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村创业创新实施路径

2022-05-26徐军委刘志华

科技智囊 2022年5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共同富裕

徐军委 刘志华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快速推进,我国农村创业创新群体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农村正在迎来创业创新热潮。但农村创业创新仍存在创业群体素质偏低、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平台稳定性有待增强、产业链有待延伸等诸多困境。文章在深入剖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对全国多地的调研情况以及农村创业未来的发展潜力,提出完善创业培训体系、搭建农村创业平台、创新业态培育模式、加快推进三产融合等探索路径,并围绕实施路径提出转变乡村创业理念、持续聚焦并围绕新业态发力、完善农村创业创新金融机制和健全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等建议,力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农村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共同富裕;农村创业创新;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2.05.05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阶段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政府不懈奋斗的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然而,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其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便是实现5亿多农民的共同富裕。虽然在建党百年之际,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农村人口全面脱贫的目标,但由于农村在产业、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发展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也是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对于乡村来说,产业发展是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关键,支撑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人才振兴,而农村创业创新与乡村产业发展之间是紧密关联的。一方面,乡村产业发展吸引了大量返乡群体创业创新,投身乡村市场;另一方面,农村创业创新又能助推乡村产业的发展壮大。基于此,探索破解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创业创新面临的困境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村创业创新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农村创业主体、业态培育、产业选择以及创业本身的意义和作用上。针对农村创业主体,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返乡大学生(顾辉[1],2021)、返乡农民工(彭英等[2],2022)等两类人群,通过分析他们在创业实践中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农村创业业态培育方面的研究,侧重于从农村电商新业态(黄艳娴等[3],2017;彭成圆等[4],2019)、农村业态整体发展(梁瑞华[5],2019;谢天成等[6],2020)等视角,分析农村创业业态培育的发展趋势。农村创业产业的研究,在由关注单一产业(邱海洋等[7],2019;于钦明等[8],2019)创业向三产融合(肖卫东等[9],2019;谭丹[10],2019)转变。还有部分学者[11-13]从农村创业的意义和作用入手,研究创业对农村就业、扶贫脱贫等产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的研究更多聚焦于某一维度的剖析,对农村创业创新实施路径进行系统分析的相对较少,尤其是如何借助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农村创业创新实施路径的研究还较少。笔者试图从这个视角入手,通过分析农村创业创新的现状,结合农村创业创新的发展潜力,借鉴全国多地农村创业创新实地调研的情况,积极探索创业创新实施路径,以期逐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村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二、农村创业创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结合文献研究和对全国多地实地调研的结果不难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后,农村创业创新的热潮再次兴起,创业创新主体不断丰富,创业创新的规模不断扩大,围绕农村特色产业的创业创新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一)农村创业创新的现状

从总体来看,当今农村创业创新规模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业创新人数不断增多,二是创业创新主体不断丰富。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社会各界群体返乡下乡创业创新蔚然成风。不同于以往的创业创新主体,新时期的农村创业创新主体更加多元化,中高等院校毕业生、乡村留守人员、农村青年、科技人员、退役军人等新的创业创新群体不断加入农村创业,甚至还有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其中。从创业创新关注的产品来看,具备绿色、有机等特征农特产品已成为创业重点关注的对象。随着返乡创业创新的政策红利越来越多,农村创业创新规模还将继续扩大。据2020年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010万人,同比增长19%,未来这一规模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红利的释放还将持续扩大。

(二)农村创业创新存在的问题

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创业创新现状后不难发现,伴随利好形势的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层面。

1.创业创新群体整体素质普遍偏低

从整体情况来看,除少部分高素質的创业人群外,农村创业创新群体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在创业创新活动开展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创业创新主体不能积极主动了解关于农村创业创新的最新政策。根据吕莉敏等[14]的研究,仅有4.2%的返乡农民工对政策内容非常了解,导致其对有些政策理解不到位,存在疑惑未能及时咨询相关部门,一部分创业创新群体甚至存在盲目跟从、不考虑实际需求等潜在的隐患,创业创新失败的风险仍然较大;另一方面,部分农村创业创新群体未深入理解创业创新、理解乡村产业发展,不能有效地挖掘资金、人脉、技术等潜在资源为自己所用。

2.农村创业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

由于“幸存者偏差”,为人所知的农村创业创新案例大多数结果是成功的,但事实上,农村创业创新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据不完全创业成果统计数据显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失败率高达90%。尤其是对大多数创业创新失败者来说,由于没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对其创业创新进行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帮扶,导致创业创新失败群体打消了二次创业的念头。因此,对初次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失败的群体来说,完善农村创业创新体制机制意义重大。

