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苗木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2022-05-24陈炜

南方农业·下旬 2022年4期
关键词:园林建设成活率影响因素

陈炜

摘 要 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加快了城市园林的建设速度。在园林施工中,园林苗木的移栽是较为重要的绿化工程,但多种因素造成部分苗木在移栽后没有成活,对园林建设存在一定的影响。为提高园林苗木移栽的成活率,全面提高城市园林建设水平,阐述了园林苗木移栽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过程,分析影响苗木移栽成活率的各种因素,并提出加强苗木移栽前的施工准备、提高对移栽过程的有效控制、加强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等有效对策。

关键词 园林建设;苗木移栽;成活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8.017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园林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各城市开始加大园林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园林施工中,需要涉及苗木的移栽,但多方面因素对移栽后的苗木成活率造成一定的影响,苗木移栽后成活率偏低成为目前园林建设中较关键的问题。移栽的苗木死亡后需要重新移栽,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对园林建设的进程造成较大的影响,延长施工的周期[1]。基于此,园林苗木移栽中,需要通过较好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提高苗木成活率,以此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园林苗木移栽的基本要求及过程

1.1 基本要求

1)性质及功能要求。在园林绿化的建设工程中,明确园林建设的性质及用途,可以推动园林建设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园林建设中,合理规划绿地,选择适合绿地的苗木,实现其功能需求,有利于提高园林绿化项目的价值[2]。

2)移栽苗木生长要求。苗木是园林绿化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需要加强对苗木移栽的重视。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都存在差异,不同区域的苗木移栽中,需要的生长要求也不同。在移栽苗木中,需要严格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确保苗木移栽的成活率,发挥苗木在园林中的功能。

3)苗木合理搭配的要求。在苗木移栽中,需要根据园林绿化项目所在区域、周围的环境、绿化布局等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苗木,合理搭配乔木类、地被植物、灌木类等植物,确保绿化景观在整体上呈现出合理性、完整性和美感。

1.2 过程

苗木作为园林绿化风景中的重要部分,需要加强对苗木移栽过程的重视。苗木移栽的过程包括以下6个步骤。1)整地。城市绿化用地的土壤不适合直接种植苗木,需要在苗木移栽前做好土壤的改良及整理工作,使土壤达到疏松和平整的状态,并提升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整理后的土壤可以使移栽的苗木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營养和水分,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3]。2)合理选择苗木。根据苗木移栽的基本要求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等,选择适合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植物。3)苗木起苗。选择合适的起苗时间,一般选择在苗木的休眠期起苗,起苗时要尽可能地降低对根部的伤害。主侧根的长度保留20 cm以上,对于过长的主根和侧根,在不方便挖掘的情况下,可将其切断,防止造成苗皮的撕裂,进而影响苗木的成活。起苗的方式为在原本的种植位置将苗木挖出,一般会选择带土球的起苗方式。4)苗木的运输。在起苗完成后,需要对移栽的苗木进行运输,对于一些运输距离较远的移栽苗木,则需要慎重考虑苗木的运输工具。在具体的运输过程中,需要有效地保护苗木的树干和根系部分,确保根部的完整性,预防在运输过程中苗木出现损伤。5)浇灌。在施工现场,将运输来的苗木移栽入挖好的坑中,完成填土后及时浇灌。6)管理和维护。移栽完成后,需要对移栽后的苗木进行较好的管理和维护,以保障移栽后苗木顺利成活。

2 园林苗木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

在园林建设中,植物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植物的生长需要依赖自然环境,包括适宜的气候、较好的土壤条件等。移栽条件不适宜时,需要利用一定的基础措施进行改造,否则会降低移栽苗木的成活率。苗木移栽后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水分和养分是苗木成活的基础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土壤条件,移栽后的苗木将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因此,苗木的生长除受自然因素影响之外,人为的干预也非常重要。苗木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2.1 环境因素

植物移栽是将别处的植物挖出后种植到其他地方,即将苗木带离原本的种植环境。因而在移栽后,需要特别注意移栽位置的外在自然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土质条件等,在不同的环境下,植物会改变自身的生理活动状态,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移栽的植物一旦出现不适应,轻则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重则导致植物死亡[4]。

2.2 苗木自身因素

苗木自身是影响苗木移栽后是否可以成活的最大因素。在园林建设工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园林的绿化设计、生长环境等,将符合一定规格和苗龄的苗木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移栽。苗木的苗龄越大,植物细胞的再生能力就会越弱,在移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损伤,尤其根系部位,一旦出现植物对移栽位置的不适应,则会影响新根系的生长,造成苗木生长力偏低,不利于移栽后苗木的成活。

2.3 移栽工艺因素

在苗木起苗过程中,可以选择人工或机械的方式,但是无论利用哪种方式,都会对苗木形成一定的损伤,尤其是根系部位。根系部位出现损伤后,则较易出现病原菌感染,对根部的生长形成较大的影响,移栽后的苗木出现生长缓慢或死亡的现象[5]。移栽过程也会受园林施工工期、外在天气等因素的干扰,不利于苗木的成活。结合实际的苗木移栽,类型不同的苗木移栽后的成活率差异较大,一般来说,冬季移栽的苗木成活率较高,可见苗木在低温休眠状态下移栽更易成活。

3 提高园林苗木移栽成活率的有效对策

园林苗木移栽的成活率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园林苗木移栽的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选择更加有效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以下3方面。

