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兴县碧村遗址小玉梁台地西北部发掘简报*

2022-05-23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大学考古学院兴县文化和旅游局

考古与文物 2022年2期
关键词:内壁口径标本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山西大学考古学院 兴县文化和旅游局

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村北,黄河及其支流蔚汾河的交汇处,西距石峁遗址约50千米(图一)。2015~2018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今考古学院)、兴县文化和旅游局,对小玉梁台地进行了连续发掘工作,基本理清该台地的整体布局及其聚落的阶段性变化。小玉梁台地东北部高,往西往南逐渐降低。

2017~2018年对小玉梁台地西北部遗存进行了清理。布设7个5×5米探方和4个10×10米探方,部分探方进行扩方,揭露面积620平方米。重要遗迹有龙山时期的3处石块堆积、3座半地穴式白灰面房址(图二)和3座明清墓葬。本文主要对龙山时期的遗迹和遗物进行介绍。

一、地层堆积及分期

图一 碧村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小玉梁台地最初的田野工作目标是理清石砌建筑的布局,及其始建、使用和废弃的过程。西北部的田野工作清理出台地西北围墙的边界,但因只保留了石墙的最底部一层石块堆积,且西北部石墙根较东北部石墙根的海拔要低近1米,为了弄清楚石砌遗迹之前的台地聚落情况,进而决定对台地西北部的探方往下清理。在清理过程中,发现石砌遗迹之下是褐土层,还有早一阶段的白灰面房址,进而明确了小玉梁台地在石砌建筑之前,是有人类生活居住的。考虑到台地东北、东部、南部均清理到石砌遗迹即停止发掘工作,所以,小玉梁台地西北部的探方在清理到较石砌建筑更早的半地穴式白灰面房址之后,便暂停往下清理了。同时从对盗洞的清理也了解到再往下的文化遗存很少。因此台地西北部的发掘均未清理到生土。

小玉梁台地西北部的土质较疏松,为粉沙土。地层堆积①层为表土层,②层为近现代扰土层,③层及以下是龙山时期的地层。东部探方③层褐土没有延伸到最西侧的3个探方T122081~T112081,所以,最西侧的3个探方的地层分布与其以东的探方地层略有差异。下面举例说明:

1.T117081北壁剖面(图三)

①层可分2小层,探方只分布①a层。黄褐色花土,土质较疏松,包含蛋形瓮、斝等陶器残片、石块、人骨、瓷片等,厚0.25~0.61米。台地西围墙、盗洞D122、D123开口于该层下。

②层为黄褐色花土,局部颜色发青,土质较致密,夹杂炭屑、红烧土粒,包含陶片、石块、瓷片等,厚0~0.5米。分布于探方西部,西围墙两侧叠压在该层下。

③层为黄褐色花土,色偏红,土质较疏松,包含鬲、斝等陶器残片、骨骼、石块等,厚0~0.2米,分布于探方东部。

④层为灰土,可分3小层。④a层土质较疏松,包含较多尊、罐、鬲、斝等陶器残片,厚0.1~0.4米;④b层土质致密,夹杂灰烬,可能为活动面,厚0~0.1米,分布于探方东北部;④c层土质较疏松,包含陶片等,厚0~0.15米,分布于探方西北部。

⑥层为黄褐斑花土,较致密,厚0~0.2米,未清理到底。

图二 碧村遗址小玉梁台地西北部探方平面图

2.T112081、T117081、T122081东壁剖面(图四)

①层分2 小层。①a层为黄褐色土,土质疏松,夹杂较多小石块和少量炭屑,厚0.15~0.4米,F11开口于该层下;①b 层为浅黄褐土,土质较疏松,夹杂少量炭屑,厚0~0.3米。

②层为黄土,色偏青,土质较疏松,夹杂较多的小石子与炭屑,厚0~0.17米。

③层为黄褐色花土,土质较疏松,夹杂少量炭屑,厚0~0.45米。

④层为灰土,土质较疏松,夹杂较多炭屑,厚0~0.5米,未清理到底。

⑤层为黄褐色花土,土质致密,厚0~0.25米,未清理到底。

⑥层为较纯净的黄土,含少量较大块灰斑,土质较致密,厚0~0.35米,未清理到底。

3.T117076北隔梁、T122076、T127076的西壁剖面(图五)

①层分2小层。①a层为黄褐色土,包含较多石块、炭屑、瓷片、铁钩等,厚约0~0.29米。疑似石墙倒塌堆积叠压在此层下;①b层为黄褐色花土,厚约0~0.34米,因被推土机碾压过,土质较硬,坡状堆积,包含较多石块、瓷片等。此层分布于T122076的西南部。