3.农村创业创新平台稳定性有待增强

为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应当建立具有稳定支撑和多元服务功能的创业创新平台。2019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创新创业和实训孵化基地,搭建平台载体促进农村创新创业。平台支撑功能主要体现为,在创业创新初期为创业创新主体提供包括资金渠道、孵化培训等扶持活动,而服务功能体现在帮助创业创新主体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及技术交流空间,避免市场失灵带来的风险。截至2021年,虽然多地都在推进农村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且河北全省、四川成都等地已经建成农村创业创新服务平台,但总体来看,平台功能尚不稳定,未能完全做到以创业创新群体需求为导向,提供应有的支撑和服务。

4.农村创业创新的产业链有待延伸

目前,农村开展创业创新活动涉及的产业大多是第一产业,多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而第一产业的获利空间有限,没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会引起产业市场的盲从,风险系数较高,最终会导致农村创业创新主体同行低价无序竞争,这样的案例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不胜枚举。没有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就无法真正做到三次产业融合,开展创业创新活动面临的失败风险也会增加。根据在浙江嘉兴、河北廊坊、广东河源等地调研的情况反馈,当前各地农民因为收益较低,普遍不愿涉农,如何合理地引导创业创新群体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涉农群体的基本收益至关重要。因此,单纯依赖某个产业去开展创业创新活动,未来的发展空间有限。

三、农村创业创新发展潜力巨大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村创业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国农村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未来发展的潜力巨大。“十四五”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起步期,也是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存在诸多发展机遇。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给农村创业创新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政策红利支持,创业创新活力增强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地也相继推出了多种政策措施扶持乡村创业创新活动,而且支持的范围和力度也越来越大。根据农业农村部新闻办举行的“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中的相关数据,截至2017年9月,已有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农村创业创新推进协调机制办公室,以保证农民创业创新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农业农村部通过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推介、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等活动大力推动农村创业创新工作。伴随着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释放的乡村信号,各地会陆续出台财政、税收、金融担保等支持乡村创业创新的相关政策,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农村创业创新活动必将得到快速发展。

(二)发展空间广阔,创业创新浪潮兴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渐渐成为“稀缺资源”。虽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但随着大部分农村地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流运输更加便利,农村开展创业创新的基础条件在不断改善,而且人工、土地等成本相对较低,给农村创业创新群体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生存压力大、就业难等城市问题的不断凸显,以及农村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不足、子女在城市上学困难等问题仍存在,使得返乡开展创业创新活动成为一种更好的选择,这也导致返乡创业创新人员数量逐年增多。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数据监测,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数量从2015年累计超450万,增长至2021年的1010万,形成了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妇女4支创业队伍,到2025年全国各类返乡创业创新人员有望超过1500万人。创业创新主体的不断壮大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社会资本支持,投资潜力巨大

“农业+”旅游、康养、文化、教育等多种模式融合发展,已经在部分农村地区凸显优势,社会资本向农村地区倾斜趋势明显。从投资潜力看,社会资本既可以投资乡村产业发展,又可以参与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高标准农田、农村污水处理等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壮大乡村规划、教育养老、乡村旅游、电商消费等乡村服务业。同时,新型经营主体能够与社会资本进行有效对接,大大提升了社会资本的投资意愿,有利于促进农村创业创新发展。

(四)信息技术发力,平台活力迸发

数字经济时代意味着农业正在经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这给中国农村创业创新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技术带来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打破了对农业种植的规模限制,使涉农人员的收益有了明显增加,信息科技的发力,推动了数字平台不断兴起和农村创业创新的蓬勃发展。

数字平台的建立丰富了“农业+”业态,电商农业蓬勃兴起,农业科技园的建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思路。正在构建并逐步完善的农业大数据智能决策和管理平台,从依托资源调度的细节服务到依托实时数据的协作服务,从服务劳动力到服务生产规划,拓展了訂单种植和供应链金融,为企业化新农人、职业农民提供全程闭环服务,使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联动,为农村创业创新活动提供更多便利。

四、农村创业创新实施路径

(一)培训先导:完善创业创新培训体系

农村创业创新活动的推进要以培训孵化为先导,创新农村创业培训模式,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创业创新培训体系。基于信息网络技术,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政府、学校或培训机构、创业创新群体和社会团体“四位一体”的农村创业创新培训模式:政府整合资源,完善机制,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培训工作,保障农村网络、培训场所等基础设施;学校或培训机构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区域特色的实际情况,对接相应的培训师资,满足当地普遍性和个性化的培训需求;创业创新群体要充分了解网络平台与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在线下培训的基础上,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在线平台和移动终端平台的学习,有效规避创业实践的误区,而且要主动对接资源,加快对资源的利用和转化;社会团体应积极参与农村创业创新活动,营造创业创新活动环境,让创业创新主体有更多的操作空间,使培训更接地气,助力创业创新主体快速成长。

