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感关怀的适老家具设计研究

2022-05-26李锦龙钟光明谢智威陈晓斌陈奕纯

设计 2022年10期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家具设计

李锦龙 钟光明 谢智威 陈晓斌 陈奕纯

关键词:适老化家具 情感化设计 玩具设计元素 情感关怀 家具设计

引言

2019年全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预计到 2025 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1]。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显得非常重要。由于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影响,我国老年人大部分都是选择居家养老,因此生活环境对养老质量有着重大影响,除了住宅空间,家具对于老年人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基于情感关怀的“适老家具”设计研究,有利于保障居家养老的质量、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对于增添老年人的幸福感、缓解子女的养老压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老年人情感关怀的设计内涵

情感是人们在客观实践中对外部事物的感知在心理层面的反应,不同的人对事物的情感是不同的。情感关怀设计就是将人文关怀融入设计[2]。满足家具基本功能的条件下,“适老家具”情感关怀的设计表现可以借助设计的语言进行情感寓意的传达,引导老年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生理和心理的情感满足,以达到情感关怀的作用。老年人情感关怀的设计内涵正是从老年群体的实际情感需求出发,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与情感,不仅满足适老家具的基本功能需求,而且要让老年人在使用家具的过程中获得心理及情感上的关怀。结合某种符号、语义、色彩、材质等设计要素在老年家具的外形上进行合理设计,可通过提取这一代老年人有感情寄托的事物,运用到老年家具上,达到一种人与物的和谐,逐渐让老年人对家具产生情感的依赖。这种情感是人们的主观感受,所以在进行情感化设计时需要建立在本能行为的层面上,让家具的使用方式进行适当的改变,使其逐渐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赋予家具以符号及象征意义,让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感官去感受设计本身,感受家具带来的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关怀。

二、老年人生理特征与情感需求

老年人相对年轻人在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会下降。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知能力会下降,记忆力也会衰退,并且肢体行动不便等。伴随着出现的还有适应能力的下降,导致与他人进行情感以及思想的交流逐渐变得困难。同时,由于生理机能的变化和周围生活环境的快速发展和改变,老年人的心理上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在子女关爱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同样应该注意到长辈在缺少陪伴时心理需求的变化,兼顾生理层面及心理层面的健康。身体机能的快速衰退、周围环境的显著变化以及陌生感使得老年人缺乏安全感。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状态及社会地位的改变、与外界交流的减少会使得生活变得空虚,其内心必然产生空虚感和孤独感。缓慢的生活节奏、单一的活动方式,加上老年人与子女的共同话题和相处时间越来越少,脱离集体的人际交往及生活活动范围变窄,导致老年人内心产生忧虑、抑郁、怀旧等情绪。老年人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的变化使他们对情感的需求更为迫切。家具是老年人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因此可以在家具上增添情感因素,使其在发挥基本功能的同时,帮助用户缓解消极情绪带来的生活影响,能带给老人如同家人陪伴一样的情感关怀,给予老人亲切、温馨的视觉、触觉体验,从物的层面上满足了老年人对陪伴的需求。

三、“适老家具”市场现状及相关调查数据

(一)适老家具的定义“适老家具”是围绕老年人生活现状、生存环境及身心特点而设计的家具新品类[3]。适老家具不仅仅体现了其作为“家具”本身所应具有的物理属性,更重要的是被赋予情感依托的意义,承担起老年人精神层面在实际生活中的表达,是老人情感的寄托,给老年人的情感带来了关怀。

(二)“适老家具”市场现状随着我国老龄化水平的不断加深,产生了巨大的新型市场“适老产品”。老年人作为老年家居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体,每年人口正以千万数量级递增,“适老家具”恰是当前整个养老行业的“蓝海”。目前我国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但时下国内的老年化家具市场尚未完全开发及成熟。国内针对老年人需求设计的家具还是非常少[4]。

市场上的针对老年人的家具的情感化设计也比较有限,大部分家具都很难有针对性地解决老年人的切实需求,从实际层面体现出适老家具应具备的情感关怀元素,在过往时间内,有较长阶段处在被忽视的程度。同时由于老年人敏感的心理状态,情感化设计的适老家具设计也表现得越来越重要。与国内相比,日本、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在适老家具设计研发方面已经做得较为成熟,理论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老年人家具发展的体系较高,在这些发达国家中,已经有一些关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变化的家具设计的研究。我们国家在情感化适老家具的研究相比国外的研究来说是比较薄弱的。

(三)适老家具市场发展前景适老家具产业的发展就取决于由老年人口规模、购买力水平和购买欲望所决定的市场需求[5]。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人消费群体也正在不断壮大,庞大的老年群体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消费大军”,老年群体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社会作用。相比国外,我国老年市场发展过于缓慢,老龄化社会的加速更使得老年人对适老家具产品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适老家具市场作为夕阳事业中的朝阳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当今社会发展,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在提高,他们的观念也在迭代。只要做好符合市场需求的适老家具产品,其必将在适老家具行业中脱颖而出,给市场经济带来增长。