②层为黄土,色偏青,土质疏松,T122076东北角被碾压过,土质较硬,包含较多石块、炭屑、瓷片、铁块等,厚约0.62~0.77米。

图三 T117081 北壁剖面图

图四 T112081、T117081、T122081 东壁剖面图

图五 T117076 北隔梁、T122076、T127076 西壁剖面图

图六 T122076、T127076 东壁剖面图

③层为褐土,夹杂少量黄土,土质疏松,夹杂石块、炭屑、少量白灰粒,包含陶片、石器、铜器小件、兽骨及红烧土块,厚约0~0.3 米。坡状分布于两个探方内,最北边界在T127076南部,西部边界推测在T122081~T117081的东隔梁,疑似石墙倒塌堆积叠压在该层之上。

④层为黄土,色偏红,夹杂少量褐色硬土,土质致密,未清理到底。

4.T122076、T127076东壁剖面(图六)

①层分2小层,本剖面只分布①a层。黄褐色土,土质疏松,夹杂较多石块、少量炭屑,厚0~0.3米。

②层为黄土,局部颜色偏青,土质较疏松,夹杂较多石块、炭屑,厚0.07~0.77米。

③层为褐土,土质较疏松,夹杂少量石块、红烧土及零星炭屑,厚0.4~0.66米,F10、F11开口于该层下。

④层为黄土,色偏红,夹杂少量褐色硬土,土质致密,未清理到底。

根据层位关系可以将小玉梁台地西北部的文化遗存从早到晚分为5个阶段。第Ⅰ段是早于半地穴式白灰面房址的地层堆积,主要包含最西侧探方T122081~T112081的③~⑤层堆积、东侧探方T127076~T117061的④层堆积。第Ⅱ段是三座半地穴式白灰面房址,东侧F10和F12均开口于③层褐土之下,西侧F11开口于①层表土之下,因为褐土层在F11所在探方没有分布。第Ⅲ段是晚于半地穴式房址的③层褐土堆积,主要分布于T127076~T112076探方及其以东。第Ⅳ段是开口于表土层和扰土层下的三处石砌遗迹,包括台地西北部围墙、疑似石砌遗迹的倒塌堆积和F12白灰面之上的残留长方形石砌遗迹。第Ⅴ段是晚于石砌遗迹的明清墓葬、表土层或扰土层的近现代地层,主要为各探方的①、②层。

二、遗迹介绍

小玉梁台地西北部遗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叠压在褐土层之下的三座半地穴式白灰面房址,一类是褐土层之上的石砌遗迹。

图七 F11 平、剖面图

图八 F11 门道西侧白灰面墙裙

图九 F11 柱洞(ZD1)

1.半地穴式房址

三座半地穴式白灰面房址均位于台地西北部,大体沿东北—西南直线分布,自西向东编号依次为F11、F10、F12,均为白灰地面。由于遭到后期破坏,保存状况不太理想,房址墙体大多被破坏,保存下来的主要是房址的白灰地面,以及小段白灰面墙裙,其中F11保存最好,形制基本清楚。

F11 位于T112081东部、T112076西部,东距F10约5.5米,开口于①a层下,被D124、D155及另外两个盗洞打破。平面呈圆角长方凸字形,方向160°。室内面积约17.94平方米。四角圆弧,进深略大于间宽,南北长4.6、东西宽约3.9米,门道东西宽约1、残长0.57米。房址中部略偏北有一个圆形火塘,口大底小,直径约1.5、深约0.1米,中间铺有石板,火塘四壁及平面均涂抹有白灰面(图七)。火塘建造方式与中部偏东的5座石砌排房相似:先挖一个深约10厘米的平底锅状圆形浅坑,坑壁及坑底抹一层白灰面,再垫土铺设石板并在石板外围垫土,与房内地面齐平后涂抹白灰面。房址北壁保存较好,残存高度0.4~0.6米,有白灰面墙裙,墙体略向内弧;东壁残高约0.05米,也有白灰墙裙;西壁破坏严重,基本无保留;门道西侧保留有约0.2米高的白灰面墙裙(图八)。白灰面厚约4毫米,其下抹有厚约3毫米的草拌泥,白灰面质地较粗糙,断面可见中粗颗粒。在房址西部偏南发现一个圆形柱洞ZD1,因被盗洞D124破坏仅保留底部,直径约0.22米,底部垫有至少4层碎陶片,厚0.08~0.1米,可以起到一定的加固和承重作用,碎陶片下是浅黄色花土,厚0.11~0.16米(图九)。在房址南部偏西发现1块圆形白灰面K1,直径约0.26、中心向下凹约0.04米,推测曾经被重物压过或者支撑过重物。房内①层填土较厚,主要是红褐色花土,质地较硬;②层堆积较薄,以灰土为主,夹杂有少量碎陶片和动物骨骼等,火塘南侧灰土发现较多石灰石碎块。

