,没收的封建皇家园林对公众开放,便有了“公园”的说法[4]。随后许多城市开始在市区规划公共绿地,城市公园的建设由此展开。19 世纪末,国外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城市公园建设中的自然环境问题。他们主张尊重地区的原有景观,根据场地原始的自然状态来进行设计,并提出要把城市绿地的建设结合具体的生态环境,即建立城市生态公园。20 世纪60 年代,随着工业的快速兴起,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愈发严重。“八大公害”事件的相继发生,更使公众意识到城市发展和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5]。人们开始将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共同考虑,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随着“人与生物圈计划”“绿色城市”等运动的开展,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向前大步推进。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进入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西方现代建筑历程所带来的城市弊病也同样在我国一一出现。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期,生态公园特别是位于城市中心的生态公园,往往作为城市的形象标志,其建设得到了各方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1.3 研究梳理

在基础理论研究中,对于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发展、规划、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相关研究都强调景观生态学、低碳理念以及绿色技术在具体设计中的应用。但对于自然生态、地方文化和特色风貌的关联性研究,则涉及较少,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在具体的技术研究中,有较多的专项成果。例如植被的自清洁能力、构建复层植物群落技术、生态驳岸、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等;随着海绵城市的推广,雨水收集和透水铺装也逐步得到应用和推广[6]。

1.4 现存主要问题

(1)脱离总体规划布局

城市生态公园是城市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建设不是孤立的,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特别是在城市中心,要尺度合理、符合城市整体形象、发挥核心地块的价值,同时为城市发展预留调整空间。有些项目往往因为太追求视觉效果,而忽视了周边的规划布局,对风廊、排涝、人流等技术因素也未作考虑,不能充分发挥生态公园的效应,造成脱离环境、效果不佳等问题。

(2)忽视生态地方特性

城市生态公园不仅强调休闲娱乐功能,更注重对当地生态的维护。但目前许多地方将城市生态公园与城市公园视为相同的概念,忽略了其“生态性”的部分。公园建设要结合地方特性,尤其是植物的选取和群落搭配,更要结合原始生态条件和环境需求。具体问题主要有:核心生态区规模不达标、强行种植不适宜的植物、过度种植观赏性植物或者过多使用人工景观等。

(3)缺乏文化特色

当前许多城市生态公园存在形式单一,特色不够突出的问题。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其自然地理、风土人情也都各不相同。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要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不能盲目追求新奇和规模,防止同质化倾向。

(4)人本主义缺失

城市公园的服务主体是人,应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保持对使用人群的关注。否则会脱离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使用体验上的问题。使用者的空间、距离、色彩和游览感受需要重点关注。如果忽略使用者,公园的空间尺度、植物搭配以及规划流线等方面都会出现相应的问题。

2 国内外先进案例

(1)纽约中央公园:位于纽约的城市CBD中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生态公园之一。它旨在营造一个自然开放的大众公园,将自然与人为行动完美结合。设计尊重生态公园的特性,将区域内的草地、丘陵、森林、湖泊等景观地貌都完好地保留下来。功能分区合理,内设喷泉广场、休闲草坪、动物园、运动场等,可以举行多种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园区内的步行和观光车道分开,周边城市干道从园区的地下穿过。并对功能及管理运营做出合理规划,可以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7]。

(2)杭州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城市西部中心,占地约11.5 平方公里,是国内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公园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以最少的人为干预来达成最大程度的生态保护,充分尊重原始生态环境。通过对湿地生态的维护和修缮,建立完善的水处理系统,优化植物群落,并将当地的民俗文化融入特色景观中,提升了公园的文化内涵[8]。

(3)南京河西生态公园:是南京市河西新城建设的先驱项目,旨在打造城市与自然和谐互动的滨水空间。公园以湖水为景观核心,嵌入景观桥、亲水平台等多种形式,保证市民与自然水体的互动体验。公园的水面还连通城市固有水网,在补充城市景观的同时可以发挥良好的防涝作用[9](图1)。

图1 纽约中央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南京河西公园

3 设计策略应对研究

3.1 生态优先,改善城市环境

生态公园是城市的绿肺,它在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0]。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应将生态摆在优先位置,要符合城市规划,结合具体的自然环境来选择最合适的建设方式。一方面生态公园要立足具体场地环境,将原始生态保留下来,把绿色融入城市。在提升城市绿化面积的同时,充分发挥它对环境的调节和修复作用;另一方面,将城市生态与市民生活更好地联系起来,为市民提供一个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公共活动场所,开展休闲、教育、娱乐、运动等活动。即从生态环境和市民生活需求两方面展开,对城市环境进行全面改善。

