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教学科研建筑的设计建构及诗意场所探析
——以安徽大学科技创新楼设计为例

2022-05-28苏腾飞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建筑与文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学科研建构大学

文/苏腾飞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硕 士

引言

随着建筑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结构技术问题的不断突破,用科学合理的结构支撑建筑已不再是一个难题,探索结构技术的美学价值更具挑战性。随着近些年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各个地区都处于对高校的高强度建设中来满足日益增多的高等教育的招生。大多数的大学教学科研建筑都呈现出了相似度极高的状态,无论是大学教学科研建筑设计还是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式和方法。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给大学教学科研建筑设计和建设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本文首先分析了建构的基本内容和含义,然后分析了大学教学科研建筑相关设计要素,最后结合案例,进行了一些分析研究。

1 建构的基本内容

1.1 建构的概念

作为建筑学领域的基础概念之一,所谓“建构”,即利用多种建筑相关元素,如不同种类的建材等对建筑物进行建造,同时为建筑物赋予人文审美内涵。从英文词汇溯源的角度来看,希腊语“tekton”即建构一词的最初来源,其含义是“建造某物的人”。当下,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拓展了该概念的范畴,使其在本义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的人文审美元素,包括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等等。与动词“建造”或名词“结构”不同,“建构”并非二者的单纯加和,而更强调建造本身的统一性、合理性与审美性,即区别于浮夸、花哨和浅显的建造风格。早在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学者塞克勒就在《结构、建造与建构》这篇著作中阐明了三者的区别。

1.2 建构的理论意义

从理论意义的角度来讲,建构描述了一个过程,即建筑物价值的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建材和建造方式与建造流程等都参与其中。设计合理的建构能够提升建筑物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同时还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建筑理念。就这一方面而言,建构本身便具有一定的历史留存价值,因为其能够充分体现建筑物的历史特性。倘若将这一理念用于大学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则能够有效提升其文化内涵。

2 大学教学科研建筑的设计建构及诗意场所营造要素

当下,大学教学科研建筑的概念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拓展,此类建筑的功能也随之有所拓宽。但归根结底,其实用价值主要在于教学和科研,这一点毋庸置疑。据调查得知,广泛应用于我国大学教学科研建筑设计的模板样式包括集群式、交往式和基于专业的设计样式等等。其中,当采取集群式设计模式对大学教学科研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者往往更加重视建筑传递出的人文内涵,因此会慎重选择建筑耗材,并审慎进行方案设计,以期能够使建筑集群形成形式与内涵的双重统一。

在集约化教学科研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往往更加关注建筑的具体使用渠道。在建筑的交往空间方面,大学的教学科研建筑应具有良好的空间灵活性及满足教学科研人员精神需求的优良环境。事实上,在设计以院落为代表的公共空间的过程中,设计者往往会从空间的互动性方面入手,对空间的建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与优化。就这一问题,学者胡玉洁调查了多家高等院校的相关建筑,并通过分析获得了行之有效的方案。这些都为大学教学科研建筑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先行经验与指导作用。但总体而言,大学教学科研建筑的设计建构及诗意场所营造要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筑场所与校园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图1 工程项目远景(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2 科技创新楼实景(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3 建筑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大学教学科研建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不是指建筑纯粹地屹立于环境之中,而是与地域环境建立一种平等、互融的共生关系。大学教学科研建筑的设计建构及诗意场所营造即是如何使校园建筑的气质在包罗万象的环境气场中发挥它独有的魅力,便是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智慧所在。要使建筑融入到环境中去。首先需要在设计前对当地环境情况做充分的调研,以适应校园物理环境的需求,从而避免不同环境给建筑带来的不良影响;其次,分析各区域的地理地势环境情况,根据场地自身的环境条件,创造出因地制宜、体现建筑层次感的特色建筑;最后,从环境整体性出发,设计互动体验性景观,建立人与自然的对话关系,表现建筑与土地的质朴关系,让建筑在环境设计中发挥充分的作用。

2.2 教学科研建筑空间与师生人文精神的延伸性

人文精神的延伸性使文化能够在校园环境熏陶的基础上发挥其独有的人文魅力与精神内涵,进而拉近人们对该建筑的距离感,对建筑环境表现出更好的亲和力与归属感。教学科研建筑空间的本质属性是注重人与人、人与场所之间的情感交流。大学教学科研建筑的设计建构及诗意场所营造,需要我们从丰富的文化成果中探寻建筑创作的语汇,将其进行抽离、分解、重组与融合。将传统文化特色应用到建筑平面的布置、建筑外观的设计、建筑空间的意象等方面。将地域人文之精华糅进建筑的起承转合之中,使书院文化与环境气质相互交融,焕发校园新的活力。

2.3 建筑建构与材料的复合性运用

当前,各种新材料在建筑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鉴于传统材料存在的缺点以及现代新型材料的发展,材料的复合化运用是当前建筑建构的优势所在。大学教学科研建筑的设计建构及诗意场所营造中,可以有效地依托和运用各种材料,给创作者们留下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和可能性,现代化的装饰艺术材料和传统材料在建筑建构中发挥出了极大的灵活性。