F10 位于T117071南部、T107071北隔梁,东距F12约1.25、西距F11约5.5米,开口于③层之下,被M13、D110、D141、D143及另外3个盗洞打破。平面呈长方形,残存白灰地面,东西长约6.2、南北宽约5.8米,室内面积不小于36平方米。四壁破坏严重,均未保留,仅在白灰地面东界发现白灰面向上立起的痕迹,应该是房址的东壁。在房址中部偏北发现火塘,仅残存小部分,应为圆形,但无法复原其直径,形制和建造方式与F11相同。白灰面质地较细腻,厚7.83毫米,质量明显高于F11的白灰面。

图一〇 F12 平、剖面图

F12 位于T117071东隔梁、T117061中西部,东距石砌排房F2约6.5、西距F10约1.25米,开口于③层之下,被D154打破,局部被残存的石砌遗迹叠压。根据该房址东南角呈圆弧状的白灰面墙裙,推测其平面呈圆角长方形,门道朝南,房址布局与F11相同。残存白灰地面东西长约4.2、南北宽约3.8米,室内面积不小于16平方米。在房址中部偏北发现一个圆形火塘,直径约1.6米,保存较好,中心铺有石板,建造方式与F11相同。在房址东南角以南约0.5米处,发现有一个疑似柱洞的遗迹,底部垫有碎陶片,直径0.25~0.3米,根据位置推测是门道东侧的柱洞。东壁及东南拐角保存较好,残存高度约0.1~0.25米,墙体略向内弧,涂有白灰面墙裙,东壁因被D154打断,不连续,其余各壁仅残留部分白灰地面。白灰面较薄且较粗糙,断面可见粗颗粒,厚2毫米。局部白灰地面上叠压条石垒砌的小段长方形石砌遗迹,仅保留最底部一层的石块,东西长约3.8、南北宽约2.1米。在火塘附近出土较多大块夹砂陶片,器形以斝、甗为主(图一〇)。

2.石砌遗迹

在小玉梁台地西北部,共发现3处石砌遗迹,自西向东依次编号为Q1、Q2、Q3。

Q1 西北—东南走向,方向160°,属于小玉梁台地的西围墙北段。该段墙体位于T117081西北部、T122081西部,主体由西北向东南延伸,残长7.4、最宽处4.3、最窄处1米,最高点到最低点相差0.86米。西围墙开口于①a层下,被②层叠压,叠压在③层花土之上,中部偏西被盗洞破坏较严重,石块较散乱,但局部能看到规整立面。该段石墙是由条石和河卵石堆砌而成,石块大小不一,以砂岩为主,条石中最大的长0.6、宽0.3米,石块之间垫衬砂质粘土。石墙西部石块比较破碎,多为不规则形;东部石块较大,多为条状、块状;且西部碎石区域略低于东部区域,石墙东部区域宽约2.2米;石墙东侧最底层可见大块河卵石。石墙壁面较粗糙,石块外露的一面参差不齐,仅在石墙北部有规整立面,该立面可看到4层条石,残高0.55米(图一一)。该立面北侧的石块以及西部碎石区可能为西围墙北侧、西侧的护墙,大块石块堆砌的部分则可能为主墙。

Q2 位于T122076西北部、T127076南部、西围墙的东侧,两者相隔约4.16米,自西向东呈“<”形分布,疑似石砌遗迹的倒塌堆积。开口于①a层下,叠压在③层褐土之上。北部呈西南—东北走向、南部呈西北—东南走向。整体西高东低,东西残长约3.6、南北残宽约3.1、最高处距最低处约0.54米。主要以长石砂岩堆积而成,排列较杂乱,石块外露的一面参差不齐,未发现规整立面,且没有统一的砌筑方式;石块大小不一,最大的长约70、宽约24厘米;最小的仅为拳头状碎石。所以推测该遗迹的性质可能是石砌墙体的倒塌堆积。

