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研学旅行融合发展模式初探

2022-05-25刘娥眉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出版研学旅行融合

刘娥眉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从国家相关部委的领导到出版行业的资深从业者都在大声疾呼:“出版产业必须加快融合发展,推进全系统、全要素、全过程的产业融合。”研学旅行作为教育业中的新生事物,在未来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本文以《中国天眼STEM科学探索》一书的策划过程为例,梳理图书出版业与研学旅行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出版;研学旅行;融合

近年来,我国出版业在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字产品。但整体来看,融合出版的收入占比仍然较低。不断开辟创新融合发展的渠道,依然是各出版单位当前面临的紧迫课题。

一直以来,图书出版业和教育行业的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随着上下游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方式的革新,跨产业、跨领域融合发展成为现今教育出版业的必然选择。

研学旅行

——出版业融合发展新方向

研学旅行作为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一种校外教育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与校外实践相融合的新探索、新发展,主要模式为根据学生的学龄段设计出合适的旅行路线与对应课程,让其在教师与辅导员的引领下通过探究性合作学习,对所学所感提出新观点,并在实践与分析中得出结论、总结新知。

囿于研学旅行仍处于起步阶段,虽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但仍缺乏完善的理论依据,在实际研学过程中,研而不学或学而不研等问题频频出现。为有效规避此类问题,出版研学旅行类图书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需求之一。以此为出发点,出版业与研学旅行的合作也亟待提上日程。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中小学生数量也较为庞大,参加研学旅行课程的学生群体数量相对可观,因而研学旅行图书具备广阔的市场。

2016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文旅部、共青团中央等11部委联合出台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的出台为教育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小学研学旅行项目需要的是多元化的内容和服务,需要出版发行、旅游等行业多方面的支持。由于研学旅行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教育主管单位、出版单位等均处在摸索阶段;各地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展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发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课程,打造起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旅行基地,需要教育、出版、旅游、文化等行业融合发展,共同创建一个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研学旅行与出版业的融合工作仍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是研学旅行普遍更注重旅行而对学习则有所忽视,使得研学旅行方面的图书也难以具备明确主题与目标。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出版业与研学旅行的结合仍处于起步阶段,研学旅行尚不具备全国性教材,也并未细化研学旅行的类型。现阶段畅销的研学旅行图书中,《去旅行》与《小小旅行家》等书籍普遍仅以空间地理为主,也存在更多书籍依托于研学旅行,但实质仅与旅游规划相似。整体而言,研学旅行中重游轻学或仅游不学等问题相对明显。与此同时,研学旅行与出版业合作下产出的图书往往存在忽视故事性与趣味性的问题,此类图书仅注重知识性,内容普遍以讲解地理类知识为主,此类知识相对乏味,难以吸引中小学生阅读。研学旅行类书籍不同于普通科普类书籍,需要同时涵盖研学知识并能激发学生对出游的向往。此类书籍既应当满足研学课程需求,也需要能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因此研学旅行类书籍不能仅以知识性为主,更应兼顾故事性与趣味性。从功能来看,研学旅行图书更像是中小学生的“小导游”,也是一位有趣且阅历丰富的“朋友”,既要为中小学生推荐适宜的旅行路线,也要提醒其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但现阶段大部分研学旅行图书并未重视此类问题,个人游记类书籍过于个人化,字多图少,难以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从目前研学旅行与出版业合作产出的相关书籍来看,研学旅行图书与教材或知识手册性质更为接近,读后易使人产生内容单调生硬等直观感受,文字内容相对单一而苍白,且普遍仅局限于灌输式教育,此类书籍不利于中小学生领悟自然界,更无法为开展研学旅行提供指导意见。

为改善此类问题,出版业与研学旅行的融合工作可从五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是构建中国特色研学旅行图书体系,为实现此目的,可从强化中小学生知识结构与社会适应能力出发,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历史与自然知识,结合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引导中小学生在爱党爱国、自立自强的意识中健康成长。由此可出版文化研学、生态研学、科技研学等主题图书,在书中积极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方面需要注重研学旅行图书的故事性与趣味性,尊重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特点,将研学旅行内容以J儿童绘本或科幻文学等不同形式展现,以此提升中小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其对知识的探索欲。第三方面需要注重研学旅行书籍的原创性,将自然文化等内容融入研学旅行书籍中,依照中国特色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创新研学旅行图书内容,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图书品牌。第四方面是研学旅行图书需要同时突显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小学生尤其需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在自身生活中传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也需要引导中小学生充分了解现代科技,拓宽其视野,使其保持对科学与时尚的热爱,以此提升其创新能力与生活能力。第五方面是出版业需要重视对中小学生群体进行精准化定位,以此为依据对研学旅行图书进行定制化出版服務。目前市场中的研学旅行图书内容普遍以引进海外相关书籍为主,原创图书在其中占据的比例并不大,尤其对于中小学生群体,适用的研学旅行图书内容更少。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对各阶段中小学生知识水平与世界观、人生观等进行综合考量,并以此为依据开发适用于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书籍。

关于天文科普研学图书

《中国天眼STEM科学探索》

位于中国贵州的天眼基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是目前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规模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同时也是灵敏度最高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STEM科学探索》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与中小学教研员合作编写的一本天文科普类图书,从宇宙宏观出发,结合天文、地理、物理、地质、数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用STEM的方法全方位介绍了中国天眼。

全书一共分为六课,下面对每课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第一课的主题是“宇宙密码——光”。该课配以精美的插圖巧妙地解读光,让学生了解光是什么、光有什么特点、光会到达哪里以及太阳、银河系的多彩模样。

