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诊治中无痛胃肠镜的应用分析

2022-05-23王黎黎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朝阳122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镜检查内科胃肠道

王黎黎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辽宁 朝阳 122000)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疾病在临床诊治中无痛胃肠镜的应用效果,为此类患者的诊治提供更便捷的方法。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诊治,观察组采用无痛胃肠镜诊治,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长(5.13±0.37)min、恢复时长(2.24±0.67)d均短于对照组的(6.05±1.49)min、(3.46±1.05)d,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观察组诊疗效果97.87%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应用效果更加显著,能有效缩短检查时长及患者恢复时长,减少诊治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可提高诊疗效果。

消化内科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包括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以及各类结肠炎等胃肠道疾病,降低患者胃肠功能,影响生活质量。上述疾病诊断多依赖于胃肠镜,且需要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1,2]。胃肠镜检查是指将胃肠镜置入患者胃肠内,包括上、下消化道,达到查看胃肠状态的目的。该检查方式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感,包括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咳嗽造成窒息、误吸等,影响胃肠镜检查效果,给治疗造成相应影响,甚至存在严重并发症。随着无痛技术发展,无痛胃肠镜诊断在消化内科诊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3]。无痛胃肠镜操作方便,不会给患者造成过度的不适,且检查结果比较准确,因此近年来这一技术在诸多消化内科疾病诊断中逐渐得到应用。基于此,本文选取92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胃肠镜诊治及无痛胃肠镜诊治,分析后者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诊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2例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25例男,20例女;年龄23~64岁,平均(43.53±3.61)岁;其中,8例急性胆囊炎、15例慢性肠炎、11例消化性溃疡、5例慢性胃炎、6例反流性食管炎。观察组28例男,19例女;年龄22~65岁,平均(43.73±3.42)岁;其中,6例急性胆囊炎、12例慢性肠炎、13例消化性溃疡、9例慢性胃炎、7例反流性食管炎。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肝、肾等基础性疾病;②存在代谢性疾病;③患者研究一半退出;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⑤患者具有严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1.2 方法

术前准备:术前1d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不可抽烟,避免在第2天咳嗽导致插管失败。因此,护理人员应检查是否实施进行内镜检查,或是否存在并发症,实施心电图以及血常规检查。另外,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禁食禁水,在必要时应进行灌肠。在实施胃肠道手术时,应利用相关设备(消毒处理)或药物,保障患者做好胃肠道准备。两组患者均在术前禁食12h,给予氧气支持,建立静脉通路,心电图检测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行常规胃肠镜诊治,检查前约10min使用2%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生产企业: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880008),涂抹于食管、咽喉气管外壁处,药物见效后,经口置入胃肠镜(品牌:日本奥林巴斯,型号:CV-290)进行相关检查。

观察组采用无痛胃肠镜进行诊治,具体如下:①指导患者取平卧位,检查前注射双异丙酚(生产企业:四川蜀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115);②麻药见效后经口置入胃肠镜,以缓慢速度将胃肠镜下降至食道,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反复检查,检查项目包括食道黏膜状态等。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治疗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实施胃肠镜检查所需时间、以及患者治疗后痊愈时间。②比较两组胃肠镜诊治后不良反应。计算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结果。③对比诊疗效果。顺利完成:实施胃肠镜检查时,患者并无任何不良反应,顺利完成诊疗操作;完成:实施胃肠镜检查时,患者存在轻微咳嗽、轻微呕吐等反应,完成诊疗操作;未完成:实施胃肠镜检查时,患者出现呕吐、咳嗽等不良反应,导致诊疗操作中断或无法完成诊疗操作。④满意度:自制评分量表,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0~59分。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 20.0,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操作时长、恢复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情况比较(±s)

表1.两组治疗情况比较(±s)

组别 n 操作时长(min) 恢复时长(d)对照组 45 6.05±1.49 3.46±1.05观察组 47 5.13±0.37 2.24±0.67 t 4.104 6.673 P 0.005 0.00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2.3 两组诊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诊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诊疗效果比较(n/%)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两组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胃肠疾病作为消化内科中一种常见疾病,病发和患者饮食与生活方式具有直接关系。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生活节奏较快,常存在暴饮暴食等情况,导致胃肠疾病发生率逐年提高,对患者的健康与心理均造成严重影响。