农村创业教育培训体系离不开系统化的培训体系和培训资源支撑,依托学校、培训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整合智力和培训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村创业创新培训体系,通过创业创新培训引导、创业创新项目库建设和创业创新典型案例宣传与经验推广,努力营造农村创业创新良好环境。

(二)平台搭建:打造农村创业创新载体

充分发挥各地特色资源和产业的优势,努力打造农村创业创新和孵化平台,坚持平台化引领的农村创业创新思路,为农村创业创新群体搭建载体,努力打造多元化农村创业创新平台,培育农村创业创新环境。

1.打造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平台。围绕当地特色资源,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加强与外部市场主体的合作,有效整合当地的资源,建立专业化的技术培训基地和孵化平台,以产业为主孵化农村创业群体。

2.打造农村电商创业创新服务平台。结合电商实践性、灵活性强等特点,依托现有的电商平台,由政府推动建立市县级电子商务服務中心、乡镇电商服务站、村级电商服务点三级电商服务体系,结合当地的产业优势和特色资源,为农村创业创新群体提供电商创业服务,帮助其对接外部需求,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调动返乡人员创业创新积极性。

3.打造农村就业创业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创业创新活动,树立创业创新典型,并对典型人物进行大力宣传,激发农村大众创业创新热情。积极探索并推广“市场主体+合作社+农户”“孵化基地(平台)+创业群体+产业”等农村创业就业模式,大力扶持乡镇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大数据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提升农村创业就业的服务能力。

农村创业创新平台的搭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政府要考虑在产业发展、创业主体培育、融资渠道拓展、平台搭建等重点领域和方向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支持农村创业创新工作开展。

(三)业态培育:培育创业创新业态

农村创业创新的业态培育要以“生态”为重要抓手,以拓展功能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为目标,加快培育农村新业态,推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不同地域因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交通、社会人文等因素存在差异,新业态的培育要强调因地制宜,摒弃落后的发展模式,科学把握,分类施策,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探索建立新业态培育示范区,先试点总结提炼,后推广复制应用,突出典型案例示范引领的作用。

可考虑将城市业态适度引入农村,通过对创业创新群体的合理引导,优化农村新业态的布局,抢抓“数字化转型”的有利发展时机,打破思维局限,加快新技术在新业态中的应用和转换,加快城乡要素的有效流动和融合进程。同时,围绕农村新业态发展需要,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合作力度,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人员加入农村新业态的培育中,并加大对上述群体的帮扶力度,通过业态培育和模式创新来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四)产业融合: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当前,在农村创业创新实践活动中,仅仅依托种植业、养殖业等农村第一产业取得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在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下,农村第一产业的盈利空间十分有限,其更多依赖政府财政补贴或者农村廉价劳动力开展创业创新活动,长期来看这种模式不可持续。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创造独特的产品价值和差异化优质服务,为创业创新群体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赢得更多的利润空间,从而推动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在农业产业融合上,可优先考虑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为着力点,借助农村电商渠道,拓展农产品的销售市场,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2.借助“互联网+”“数字化”等发展机遇,推动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与农业的融合进程,创新发展模式和农业业态,加快农业与文化、康养、科教、旅游、体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地发展最适宜的融合形式。

3.积极探索农业功能拓展性融合,鼓励创新合作方式,通过土地、资金等入股或者签订契约的方式,积极培育新型农业市场主体,依据当地特色更新产业业态,发展景观农业、休闲农业、创意主题农业等乡村产业业态,深入挖掘和激活乡村的生态价值,打造精品资源和特色品牌,依托产业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五、农村创业创新活动开展的建议

(一)注重乡村创业创新理念的转变

乡村创业创新活动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各种风险,伴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加大,而且这些风险对返乡农民工、小农户家庭等创业创新群体来说,带来的冲击甚至是致命的,传统的创业创新理念和模式亟待转变。

对于乡村创业创新群体来说,转变创业创新理念尤为重要。首先,面对市场不能蛮干,不能依靠低价或无序竞争,要树立市场抱团的理念,通过抱团发展,形成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当地的特色资源转化成规模经济的优势,抱团打造区域或地方公共品牌,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树立融合发展的理念,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乡村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如何结合地方特色,融入地域元素,瞄准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刻不容缓;第三,坚持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深挖当地的生态价值,把生态价值作为产业链发展的重要环节,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围绕新业态激发创业创新潜力

