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中求真 探寻教学真谛

2022-05-25安苗苗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组内教与学教研

安苗苗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学习,并在教与学中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关注学生思维形成的过程,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从而发展学生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发现,教师进行学科培训或相关学习后,在运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对以往学习的内容进行反刍思考,才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打破砂锅学到底

求真,是我们追求教育教学最根本最真挚的东西,特别是对于教学研究的真。构建“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学习模式,引领教师在反复学习和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

“学习”:教师参加市、区组织的备课会、片区研修、主题研讨等培训活动,在活动中认真记录,并对重要内容进行录音。在学习中弄清楚每次学习活动想要传达的最主要的核心的理念是什么。

“實践”:根据学习的内容,教师与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关联和融合,提炼出自己教学中做到的内容,将自己还没有做到,需要不断进行实践的内容进行梳理,作为学校课堂实践的重点,把它们梳理成主题进行实践。在实践中第一是进行理论性反思的实践,在每次学习后进行学习收获的撰写。第二就是日常课堂教学的实践。

“再学习”:对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疑惑,教师不能忽视,而是将学习时的录音、笔记等资料再反复地听或看,去寻找答案。如果教师个人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则反映给学科组长,由学校组织全体的主体性教研,进行相关内容的再学习和研讨,力求把疑惑和问题弄明白。

“再实践”:教师将二次学习的收获带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运用。

接下来,和大家举一个例子。

开学初的备课会,老师们认真参加研修,将培训进行录音,撰写学习心得,并把所有的资源进行及时下载。在学习后,针对本次备课会的主题,我发现教师思维力的提高是缺口,便把它作为学习后实践的重点内容。然后我就开始了实践的过程,将培训中所学习到的文本梳理方法运用到备课中,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在区优质课集中磨课中发现自己对于习作策略单元怎么落实到思维及习作策略的方法上还是不够清楚。因此在磨课前,我们就将教研员备课会上所做《教与学中,教师思维发展路径》讲座及三四年级相关主讲教师所做的习作梳理的视频再次拿出来学习,再进行优质课例的打磨,如果备课中又出现了问题,就再有针对性地去视频中学习,力求把疑惑研究透彻。然后再进行备课实践,后来我们所设计的课例取得了一等奖的成绩。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会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模式进行多轮的实践和研究,在多轮研究的过程中,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多样教研促提高

学校日常工作繁多,但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为此,我们采取集体教研、主题教研、组内分散教研、杂志分享这些多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研质量和教师的专业素养。

集体教研:由每个单元的主备老师主持,带领教研组老师进行文本截图和备课思路的梳理。再由同组老师进行补充或者重构。教研组设计通过后由主备教师完成教学设计的撰稿、教学课件的制作。

主题教研:教研形式多样,或是教学专业知识的培训,或是教学板块的课例打磨,或是针对某一主题的集中讨论,或是优秀教师的经验分享……教研主题由学校提前下发,老师们根据主题进行思考、交流、探讨。将好的经验分享,好的做法推广;对于在平日里教学中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大家进行探索研究,不断地反思总结,并在结束时利用在线表格让老师们现场进行学习心得的撰写,引领老师们将所学所得进行梳理和内化。

组内分散教研:我们称它是解决日常教学疑惑的主阵地。课间走廊上的相见、办公室里的转身、组内教师的相互听课,老师们都能相互交流起来,将教学的中的疑惑一起探讨,将精彩的一点进行分享,将教学中的分歧进行争辩……虽然这些碎片时间不起眼,但却让老师们了解彼此的教学、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专业分享:每周一例会时间由一名老师选择一篇文章读给老师们听。

把每一次活动作为一个体系来做,在集体教研、分散教研中我们发现问题,这就可以是主题教研的一个点,把它作为一个主题进行教研,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反思。17718A3D-4362-4515-AA4D-D5A3F39A9C8B

猜你喜欢

组内教与学教研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