胃肠疾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病症,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其中与饮食习惯存在直接联系。由于患者进食刺激性食物,极易导致胃肠道黏膜糜烂,进而造成溃疡、胃肠炎症等疾病。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诊治消化内科疾病尤为重要。

临床检查胃肠类疾病以胃肠镜为主要方式,传统胃肠镜受到技术等原因限制,在检查过程中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增加患者的不适感,且延长胃肠镜诊治时间[4-6]。同时,该不良反应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降低其治疗依从性,延长其痊愈时间。临床在实施胃肠镜检查时,如果未实施麻醉,患者会具有较强痛感,因此患者对胃肠镜诊治具有强烈恐惧感,甚至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对临床医师的操作具有排斥性,导致手术中断,甚至部分患者会拒绝进行胃肠镜检查,导致最佳治疗时间被耽误,使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身心压力均较高。在查阅研究文献后发现,实施胃肠镜诊治的患者,在后期问卷调查时,约有2/3患者不愿再采取胃肠镜检查,甚至1/3患者具有恐惧感,导致临床医师无法及时诊断患者病情,延误治疗,影响患者安全。随着医学技术发展,无痛胃肠镜的应用逐渐广泛。该方式主要是在胃肠镜检查前,为患者使用相应麻药,利用麻药使患者进入浅睡状态,减少患者术中不适感及应激反应,提升胃肠镜检查准确性,为治疗提供更加科学依据,提升治疗针对性,更利于疾病快速治愈[7,8]。使用无痛胃肠镜检查,在检查时,患者处于睡眠状态,不会感到疼痛感,保障胃肠镜诊断可顺利实施,患者并无烦躁、不安感,配合度较好。另外由于患者并无反抗,因此诊治时间较短,在5~8min便可完成无痛结肠镜检查,2~4min便可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所以不难发现,该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胃肠蠕动,加快胃肠镜推进速度,保障胃肠镜检查可顺利实施,临床医师可仔细观察患者胃肠道的状态。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进行检查前采用双异丙酚进行麻醉,该药具有见效快、麻醉维持性高、恢复快等优点,给药后,患者能快速进入睡眠状态,术后快速清醒,有效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后,有效减少其应激反应,更利于医生充分利用胃肠镜进行相应检查,提升检查细致程度,更清晰辨别病灶性状,提升检查准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术后应激反应及不良症状;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操作时长、恢复时长),说明患者应激反应较少,有助于胃肠镜检查顺利完成,提升检查效率,缩短操作时长。该方式对患者胃肠造成的损伤更小,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

对该结论进行原因分析,主要因素如下:临床在采取常规胃肠镜检查时,患者具有较大痛感,配合度较低。在诊断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导致诊治无法顺利实施。甚至部分患者在操作中出现高血压、心动过速等问题,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对患者的安全造成威胁。另外,部分胃肠疾病诊治时,单纯一次诊疗无法实现完全诊断,在治疗时,患者可能因评估治疗效果或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而采取多次胃肠镜检查。而实施常规胃肠镜检查,即使部分患者可接受1次治疗,但患者可能会因胃肠镜治疗后而出现较强恐惧感,存在抵触心理,对后期胃肠镜检查较为抗拒,而耽误治疗时机。为改善该问题,消化内科在诊疗时采取无痛胃镜检查技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在临床中使用较为广泛。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可以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检查的接受度,在操作时,患者不会存在显著不适感。除此之外,实施无痛操作,能够减少患者胃肠蠕动,便于临床医师对患者胃肠道的观察,即使是微小病变也可进行仔细观察。尤其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高龄患者而言,实施无痛胃肠道检查,可以使患者血压处于平稳情况,避免患者因不适感,而出现血压异常,产生心脑血管事件。最后,采取无痛胃肠镜检查时间较短,结肠镜仅需5~8min,胃镜仅需2~4min,结束诊断后,患者仅需进行10~15min休息便可离院,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轻。

综上所述,与常规胃肠镜诊治相比,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的效果更加显著,能有效缩短胃肠镜检查操作时长,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利于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镜检查内科胃肠道
内转科型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无痛肠镜检查的护理方法及心得探析
频繁出现这些症状,你该做个肠镜检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