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大学生中长跑成绩与日常体力活动水平的关系研究

2022-05-24刘润学田恒恺张轶阳汪立新

运动精品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中长跑体力高强度

刘润学 田恒恺 张轶阳 汪立新

普通大学生中长跑成绩与日常体力活动水平的关系研究

刘润学 田恒恺 张轶阳 汪立新

(同济大学 体育教学部,上海 200092)

目的:探究中长跑成绩与日常体力活动水平之间的关联,为提高中长跑成绩和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加速度计对上海某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各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活动监测,分析其活动参数;中长跑成绩采集采用专业中长跑测试仪。结果:男生的运动消耗明显大于女生(=0.044);各年级中长跑成绩无显著差异,低年级略好于高年级;各年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无显著差异,活动不足,参加中高强度活动时间未达到1h/d;学生的中长跑成绩与日常体力活动的消耗、各强度活动时间以及日均高质量体力活动强度有关。结论:日常体力活动与中长跑成绩有关。大学生的日均中高强度运动和高质量体力活动强度会影响中长跑成绩。

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中长跑;能量消耗;加速度计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1]中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情况的结果显示,我国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总体呈上升趋势,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不断上升[2]。但学生体质水平提升的同时,仍有一系列健康问题的出现,比如肥胖超重率上升、视力下降等[3]。有一项关于大学男生的研究指出,超重和肥胖男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是最不乐观的[5]。有学者发现,超重肥胖的大学男生、女生的BMI与其所有的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标准都存在显著相关性[6]。这些都说明超重、肥胖的人更有可能出现日常体力活动量不足、体测不及格、健康状况不良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大学有很多空闲时间,很多大学生缺乏运动意识,在空闲时也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且存在日常体力活动低的情况,容易出现其健康水平低、情绪消极、睡眠质量差等问题。教育部指出,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目的不单单是追求数字的增减,更重要的是提示人们,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任重而道远。

中长跑作为一项常见的体质健康测试项目,能够考验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是一项测试学生体质水平的代表性项目。本研究使用可穿戴设备测量普通大学生的日常体力活动,通过体测获得中长跑成绩数据,探讨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和中长跑成绩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大学生中长跑表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自上海市某大学参与乒乓球公选课的非体育专业的三个年级的学生,实验前筛选出研究对象共50人,剔除数据无效的11人,实际获得有效数据为39人(男生27人、女生12人,大一13人、大二13人、大三13人)。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在18-2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9.64±1.06岁(男生19.67±1.07岁,女生19.58±1.08岁);平均身高为1.73±0.85m(男生1.77±0.06m,女生1.65±0.06m);平均体重为65.44±13.27kg(男生70.10±12.17kg,女生54.96±9.19kg);BMI指数为21.78±3.73kg/m2(男生22.45±3.81kg/m2,女生20.28±3.19kg/m2,>0.05,无显著差异),大多数学生的BMI值处于正常范围内,但有少部分人还存在肥胖超重和过瘦的现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使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文献数据库资源,以体力活动水平、中长跑、大学生等为关键词,检索筛选并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为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1.2.2 测试法

本研究的各项测试指标均遵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者采用专业的身高体重测试仪和中长跑测试仪对研究对象进行身高、体重、中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测试,并根据身高、体重计算出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记录完毕后,由测试者指导研究对象佩戴加速度计一周以监测体力活动水平。加速度计型号为Lifecorder EX设备(日本)。设备记录研究对象的各体力活动参数,包括全天运动消耗量、低强度活动时间(T1)、中等强度活动时间(T2)、高强度活动时间(T3)、中高强度活动时间(T2+T3)、高质量体力活动强度(用Ex表示,Ex>3.3,说明活动强度充足;Ex<3.3,说明活动强度不足)。

1.3 数理统计

使用SPSS 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不同性别的各参数进行处理;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年级的各参数进行处理;使用皮尔逊相关性检验的方法对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和中长跑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大学生中长跑成绩测试结果