Q3是F12白灰面之上的石砌遗迹,位于T117071东隔梁、T117061西部,呈长条形,由南、北两组石块堆积组成,均为西南—东北走向,方向70°,仅保留边缘最底部一层石块,叠压在F12白灰面之上,被D154打破(图一二)。北组遗迹保存相对略好,整体东部略高于西部,北、东与南侧边缘的石块立面较齐整,残长3.8、宽2.1、最高点距最低点约0.2米。该石砌遗迹宽2.1米,与石砌房址常见的墙体宽约0.8~1.2米不同,推测最初可能是作为长方形石砌墩台来使用的。南组石块与北组间隔0.6、残长约1.4米。该遗迹由条石和块石堆砌而成,石块较大,仅有零星小块石头,以砂岩为主,条石中最大的长0.65、宽0.25米,石块之间垫衬砂质粘土。石块之下是一层加工过的较致密黄土,可能为墙基垫土,其下即为F12白灰面。石墙周边为③层褐土,土质较硬,夹杂较多陶片。Q3东距石砌排房约6.5米,从层位关系上看,二者为同一时期的石砌建筑。所以,Q3最初的功能可能是石砌排房西侧广场上的长方形墩台类建筑遗迹。

图一一 小玉梁台地西北部围墙Q1 规整立面图

图一二 F12 白灰面之上的石砌遗迹Q3

三、遗物介绍

小玉梁台地西北部的遗物主要出自地层,F11和F12有少量标本,有陶、石、骨、铜器等,陶器为主,多为口腹部残片。根据层位关系所划分的5个阶段依次进行介绍。目前第Ⅳ段石砌遗迹没有标本。

图一三 第I 段地层出土遗物

1.第Ⅰ段标本 31件。多为陶器残片,仅余部分口腹部。

陶斝 3件。夹砂灰陶。标本T112081③:2,直口微敛,方唇,上腹略弧。口下施绳纹后修抹,腹部先施绳纹,再贴附两周附加堆纹。口径38.4、残高7.8、壁厚0.9厘米(图一三,1)。标本T117081③:1,直口微敛,圆唇,腹微弧。腹部饰绳纹,其上贴附两周附加堆纹。口径41、残高7.3、厚1.3厘米(图一三,2)。标本T117081④:12,敛口,方唇,内折沿,弧腹。沿下施两周附加堆纹,腹部饰竖向绳纹,附加堆纹之下有鋬,已脱落,内壁遗留有垫窝。口径50、残高13.5、唇厚1.5厘米(图一四,1)。

陶甗 1件。标本T117061④:2,夹细砂灰陶。敛口,方唇,圆折肩,弧腹。唇部素面,口沿下饰竖篮纹,腹部施交错绳纹,内壁有修抹痕迹,肩腹连接处遗留垫窝。口径22、残高6.8、壁厚0.8厘米(图一三,11)。

陶鬲 6件。标本T112081⑤:2,夹粗砂灰陶。侈口折沿。唇部贴附一周泥条后按压成波浪形花边,腹部饰交错绳纹,内壁遗留修抹痕。残高8、壁厚0.8厘米(图一三,3)。标本T117081③:2,夹粗砂灰陶。侈口,口沿加厚,唇面压印成波浪形花边。口径16、残高5.4、壁厚0.8厘米(图一三,4)。标本T127076④:1,夹细砂灰陶。侈口,方唇,斜直领,溜肩。肩部施细绳纹,内壁遗留一层水垢。口径11.1、残高3、壁厚0.5厘米(图一三,5)。标本T122081③:4。夹粗砂灰陶,微侈口,方唇,唇面压印绳纹,领部素面,腹部饰竖绳纹,内外壁均遗留修抹痕。口径6.1、残高2.1、壁厚0.4厘米(图一三,9)。标本T117081④:3,夹细砂灰陶,掺有少量料姜石。侈口,圆唇。口下施篮纹,颈部贴附一周堆纹,腹部饰竖向绳纹,内壁有按窝。口径30、残高5.8、壁厚0.8厘米(图一四,6)。标本T117081④:13,夹细砂红褐胎黑皮陶。侈口,口沿贴泥条压印成波浪形花边,腹部饰竖向绳纹。口径16、残高3.5厘米(图一四,10)。

