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文言与文学间徜徉

2022-05-26倪峰

关键词:学习任务文言文学

倪峰

摘要:文言是古人用以写人记事、表情达意的书面语言。相较于现代汉语,文言简洁凝练,灵动含蓄,承载了岁月的积淀,有其独特的魅力。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选取了从魏晋时期到明代的六篇经典散文,体裁不一,风格各异,呈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多样面貌,也体现出不同作者的个性气质与丰富情志。文本解读要有必要的定位,教师要有自己的认识。教学中,应处理好工具与人文、目标与手段两组关系,在文言与文学间徜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

关键词:古代经典散文;文言;文学;学习任务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是一个文言单元。文言是古人用以写人记事、表情达意的书面语言。相较于现代汉语,文言简洁凝练,灵动含蓄,承载了岁月的积淀,有其独特的魅力。本單元选取了从魏晋时期到明代的六篇经典散文,或抒写性情,感人肺腑;或理趣盎然,发人深思。这些作品体裁不一,风格各异,呈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多样面貌,也体现出不同作者的个性气质与丰富情志。

一、古代经典散文如何读

关于古代经典文本的解读,有两点需要注意:

其一,文本越是经典,解读空间也就越大。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本无限度,可高可低,可深可浅。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则有必要的定位——定位于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定位于学生的接受度。毕竟,我们面对的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不是研究生;是中学语文教学,不是做专题学术研究。文本解读不必追求面面俱到,也不必追求学术上的高深。

其二,文本越是经典,历代点评赏析、论述研讨的材料便越是丰富。这些文章连篇累牍,足资参考。但对于文本,教师须有自己独立的认识,不能用别人的解读代替自己的思考。自己入得深、解得透,方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解读文本不仅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更应该是我们的“拿手菜”。下面对于本单元文本的简要解读代表了我们的理解,仅供参考,欢迎指正。

李密的《陈情表》是一次特殊情形之下社交公关的成功案例。作为前朝旧臣,李密几次谢绝新朝廷的征召,并提出“愿乞终养”这一守护祖母的请求。这一请求原本实现的希望不大。而晋武帝看了文章后却深为感动,不仅批准,还给出“嘉其诚颖,赐奴婢二人,下郡县供养其祖母奉膳”的特殊待遇。文章能打动晋武帝,首先是作者的一片真心,特别是对祖母刘氏的真挚情感。李密对祖母的孝心没有半点掺假,他后来的作为,也证明文中效忠新朝的表白并非空话。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情真意切是文章感人至深的根本原因。作者没有多用感叹词,但每一句话,皆从肺腑中流出,从而凸显了本文语言上的特点:善于运用含有语义相辅相成的词语或内容的排偶句来表达思想感情,体现了在矛盾中抒情的特色。多用四字句,摒弃雕琢与俗套,细节生动,表达形象,用语精当,颇见功力,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在低沉之中有声宏气壮之势。文章能打动皇帝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作者巧妙的说话艺术。作者一上来就“卖惨”,描述自己不幸的遭遇,突出祖母“人命危浅”的处境,赢得皇帝的同情;进而表明自己的孝心,为“不能废远”提出充足依据;接着,描述自己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希求朝廷的理解;又借晋朝“以孝治天下”的纲领作为自己不可撼动的依据;继而贬低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再三表明对晋王朝的忠心,打消皇帝的顾虑;最后,切实提出解决难题的方法——先尽孝,再尽忠。既能以真情动人,又能以事实和道理服人,难怪皇帝也被其打动。

《项脊轩志》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没有直抒胸臆,更多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琐细的场景画面和大量生动传神的细节,用平实的语言,在对往事点点滴滴的回忆中,留下今生今世的证据。文章叙事以白描见长,抒情以真挚朴素为归,恰如清人王锡爵所说,“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关于这一点,前人之述备矣,无须赘言。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将时间元素与空间元素交织组合,营造了点面结合、立体多元的时空背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正是在这一时空背景上铺展开来的。