四、适老家具情感关怀的设计手法

(一)安全性原则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安全性应当放置在适老家具设计的第一位,是首要考虑的事情。老年人由于视力和感知能力的下降,对锋锐物品的避让能力日益减弱,所以在家具形态上,应避免出现尖锐的角部设计和凸出的边缘,多运用一些无棱角、大圆弧来过渡,圆滑的形体造型能提升家具整体的沉稳感,从而能在心理和视觉上给老人以安全感。家具的表面也都应该使用防滑材料,防止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或者在家具表面添加荧光帶,用于光线不足的时候提醒老年人家具的位置,避免老年人在行走过程中磕碰到家具。另外,家具的结构稳定性也尤为重要,老人在家中时常需要借助椅背、沙发扶手、床尾板等部位辅助行走移动。除了结构的稳定性之外,还需要保障足够的强度和牢固度,保证其能经得起一定频次的冲击。适老家具必须满足老年人的安全需求[6]。

(二)易用性适老家具应该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各方面的机能。由于老年人年龄的增加,其感知能力有所延迟、反应及学习能力大不如前,适老家具在功能设计上不能过于复杂,操作必须简单且易记,家具设计中的隐蔽性功能设计可能会给老年人造成困惑,容易使老年人在使用家具时产生不适感与身心负担,不利于适老家具在功能情感关怀层面的表达。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弱,在适老家具设计上可增加辅助老年人生活的特殊功能,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也应尽可能减少使用难度,如果在家具上增加了智能化设计,需注重家具的可视化功能设计,满足老年人对于家具操作反馈的视觉化要求,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出错概率,实现功能和情感关怀的统一。

(三)舒适性老年人的退休娱乐生活,多以家庭为主,因此家具的舒适性是适老家具情感关怀设计的核心,家具的舒适性主要取决于其尺寸的合理性,目前我国制定的家具标准尺寸和市场家具实际尺寸都还不能完全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因此,应充分运用人体工效设计原理,根据老人身心的具体变化对传统家具各部分及整体的造型尺寸做出合理的调整。其次,考虑老年人久坐、起身、清洁、亲肤、耐磨等使用需求,适老家具需实现触感舒适、使用舒适、维护便捷等,设计时应在材料、结构、细节等要素加以关注。

(四)情感化设计老年人情绪变化与生活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强关联,因此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可以通过在整套家具中融入与他们生活相关的元素来实现。这个元素可以是他们童年时期、学生时期、青年时期的一些经典物品或者当时的流行文化来充当。通过产品体现的文化符号引起老年人相关经历或情感,能增进老年人与产品之间的情感体验[7]。合理运用这种方法将家具与老年人建立情感上的联系,让家具功能不仅仅体现在使用上,还能引起老年人心灵上的共鸣,以此舒缓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五、基于情感关怀的适老家具设计案例实践

老年人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的变化使他们对情感的需求更为迫切,容易产生忧虑、抑郁、怀旧、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感到陌生而缺乏安全感等情绪,除了家人的陪伴以外,家具也是老年人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的重要工具,同样可以给老年人带来美好的情感体验。基于情感关怀的适老家具设计就是基于老年人情感的变化,合理设计老年人家具,从物的层面给予老年人情感关怀和陪伴,提升生活家居产品对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的弥补,笔者对情感关怀的适老家具设计进行实践如下:(一)成套家具设计如图1所示,将老年人童年时期产生感情依赖的事物合理地融入家具设计当中,引起老年人心灵的共鸣,家具的整体感官朴素、简约、圆润,通过玩具元素的运用能给老人营造一种轻松、有活力的气氛氛围。通过形态的寓意跟老年人情感化交流[8]。从而抚慰老年人怀旧、陌生感、缺乏安全感等负面情绪,借与贴近生活的家居产品接触,探寻情感归宿,以达到情感关怀的作用。

(二)视觉适应性如图2所示,适老家具在满足安全性原则、易用性原则、舒适性原则的同时,细节上的处理需要更加人性化,例如像是在整套适老家具产品中,于把手位置、支撑部件等的相应部位,设计环绕发光荧光带,使得老年人能够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家具上发出的荧光带辨别产品及其相应位置,避免行动时发生磕碰,使得生理舒适感得到补偿。在造型上的情感化设计尽量使用曲面和圆角,并加入传统古朴的元素[9]。大块曲面及圆角的舒缓之感,能够降低视觉层面的冲击力,减轻使用时的心理负担,给予老年人亲切、温馨的视觉、触觉体验以及无微不至的情感关怀,将弥补心理层面缺失的愉悦感。