大口尊 3件。标本T117081④:9,夹细砂红褐胎灰陶。侈口,圆唇加厚,高领,领部斜直,溜肩。唇部加厚处有部分明显凹陷痕。领饰篮纹,后修抹。口径34、残高9、唇厚1.2厘米(图一四,2)。标本T117081④:10,泥质灰陶。侈口,圆唇加厚,领部斜直。口沿内外磨光,领饰篮纹,后修抹。口径32、残高6、唇厚0.6厘米(图一四,3)。标本T117081④:8,夹细砂红褐胎黑皮陶。侈口,折沿,尖圆唇。口沿内外磨光,领部有四条横向突起瓦棱状,最下瓦棱最为突起。内壁有细密轮纹。口径34、残高8、唇厚0.4厘米(图一四,4)。

高领罐 2件。泥质灰陶。标本T112081⑤:1,侈口,方圆唇。器表素面,内外壁均附着水垢。口径21.2、残高7.8、厚0.8厘米(图一三,7)。标本T122081③:3,侈口,尖唇,唇部加厚,高领。领部隐约可见竖篮纹,内壁遗留有修抹痕迹。口径16.2、残高4.7、壁厚0.6厘米(图一三,8)。

矮领罐 2件。标本T117081④:11,夹细砂灰陶。微侈口,圆唇略加厚。领部斜直。腹部饰竖向篮纹。口径22、残高5、唇厚1.3厘米(图一四,7)。标本T117081④:14,泥质黄褐陶。微敛口,方唇,矮领,鼓腹。口下施横向篮纹,领内壁有垫窝痕迹。口径22、残高5、唇厚0.6厘米(图一四,8)。

敞口盆 1件。标本T112081④:1,泥质灰陶。敞口,尖唇,口沿加厚,斜腹。素面。口径42.6、残6.3、厚0.6厘米(图一三,6)。

浅盘豆 1件。标本T117081④:2,泥质灰陶。敞口,圆唇,浅盘。素面磨光。口径22、残高2.2、厚0.6厘米(图一四,9)。

蛋形瓮足 1件。标本T112081④:2,夹细砂灰陶。足上部丰满。素面,可见指纹印,内壁可见水平状泥条缝。残高8.5、厚0.3厘米(图一三,10)。

袋足 1件。标本T122081③:5,夹砂褐胎灰陶。器表饰竖篮纹,残留烟炱痕。残高16.4、厚1厘米(图一三,15)。

陶铃 1件。标本T112081③:1,泥质灰陶残存顶部。平面呈梭形。器表内凹,中部有残孔。残长5.7、宽5.5、最厚2.9、最薄0.7、孔径0.4厘米(图一三,12)。

圆陶片 2件。标本T117081④:1,磨光褐胎黑皮陶器残片打制而成,近圆形,器形较厚重,周缘磨损明显。直径4.6、厚0.7厘米(图一四,13)。标本T117081④:4,由泥质灰陶器残片打制而成,周缘部分磨损,外壁饰浅篮纹。直径5.6、厚0.6厘米(图一四,14)。

图一四 第I 段T117081 ④层出土遗物

图一五 第Ⅱ段F11 ①层出土遗物

陶纺轮 1件。标本T117061④:1,泥质灰陶。平面近圆形,一面修整平齐,一面凹凸不平,中央双面对钻一孔。素面,周缘经磨制。直径4.6、孔径0.5、厚0.7厘米(图一三,13)。

燧石刮削器 1件。标本T122081③:1,由石片毛坯制成,边缘经加工,刃部锋利,器表局部覆盖一层水垢。长3.5、宽2.5、厚0.8厘米(图一三,14)。

燧石两面器 1件。标本T117081④:7,形状不规则,两面加工,刃部锋利。长4.3、宽1.9、厚0.7厘米(图一四,5)。

骨镞 1件。标本T122081③:2,磨制,圆铤,横截面近三角形,镞尖有磨损痕迹。残长4.3、体径0.7厘米(图一三,16)。

骨锥 1件。标本T117081④:6,两端细中间粗,截面呈圆形。长7.1、体径0.8厘米(图一四,11)。

骨器 1件。标本T117076④:1,略残,由动物牙齿磨制而成。柳叶形,截面近椭圆形。残长6、直径0.6厘米(图一三,17)。

骨饰 1件。标本T117081④:5,残,磨制。长条状,体微弧,内壁部分向外凸,一侧有一自内而外单面钻孔。残长4.5、宽2.2、厚0.2~0.4厘米(图一四,12)。