第二课的主题是“解码密钥——望远镜”,学生在认识光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望远镜。了解望远镜的发明、发展过程及目的,为我们呈现出宇宙中更多的天体,分辨出更多的细节。如果把光学望远镜和眼睛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依靠哪些重要技术的发展,现代科学望远镜才能做得更大更强?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宇宙,人类如何获取宇宙中的光密码呢?射电望远镜相比于光学望远镜有何异同呢?这些疑问在第二课中均可以找到答案。

第三课的主题是“天眼基地”。中国天眼坐落在大窝凼洼地中,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的金科村,中国天眼选址贵州的依据是什么?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如何形成?在众多喀斯特洼地中,为何最后选定大窝凼?科技工作者们是依据哪些指标选址的呢?这些疑问在第三课中一一做了回答。

第四课的主题是“揭秘天眼”。该课带领学生观天眼,并在线进行射电望远镜模以观测,深入了解中国天眼的构造和四大独门绝技。

第五课的主题是“脉冲星”。发现脉冲星、参与未来脉冲星自主导航和引力波探测是中国天眼建立的科学目标之一。那脉冲星是什么呢?脉冲星是发出周期性脉冲信号的天体,是一类恒星演化到晚年的命运结局。本课用通俗的语言,带领学生通过天眼走进脉冲星的世界,了解和体验中国天眼获取脉冲星信号、解码信号的过程。

第六课的主题“我们是孤独的吗”。在宇宙中的另一个角落,也许有一群有梦想的外星孩子在学习科学,使用技术,试图解开密码,接收到外星生命的信号,甚至试图发出星际通信信号。本课从系外行星说起,再进入系外生命,引导学生探讨高等智慧系外文明。

总的来说,本书的脉络非常清晰,从熟悉的光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光的产生、来源、特点,再认识望远镜,进而深入中国天眼基地,了解天眼的构造和成就,再进一步引申探讨脉冲星及系外行星,探讨外星文明。本书以“问题导入一问题生成一问题解快”的方式,配上精美的图片,细致入微地讲解了中国天眼的前世今生。另外,全书在每课结尾处设置了STEM实践探索活动,帮助学生升华理论知识,强化动手操作能力。

《中国天限STEM科学探索》

在出版融合发晟中的探索

目标融合

研学旅行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种重要形式,承载着中小学生良好素质教育的重任。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11部委在已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强调:“大力开展研学旅行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培育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在研学旅行实践过程中去体验感受生活,主动适应社会,促进其身心、思想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发展,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促进落实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国天眼STEM科学探索》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视野下,引入STEM(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于一体的综合教育)重实践跨学科的教育理念,在书中穿插了“制作激光报警装置”“制作无线电发报机”“探究喀斯特地貌成因”“课后小实验”“肠想:为中国的火星计划支招”五个STEM教育活动。这些STEM活动打破常规的学科界限,将研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兼顾,构建“走下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向未来”的研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

内容融合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天文学基础”列为选修课程的第一个模块,新增“了解现代天文学工具”这一内容。我国的天文科学工作者通过科学调研,最终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喀斯特地区的洼地选为建设台址,打造出了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它拥有30个标准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其观测能力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地位。中国天眼,当之无愧为新时代的大国重器。将中国天眼作为研学基地,配以《中国天眼STEM科学探索》一书作为研学课程用书,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天文学科研工具的发展进程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宇宙奥秘的热情。

《中国天眼STEM科学探索》将传统出版物内容的单向性切换到“交互性”,每课内容通过设置问题、解决问题、回顾总结内容,改变了单纯灌输知识的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该书整体内容也不是枯燥的、大篇幅的文字讲述,而是图文并茂,化难点为易点。STEM教育活动更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进来,自主探索天文学的新形式。同时在内容编排上循序新进,从基础篇(光、望远镜入门知识)入手,再进阶到天眼基地篇、揭秘天眼篇,最后宏观散到宇宙中的脉冲星、系外行星,引导学生不知不觉体验一次奇幻的天文之旅。

技术融合

《中国天眼STEM科学探索》一书顺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跳出单一的图文框架和平面局限,通过二维码方式连接天眼基地、宇宙的文本以及视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探索欲望。

该书也配套光盘,光盘中有与天眼基地相关的音频、视频内容,为学生观天眼提供立体化的平台,让学生感受中国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教育出版是出版业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势必会影响到出版业生态的构建,教育、出版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出版形式的创新发展,既要符合出版领域创新融合发展的趋势,也要配合当前国家最新教育理念的落地与发展。出版社具有内容资源和与教育部门长期合作两大优势,充分挖掘内容优势和渠道优势,面向“大教育”的产业环境,找准切入点攙动产业发展新方向,加快推动出版、教育的融合发展。

研学旅行作为教育的新生事物,该市场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政府相关部门、教育主管单位等出台的政策还不完善,各个出版单位跃跃欲试,市场洗牌的过程在所难免。图书编辑应努力把握教育发展动向,找准研学市场切入点,以教育理念为指导,策划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研学产品,从而打造教育、出版的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汤莹滨.教育、技术对出版跨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J】,新蝶体研究,2017(3):63-64.

【2】邵春瑾.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J】·课程敦育研究,2018(46):6.

【3】宋亮.“出版发行+中小学生研学被行”发展模式初论【J】,传播实务,2018(7):70-72.

【作者单位: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侏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出版研学旅行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