项脊轩是文章多重时空元素的交汇点。从命名看,它旧称“南阁子”,明示了空间;后名“项脊轩”,暗示了时间,将先人与今人联结到一起。从空间上看,项脊轩坐落在大院落的南边,西连中闺,东接厨房,见证了家族院落空间的由合到分,也见证了作者与项脊轩空间距离的离散远近。从时间上看,这一百年老屋见证了作者的成长、亲人的生死,也见证了家族的兴衰。在时空交融的背景下,“我”与项脊轩的关系折射出的是“我”与三代关系最密切的女性以及家族的关系。“我”是三代女性关爱的承受者,还没来得及付出回报,她们便已离世,所以“我”背负着她们的期待与厚望。就“我”与家族这一组关系而言,“我”的成长伴随着家族的衰落,而“我”作为长孙的地位,使得我必须承担起振兴家族的使命。这是自觉的担当,也是家族的厚望。文章第一稿写于作者十八九岁之际。而到三十多岁补写志文的时候,作者已接连四五次在乡试中落榜。文章既有愧对先人的憾恨,也暗含着人生失意的感伤。

《兰亭集序》是一部诗集的序言,诗集收录了参加兰亭宴集的文人的作品。作为序言,本文介绍了作诗的缘由、作诗的情形、成集的经过和诗集的意义。不同于一般书序,文章即事抒怀,重点讨论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由“信可乐也”始,转而“感慨系之矣”,继而“岂不痛哉”,以“悲夫”而终,文章有一条明晰的情感变化线索。作者之“乐”,乐在有良辰美景、好友嘉朋相伴;更乐在能卸下平日的包袱,摆脱平日的规矩,感受与自然相交融的彻底的放松。然而,人生有聚有散,想到人生苦短且无法把握,作者不禁“痛”从中来;又借“兴感之由”与古人“若合一契”,批判了当时流行的人生虚无的消极态度;联想到后人视今人之文,亦会同慨死生之大,然而生命不能永恒,从而发出深沉的“悲”叹。虽然作者对生死的思考最终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也没有给出通达彻悟的解释,但在情感的变化过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表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强烈关注。对比“一死生,齐彭殇”的消极思想,这是务实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2年4月本刊特稿《归去来兮辞》写于陶渊明弃官回乡将归而未归之际,文中所叙画面场景多为想象之辞。作者想象自己登上了归家的轻舟,虽然“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行驶已十分迅捷,但自己犹嫌前路之长、时光之慢,其回归故园的急切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想象自己归家后的场景:童仆与幼子倚门而望,自己且喜且奔地回到家中,看见的是松菊犹在、庭树繁茂,樽酒满盈、屋舍如昨;再加上内外光景一派宁谧——孤云出岫、倦鸟归巢,日光落下、树影幽深,万物生长各安造化,瞬间让人久涉江湖的心灵得以安顿。他想象来年春耕时繁忙而从容的景象:农人们奔走相邀,于田间地头比邻而耕,闲暇时或琴书自娱,和邻里共话家常,或驾舟游遍山川江河,览尽自然的风光物化。文章所创造的意境,如诗如画,余味悠远,充分反映出作者归隐的愉悦与安享田园生活的乐趣,同时也表现出他蔑视世俗功名和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受到强烈的感染。魏晋时期盛行骈文,而《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并没有沾染当时浮华雕饰的文风。《兰亭集序》骈散结合,以散为主;《归去来兮辞》骈散结合,以骈为主。两文都能将整句与散句较好地结合起来,既有齐整的节奏,又富于灵动的变化。直抒性情,不假雕饰;顿挫有致,清新洒脱;音韵和谐,如行云流水。

《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非典型性”的传记文。不同于一般正史中的人物传记,本文兼有小说、寓言、杂文等多种文体特征。文章主人公郭橐驼没有名字,本事亦不可考,人们也不知其来历,只好以其“驼背”的生理特征为其命名。这与《庄子》笔下那些肢体残缺却“离形去知”“通于大道”的真人非常相似。所以,柳宗元这里是借史传之貌,“参之庄、老以肆其端”。

人物有了虚构的色彩,故事也便有了寓言的性质。寓言就是寄托之言。文章所重本不在叙事,主要是借郭橐驼论“养树之术”移之官理论“养人之术”。柳宗元实际是借此来寄托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捕蛇者说》一样,柳宗元写这一寓言传记也是为了“传其事以为官戒”,暗含了儒家诗教的讽谏精神。从这个意义上看,文章也带有杂文的属性。当然,它所蕴含的“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哲理也有着超越“官戒”的魅力,在教育方面同样深具启发意义。不论是养树,还是养民,抑或是育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并不是放任不管,无所作为。文章强调,一方面要掌握树木生长繁殖的规律,另一方面,态度上也要重视,要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文章将郭橐驼与“他植者”在种树的态度、方法、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对比出两者的得失;又将郭橐驼的种树之“道”“移之官理”,由种树之“术”引出“养人之术”,这是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上的由此及彼的类比。“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也是文章中常见的写作手法。以此入手分析文本,当可把握文章的主要写作特色。