2.第Ⅱ段标本 17件。

陶斝 4件。标本F11①:3,夹细砂灰陶。敛口,斜方唇,圆折肩,口沿加厚似子母口。肩下饰粗绳纹。口沿外壁经修抹,内壁有垫窝。口径24.2、残高4.2、壁厚0.8厘米(图一五,1)。标本F11①:2,夹砂灰陶。敛口,圆方唇,唇面中央可见一周凹槽,圆折肩。口沿及肩部磨光,腹部饰绳纹。口径18、残高4.2、厚0.8厘米(图一五,2)。标本F12:4,夹细砂灰陶。敛口,圆唇,圆折肩,腹略弧。颈肩相接处内凹,似子母口。折肩以下饰竖向细绳纹,内壁肩腹衔接处遗留垫窝,内外壁均附着水垢。口径12、残高5.2、壁厚0.5厘米(图一六,1)。标本F12:5,夹细砂灰陶。近直口,尖圆唇,微弧腹。器表先施绳纹,其上贴附加堆纹,附加堆纹上拍篮纹。口径54.6、残高17.4、壁厚1.2厘米(图一六,4)。

陶甗 3件。标本F12:2,夹细砂灰陶。敛口,斜方唇,圆折肩,弧腹。肩部饰斜篮纹,腹部饰竖绳纹,内壁可见垫窝,附着水垢。口径28.2、残高8.4、壁厚1厘米(图一六,2)。标本F12:3,夹细砂灰陶。敛口,圆方唇,唇面中间有一道凹槽,圆折肩,弧腹。肩部饰竖篮纹,腹部饰左下倾绳纹,内壁有修抹痕迹。口径36、残高6.6、壁厚1.2厘米(图一六,3)。标本F12:6,夹细砂灰陶,残存腰部。束腰,腰部有一圈腰隔,腰隔上有七个孔,其中两孔残,从泥突痕迹可看出孔是由上而下穿透。器表饰绳纹。腰隔和内壁有明显修抹和按压痕迹。内外壁均附着水垢。残长13.2、残高8.4、腰隔厚1.2、壁厚1.2厘米(图一六,6)。

陶鬲 3件。标本F11①:1,夹细砂灰陶。侈口,尖圆唇,斜直领,微弧腹。口沿素面,领部靠下可见绳纹,领腹处有一条刻划的细凹槽,腹部饰绳纹,口沿内壁有修抹痕迹。口径26、残高6.4、壁厚0.8厘米(图一五,3)。标本F11①:4,鬲足,夹细砂灰陶,掺有少量料姜石。袋足,表饰篮纹。裆部与足相接部位外壁可见泥条缝,内壁遗留修抹痕。残高13.5、裆部厚1.5、鬲足壁厚0.6厘米(图一五,11)。标本F12:1,夹细砂褐陶。侈口,圆唇加厚,矮领,腹外弧。领下有一周凹弦纹,腹部饰斜绳纹,内壁遗留垫窝,附着水垢。残高9、壁厚1厘米(图一六,5)。

蛋形瓮 1件。标本F11①:5,夹细砂灰陶。敛口,圆方唇,内折沿,斜直腹。腹部饰斜篮纹,器内壁经修抹。口径32.2、残高5.2、壁厚1厘米(图一五,4)。

大口尊 1件。标本F11①:6,泥质灰陶。侈口,圆唇,高领斜直。口沿及器内壁素面磨光,领部施斜篮纹,经修抹,口径32.2、残高6.2、厚0.6厘米(图一五,9)。

高领罐 2件。标本F11①:7,夹细砂灰陶。侈口,圆唇,高领微弧。素面,口沿及领部经修抹,内壁有刮抹痕。口径34、残高7.6、壁厚1厘米(图一五,7)。标本F11①:8,夹细砂灰陶。侈口,圆唇,高领略弧。素面,口沿内壁经磨光,领部可见刮抹痕。口径30、残高8.2、壁厚0.8厘米(图一五,8)。

罐底 1件。标本F11①:10,泥质灰陶。腹部近底部斜弧内收,平底。腹部饰篮纹,近底部可见横向修抹痕。底径18.1、残高15.5、壁厚0.4厘米(图一五,6)。

浅盘豆 1件。标本F11①:9,夹细砂褐胎黑皮陶,掺有少量料姜石。侈口,尖圆唇加厚,斜弧腹。素面,内壁磨光。口径26、残高4、厚1厘米(图一五,5)。

石器 1件。标本F11①:11,器体厚重,平面呈半月形,两侧内凹。磨制,一面磨光。长12.3、宽5.4、厚3.5厘米(图一五,10)。

3.第Ⅲ段标本 23件。

陶斝 2件。夹砂灰陶。标本T117061③:1,陶胎疑掺有云母片。敛口,弧腹。口下贴一周附加堆纹,腹部饰斜绳纹,上加十字交叉附加堆纹,泥条宽约1.4厘米。口径50.5、残高14、腹壁厚1.1厘米(图一七,1)。标本T112076③:1,敛口,方唇。口下贴两周附加堆纹。口径60.5、残高8.5、壁厚1.5厘米(图一七,8)。