3.2 文化引领,突出城市特色风貌

生态公园不仅是城市生活的调节者,更是城市形象的塑造者。要充分结合地方文化,不仅包括建筑、自然风景、手工艺等物质文化,还有传统风俗、宗教信仰等非物质文化。在此基础上提取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和意象,借助创新性的表现手法,将其运用于公园景观小品、主题雕塑等设计,突出城市特色风貌。生态公园作为城市文化的引领,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效促进地方文脉传承,增进市民对城市的亲切感和心理认同感。

3.3 以人为本,空间尺度宜人

民众是城市生态公园的使用主体,公园设计应注重“以人为本”,满足人们休闲、运动、社交等多方面的日常生活需求,充分考虑人的心理、生理因素,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并贯穿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使公园真正结合市民需求,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在具体场景营造中,要兼具尺度适宜和视觉多样性,设置多类型的生态空间和植物搭配,既要有开阔的草地、水面及开放景观来满足市民户外活动需求,也要有相对安静、尺度适中的休憩场所,还要有幽静的林间小径,营造相对私密的交谈空间。

3.4 科技赋能,融合技术创新

科技发展给生态公园的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比如通过数字化技术、海绵城市、新能源应用等创新技术应用,打造生态公园的绿色低碳和亲近自然特性。另外,大数据背景下的公园管理和分析工作,可以依托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等,对区域内社交网络、交通传感、位置服务等数据进行分析,科学把握公园各部分的使用情况,及时做出判断与调整[11]。开展未来社区场景的CIM 数字化平台建设,通过建立统一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可实现对园区的全周期智能化管理。还可以参考TOD导向的梯级开发,实现疏密相间的复合空间和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4 案例应用分析——台州和合公园

4.1 设计主题:和合文化的传承

浙江台州很注重中华传统的和合文化的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给和合文化作了一个非常直接的解释:“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和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理念,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家庭、社会以及与自然关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家庭、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当前和合文化的要点,充满东方智慧和生命力。继承发扬和合文化,对促进全面小康和高质量发展有着广泛的现实价值。

和合公园定位为城市中心生态公园,寓意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之地,也是对传统和合文化的传承弘扬。公园位于台州市CBD 核心,也是城市景观主轴线中心最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图2)。用地北眺白云山、南望乌龟山,葭芷泾由南向北从基地东侧流过,四周均为城市主干道,交通便利。和合公园由一主(生态公园)四辅(水之园、林之园、花之园、贾之园)5 个城市公园构成,总占地约19 公顷(水面2.52公顷),建筑地上面积1645 平方米,地下面积56390 平方米,设有商业街区、停车、人防及设备等用房,共有地下车位1551 个。该项目为规划、建筑、景观、市政、基坑、水处理等专业的复杂综合和交叉。设计依据现代生态理论,融入地方历史文化和传统山水美学,形成了和城市共呼吸、与市民同生活的特色生态公园(图3、图4)。

图2 总平面图及全景鸟瞰

图3 西南向实景

图4 俯瞰全景

4.2 总体功能布局:人文与生态的融合

和合公园功能布局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要求,围绕“一心三轴四片”的规划结构,形成了综合开放的城市景观空间。其中“一心”指生态公园的核心,“三轴”为城市景观主轴、生态轴和人文轴,“四片”则为林之园、花之园、水之园和贾之园四个片区。

园区依托生态轴和人文轴,将场地划分为静态半开放空间和动态开放空间,体现了人文和生态的融合(图5)。人文轴线的动态开放空间,由场地北边的贾之园、东边的水之园和中心生态公园东北角的休闲活动区共同构成。贾之园注重商业文化和服务,水之园则营造悠闲轻松的公共活动场所。休闲活动区以广场、大草坪和人工林为主,包含了茶庄、温室等人文景观,并与地下空间联动设置活动服务设施。

图5 规划结构及功能布局分析图

生态轴线的静态半开放空间,则由西边的林之园、南边的花之园以及中心生态公园的自然生境区和半自然生境区一起构成。林之园主要展示台州的植物文化和栽植历史,花之园则以台州市花为主要品种来表现花的主题。自然生境区以原生态密林为主,而半自然生境区为生态树林和人行步道,给市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亲近自然方式。

4.3 生态格局分区:三区十景

生态公园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特定生态问题、减少建设运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同时还要留有足够的活动区满足居民的各种游憩需求。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和合公园的生态格局分为核心生态斑块区、缓冲生态斑块区、使用功能斑块区。核心生态斑块区是人工建设但具有特定自然生态功能的近自然植被覆盖的地面和自然水域,景观具有自然特征。其大小约占公园总面积的45%,由自然生境林、半自然生境林和滨湖生态林三部分组成;缓冲生态斑块是以观赏为主的结构层次,是简单的人工植被景观,呈现半自然状态,具有生态教育和生态体验功能,由观赏性林地区、观赏性水体区和生态林业区共同组成,其大小约占公园总面积的25%;使用功能斑块是供人活动为主的空间区域,景观具有较强的人工特征。由园区的建筑、广场入口和草坪活动区共同组成,其大小约占公园总面积的30%。