苏轼的《石钟山记》是一篇记游散文,同时也是一篇地理科学考察笔记。作为士大夫,苏轼秉承传统儒家的“格物致知”之教,以科学的精神考察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由来。作者的科学精神首先体现为:大胆质疑,不盲从前人。有效的質疑应该是有依据的质疑,发现真问题的质疑,而非标新立异,故意跟别人唱反调。关于石钟山的命名,苏轼首先对前人的说法作出自己独立的理性判断:大专家郦道元的结论过于简单,缺少依据;李渤的考证,凭借常识便可发现问题。这种科学的精神,还表现在苏轼深入实地、探求真知的实践中。夜游石钟山一段写得有声有色、生动传神,简直是将一次考察经历写成了一次扣人心弦的探险。文章通过简洁生动的描写,营造了夜深人静、阴森恐怖的气氛,通过山水间各种声音的出没变化,营造了一波三折的效果。这样写,增加了文章的情趣,扣人心弦:写得惊心动魄,衬出夜游之不易;因为夜游不易,所以士大夫不肯夜游绝壁之下;也正因此,石钟山山名的由来不易被人发现。详写这一部分,说明寻求真理是要付出代价的,也为下文的议论做足了铺垫。文章最后得出结论,笑叹古人,从中可体味出苏轼因一得之见而沾沾自喜的语气。这也正是苏轼性情的可爱之处。苏轼毕竟不是专业的科学工作者,他得出的结论也会有其局限性。所以,苏轼笑叹前人,也可能被后人所笑叹。不过,以苏轼的个性,他也不会对此介怀。学好本文,最好的方式就是继承文中不盲从前人、大胆质疑、在实践中探求真知的精神。

二、古代经典散文如何教

教材单元导言中说:“学习本单元,重在把握课文的思想情感及其承载的文化观念,领会不同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要反复诵读,涵泳品味,把握文意;要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特有的语言形式去抒发情志,形成独特的美感;还要做些梳理和评点,领会章法之妙和细节之美。”话虽不多,但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丰富的启示。

就教师的教学设计而言,导言启示我们要处理好两组关系:

其一,工具与人文。对于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很多教师苦于在文言与文学之间找不到平衡点,有的单纯当作文言文来教,有的纯粹从文学角度来讲。前者似买椟还珠,后者则囫囵吞枣。其实,工具性与人文性原本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语文教学正是借助语言形式的载体,指引学生通过诵读、涵泳、梳理、评点等语文活动去欣赏美、感受真、思考理,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思想精神境界。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文言积累、文本理解、文学审美、文化感悟这四个维度的教学任务应同生共存,交融互渗,可以有所侧重,却不能相互割裂、顾此失彼。

其二,目标与手段。新课标、新教材倡导整合型的群文学习与任务群学习。群文学习可以是单元内的整合,也可以是跨单元、跨教材,甚至是跨学科的整合。任务群学习可以指向单元整体,也可以围绕某一课或某篇文本。需要明确的是,不论群文学习还是任务群学习,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为了构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而采取的手段、方法。我们在设计教学时,不能本末倒置,把手段、方法当成目标,变成为了“群文”而整合,为了体现“任务”而任务。所以,教学设计应该先有准确的目标定位,而后再根据目标和学情选择自己能操作、可驾驭的教学方式。整合文本时,务必注意文本之间的关联,要有整合的“纽带”“抓手”,生拼硬凑地整合还不如不整合。设计学习任务时,务必注意任务情境的真实性,任务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序列性和关联性,更重要的是任务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以下,我们提供一些配合单文、单课或单元的学习任务设计。

第9课的学习任务设计:

1.《陈情表》和《项脊轩志》都是带有浓厚抒情色彩的文章。选择两篇文章中最打动你的地方,写一则100字以内的点评,体味其情感内涵,分析其表达特色,鉴赏其抒情特点,与同学交流你的阅读感受。