由表1知,男生的中长跑平均成绩为4.03±0.55min,女生的中长跑平均成绩为3.71±0.47min。不同年级学生的中长跑成绩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0.115>0.05)。但根据统计结果发现低年级学生的中长跑成绩好于高年级学生,这可能与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参加的公共体育课程有关。

表1 不同年级大学生中长跑结果(单位:min)

2.2 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水平测试结果

日常体力活动的各参数显示,大学生平均每日活动消耗时为299.74±199.16min,其中的低强度活动时间占比最高,为54.47±17.18min,中强度活动时间为33.16±14.07min;高强度活动时间为3.95±3.39min;中高强度活动仅为37.08±15.97min,每日高质量体力活动强度指数为2.71±1.28。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远远达不到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要求的运动标准,这说明学生全天的活动主要是低强度的日常生活活动,自主发起的中高强度运动时间较少。

由表2可知女生平均每天运动产生的能量消耗少于男生,并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0.05);男女生平均每天的低强度活动时间、中等强度活动时间、高强度活动时间、中高强度活动时间、高质量体力活动强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0.05)。

表2 不同性别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测试结果

*<0.05,与男生相比差异显著

由表3可知,三个年级大学生的运动消耗量没有显著差异(=0.697>0.05);而各个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的低强度活动时间、中等强度活动时间、高强度活动时间、中高强度活动时间、高质量体力活动强度的值均大于0.05,这说明三个年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并且三个年级的学生参与中高强度活动的时间都没有达到1小时/天。以上均表明,无论年级高低,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日常体力活动不足的情况。

表3 不同年级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测试结果

2.3 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与中长跑成绩的关系分析

表4 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与中长跑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因为各参数符合正态分布,所以采用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分析日常体力活动与中长跑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4显示,大学生的中长跑成绩与其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消耗量不存在相关性(>0.05);大学生的中长跑成绩与其日常生活中参与低强度活动时间不存在相关性(>0.05);大学生的中长跑成绩与其日常生活中参与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存在相关,呈中度相关(r=-0.470,=0.003);大学生的中长跑成绩与其日常生活中的高强度活动时间呈中度相关(r=-0.454,=0.004);大学生的中长跑成绩与其日常生活中的中高强度活动时间存在相关,呈中度相关(r=-0.512,=0.001);大学生的中长跑成绩与其日常生活中的高质量体力活动强度存在相关,呈中度相关(r=-0.500,=0.001)。

3 分析

3.1 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与中长跑成绩现状分析

早期有学者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越来越缺乏锻炼意识和体育习惯,这将导致肥胖、视力下降、网络成瘾、学术压力过大等一系列健康问题的出现。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中高强度运动时间少的人若有久坐的习惯,那么他的死亡风险会相应增高[14]。中国成人体育活动指南强调,有利于健康的体育活动强度应达到中等或以上,频率应达到每周3-5天。

在中长跑成绩方面,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年级大学生中长跑成绩没有差异,但从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低年级成绩略好于高年级。由于学校为大一、大二学生开设公选体育课,每学期体质测试成绩占体育课成绩的40%,体质测试成绩对于GPA影响很大,低年级学生在新学期面临专业分流,所以会更加注重成绩,更加注重自己的体质测试。而大三学生没有公共体育课,临近毕业时,他们花了很多时间考研和求职,与低年级学生相比,大三学生也不太注重体测成绩。因此,低年级的中长跑成绩略好于高年级。然而由于学业负担重,大多数学生只在公共体育课上进行活动,如专项运动和长跑练习,这很难让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中长跑成绩之间拉开明显差距,所以两者之间的差距一般不大。

在大学生的日常体力活动中,占比例最大的活动是低强度活动,平均每天54.47±17.18min,对健康最重要的中高强度活动时间为每天33.16±14.07min,远未达到1h/d的标准。大学生日常低强度活动的占比高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较低,许多学生更注重学业成绩和课程任务,学习负担重,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减少,加上他们的运动一般都在工作和学习等必要的活动或公体课中进行,自发的课外体育活动相对较少;男孩的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多于女生,因为男性先天性的心肺功能和运动器官优势决定了他们在跑步和跳跃等运动方面比女性有更强的天赋,以往的研究表明,女性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低于男性。

