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博物院藏汉代玉蝉赏析

2022-05-26李晓荧常啸懿

理财·收藏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玉质西汉雕刻

李晓荧 常啸懿

汉代玉蝉有着高超的工艺、特殊的形态和高度一致的功能,是小件玉器中极具讨论价值的一支。本文对河南博物院收藏的三件汉代玉蝉的形制特征、年代分期及文化价值进行赏析,以小见大,一窥汉代独特的丧葬文化及文化信仰,同时为了解汉代玉文化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

玉 蝉

玉蝉最早出现于红山文化。兴隆洼文化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描绘蝉的形态、制作蝉形玉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蝉的塑造和记载越发广泛。商周时期的玉蝉基本具备了较为写实的蝉的形态,但尚未形成形制和用途上的规范。战国玉蝉在商周基础上逐渐精细化、写实化。但它们多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装饰品,死后随葬,这类玉蝉的原始功能多为冠蝉或佩蝉,外形也有很大的审美主观性。到了汉代,玉蝉继承战国时的雕磨工艺进一步发展,其功能也逐渐固化为丧葬琀蝉。目前学术界普遍将汉代玉蝉归纳为写实型、简易型、“汉八刀”型等基本类型,但细节略有不同。

汉代玉蝉的形态更符合蚱蝉形态。这种蝉有着扁长的头,头部两侧有复眼、中央有三只单眼,双翅巨大而透明,“俱方广额两翼六足以胁而鸣”,广泛生活于我国温带、亚热带地区。蝉在地底生活数载,之后破土爬树、蜕壳成翅。蝉特殊的生命过程、身体结构及以鸣报夏的行为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言:“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而玉在汉代人眼中则有着“有益死者形体”的作用和调和阴阳的象征性,故而玉与蝉的结合在汉代不是偶然的,而是汉人基于独特的宗教文化和意识形态促成的专一葬器。在汉人眼中,蝉饮露自洁、远离世俗的行为可与玉的高贵品质相媲美。同时,玉的开采和雕刻技术随着大一统时代背景下逐渐提高的生产力而得到发展。基于上述条件,玉蝉逐渐成了标志性的葬器。

汉代玉蝉的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集中性。由于西汉统治者起于深受楚文化影响的徐州地区,蝉蜕壳成熟的习性恰与楚文化中羽化升仙进而重生的信仰相匹配;且西汉建都后,皇室贵族聚集于长安(今西安),故徐州和西安成了汉代玉蝉出土的主要地点。西汉中期以后儒学兴起,经济社会更加富裕,人们越发崇礼重孝、重视丧葬。蝉作为拥有神性的、高洁的精神象征,被作为丧葬口琀的次数越来越多。这种丧葬习俗自上而下、向全国各地辐射开去,因而在河南的汉墓中也零星可见玉蝉。东汉中后期社会动荡, “旱霜连年,百谷不成”,包括玉蝉在内的奢侈葬俗难以为继,玉蝉的制作渐趋粗糙,数量也呈现锐减之势。到了东汉中后期,玉蝉(尤其作为口琀)的使用日薄西山。

河南博物院藏汉代玉蝉

汉代玉蝉有着较为规范的形态,其雕刻工艺也极具代表性。汉代玉蝉以青白玉为主;长2—7厘米、宽1—3厘米,与自然蝉十分接近;形态上,汉代玉蝉着重突出头、复眼及双翅;功能上,大多数汉代玉蝉被作为口琀用于丧葬。下面选取河南博物院现藏的三件汉代玉蝉进行具体介绍。

青玉蝉(图1),青玉质,体扁,长2.5厘米,宽1.3厘米,厚0.7厘米。双目突出与头顶端平行,尾和翅呈三角形,首、翅、尾均饰阴刻。蝉身背侧左翼至尾尖有暗红沁色。玉蝉继承战国时期的雕刻手法,线条挺秀,刀法见锋,且琢磨平整纯净。

青玉蝉(图2),青玉质,体宽扁,长6厘米。双目外凸,分离于头部之外。尾和翅呈三角形锋尖,翅长于尾尖。背面左侧眼及翅尖残缺,正反两面均以阴线刻数道腹节和双翅。此蝉雕刻刀法简单、粗犷有力,俗有“汉八刀”之称。

青玉蝉(图3),青玉质,呈扁状,长6.2厘米,宽3.1厘米,厚0.8厘米。中间厚两缘薄,双目外凸与头部齐平,宽阴线分别琢刻出头、胸、腹及双翅。1973年由永城县文物干部在永城县保安山征集。

形 制 特 征

这三件玉蝉有着典型的汉代玉蝉风格。青玉质地,棱角鲜明,中间稍厚两缘薄,阴刻线表现头部两侧的巨大双眼及胸腹部,双翅敛而不合。翅线呈弧状,略长于尾尖。头部与胸部交界处以两条阴刻线分界,阴刻线下方有弧形区域。

但同时,三者也存在一些形制上的差别。图1中玉蝉略圆润,双眼呈水滴状,嘴部平无锯齿,承袭了前代的圆雕风格。图2及图3玉蝉形制更大,长度更加贴合真实的蝉形。整体瘦长,呈扁片状。头部微凸,双眼呈扁长条,嘴部呈锯齿状。玉蝉腹面有阴线刻的两组交叉纹饰用来表示口器,下方有数条平行腹节。这种类型的玉蝉线条简约锐利,工艺极佳。但图2玉蝉的玉质不够润泽,与雕工更加细腻的图3玉蝉有所差别。

