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病号服在头颈部肿瘤精准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2022-05-26陈永红李冬梅黎彩玲

医疗装备 2022年9期
关键词:头颈部放化疗皮肤

陈永红,李冬梅,黎彩玲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1 干部保健科,2 肿瘤一区 (广西 梧州 543002)

放疗技术的革命(如多模式成像技术、生物靶剂量雕刻和自适应放疗技术、大数据背景下的放疗计划系统等)及化疗方案的选择,使鼻咽癌的治疗越来越精确[1-2]。三维适形放疗是一种精确放疗技术,通过采用精确定位和立体定位,提高了放疗的定位精度和照射精度,逐渐成为头颈部肿瘤治疗的新趋势[3-4]。在放疗过程中,患者身着不同的服装会带来照射误差,影响疗效[5]。此外,若放化疗期间患者的衣物不合适,容易穿脱,则会导致放射野皮肤损伤、导管脱落、肢体水肿等不良事件的发生[6]。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研制了一种新型病号服,以期最大限度减少外在因素对精准放疗效果的影响,为精准放疗助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头颈部肿瘤放化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31~74岁,平均(52.5±3.1)岁;疾病分期,Ⅱ期23例,Ⅲ期57例,Ⅳ期20例。对照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30~73岁,平均(54.2±3.0)岁;疾病分期,Ⅱ期22例,Ⅲ期56例,Ⅳ期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经病理明确诊断为头颈部肿瘤;依从性较好;年龄≥18岁;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化疗指征。排除标准:既往重要器官严重损害;其他恶性肿瘤;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相关调查。

1.2 方法

两组采取同样的放化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放疗方案:鼻咽部照射剂量选择68~72 Gy,颈部照射剂量选择66~70 Gy,选用VARIAN 直线加速器进行治疗,连续外照射,1.80~2.12 Gy/次,1次/d,5 d/周。(2)化疗方案:40 mg/m2顺铂(Hospira Australia Pty Ltd,注册证号H20090521,规格50 mg/50 ml/瓶),放疗期间1次/周。(3)护理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放化疗前评估、预防性护理、照野皮肤护理、遵医嘱饮食护理及用药指导。

观察组应用新型病号服,对照组应用穿脱病号服,在放化疗期间,均穿着相应的病号服。新型病号服的示意图见图1。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放疗期间颈部急性放射性皮炎反应的发生情况、皮肤损伤程度和总体健康情况。(1)根据急性放射损伤分级(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标准[7],0级为基本无变化,Ⅰ级为滤泡状暗红色斑、脱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Ⅱ级为触痛性或鲜红色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Ⅲ级为皮肤褶皱以外的融合性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Ⅳ级为坏死、溃疡、出血;皮肤反应程度在Ⅱ级及以上视为阳性。(2)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采取生命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4个维度进行评分,每个维度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越健康。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放疗期间颈部急性放射性皮炎反应的发生情况、皮肤损伤程度比较

观察组急性放射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放射性损伤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放疗期间颈部急性放射性皮炎反应的发生情况、皮肤损伤程度比较

2.2 两组总体健康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总体健康情况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总体健康情况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总体健康情况比较(分,±s)

表2 两组总体健康情况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t P干预前 干预4 周后观察组 100 72.18±5.27 90.05±3.21 28.960 0.000对照组 100 71.61±5.31 85.47±4.32 20.218 0.000 t 0.762 8.510 P 0.447 0.000组别 例数 心理功能 t P干预前 干预4 周后观察组 100 71.86±6.29 90.63±2.11 28.292 0.000对照组 100 72.51±5.75 84.29±4.25 16.475 0.000 t 0.763 13.362 P 0.447 0.000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t P干预前 干预4 周后观察组 100 75.49±5.31 91.75±2.13 28.420 0.000对照组 100 76.11±4.29 84.65±3.24 15.885 0.000 t 0.908 18.311 P 0.365 0.000组别 例数 物质生活 t P干预前 干预4 周后观察组 100 72.03±5.35 90.88±2.09 32.818 0.000对照组 100 72.50±5.14 83.33±4.21 16.300 0.000 t 0.634 16.063 P 0.527 0.000

3 讨论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放疗逐渐成为头颈部肿瘤治疗的重要关注点[8-9]。精准放疗通过使用三维适型放疗技术,进行精确的体位固定和立体定位,可提高放疗的定位精度、摆位精度和照射精度[10-11]。若放疗精准度较低,则可能带来一定的治疗误差,甚至影响治疗效果,患者在放疗定位时穿着不同的衣物即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之一。对于女性患者,治疗时需除去上衣,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导致依从性变差;此外,若患者放化疗期间所穿着衣物的材质不合适、穿脱不方便,还会导致放射野皮肤损伤、导管脱落、肢体水肿等不良事件的发生[12-13]。因此,十分必要研制一款适宜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穿着的T 恤类病号服[14-15]。

本研究所研制的新型病号服在前胸设置了衣扣,利于使用输液港的患者露出位于右前胸的输液港底座,为护士进行相关操作提供了便利;同时,肩部至衣袖亦设置了衣扣,便于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露出手臂,为护士进行浅静脉穿刺置管及穿刺点观察提供了便利,也可帮助护士进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维护。因此,该病号服具有穿脱方便的优点,可有效提高护士及放疗技师摆位时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避免因衣物摩擦导致放射野皮肤损伤,保障患者的皮肤完整性,同时兼具保暖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急性放射性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急性放射损伤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干预4周后总体健康情况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新型病号服在头颈部肿瘤精准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

猜你喜欢

头颈部放化疗皮肤
第二层皮肤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不同坐姿的6岁儿童乘员在MPDB碰撞测试中头颈部损伤评价
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观察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手术前后放化疗的疗效对比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