景点内容的设置联系生态主题,体现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塑造反映和合文化内涵,既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共享性”特点,又具有主次节奏变化的景观效果。生态公园内设置了十个主题景观点,分别为赏花、聆溪、鸟语、观叶、听风、文心、揽雾、嬉水、舞蝶和品禅(图6)。其中文心是和合湖中心的绿岛,文韵其中,形状类似台州地图,也称为台州之心;舞蝶是中心大草坪区,风筝放飞犹如缤纷斑斓的蝴蝶(图7)。各景点内部设置紧扣景名,围绕场地的花鸟植物和水体景观展开设计,结合人工辅助设施,构建了一片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生态区域。

图6 和合湖西向全景(嬉水)

图7 中心大草坪(舞蝶)

4.4 地下空间开发:拓展完善连接

考虑生态公园的区位优势和功能需求,平衡社会、经济和战备效益,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也是建设的重点。根据公园人流特点,结合地面景观布置,在地下空间综合安排了商业服务、停车、人防及设备用房等功能,并与周边的四片小公园地下空间相互联系。参考TOD模式,预留了城市快轨的接口,统筹考虑了建设投入与后期经营。丰富的地下空间对地面所缺乏的商业停车等服务需求进行了完善拓展,连接地上地下,同时也作为服务周边区域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

公园地下一层为文化商业街、机械停车库等用房。商业街布局与城市主轴线相对应,结合地面下沉广场形成空间、景观节点,以地下通道连接贾之园和水之园,形成“T”字形布局。商业形态采用动感的折线形,形成活跃的商业氛围和流动的交通空间。在南侧和合湖端头,设置了水下透明的“鱼之乐”厅,作为商业街区的休息、娱乐空间,以“人鱼同乐”体现和合文化的主题。地下二层为停车和设备用房,同时作为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室。

考虑地面广场景观的设置和地下功能的分区、流线,沿商业中轴线设置六组大型下沉广场,在两侧设有六组小型疏散口,连通了主入口广场和水边的休闲演艺广场。下沉口部采用灵活的几何形式,结合台阶、绿化、水体、铺装等形成丰富的室外空间,每个口部的景观具有一定识别性。景观与建筑结合,均衡设置了若干不同形式的采光通风带和通风井,从地面直接打开口部,形成良好对流。大小、高低不等的通风口部通过表皮装饰与公园整体风格相协调(图8)。

图8 下沉广场入口3 号及8 号

4.5 技术应用:绿建+海绵城市

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和可持续性,绿建和海绵城市也是生态公园设计的重点。和合湖是整个中央公园的核心区域,平均水深为3.3米,采用自然跌石护岸和软质护岸,不但是景观视觉的焦点,也是整个区域水系生态健康稳定的关键。水处理以“流水不腐”“生态重建”“人工湿地”“静水流深”等为标准展开,以改善维护水质并保持水量平衡。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底栖动物、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等),来强化水体的自净力。在湿地溪流远端设有人工复合湿地,利用植物根系、复合生物膜等吸附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水量平衡上,在湖北边的地下建有两个3000 立方米的水处理池,作为海绵城市的调蓄水量,收集的雨水经过人工湿地的净化之后,流入和合湖进行水量补给。

灯光是生态公园夜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合公园的泛光照明结合城市整体要求,采用数字化的智能泛光照明系统,根据不同的需求对灯光亮度和颜色做出调整,减少能源消耗、提升行人的使用体验。另外,地源热泵空调、配电监控、太阳能一体化设计和太阳能灯具应用,也与生态公园的绿色主题完美契合。

结语

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是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地方文化传承、优化城市特色风貌的发展需要,要结合具体生态环境和地域特色文化,充分考虑市民的使用需求和感受,借助先进科技助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市民的美好生活向往。2018年4月,和合公园建成开放后,已成为台州的城市客厅和文化地标,特色景点成了网红打卡地,和合文化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广。公园设计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获得了2019 年度浙江省优秀勘察设计综合类二等奖。随着动植物配置和生态系统的不断完善,公园对周边城市生活和环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后续也将对其效应进行持续跟踪评估和研究。

图片来源:

图1:参考文献[9]、[12]、[13]

图2—图8:项目团队(金坤)拍摄并提供

猜你喜欢

公园景观生态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景观别墅
“生态养生”娱晚年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在公园里玩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