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实际上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但受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大多数学生不会在体育上花费太多精力,这需要学校和社会多宣传体育活动的优点,促进大学体育协会的发展,策划更多的体育娱乐活动,如体育达人、趣味运动会等,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兴趣,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并有利于培养定期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

3.2 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与中长跑的关系讨论

中长跑是一项反映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的代表性体质测试项目。本研究的结果说明,大学生日常的运动消耗和中长跑呈中度相关,日常活动中的中等强度、高等强度、中高强度活动以及高质量体力活动强度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中长跑成绩。每天进行1小时的中高强度运动,跑步、跳绳、快走都是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提高中长跑成绩,还能提高身体机能、有效缓解消极情绪,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4 建议

(1)统计发现部分学生有超重肥胖问题,也有过瘦的极端情况,建议超重肥胖者进行减肥,饮食方面要注意限制高糖、高脂食品的摄入,有意识地做更多的有氧运动,如慢跑、跳绳、快走等,HIIT运动也是很好的运动方式;建议过瘦者开始增肌,饮食多摄入蛋白质,进行抗阻力量训练。

(2)各年级学生的中长跑成绩没有明显差异,但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中长跑成绩略好于三年级。建议大三学生在准备升学和求职之外的闲余时间多进行自主的体育锻炼。无论哪个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合理安排有氧运动、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都非常重要。

(3)运动量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大多数人没有达到每天参与中高强度活动1小时的标准。大学生们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锻炼意识与兴趣,有意识进行中高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日均步数以6000~10000步为宜,坚持“少静多动”的日常活动原则。

(4)本研究表明,普通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中、高、中高强度活动和高质量的体力活动强度都与中长跑表现有关,都会影响中长跑成绩。根据成人体育活动指南的要求,建议大学生每天至少进行一小时的中高强度运动,有利于增强有氧耐力,提高中长跑表现,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1]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l,2016-10-25.

[2]教育部.不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2109/t20210917_564015.html,2021-09-17.

[3]曹亚骁.深化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1):142-143.

[4]李梦娜,史慧静,江小小,等.上海市中小学生身体活动量与青春期性发育水平的关联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0):1475-1478.

[5]董晓虹.大学男生BMI的分型与身体机能和素质的差异性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2):43-45.

[6]是建华.对大学生BMI与体质测试指标之间相关性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7]胡馨元,杨丹.从青少年体质下降探讨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J].青少年体育,2021(7):34-35.

[8]刘源.初一学生日常及体育课身体活动与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21.

[9]刘宏乐.不同运动量的课外体育作业对中学生耐力素质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21.

[10]陈天麒,董彬,张文静,等.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间与速度和耐力成绩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18,50(3):429-435.

[11]徐伟.国内外青少年体育锻炼动机和锻炼行为关系综述[J].浙江体育科学,2020,42(6):77-81.

[12]张海平,刘兴,吴翊馨,等.12~14岁中学生日常体力活动状况及健身跑对其心肺耐力影响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1):93-96.

[13]高晓发,沈冬冬.中长跑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重要作用[J].内江科技,2018,39(9):107.

[14]Ulf Ekelund, Jakob Tarp, Morten W Fagerland, el at. Joint associations of accelerometer-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time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a harmonised meta-analysis in more than 44 000 middle-aged and older individuals[J].Br J Sports Med,2020(54):1499-1523.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urance Running Performance and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

LIU Runxue, etal.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刘润学(1999—),硕士生,研究方向:运动与健康促进。

汪立新(1966—),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运动与健康促进、运动医学。

猜你喜欢

中长跑体力高强度
拿什么拯救自己——浅谈高强度压力下的自我调适
高强度汽车焊管用冷轧窄带钢开发生产实践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华菱湘钢成功开发80kg级高强度水电用钢
谈中长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高强度合金结构钢与高强度铝合金防护层的耐霉性研究
中长跑教学中怎样使学生跑起来
中国超重儿童的体力活动干预研究——体力活动意向及身体自我满意度的影响
人类的收留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