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自”理念 探索线上教学常态化路径

2022-05-25李优治朱佳娴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线上教学双减理念

李优治 朱佳娴

摘要:基于“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觉提升”的“三自”理念的线上教学模式,指向线上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有效教学和家长及时监督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为依据,重构课程体系,变革管理制度,探索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重构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从而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觉提升”,提高线上教学的有效性。

關键词:“双减”;“三自”理念;线上教学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这既要求国家和各地层面打造好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也要求学校层面打造好优质学校网络平台,系统地、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与共享,满足广大学生对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线上教学是师生在时空分离的条件下开展的教学活动,需要借助网络和软件才能完成。它改变的不仅是课堂的物理环境和授课形式,更对学校、教师、学生和家庭提出了新要求。线上教学对学生而言重在学会自主学习,对教师而言重在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家长而言重在做好监督管理。我校深度开展线上教学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为依据,构建了基于“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觉提升”的“三自”理念的线上教学模式。

一、制订线上教学的管理制度

我们在线上教学实践过程中,经过反思提炼,建立了线上教学的操作方法、过程管理方法、评价管理方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了“鄞州实验中学线上教学十项制度和要求”。

(一)建立线上教学运行机制

一是成立了校长直接领导、各部门通力合作、年段备课组思想统一而各有特色的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强化网络教研,强调备课组的统一而个性化。

二是实施德育导师制,一个班配备三个导师,每个导师经常联系家长、学生,时时掌握进度,根据反馈调整节奏,并指导家长有效配合。在师生关系构建、家校关系重构中,突出导师团队“合中有分、分中有合”,发挥团队力量,凝心聚力。

三是明确了教师和学生的职责。教师每天要完成“七个一”,即一次直(录)播课、一次《自主学习稿》的答案解析、一次在线答疑、一次作业检查、一次联系家长、一次学习总结并共享、一次预复习内容布置;学生每天要做到“六个好”,即做好准备、听好内容、记好笔记、写好作业、评好表现、管好自己。

(二)建立线上教学课程实施审核制度

由于线上教学需要对课程进行重构,所以我们充分利用校本微课资源库、区级空中课堂、市级云课堂、教学资源库以及其他优质教学资源创新线上教学。备课组对线上教学的实施方案和课程教材,以及学习稿、教案、学案、课程资源包、作业练习题等相关材料进行审核评估。

(三)建立线上教学实时监控制度

由于线上教学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从教学平台的选择、直播过程的网络修复、线上学生的管理、课后学生的答疑和辅导、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等方面出发,建立了线上教学实时监控制度。每一位任课教师要做到对每名学生完成各教学环节相应学习任务的管控,保证学生能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建立线上教学效果评估激励保障制度

在线上教学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把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素质特长等纳入考核标准。

一是在线上平台充分利用抢答、在线投票、拍照上传、随堂测等方式,组织讨论、答疑、作业展示交流等在线交互活动,设计评价方案,建立互评机制,激励学生互帮互学。

二是每周安排一次五门学科集中的作业检查整理,将本周学习重点知识、做过的易错题集中归纳,以半小时的测试进行评估。在家长协助监管后,教师根据家长反馈进行集中分析,以评促学。

三是以“周作业检查制度”检测学生的学习态度,以研究报告、征文、生活作业、劳动作业等任务型、拓展型作业综合考核、多元评价学生。如七年级“疫情中的青春”实践性作业中,有的学生关注了“方舱女孩”认真学习的新闻;有的学生为疫区捐款捐物;有的学生主动和家人一起担当社区志愿者。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社会责任感。

此外,学校还设计了学习评价表,包括自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对每位学生的线上学习作出综合评价。在返校后,学校评选表彰了一批“线上学习超越之星”,有的班级还进行了“优秀主播”评比活动。

二、创建线上教学的基本形态

根据学习心理学相关理论,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起点,采用多种方式,突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主动性;教师应增强引导,鼓励、支持学生的自主构建,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和空间。由此,线上教学的基本形态应突出自主性、开放性,同时加强对线上线下育人模式的融合。我校的线上教学形成了以下三类基本形态。

(一)基于预习汇报制的学科教学

线上学科教学主要采用预习汇报制。依靠团队力量,各年段备课组提前制订好一周学习计划。备课组通力合作,分工编写《自主学习稿》。《自主学习稿》主要包括“预习内容”“学习要求”“每天一练”等内容。教师根据《自主学习稿》开展线上指导,包括解析《自主学习稿》、安排答疑活动。《自主学习稿》分为知识建构类、思维训练类、活动体验类、情境探究类等四大类。

预习汇报制的重要内容是课内展示汇报。汇报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汇报的时间点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根据课程内容而定。线上教学中,采取学生分享屏幕、共享资源、录制微视频等形式展示汇报,利用网络留言板、互动投票、点赞送花等技术即时进行师生评价。不同的教研组和备课组,尤其是英语组和道德与法治组,根据学科特点与学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线上教学基本形态。

1.有效输入与广泛输出相结合的英语课

英语教师在前期进行素材甄选,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不同话题的听力和阅读材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英语水平选择资源进行学习,实现有效的语言输入;再以线上教学软件为平台,开展广泛的语言输出。2E295865-3510-441F-8940-7CC66396E377