陶鬲 1件。标本T117061③:7,夹细砂灰陶。侈口,圆唇加厚,弧腹。领饰篮纹,腹部饰纵向绳纹。口径26.4、残高5.6、壁厚0.8厘米(图一七,2)。

图一六 第Ⅱ段F12 出土遗物

图一七 第Ⅲ段出土陶器

蛋形瓮 4 件。夹细砂灰陶。标本T122076③:3,敛口,平沿内折,方唇,腹微弧。腹饰篮纹,内壁遗留修抹痕,器表附着水垢。口径55、残高10.8、壁厚1.6厘米(图一七,4)。标本T117061③:5,敛口,斜方唇,弧腹。腹部饰横向篮纹,内外壁附着水垢。口径20、残高7.4、壁厚0.6厘米(图一七,5)。标本T117071③:7,敛口,方唇,口沿内折,微弧腹。口沿下有一周戳刺凹槽,器表饰横向篮纹,内壁遗留修抹痕,器表附着一层水垢。口径37.2、残高5、壁厚1.2厘米(图一七,6)。标本T117061③:3,敛口,圆方唇,腹微弧。口沿下饰篮纹,内壁有按压痕迹。口径30.5、残高5、壁厚1厘米(图一七,7)。

高领罐 1件。标本T117061③:6,泥质灰陶。侈口,尖圆唇,高领。器表素面,内外壁附着一层水垢。口径10.5、残高4.7、壁厚0.4厘米(图一八,2)。

敞口盆 1件。T122076③:4,夹细砂灰陶,掺有少量料姜石颗粒。敞口,圆唇加厚,斜腹。内外壁均素面,附着一层水垢。口径26.2、残高4.6、壁厚0.6厘米(图一七,3)。

陶豆 1件。标本T117061③:4,夹细砂褐胎黑皮陶。敞口,平沿外折,尖圆唇,浅盘,底略平。素面,内壁磨光,腹外侧有修抹痕,底部经刮抹。口径13.5、残高2.2、厚0.3厘米(图一八,1)。

圆陶片 3件。标本T117061③:2,夹细砂灰陶器腹片,由内壁向器表打制而成,平面近圆形。磨损明显。器表饰篮纹。最大径6.6、最小径5.5、厚0.9厘米(图一八,4)。标本T117071③:2,夹细砂灰陶残片磨制而成,近圆形,器形厚重。器表饰绳纹。直径4.6、厚1.8厘米(图一八,5)。标本T117061③:8,残存一半,由泥质灰陶残片磨制而成,平面呈圆形。器表饰篮纹。直径4、厚0.5厘米(图一八,7)。

陶纺轮 1件。标本T107061③:1,泥质灰陶。圆形,中央双面对钻一圆孔。周缘磨制,器表饰篮纹。直径3.2、孔径0.4、厚0.5厘米(图一八,6)。

陶环 1件。标本T117076③:1,系用泥质灰陶残片磨制而成,中央双面对钻一孔,截面近五边形。直径1.7~1.8、孔径0.8、厚0.5厘米(图一八,12)。

器盖捉手 1件。标本T122076③:2,泥质灰陶。捉手平面呈菱形,中央有一圆孔。内外壁均素面磨光。残高1.05、壁厚0.2厘米(图一八,15)。

石铲 1件。标本T122076③:1,由石片打磨平面近圆角长方形,顶端略窄。顶端及刃部均可见打制痕迹。长6.3、宽3.05、厚0.6厘米(图一八,9)。

石锤 1件。标本T117071③:5,残,柱体,平面呈长方形,横截面为圆角长方形。通体磨光,顶端有一圈打击痕迹。残长5.7、残宽3.4、厚1.7厘米(图一八,11)。

燧石两面器 1件。标本T117071③:8,两端已残,长条形。两面加工,刃缘锋利规整。残长2.3、宽0.9、厚0.3厘米(图一八,3)。

石料 1件。标本T117071③:6,石英砂岩。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横截面近三角形。一面为规整的切割面,一面为自然弧面。长6.9、最宽2.3、最厚1.2厘米(图一八,8)。

