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效应研究

2022-05-25缪茹上海理工大学

农场经济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时滞科研经费数量

缪茹(上海理工大学)

一、引言

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对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各地都在高校科研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由于在科研基础、教育水平、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成效有所差别。

我国各区域间的高校科研经费投入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和经济发展情况差距较大。截至2017年对各地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相较于1997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中,2017年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最多的地区为北京、江苏、上海和广东,均超过100亿元,就高校的科研产出来看,北京、江苏和上海地区2017年发表论文数量均大于6万篇,所获专利授权数量大于1万件,人均GDP也大于10万元。而高校科研经费投入较少的地区包括内蒙古、海南、青海、宁夏和新疆,均低于5亿元。海南、青海和宁夏地区2017年发表论文数量均少于4000篇,所获专利授权数量均小于300件,其中,甘肃的人均GDP小于3万元。

目前,国内学者大多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主流观点是高校科研经费投入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王青(2018)采用改进的C-D生产函数等模型,对辽宁省高校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测度出贡献率为10.09%[1]。胡曙虹(2016)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省域高校创新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测算与分析,结论为高校科技投入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2]。刘林(2019)利用中国2010-2017年的省级空间面板数据,研究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驱动区域经济合理、平稳增长[3]。谭毅(2015)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地研究政府对高校科技投入对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产出的边际效益。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大部分类型的高校来说,政府科技投入与高校创新产出之间都具有正相关性[4]。

国外学者对科研经费投入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也进行了深入研究。Elhorst(2014)利用跨国数据的研究结论,提出对技术能力不足的企业来说,政府的科研经费投入与企业自身的科研经费投入能够互补,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升级[5]。KRISTINR(2016)等论述了国家科技政策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必然联系[6]。

在关键变量的选择上,不同学者在研究中有各自的侧重点。张宝生(2021)以政府科研投入强度和人均政府投入科技经费为门槛变量,探讨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对高校基础研究科研产出的非线性影响关系[7]。张勇(2019)采用发明专利有效申请数量作为科技创新的衡量指标[8]。黄丽(2016)使用了国外刊物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和国家级项目验收数来测度科技创新水平[9]。L Kogen(2017)等通过分析美国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数据来分析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0]。

上述研究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现有的文献研究角度相对较为单一,从时空视角聚焦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文献较少,很难全面阐述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利用1997-2017年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结合了门槛效应、时滞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详细地分析了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从而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时提供更详细完整的理论支持。

二、模型分析与建立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研究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而将被解释变量选取为地区人均GDP,即我国30个省级区域在1997-2017年间的人均GDP。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主要来源于政府层面,本文选取的高校科研经费投入指标为政府对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其中主要来源包括科研事业费、主管部门专项费、其他政府部门专项费、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及各种收入中转为科技经费。高校科技创新产出的相关衡量指标被选取为解释变量,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测度或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数量,而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又是我国学术界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我国国务院设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奖五大奖项,其中本文选取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数量作为重要解释变量。基于上述阐释,本文选取的关于科技创新产出的解释变量包括区域高校课题数量、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数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数量、区域高校发表论文数量及区域高校专利授权数量等五个指标。

(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本文选择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时,参照Elhorst(2010)提出的选择方法。选择1997-2017年间样本数据来探讨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根据估计结果进行LM检验,以便决定模型应该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LM)还是空间误差模型(SEM)更合适。

由空间依赖性检验可知,空间滞后模型(SLM)的检验结果P值为0.433和0.631,均大于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而空间误差模型(SEM)的检验结果P值为0.026和0.033,均小于0.05,所以选用空间误差模型更符合本文的研究目的。

空间误差模型(SEM)为式子:

其中,εit=λWεit+μit,{W}是空间权重矩阵,W×lnGDP是空间滞后变量,参数β反映了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ε和μ为随机误差向量;ρ和λ分别为空间回归系数和空间误差系数。

由表1结果可知,课题数量和发表论文数量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它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课题数量每增长1%,区域经济将增长0.402%,发表论文数量每增长1%,区域经济将增长0.668%。而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回归系数则为负数,分别为-0.057和-0.015;此外专利授权数量的回归系数则显著为0。从SEM模型结果看出,课题数量和发表论文数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大,而沉没成本较大的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则对区域经济产生负向影响,这可能是前期沉没成本较高及对其经济产生效益有时滞过程所造成的。

表1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OLS、SLM、SEM回归结果

(三)时滞效应

由于上文提到时滞效应可能会导致不同解释变量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因此本文研究了高校科研经费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时滞效应,以便更全面地解释计量结果。本文主要通过在固定效应模型后增加时滞项,使用stata14工具得出计量结果。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所选用的数据均为时间序列数据。

所用模型如下:

其中,i(1 < i < 31)表示省级区域,t(t ∈ [1997 -2017])表示年份,lnPGDPit为人均GDP,εit表示模型中的误差选项。

根据计量结果可得(见表2),时滞三期及以后都不显著,故本文研究的时滞是两期。经费投入对人均GDP的作用是在1%的水平上显著的,当期的影响系数是0.362,一期的影响系数是0.250,二期的影响系数是0.246,可见高校经费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是有推动作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进作用效果减弱。课题数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向效应最强,当期为0.744,一期为0.551,二期为0.560,均在0.5以上,较为稳定。

表2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时滞效应回归结果

(四)门槛效应

应用Stata14将数据整理成面板数据,通过门槛自抽样验证是否存在门槛,并筛选出固定门槛值,以保证模型检验的准确性。门槛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门槛估计值

由表3可知,在模型中,单一门槛的F统计量显著,政府科技投入的门槛估计值为14.5446,其95%的置信区间为[14.3658,14.5497]。将14.5446折合对数运算得到高校科研经费投入门槛为20.73亿元。

三、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了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阐述了二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如下三点。

一是根据莫兰指数结果显示,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总体而言成正相关关系,表明高校科研经费投入能够较为明显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其中,高校的课题数量和发表论文数量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相邻省份之间的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较为显著,而西部地区省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新疆、宁夏、甘肃等省份之间的关联度也较低。

二是根据时滞效应回归结果可知,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表论文数量等解释变量在当期和一期时都为负值,二期增加,因而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可能是先负后正的,而本文回归结果显示效用由负到正的过程需要两年来完成。

三是通过门槛效应的计算,我们得到的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门槛值为20.73亿元,在高校科研经费达到20.73亿元之前,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著为正的。

猜你喜欢

时滞科研经费数量
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刍议
芳芳猜童话书的数量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数值算法实现
变时滞间隙非线性机翼颤振主动控制方法
统一数量再比较
不确定时滞奇异摄动系统的最优故障估计
中立型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离散反馈镇定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头发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