借助线上教学的资源优势,选择主题式的视频资源,落实语言综合运用。以疫情为主题,教师选取了三段视频,在不同的时间点播放给学生观看。线上教学第一天,播放What is a coronavirus,向学生科普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危害以及自我防控等相关知识。在妇女节之际,播放In phaise of women,on the virus frontlines and beyond,结合女医生、女护士投身防疫第一线的故事,赞美女性的奉献精神。在这之后,又播放了What China does to prevent COVID-19,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

2.主题式线上道德与法治课

道德与法治教师引领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帮互助,通过思维导图、笔记整理、主题归纳等方式,理清知识主干,建构知识网络。

我们设计了一节“网有利,法有力”的道德与法治课,以疫情防控为线索,运用法律和网络的相关知识,带领学生进行了“疫情与网络生活”的学习。同时,布置了相关的作业,以“疫情+法律”为主题的知识体系构建,要求学生整理相关笔记,以思维导图形式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并展示评比。在整理中,将法律部分的知识渗透于疫情题材,既深化了法治教育,又以此检测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

此外,我们还整理了一系列疫情防控的热点材料和测试题,以便教师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共性问题,关注个性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方法。

(二)覆盖各学科的“微课程”

我们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微课程”体系,建立课程资源库,在特殊时期可即时采用,在平时可作为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提升。“微课程”有三个特点,一是“内容微”,以一个知识、一个事件作为课程的主题展开思考;二是“形式微”,借助文档、短视频等完成课程;三是“时间微”,一节课10~15分钟。“微课程”覆盖每个学科的基础性课程,作为一种精益求精的拓展。我们主要开设了三类“微课程”,即德育微课程、艺术赏析微课程和体育运动微课程。

1.德育微课程

以时事新闻为主题,一般设置4~5节视频课,按照“新闻播报—追根溯源—主题探究—学生展示”四个环节进行。如“我看疫情生活”主题共4课时,先设置两节由教师主讲的疫情生活课,接下来的两节课则由学生学习共同体来完成,学生成为线上教学的“主播”,在自觉整合、自主准备、自我展示中,回顾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新知。有的学生以方舱医院的“舞台剧”和“难忘的生日”等新闻为切入点,提出了在疫情之下需要我们有心怀希望、乐观面对的号召;有的学生展示了90后、00后医护人员坚守在抗疫一线,以及身边的同龄人参与“全民战疫”的素材,提出作为一名初中生应关注时政,树立家国情怀。此外,我们还开设了“生命教育”系列课程、“榜样力量”系列课程等。

2.艺术赏析微课程

艺术组教师按照美术、音乐、书法等类别创设了“微课程”。美术微课程分艺术史、手工创作、实用美术、技法、走近大师等主题,每个主题开设2~3节微课;音乐微课程分音乐史、音乐欣赏、歌曲跟唱、基本舞蹈等主题,每个主题开设2节微课;书法微课程分书法史、作品赏析、书法解构、世界书法等主题,每个主题开设1~2节微课。这些艺术赏析微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劳逸结合。

3.体育运动微课程

体育运动微课程作为我校学生的“居家体育指南”,包括“灵敏素质练习方法”“下肢力量练习”“蛙泳腿的练习方法”“书本扫齐运动”等。体育运动微课在疫情期间开设录制,后期又不断地进行补充更新,既有效指导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又激发了学生关注体育运动的热情。

(三)结合疫情的综合活动课

在学科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中,我们进一步挖掘疫情的课程资源,将疫情提出的全方位议题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等生动素材,以“三自”理念引领学生有效承接学习活动,讲好“战疫”故事,弘扬“战疫”正能量,将“疫情危机”转化为“教育契机”。

1.“抗疫”融合课程

線上教学中,主要通过设计为医护人员加油的诗歌、手抄报、漫画,或给“疫区”的同龄人写一封信送去关心和鼓励等形式进行。我们以强化任务为驱动,组织开展“战疫”主题的综合活动,上好疫情防控科普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加强信心教育,克服“怕感染”的恐惧心理、“怕掉队”的焦虑心理和“怕束缚”的逆反心理。以“疫情中的反思”设计理论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思考,从理性爱国、厉行法治、人与自然等角度形成认知;以“疫情中的关爱”设计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社区服务人员,积极配合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进而形成爱国爱乡爱家之情。

2.“三课”“两座”“一会”

首先,我校开展了线上的“抗疫班会课”“别样云团课”,以及线下的“开学第一课”。在“抗疫班会课”中,各班别出心裁,有的通过“劳动抗疫”分享居家劳动成果,有的通过“运动抗疫”探讨花式居家运动法,有的通过“艺术抗疫”借艺术之力治愈心灵。在“别样云团课”中,团委老师不仅讲授了相关团课知识,还在线共唱一首团歌,组织入团云宣誓,并号召共青团员积极为抗疫奉献力量。返校之时,为了让全体学生了解疫情相关知识及掌握预防方法,各班开展了“开学第一课”。

