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梅竹双清提梁壶”的文化情怀

2022-05-27

山东陶瓷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清泥料紫砂壶

周 平

紫砂壶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陶制艺术品,也是重要的文化产品,在一件小小的紫砂壶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高超技艺,可以体会到中国古典审美的魅力,更能感受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的力量。图1“梅竹双清提梁壶”结合了中国传统画作中的经典图样“梅竹双清”,体现了紫砂壶艺术独特的工艺特征,彰显文化情怀。通过这一作品,可以看出紫砂壶艺术对于文化意蕴的重视,文化特征是紫砂壶创作、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支撑,紫砂壶则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紫砂壶重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图1 梅竹双清提梁壶

1 作品泥料之“清”

紫砂壶的诞生与发展,得益于紫砂泥的发现和开采技术的成熟。紫砂泥是自然形成的一种矿土,深藏于矿石深层,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透气性极佳,种类丰富,紫砂壶拥有最佳的泡茶性能,在艺术表现上也丰富多样。基于“梅竹双清”的经典特征与文化特征,作者选择了极有传统韵味的泥料来制作此壶,由泥色呼应梅之色,由质感呼应梅、竹品格之情,实现了艺术、工艺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梅竹双清提梁壶”为深沉的棕红色,自带沉稳、内敛的气质,有浓厚的中国古典格调,其中不乏悠远、神秘的东方气韵。泥料色彩偏深,显得有厚度,使壶体看起来不会单薄,更有质感,红润的色泽象征梅花娇嫩的色彩。在质感上,泥料无任何瑕疵,壶的表面细腻且柔和,有温润之美,这也是紫砂泥最为独特之处。梅与竹之所以被称为“双清”是因为二者均具有高洁脱俗的品质,作者将泥料打造得如此完美,也是为了表现梅与竹之“清”,具有文化意义。

2 作品的造型特征

从文化角度出发,“梅竹双清提梁壶”的造型设计十分简约,表现梅与竹不假雕饰的真实与纯粹。从实用角度看,此壶造型较为娇小,太过复杂的造型也会显得过于臃肿,失去清爽感。壶身为扁圆柱形,线面结构清晰,顶面平整,与筒身转折形成了利落干净的边线。筒身弧面的弧度,端庄之中有随和、柔美,使作品更具亲和力。壶身下方有一圆形底座,使壶体不会与桌面、茶盘等平面紧密相接,缓和了作品的厚重感,使作品看上去更加轻灵。壶身的造型如同竹段一般,创作对于筒身弧度的掌控极佳,使作品不会看起来太过局促紧张,也不会太过慵懒随意,怎样看都是端正、大方,自有一份可爱在其中。

圆形的壶盖造型标致,十分轻巧,顶面凸起如圆帽,使作品整体的结构更加饱满一些。壶钮的造型比较独特,有明显的弧度,镶嵌在壶盖中央,与壶盖之间的衔接不露痕迹,是作者工艺水准的体现。壶身一侧镶嵌了传统的圆筒形三弯流,线条流畅,有一股韧劲在其中。

“梅竹双清提梁壶”造型的每一个部分都能体现出紫砂壶工艺的基本特征和作者的用心,尤其是对弧度的控制,可见作者丰富的经验和美术功底。线面的组合、运行流畅自如,是紫砂壶线面结构特征的体现。

3 “梅竹双清”的具体呈现

梅与竹在作品中的呈现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造型融合起来,另一方面则单独以装饰呈现,各有特色。作者采用了提梁造型,镶嵌在壶身肩部两侧,在壶身上方形成了一个圆润的方形,线条赋予柔和的美感。在提梁上,有许多立体的枝节,将提梁变成了梅枝的造型。一侧与壶身连接处分为两枝,效果更加逼真,梅的形象得以呈现。

壶嘴与壶钮都用立体的圆线进行了装饰,以模仿出竹节的造型,壶钮与提梁的姿态相当和谐,故成就了梅竹相依的美感。壶嘴枝节上延伸出一条纤细的短枝,连接在壶身上,作者雕刻了几片小小的竹叶,增强了竹的生机,赋予清新之美。

作者对于梅与竹的塑造主要采用了捏塑与雕刻工艺,效果逼真,栩栩如生,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效果与工艺价值。

梅与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梅花迎冰霜绽放,坚贞且勇敢;竹四季常青,独有正直、清白的君子之风。通过“梅竹双清”体现出文化情怀,彰显了紫砂壶艺术对于表现、传承文化的重要价值。

4 结语

“梅竹双清提梁壶”有典型的中国美学特征,其外表简约,工艺精湛,独有清雅、高洁之美。本文说明了作品渗透的文化精神,揭示了紫砂壶工艺的精湛巧妙以及紫砂壶艺术对于中国优秀文化精神的传承。

猜你喜欢

双清泥料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阜阳市双清湾湿地公园之晨
关于清代才女周绮《双清仙馆诗钞》及咏红诗的新发现
论“双清”工作在施工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建筑施工企业双清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及难点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