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城市综合体全过程BIM数字化应用

2022-05-24王凤存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5期
关键词:机电钢结构可视化

王凤存

(中交(厦门)投资有限公司)

1 引言

在BIM技术被引入建筑行业后,其应用价值已被广泛认可,但在具体应用中存在各阶段BIM应用目标不明确、缺少统一规划、缺乏有效管理、执行力不强、应用价值体现不充分等问题,使BIM在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的应用价值尚未充分发挥。

本课题的研究,致力于在业主主导下使BIM应用价值最大化,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全过程BIM应用。实现BIM在综合体项目全寿命周期应用价值最大化,将本项目打造成基于BIM应用的精品工程,形成一套可复制的BIM应用模式、BIM标准框架体系。

2 项目概况

综合体项目位于厦门市集美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4.3万㎡,功能区包括:地下车库、大堂及酒店配套、50000㎡的商业、50000㎡的办公区、40000㎡的酒店区、空中大堂及空中俱乐部等,将建成266 m超高层“A5综合体”,建成岛外第一高的地标建筑。

3 BIM实施规划

3.1 BIM应用目标

提升设计质量和项目品质;应用BIM绿色节能分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建筑舒适度;应用信息化协同平台,加强各方协调,提升管理效率、缩短总周期,并在建设结束后使BIM模型可用于基于BIM的运维[1]。

3.2 BIM技术标准框架体系

明确BIM实施组织方式,采用以业主主导的BIM应用模式,将各参与方的BIM任务纳入到各自的合同范围内,制定BIM标准框架体系,规范项目信息标准,技术标准,沟通协作标准,交付成果等,以期达到最佳BIM应用效果。

3.2.1 各参与方BIM技术要求

在招投标阶段将各参与方的BIM要求纳入其中,合同条款也相应约束,以便BIM实施管理。

3.2.2 BIM实施大纲

在前期准备阶段,制定BIM实施大纲,明确BIM实施的方向,为后续各阶段BIM实施提供充分的基础依据。

3.2.3 BIM技术标准

制定统一的BIM技术标准,保障BIM信息的无缝传递,保证BIM模型的可持续性[2]。

3.2.4各阶段BIM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

制定各阶段BIM实施细则,包括《设计阶段BIM实施细则》,《施工阶段BIM实施细则》规范各项BIM应用点、详细流程、交付成果、管控措施等[2]。

3.3 BIM应用成果

以下举例说明本项目中一些BIM应用成果。

3.3.1 设计阶段BIM应用成果

本项目中,BIM模型主要用于参数化设计、建筑性能分析、三维可视化设计、碰撞检查、机电管线综合设计、净高控制、工程量统计等[3]。

1)BIM模型创建

在设计开始阶段,开展BIM协调设计。项目钢结构系统和幕墙系统极其复杂,BIM技术解决了大量传统设计无法克服的问题(见图1)。

图1 全专业的BIM模型创建

2)参数化设计

本项目外轮廓形状复杂,通过Rhino+Grasshop‐per进行参数化设计,通过双曲转单曲,确保板块分割合理(见图2)。

图2 Rhino+Grasshopper参数化应用

3)三维可视化设计

基于BIM的三维可视化设计,可即时体验项目数字化建造过程,快速做出设计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见图3)。

图3 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

4)碰撞检查

检查各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并提出合理优化建议,进而减少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大量变更。

5)机电管线综合设计

基于BIM模型进行机电管线综合协调,满足规范及施工可行性,合理利用空间提高设计质量(见图4)。

图4 基于BIM模型的管线综合协调

6)建筑性能化分析

基于BIM进行建筑性能化分析(见图5)。

图5 基于BIM的建筑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3.3.2施工阶段BIM应用成果

1)施工场地布置

基于BIM模型,进行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布置和搭建各种临时设施,并结合文明施工、临时用水、用电、道路、塔吊等进行优化布置方案。

2)钢结构深化设计

基于BIM的钢结构深化设计,将BIM模型发展为详细程度LOD400的施工模型,详细表达钢结构构造、节点板、螺栓等。BIM深化后的模型,可以直接用于加工制造,做到数字化加工。

3)机电深化设计

基于BIM的机电深化设计,机电各专业之间充分及机电和土建专业之间协调,在施工之前充分考虑施工可实施性,减少了现场拆改的问题,节约了工期。

3.3.3 BIM协同管理平台应用

基于云端的BIM协同管理平台,在项目初期建立,通过BIM协同平台共享资料、浏览模型、问题沟通、数据协同分析、运维信息采集等保证了信息高效传递[4]。

4 结语

基于BIM的建设全寿命周期数字化应用,可发掘BIM在各阶段的价值,全面解决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优化设计品质。在施工阶段,能充分发挥BIM模型的模拟性,缩短工期,降低造价。在竣工阶段,利用BIM模型做好辅助竣工验收管理,最终形成可用于运营维护的竣工模型[5]。

在项目中的BIM应用,解决了碰撞问题1200多处,净高优化400余处,深化设计优化600余处,综合减少设计周期90天,拟节约造价7000余万元。

通过项目的BIM应用实践,充分体现了BIM的应用价值,为将本项目打造成为建筑业信息化应用的样板,建设全过程BIM应用的标杆,智慧建设和智慧运营的高科技产品提供了充分的保障。BIM在本项目中的应用实践,可作为其他类似项目的BIM应用参考。

猜你喜欢

机电钢结构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顶推滑移法在钢结构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埋入式钢结构柱脚安装的优化施工工艺
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探讨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思维可视化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钢结构厚板及中厚板的焊接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