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DP 治疗仪联合水胶体敷料在肺癌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2022-05-26彭辉辉

医疗装备 2022年9期
关键词:机械性胶体置管

彭辉辉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西 九江 332000)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因具有使用时间长、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成为肺癌化疗患者首选给药途径[1]。但是,PICC 置管是一种侵入性操作,穿刺后导管与静脉壁长期接触会对静脉内皮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摩擦与刺激,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穿刺部位疼痛、红肿,甚至造成拔管,影响PICC 的使用效果,因此,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尤为重要[2]。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是由橡胶与水胶体混合制成,可在皮肤局部形成闭合环境,保持皮肤清洁,并通过水胶体离子吸收渗液、炎性物质,预防皮肤损伤,目前已被广泛用于褥疮、失禁性皮炎、烧伤等患者的康复中[3]。TDP 治疗仪是一种物理仪器,主要利用热效应发挥消炎、镇痛、促进血循环等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探讨TDP 治疗仪联合水胶体敷料在肺癌PICC 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64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7~75岁,平均(61.13±2.55)岁;穿刺静脉,肘正中静脉11例,头静脉8例,贵要静脉13例。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7~75岁,平均(61.13±2.55)岁;穿刺静脉,肘正中静脉12例,头静脉9例,贵要静脉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4]中疾病相关诊断标准;均通过PICC 置管进行化疗;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研究内容。排除标准:合并精神与行为异常;既往血管病史;凝血功能障碍;置管处皮肤病变;预计生存期<3个月。

1.2 方法

两组置管期间均采取常规护理: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检查导管固定性,并观察穿刺部位皮肤与血管情况;嘱患者休息时避免置管部位侧卧位,勿提拉重物;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与情绪疏导,鼓励患者积极配合临床各项诊疗工作,树立治疗信心。

对照组加用水胶体敷料干预:置管第2天,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洁患者局部皮肤,待干燥后用无菌碘伏棉球消毒,然后将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均匀粘贴在穿刺点上方3 cm 处,前3 d 每天更换1次,之后每2天更换1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TDP 治疗仪干预:置管第2天,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洗患者置管处,并于每次水胶体敷料去除后使用TDP 治疗仪(重庆国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TDP-L-1-4型)进行照射,保持照射距离为30 cm,时间为20 min/次,2次/d。

两组均持续干预5 d,并随访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局部疼痛程度:干预5 d 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两组置管部位的疼痛程度,分值0~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5]。(2)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记录两组干预期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0级,无症状;Ⅰ级,轻微局部疼痛、红肿;Ⅱ级,局部疼痛、红肿,触及条索状静脉;Ⅲ级,局部红肿、疼痛,伴有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有脓液渗出。(3)生命质量:置管前、随访1个月,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核心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EORTC QLQ-C30)中文版进行评价,包括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5个维度,每个维度的分值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好[6]。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局部疼痛程度

干预5 d 后,观察组局部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局部疼痛程度比较(例)

2.2 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

干预期间,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2.3 生命质量

置管前,两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两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置管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命质量比较(分,±s)

表3 两组生命质量比较(分,±s)

注:与同组置管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情绪功能置管前 随访1 个月观察组 32 45.16±6.08 68.43±8.25a对照组 32 46.13±7.48 60.20±6.74a t 0.569 4.370 P 0.571 0.000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置管前 随访1 个月观察组 32 42.90±5.71 69.09±6.28a对照组 32 43.69±7.11 60.77±6.58a t 0.490 5.174 P 0.626 0.000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置管前 随访1 个月观察组 32 42.47±5.16 68.01±5.42a对照组 32 43.49±6.67 61.59±4.20a t 0.684 5.297 P 0.496 0.000组别 例数 角色功能置管前 随访1 个月观察组 32 50.02±3.88 70.15±6.48a对照组 32 51.44±4.55 62.17±5.33a t 1.361 5.308 P 0.179 0.000组别 例数 认知功能置管前 随访1 个月观察组 32 52.15±6.39 70.22±6.64a对照组 32 51.26±5.24 62.79±4.71a t 0.609 5.163 P 0.545 0.000

3 讨论

PICC 置管可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减轻药物对血管产生的刺激,避免反复穿刺痛苦,为肺癌化疗患者提供长期无痛性治疗通道[7]。但是,置管后导管与静脉壁的接触、撞击及摩擦,可损伤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促使静脉血管与周围组织间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诱导药物经破损血管内壁外渗,进而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8-9]。

PICC 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多发生于置管5 d 内,一旦发生需立即处理,若症状无改变或加重则应进行拔管处理,但会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生命质量,因此,临床应重视并做好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工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5 d 后的局部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干预期间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随访1个月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是一种医用敷料,透明贴表层由聚氨基甲酸乙酯半透膜构成,含有丰富的果胶、明胶等亲水胶微粒,半透膜于皮肤表面形成低氧张力区域,不仅可吸收坏死组织与渗出物,还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效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10-11];此外,水胶体敷料可刺激局部巨噬细胞释放内皮细胞因子与抗炎因子,促进血管再生组织及上皮细胞修复,抑制炎症反应,进一步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但是,水胶体敷料见效缓慢,且在减轻患者疼痛方面效果欠佳。TDP 治疗仪是由几十种元素组成的综合电磁波,可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且操作简单、见效快、舒适安全。采用TDP 治疗仪照射局部皮肤,电磁波经皮肤吸收转化为热效应,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扩张局部血管,促进渗出物吸收,减轻肿胀与肌肉张力,有效缓解患者的局部疼痛[12];此外,TDP 治疗仪持续照射还可促进体内脑啡肽的释放,从而达到持续镇痛的效果。联合应用TDP 治疗仪与水胶体敷料,可进一步加快炎症吸收,减轻血管损伤及血管刺激,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从而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障化疗顺利进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但是,本研究亦存在不足,如样本量少、观察时间短、观察指标少、样本来源单一,且缺乏随访指标,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扩大样本量、增加观察项目、延长观察时间,同时通过长期随访,进一步探讨TDP 治疗仪联合水胶体敷料在肺癌PICC 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TDP 治疗仪联合水胶体敷料可减轻肺癌PICC 置管患者局部疼痛程度,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机械性胶体置管
微纳橡胶沥青的胶体结构分析
天然胶体的水环境行为*
黄河水是胶体吗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作用效果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溶胶的制备及性质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