2.4 文化与建筑符号的诗意转译

不同地域有其独有的文化符号象征,符号作为传达信息和表达文化的中介物,在大学教学科研建筑中的转译具备立体化、抽象化的表现。符号的立体化旨在从传统建筑中提取出文化符号,运用到大学教学科研建筑造型中,展现立体的空间符号;符号的抽象化则通过萃取民俗符号,经过合理的加工嫁接到大学科研教学建筑中,使其具备与传统建筑相似的视觉效果。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知地域文化的诗意氛围。总之,文化与建筑符号的转译不是生硬地拼凑,而是科学合理地将其融入建筑和环境中去,从而确保文化与建筑的整体性和和谐性。

3 安徽大学科技创新楼的设计建构及诗意场所营造

3.1 工程概况和总体构思

安徽大学新校区理科院系楼位于新校区教技中心以北,南北向景观带以东,东邻校外城市干道,西面面向运动场,总用地约5.17 公顷。拟建院系楼总建筑面积约45000 平方米,其中A、B、C 楼约25000 平方米,D、E 楼约20000 平方米。在总体布局上,以行列式为基本框架,同时考虑五个建筑体量,通过建筑体量变形和扭转最终形成“曲院”空间效果。本项目在设计中秉承校园人文传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总体规划尊重现有校园肌理的同时,突破现有多数建筑组团“均质”的庭院空间,以“曲院”作为基本构思,使建筑内部的庭院空间更加灵活多变,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融进中国“园林”塑造手法,结合传统徽居的神韵,力图塑造一组掩映于绿荫之中、合理适用、尺度宜人、典雅大方的建筑群。

3.2 建筑空间布局

科技创新楼位于安徽大学新校园东部偏北,现有理科院系楼北侧。其东侧为城市道路和翡翠湖,北面为景观水面,整个基地南北长,东西短。高差、水、凉风、荷叶,是建筑师对基地的第一印象。如何在设计中体现建筑的场所感,如何让新建筑在理性前提下再现校园情愫,是建筑师首先思考的问题。因此,本项目中,我们将环境要素、原理科院系楼的建筑肌理、城市景观以及校园空间整体思考,风荷曲院的想法逐渐浮上脑海。

3.3 建筑形态

校区经过十余年的建设,新的二级学院建筑的设计无论在成本还是空间上都受到较大的限制。然而,“匠人筑空,艺者留白”,空间感受一直是萦绕建筑师脑海的重要问题。基于高效使用空间和良好控制成本的原则,空间的设计避免空大,着力于体量的组合。于是,设计由传统徽居的“院”出发,结合使用功能,大小不一、方向各异的体量围合成多个“曲院”,并通过虚实不同、质感迥异的“界面”构成灵活的“折叠庭院”。折庭空间的产生既尊重现有校园建筑和规划肌理,又突破现有多数建筑组团“均质”的庭院空间,而呈现出“曲径通幽”的空间意象。至此,建筑体量结合水的要素构成空间序列,形成节奏并且适当“留白”,“水榭折庭”的画卷徐徐展开。

图4 建筑模型(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5 建筑立面设计(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如何在控制造价的同时设计出理想效果是设计师重点考虑的问题。设计首先由做模型开始,体量模型体现建筑的形态构成特征,纸面模型既体现建筑的立面效果又反映出建筑的建构逻辑,干净、平整、纯白。让建筑建好后看起来像模型的念头在建筑师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让建筑看起来像“卡纸”的效果成为建筑师展开设计的动力,因而以纯白作为立面设计的基本要素,考虑遮阳并结合空调机位等实际功能要求的双层立面构成成为设计的首选,而出挑部分底部平整设计让建筑看起来很像“纸板”,立面上的“小洞口”完全表现出模型的卡纸开洞效果。立面开洞并非随心所欲,而是遵循砖的模数构成,开洞的大小以砌砖的匹数控制,洞口大小由2 匹砖渐变至10匹砖。立面及形态不做过多修饰,凸显墙、板、柱的本真建构方式。设计以由模型到建构、由建构至建筑为出发点生成立面及造型。自然的墙上开洞有效解决了空调排热及建筑遮阳问题,避免使用金属及其他材料,大大节约了建造成本。

3.4 科技创新楼的建筑材料

所画即所建、所建即所画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建筑的材料选择及构造细节决定着最终的完成效果。什么材料能让建筑建成后看起来平整、无缝,什么构造方式能在立面构成有立体感的大面积小洞而没有拼接痕迹并体现“纸面”的完整性都是设计及建造面临的问题。因此,重构模型效果是呈现建筑真正的基础。建造中开小洞部位采用GRC 材料作为构成主材,摒弃复杂技术和复杂材料,实现外挂空调机和立面实体墙一体化,强调建构的逻辑生成。外墙涂料有效地平整并延展了墙面的效果,让建筑外墙没有拼接痕迹,强化了卡纸式“干净利落”的特点,同时双层立面的立体层次强化了建筑的界面感受。

结语

在建筑被“缤纷”设计的今天,建构的逻辑渐行渐远。由模型到建筑是设计的逻辑过程,模型变成建筑,建筑又称为“模型”。大学教学科研建筑不仅仅是具代表性的物质文化载体,其所包含的环境文化对教学科研建筑设计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如何将环境文化特色诠释为建筑语言融入到大学教学科研建筑设计之中,是建筑创作构思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大学教学科研建筑的设计建构及诗意场所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给此类相关工程项目的建构和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猜你喜欢

教学科研建构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大学求学的遗憾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安顺学院“贵州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科研团队”简介
建构游戏玩不够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不热衷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