其次,学校开展了线上的德育专题讲座与心理专题讲座。校长、副校长和专职德育干部开设的系列德育专题讲座,主要针对线下德育的缺失,开展德育主题教育,如校长的“做一名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的好少年——‘战疫第一课”,德育干部的“生命的河——疫情期间的生命教育”等。疫情期间,因居家不出门,许多学生出现了焦虑、恐慌、烦躁等心理问题,为此,我校专职心理老师为全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开设心理主题讲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有效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2E295865-3510-441F-8940-7CC66396E377

最后,为构建家校联系的桥梁,缓解家长的焦虑,同时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我们组织了全校性的家长会,由校长、班主任向家长们分享管理工作的信息和经验。

三、实现线上教学模式的突破

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教师在线上教学中要实现四大转变:互动式备课、分层化作业、个性化辅导和项目化学习。在教与学的变革中,我们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从线下的高强度管理形态转变为线上的紧密型自我管理形态,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提升。

(一)互动式备课

为了解决传统备课法与线上教学不适配的问题,我校的线上教学将师生互动提前到了备课环节,使教学预设通过真实且有效的互动而更加充分。互动式备课主要分为三步:一是基于不同学情,教师设计不同的问题和活动;二是借助平台推送,教师根据收集到的学生反馈信息二次备课;三是教师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供多样的活动预设。

借助互联网的互动性,互动式备课弥补了传统备课的滞后性。我们在线上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推送不同的微课,为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特别关注无家长监管、没有终端设备、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这样,既增强了学困生的自信心,也满足了学优生对知识广度和深度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将微课制作、直播辅导、效果评估、线上问卷调查等教学平台的各种功能穿插到线下的日常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让教学变得多元化。

(二)分层化作业

线上教学的特殊性给作业环节增加了难度,因此,分层作业显得尤为重要。分层作业就是根据学习内容难易程度和个人的学习能力差异,配置不同的分层作业,凸显作业的个性化。为班级后20%、中间60%与前20%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同时鼓励学生挑战更高难度的题目,但不做硬性要求,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把作业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作业分层解决了部分学生因作业难度大而造成作业时间过长的问题,减少了学生因不会做高难度作业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个性化辅导

线上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能够实现个性化的辅导。一方面,每个学生都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在线学习、在线提问,接受教师点对点在线解答。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层次组织各类学习小组,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跟进和评价,并组织小组成员互助互学,如针对学困生小组提供基础巩固指导和疑难题突破辅导。

(四)项目化学习

教师选择具有挑战性、趣味性的学习任务,以申报项目的方式,让学生积极申请当“主持人”。线上教学从“一师一终端”走向“一生一终端”。整节课或是某个环节,师生角色互换,学生成为“主持人”,教师可以点赞、留言。评选出“优秀主持人”,让这些学生在年级范围内主讲。学生主持人模式既可以有效促成互动,又是对学生的一种督促,从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情态。

四、发挥家校共育的助推作用

线上教学对家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的家长由于各种原因无法长时间监管孩子的线上学习情况,有的家长因为居家办公亲子矛盾增多,对孩子采取了逃避放任的态度。因此,开展家校共育、形成家校合力是有效推动线上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同伴互助学习共同体

我们以行政班为单位建立钉钉群、QQ群,借助这些平台进行在线教学。这些群其实是一个个网络班集体,班级建设不可或缺。线下的同伴互助学习共同体也同样适用于线上教学。利用讨论群、讨论区等功能,引导学生团队在挑战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中分工合作。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同伴,学生也可以通过角色互换指导教师。师生以讨论组、项目团队等形式互助互学,共同提升,一起完成各种研究性学习和作业,培养了学生自我组织管理与小组合作的能力。

(二)家长交流共同体

我们建设家长交流共同体,为家长搭建互学互鉴、共同进步的平台。一方面,学校开发家长全员培训的普及性课程、精准培训的针对性课程和满足家长多样需求的社会化课程。开设线上公益课程,主要包括假期生活指导专题课程、家庭指南微课程、祖辈教育专题课程等,以家长云课堂的方式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邀请家长分享教育经验,请家长加入云课程,向学生分享成长经历,让教学更接地气。以“家校共育制”最大限度地谋求家长的认同和参与,搭建家校教育一体联动的平台,推动家校资源、学习与策略全时段协同。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基于“三自”理念的线上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校实施了封闭性与开放性相互融合的线上教学方法,构建了线上教学与组织管理相互衔接的教学评价标准,建立了家校相互协同的网络健康管控机制,实现了线上线下相融合,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自信、自能的积极品质。

我校的线上教学研究得到了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多次推介、家长的广泛好评与学生的高度认可。我校将继续站在智慧教育的高度,提供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并從教学拓展到教育,从校内走向校外,从师生走向家校,多元开展线上教学,助力国家“双减”政策落地落实。

参考文献:

[1]安德森,等著,皮连生,译.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姜英杰.元认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焦建利,等.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3).

[4]王永雄,等.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精准分层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

(责任编辑:赵昆伦)2E295865-3510-441F-8940-7CC66396E377

猜你喜欢

线上教学双减理念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