3.1 加强苗木移栽前的施工准备

在苗木移栽开始前,需做好施工准备作业。1)做好施工前的实地调查。调查具体移栽位置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尤其是土壤条件,移栽后的苗木需要依赖土壤生存,根系会深入土壤吸收水分和营养。因此,需要重视对土壤营养成分和含水量的实地调查。2)选择合适的苗木种类。选择移栽的苗木必须是健康的,在形态、树干、树枝等方面均符合要求。尤其需要选择根系较发达或經过多次移栽的苗木,这类苗木移栽后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3)选择最佳的移栽时间。苗木移栽最佳的时间为苗木休眠期,即秋季到第2年的春季。如果选择的是常绿的苗木,可以在生长期移栽。如果生长环境适宜,可以在任何时间移栽。

3.2 提高对移栽过程的有效控制

对于园林施工来说,移栽过程属于关键性的作业,应提高对移栽过程的有效控制,以降低对移栽苗木的损伤,具体措施包括以下4点。

1)合理修剪和断根缩坨,确保苗木的成活率。苗木修剪可以降低移栽运输过程中苗木的蒸腾作用,减少苗木水分的蒸发,对于存在病虫害或生长不佳的枝叶则需要尽快将其修剪干净。断根缩坨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保护根系,确保移栽后根系仍可以较好地生长,并在新的栽种环境下吸收营养和水分,促进苗木的正常生长。

2)挖掘施工和运输。苗木移栽前,需要在苗木原来种植的位置进行挖掘作业。在开始挖掘前,需要观察苗木的生长情况,并明确地标记苗木的阴阳面。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增加土球的范围,这样更加利于移栽后的苗木生长。实施挖掘中,需要特别注意植物的根系,避免采取硬铲的方式。合理控制根部土球的规格,增强土球的紧密性,避免移栽运输中出现土球松散、根系裸漏的情况。需要配置合理的挖掘设备和施工人员,要求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经验和专业技术,避免出现强行挖掘的情况,减少对根系的破坏。完成挖掘后,对挖出的土球进行紧密的捆绑包装。一般使用草绳捆绑,在运输时使用木箱保护土球和苗木。在运输中需要保持苗木的湿润性,进行适量的洒水,并对树木的温度进行控制和调节。

3)移栽。根据移栽苗木生长的需要,可以在挖掘的坑中放入营养土及有机肥,并将其搅拌均匀。在移栽时,使用吊装设备,需要保持苗木垂直向下,以之前记录的苗木阴阳面对苗木姿态进行调整,使其可以维持原本的生长方向。

4)回填及支撑。在苗木移栽到坑内后,需要进行回填作业,在回填土到土球1/4~1/3位置时,调整苗木的位置,并将回填土踩实,增加回填土和土球的紧密度。回填土需要高于土球10~15 cm,并且需要设置围堰。回填作业完成后,对苗木浇一次透水,这样可以使苗木具有充足的水分,并且可以较好地增强土壤的紧密性,使土壤更好地和土球接触。一些体型较大的苗木,在移栽后需要及时固定,以移栽苗木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固定方式,如三柱支架、四柱支架等。

3.3 加强后期养护管理工作

移栽后需要加强对苗木的养护作业,根据苗木的生长特点进行合理的养护管理。1)保持适合的湿度。移栽后,需要根据苗木的实际需水量进行浇灌。第

1次移栽后,需要对苗木浇一次透水;在雨水天气下,需要利用排水措施,避免积水造成根部过度湿润,进而导致根部腐烂。2)保持土壤的营养。随着苗木的生长,其需要的营养不断增加,因而在后期的养护管理中,需要增加土壤的养分,确保土壤具备较好的肥力。在土壤施肥时,需要以土壤的实际情况和苗木的生存情况选择肥料,并严格控制其用量。3)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如果土壤的含水量较高,则会形成比较严密的隔绝层,降低土壤的透气性。这种情况下,需要养护人员对其进行适当的疏松。4)病虫害的预防。苗木移栽面临的环境比较复杂,并且刚移栽后的植物自身抵抗力较弱,较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水肥管理,则会造成植物成活率低下。苗木移栽后,需要养护人员定期检查苗木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病虫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为苗木的生长创造较好的环境,使其可以快速适应新环境并得到较好的生长。

4 结语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植物的移栽属于关键的组成部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移栽的苗木较易出现各种问题,造成成活率偏低的状况。因而,在实际的移栽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设计人员及养护人员等多方通力合作,根据不同苗木的生长特点和环境,制定高效的移栽施工方案,并对后期的养护进行较好的管理,以此提高移栽苗木的成活率,确保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许彦本.提高园林苗木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21):78-80.

[2] 沈宝珍.影响园林苗木移栽成活率的因素及解决措施[J].四川水泥,2018(6):126.

[3] 潘博.园林绿化苗木移栽成活的因素与措施探讨[J].花卉,2017(12):7-8.

[4] 于慧乐,黄勇.园林绿化苗木移栽成活的因素分析与措施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4):78-80.

[5] 李强.影响园林苗木移栽成活率的因素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6(6):26-28.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园林建设成活率影响因素
不同栽植模式对花椒成活率的影响
当前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有效结合分析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园林工程管理的研究
加强园林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
TCP植物蒸腾抑制剂
不同扦插处理对爬地柏成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