年 代 分 期

汉代玉蝉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西汉早期、西汉中晚期至新莽时期以及东汉时期。西汉早期是汉代玉蝉的滥觞,一部分玉蝉吸取了前代经验,整体圆润写实;另一部分则以扁薄简约为特征。西汉中期以后,两种不同的玉蝉形态基本完善又各有发展。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是汉代玉蝉使用和发展的巅峰,简约又工艺精湛的“汉八刀”渐成气候。东汉后伴随社会大环境的改变,琀蝉的使用日益减少,圆雕风格复辟但日益粗糙。

西汉早期的玉蝉形态和先秦时期有较强的相似性——整体圆润、头部扁平、雕刻繁复,这些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简化,到西汉中晚期,逐渐形成介于圆雕和平雕之间的形制特征,虽仍然带有圆雕风格但趋于简化,背部隆而腹部平,如图1中的青玉蝉。而图2中的玉蝉应出现于西汉晚期之后。经历了西汉早中期的过渡,这种扁平化的造型处理方式已基本脱离了前代玉蝉造型的影响,是汉代首创的玉蝉形式,扁平的形态更加贴合口琀的使用意圖。此型在西汉晚期渐成规模、走向臻熟。而图3玉蝉则是汉代玉蝉雕刻工艺趋向精湛的重要佐证,它的出现年代略晚于图2玉蝉。其阴刻线流畅,蝉体经过细致打磨,呈现出光泽感,是为汉代玉蝉中的上品。

文 化 寓 意

口琀是汉代玉蝉最重要的用途。口含有不同的物质媒介,譬如稻米、贝币、珠玉等,而口琀则专指以玉器为物质媒介的口含。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有在死者口中放入玉质口含的行为;西周早期,出现了最早的蝉形口含。但汉以前,“玉”和“蝉”都只是口含形式的备选,随意组合不具定式。随着西汉大一统时代的到来,玉、含、蝉三者的结合渐渐固化,成为汉代丧葬器物的代表。ED2EBE5F-6966-49AF-A24E-0CEBD9C25E98

《淮南子》言钟山玉“得天地之精”,《汉书·杨王玉传》言 “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這些词句表现出玉在汉人心中具有集天地精华、调和阴阳、防腐之作用。于是,古人将口琀与其他几何形状的玉塞组合起来形成“七窍塞”或“九窍塞”,以保护形体永存、灵魂往生。为将人类口腔环境与蝉的生物形态匹配起来,琀蝉脱离了原本圆润饱满的身体而渐趋扁平。

蝉居高饮露,与儒家提倡的清高之气不谋而合,但这似乎并不是蝉形口琀的文化内涵之所在。我们如今看到的关于抒发对蝉品格赞誉的诗作实则多出于两晋后,“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仕途失意的文人墨客托蝉言志、借蝉伤怀,感慨官场黑暗和世道不公。但两汉时期的诗词歌赋大多只是在阐述蝉的客观习性,或仅仅提及蝉,并不着意隐喻蝉的高洁品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蝉“饮而不食,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但这充其量只是一种孤傲之风,若说是生者对死者品格的描述或期冀实在有些牵强。但可以肯定的是,蝉象征了一种良好的人格品行,对事死事生的汉人来说更是合适的情感载体。

在笔者看来,蝉形口琀更重要的象征意味源于蝉生命历程带来神学倾向。蝉隐匿数载,而后经历巨大的生物变态过程才能到达生命的全新阶段,这使得蝉在时人眼中具备了“重生”能力。因此,汉人才借助这一形象作为葬器以期帮助逝者往生。汉人重视丧葬,汉室又起于信鬼好巫的楚地,玉蝉口琀的运用可谓势在必行。同时,富裕稳定的政治环境让人们对葬俗予以极大的重视,丧葬礼仪越来越奢华,雕刻工艺的进步也使得玉蝉越发精美,非常适合作为葬器表达死者的地位、财富,以及生者的敬重。

结 语

本文从形制、年代的方面分析了河南博物院藏的三件汉代玉蝉,并探讨其文化内涵。三件玉蝉具有形制上的特殊性和时间上的前后差异。图1是借鉴前代的写实风格作品,这种器型在西汉中期以后由圆润变得扁薄,纹饰刻画也逐渐简约。在此过程中,汉代首创了简约、类似舌状的玉蝉口琀。这种器型广泛分布于西汉中晚期至新莽时期,是汉代最富代表性的雕刻形式,俗称“汉八刀”(图2)。同时,玉蝉的雕刻工艺也渐趋成熟和精美,打磨手法更加细致光洁,制作越发精良(图3)。

汉代蝉形口琀从日常器物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高等级葬器,一般只有皇室贵族才有资格和能力享用。玉与蝉被时人赋予了高洁的性质和神学倾向,相互结合成为蝉形口琀。蝉之所以成为口琀的形象载体,不仅在于蝉登高饮露,拥有清高廉俭之品质,更重要的是蝉蛰伏数载又羽化重生的生命历程使汉人相信蝉能帮助逝者往生。同时,工艺精美的玉蝉也被看作崇礼重孝、重视丧葬的绝佳表现。ED2EBE5F-6966-49AF-A24E-0CEBD9C25E98

猜你喜欢

玉质西汉雕刻
石性与玉质
古玉器鉴定与辨伪
西汉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路温舒编蒲抄书
苏武守节
雕刻时光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的文字学启示
公主传奇(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