(三)设计元素借鉴整合如图3所示,提取借鉴老年人童年时期的玩具为设计元素,融合到家具设计当中,在具有趣味性的生活家居环绕下,可以帮助老年人激发儿时生活记忆层面带来的幸福感,如同陪伴抚慰老年人情绪变化,以达到情感关怀的作用。椅子靠背采用弹弓的形象,将原本需要弹力支撑的腰背区域同弹弓胶垫,在功能及外观层面加以相似性整合,同时结合木料质感的支撑件更贴合日常家居产品;床沿扶手、靠背及躺卧支撑位置,并与软垫配色相呼应,整体感观勾勒出手枪的大形,激发老年人视觉联想;床头灯则采取锥形倒扣,中部凹陷槽打破整体规整度,同时令光感更具层次感,使得灯具外形具有视觉跳跃性,与玩具陀螺相呼应;镜子采取钩吊的方式,置挂于墙面,带有钉环的长钩勾住具备金属环形外框的镜面,整体造型及悬挂动作都贴近滚铁环的元素。玩具元素融合日常起居生活相贴近的家居产品设计,让老年人在使用家具的同时能勾起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从而消除内心的陌生等情绪。如此融合方式,是将用户的感性与事物的理性,通过人、物、场三者发挥积极作用,并产生共鸣。

(四)卧室床家具设计床沿扶手用手枪的形式。床的支架设计用木材组合成具有弯度的圆柱腿,然后加上柔软的床垫和床头的靠垫,靠垫可以垂直收起来,床兩边加有护栏,方便老年人支撑助力起身。整体结构的直板外形,区别于普遍使用的软床,对于腰部不适的老年人能够起到缓解的作用,如图4所示,荧光带环绕在床的支撑腿表面,支撑腿加上了防滑垫。床的侧面则借用木枪的造型设计重组,将玩具的元素和床结合在一起。整体简约的同时去除棱线感,通过圆润的风格营造一种像玩具一样的有趣氛围,但为了区分儿童家具,故意将适老家具整体的圆柱管设计得偏细一点,不仅未有普通生活家具的笨重之感,同时具备有情感趣味性,在不经意间唤醒老年人的情感记忆,也能使其产生积极愉快的心情。

(五)床头柜组合如图5所示,灯的外形用了陀螺的元素,镜子的外形则用了滚铁环的元素。床头柜的设计和整体风格统一,在柜子的托柄和支撑腿上都加了荧光带,支撑腿遵从统一加了防滑垫;值得一提的是,床头灯从柜子一侧探头式伸出,具备合理性的同时,使得原本稍显笨重的柜子重心偏移,打造整体跳跃性的视觉感受。玩具元素的设计融合进了床头灯和镜子上,而柜子托柄的使用是为了能使老人更简便地将柜子拉出来。如此,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活动安全性等的提高,也大大缓解了子女对其的生活顾虑压力。

(六)卧室衣柜设计如图6所示,衣柜的设计和整套家具风格统一。在柜子的托柄和支撑腿上都加上了荧光带,支撑腿遵从统一加了防滑垫。而衣柜顶部两边的环形柱是为了放置东西时固定左右两边的位置,防止物品偏移滑落,碰伤老年人。而衣柜顶部三分之一处的握柄是为了让老人在使用凳子登高取下置于柜顶物品时的一个手部支撑点。柜式的空间划分符合其操作适用频率,同时将原本整体的笨重矩形分割为组合块面,与床头柜外形相呼应。

(七)座椅设计如图7所示,椅子靠背用弹弓的形式。凳子的设计和整体风格统一,在凳子的支撑腿上加上了荧光带和防滑垫。凳子的靠背用了弹弓元素来设计,向上突起的木质圆弧靠背支撑件,左右对称,可使老人在行走经过时作为搀扶助力用,或是久坐起身站立休息时作为扶手位,此区别于偏软、座位低的沙发椅,使老人起身困难;靠背的支撑带就像弹弓的胶垫,符合背部对弹力的支撑需求,同时靠背缠绕于无棱角的管状支撑件,对老人背部无硌碰;椅垫部分则在周围用圆柱管拖住,整体向下弯曲内收无棱角,避免不必要的磕碰;四脚蹬为两弧形,很好地将使用重心聚焦于坐垫中部,使得老人在无意后仰或是前倾时同样能够保持稳定性,防止不必要的意外发生,同时在外观上协调整体的圆弧造型。

(八)圆桌设计如图8所示,桌子的设计和整体风格统一。在桌子的支撑腿上加上了荧光带和防滑垫。桌面的木材和支撑部分的木材不相同,支撑部位周围用圆柱管拖住,整体向下弯曲内收无棱角,避免不必要的磕碰,整体外观与椅子相呼应。同时四桌腿依据外延的圆弧状态,向外伸出,使得桌下空间得到拓展,也为各坐位提供更多的可贴近空间,为老人的使用提供宽敞舒适的感受。

结语

本文从如何以物的层面给予老年人情感关怀,也就是基于情感关怀的适老家具设计。通过将老年人童年时期的玩具为设计元素融合到家具中去,抚慰老年人情绪变化,以达到情感关怀的作用。步入老年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漫漫人生中最不惑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老年人使用的产品都能以人为本,捕捉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产品不只是单纯的物品,能带给老年人心灵上的疏解,那我们的社会或许会更加美好。最后希望我们的这篇论文能为后续适老家具行业的研究提供到一点点帮助。

猜你喜欢

情感化设计家具设计
动漫文化在儿童家具创意设计中的情感传递
莱维分形曲线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沙翁间隔棋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用户体验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关于家居纺织品设计的情感化研究
基于连接工艺的实木家具设计研究
民间艺术引入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浅谈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
由救生系统出发看水域救生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