政府应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为乡村创业创新打通“最后一公里”屏障,同时搭建乡村创业平台,让创业群体能够享受平台提供的市场、资源、商机等信息,引导创业群体利用平台对接外部发展机遇,围绕当地的特色资源开展创业活动,充分借助“互联网+”,助推传统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探索新的创业模式和产业业态。

各地应围绕当地的主要创业创新群体,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扶持,鼓励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丰富乡村区域产业形态,创新产业业态,通过乡村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帮助其打造产品的独特价值,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激活创业创新群体的潜能,释放市场主体的潜力。

(三)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培育機制

建立健全乡村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加强相关领域人才队伍的培养,提高乡村创业的成功率。对优秀的乡村产业领军人物,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鼓励他们带领更多的人员参与到农村创业创新实践活动中。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科技人员、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加入农村创业创新实践活动中,鼓励他们培养和带动更多的当地农民参与农村创业,助力乡村产业的发展。

加强创业实训体系建设,完善相应的组织机制,建立创业绩效评价机制,通过举办创业大赛等活动,选拔一批富有创业精神、敢于挑战风险的农村创业群体。同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建设,强调多部门联动,科学制定培训方案,丰富职业培训的形式,根据当地条件,适时建立职业培训基地,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乡村产业兴旺提供更多后备有生力量支撑。

(四)加强金融对新型经营主体支持

创新农村创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为农村创业群体和创业实践活动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要落实创业贷款的相关政策,降低返乡创业大学生、社会青年等群体的贷款门槛,丰富青年创业金融产品种类,创新信贷模式,可考虑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借贷模式,简化信贷流程和手续,帮助农村创业创新群体解决资金问题。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创造有利于农村创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可考虑建立青年创业基金等形式,为存在资金需求的创业群体提供帮助,并根据资金的需求额度、使用期限等条件,优化担保方式,适时给予信贷资金扶持。

参考文献:

[1] 顾辉.政府角色定位、政策机制与返乡大学生成功创业[J].湖南社会科学,2021(01):87-95.

[2] 彭英,周雨濛,耿茂林.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苏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典型模式及对策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22(01):222-225.

[3] 黄艳娴,张银银.农村电商促进农村创业就业绩效模型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7(19):144-145.

[4] 彭成圆,赵建伟,蒋和平,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创业的典型模式研究——以江苏省创业实践为例[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9(06):14-23.

[5] 梁瑞华.培育壮大农业新业态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9(03):115-119.

[6] 谢天成,施祖麟.农村新业态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20(01):41-46.

[7] 邱海洋,胡振虎.乡村振兴视角下绿色食品产业创业与乡村发展——基于空间计量和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9(01):36-43.

[8] 于钦明,白宏亮,朱雪林.基于苹果园种植和经营的农村创业探究——评《零起点学办苹果园》[J].中国果树,2019(06):32.

[9] 肖卫东,杜志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120-129.

[10] 谭丹.构建农村三产融合的动力系统[J].人民论坛,2019(24):146-147.

[11] 袁方,史清华.创业能减少农村返贫吗?——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实证[J].农村经济,2019(10):62-69.

[12] 余喜文.大学生参与农村地区创新创业活动对农村发展现代化的推动及其实现[J].农业经济,2019(04):116-118.

[13] 张益,胡盛红,宋启道.日本六次产业化对中国农村三产融合的借鉴和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2017(26):13-14.

[14] 吕莉敏,石伟平.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研究——对2012年以来相关政策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9(04):62-68.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mon Prosperity

Xu Junwei1    Liu Zhihua2

(1.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Beijing,100048;2.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100083)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ntry'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he scale of my country's rural entrepreneurial groups has been continuously expanding,and rural areas have also ushered in a new round of entrepreneurial upsurge. However,rural entrepreneurship still has many dilemmas,such as low quality of entrepreneurial groups,inadequat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platform stability to be strengthened,and industrial chain to be extended. Based on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above issues,combined with the recent surveys of many places across the country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this article proposes some implementation paths,such as improving the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system,building a rural 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innovating business model cultivation models,Speed up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and so on. Moreover,around these implementation paths,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ransforming rural entrepreneurship concepts,continuously focusing and focusing on new business models,improving rural entrepreneurship financial mechanisms,and improving talent cultivation and introduction mechanisms,in order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comprehensively and help rural farmers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Key words:Common prosperity;Rural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Industrial integration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共同富裕
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共同富裕的中国方案》首发暨研讨会召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纲出席会议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