2.根据设定的情境,完成微写作任务:你正全力以赴准备参加下个月某项学科竞赛的决赛,这会挤占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由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有较好的基础,你希望语文老师能减免你的学科作业。请模仿或改写《陈情表》中合适的语段,用浅近的文言写一份申请书。

3.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熟悉的学习空间,或是一间阅览室,或是一个书房,或是一方小小的书桌……写一则短文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空间,配上相应的照片。有条件的话,可以汇总全班同学的作文图片,编一本专题文集。

第10课的学习任务设计:

1.《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都是骈散结合、声情并茂的美文,很适合诵读。请你为两篇文章各编写一份简要的诵读提纲,分层次对如何诵读文本给出你的提示或建议,在学习小组中分享你诵读这两篇作品的经验。

2.王羲之手书的《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虽然世上所传的只是后人的摹本,也足以体现其书法之美。试用硬笔临摹《兰亭集序》的字帖,在班里组织一次书法展示活动。

3.许多魏晋文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怀。试比较《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中人生意识、宇宙情怀的异同,说说你的理解。

第11课的学习任务设计: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也是文章中常见的写作手法。通过比较,发现事物的区别,从而凸显事物各自的特点,这就是“对比”;通过比较,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从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就是“类比”。围绕“比较”这一阅读与写作的方法,完成下列学习活动: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比较法”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的运用,可以将讨论结果用表格或小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

2.文中郭橐驼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之道“移之官理”,讨论为官理民的方法和道理,其实也未尝不可用之来讨论其他方面的问题。联系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思考这个道理还能用于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在学习小组中交流你的想法。

3.比较阅读《种树郭橐驼传》与《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说说两者的相似之处。再比较阅读《種树郭橐驼传》与《庄子·达生》中的“佝偻丈人”以及《庄子·德充符》中的“兀者王骀”“叔山无趾”等小故事,说说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作者会选取这类人物作为故事的主角。与同学分享你的阅读心得。

第12课的学习任务设计:

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得出的结论是否就是定论?他的探究过程有没有可以质疑的地方?学习苏轼不盲从前人、大胆质疑的精神,对苏轼这篇文章提出你的质疑。查找相关资料,看看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缘由还有哪些观点。如果让你去考察石钟山命名的缘由,你会采用什么方式?

2.苏轼的《石钟山记》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都能体现出作者“格物致知”的精神。但两篇文章写法不同,也表现出作者不同的个性气质。比较阅读,试作探究。

单元学习任务设计:

1.相较于现代汉语,文言文简洁凝练,既讲求形式上的美感,又较少受语法束缚,富有弹性,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本单元六篇文章的作者均具有极强的语言驾驭力,从而使他们笔下的文字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试从语言表达的角度,从六篇文章中各至少选出一则语段加以点评。

2.记诵古诗文名篇佳句,有助于增加语言积累,传承古典文化精髓。既可提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的能力,也能丰富自己的语言,借以表情达意,应用于当下的时代生活。请参照示例,在本单元六篇文章中各选取一两处精彩语句,为它们编写相契合的生活情境。

参考示例:

清晨,对面高楼的玻璃窗将阳光折射进你的卧室,将房间照耀得一片明亮。此时你会想到《项脊轩志》中的“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人生难免会有失误,会作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可来日方长,正如《归去来兮辞》中所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已然过去,还是以全新的姿态面对未来吧。

3.披文入情,则能以文见人。我们通过文本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感受并想象作者的外貌神态、个性气质、情感心理,这样才能奠定读者与文本、作者对话的基础。这也未尝不是自己读文章的乐趣与收获。试着根据本单元的六篇文章,揣摩作者的外貌神态、思想情感和个性气质,为他们各写一则人物“速写”,写出你心目中的李密、归有光、王羲之、陶渊明、柳宗元和苏轼。

事实上,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已附有操作性很强的单元学习的任务群设计,教师可以直接拿来为己所用。当然,教材中现成的设计只是参考,我们更鼓励语文教师根据自己对单元文本的解读、教学目标的设定,结合自己的班级学情,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我们提供的教学设计,也只是一家之所思、所为,或可印证文言与文学、手段与目标的融通统一,聊以备用,姑做参考,望能对大家有所助益。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文言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文学小说
科普学习任务在网络RPG游戏中的设计
技工院校物流课程一体化教学研究
文学
对《文言是母语吗?——解读内地〈课程标准〉一思》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