绿松石饰品 1件。标本T117071③:1,残,磨制,片状,顶端圆弧较薄,有一单面钻小孔。残长3.1、厚0.7厘米(图一八,10)。

铜刀 1件。标本T117071③:3,柳叶形,器壁略弧,直背,双面刃薄锐。残长2.32、宽0.7、厚0.2厘米(图一八,13;图一九)。

图一八 第Ⅲ段出土其他器物

图一九 铜刀(T117071 ③:3)

铜泡 1件。标本T117071③:4,近半球形,中间有一横隔。直径0.9厘米(图一八,14;图二〇)。

4.第Ⅴ段标本 15件。

陶斝 2件。标本T117081①:2,夹细砂灰陶。敛口,平沿内折,方唇,弧腹。颈部有一圈凹弦纹及两周附加堆纹,堆文上贴附素面泥饼,腹部饰斜绳纹。残高10、唇厚1.4厘米(图二一,1)。标本T117081①:3,夹细砂灰陶。敛口,圆方唇,唇面有一周凹槽,折肩,弧腹。口沿及肩部磨光,折肩处有一周凹弦纹,腹部饰绳纹,内壁遗留修抹痕。口径14、残高5、壁厚0.5厘米(图二一,4)。

陶鬲 2件。标本T117076①:2,夹粗砂灰陶。近直口,唇部贴附一周泥条,压印成波浪形花边,颈部饰竖向粗绳纹,上部抹泥,肩颈处有一周凹弦纹,腹部饰斜粗绳纹。残高15.5、唇厚2.2厘米(图二一,2)。标本T122081②:2,夹粗砂褐胎灰陶。侈口,圆唇加厚,唇面压印成花边。颈下饰竖绳纹,内壁遗留修抹痕。残高4.6、壁厚0.6厘米(图二一,6)。

图二〇 铜泡(T117071 ③:4)

蛋形瓮 1件。标本T117081①:1,夹细砂灰陶。敛口,内折沿,方唇,弧腹。口下饰右下斜向篮纹,内壁遗留修抹痕迹。口径34.4、残高4.8、壁厚1厘米(图二一,3)。

陶豆 2件。泥质灰陶。标本T122081①:1,敞口,尖圆唇,浅盘,腹略弧曲。盘内素面,器表饰左斜篮纹。口径26、残高5.5厘米(图二一,5)。标本T122081②:1,敞口,圆方唇,弧腹斜收。内壁及口沿磨光,豆盘与豆柄连接处可见刮抹痕。口径13.2、残高3.6、厚0.8厘米(图二一,7)。

陶抹子 1件。标本T117081①:4,泥质灰陶。残。内面较平整,背面有似“Z”字形附加堆纹,上有一个浅圆孔。残长6、残宽5、厚1.5厘米(图二二,3)。

陶纺轮 1件。标本T122076②:2,残存一半,由夹细砂灰陶残片磨制而成。圆形,中央有一双面钻孔。器表饰篮纹。直径4、孔径0.5、厚0.5厘米(图二二,5)。

板瓦 1件。标本T112081①:1,泥质灰陶。残,长方形。器表素面,内饰布纹。残长9、宽8.2、厚2.2厘米(图二一,8)。

石锤 1件。标本T122076①:1,器体厚重,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底端遗留使用痕迹。长14.5、宽6.8、厚4.8厘米(图二二,1)。

石斧 1件。标本T112081②:1,砂岩质。平面呈圆角梯形,横截面为椭圆形,通体先琢制再磨制,刃部磨光,双面刃有使用痕迹。长10、宽5.2~6.2、厚3.3厘米(图二二,2)。

石镞 1件。标本T122076②:1,燧石质,平面呈长三角形,横截面呈椭圆形。由石片两面压剥而成,两侧锐利,顶端圆钝。长3、宽1.8、厚0.4厘米(图二二,6)。

玉吊坠 1件。标本T117076①:1,白色,葫芦形,上部有一对钻而成的小孔。最大径1.6厘米(图二二,4)。

铜钱 1枚。标本T117071②:1,残存一半,正面存“顺”“通”二字,背面存满文“宝”字,为清代“顺治通宝”。直径2.2厘米。

图二一 第Ⅴ段出土陶器

四、结语

小玉梁台地西北部的遗物标本,除了表土层和扰土层出土的板瓦T112081①:1、清代“顺治通宝”铜钱T117071②:1和葫芦形玉吊坠T117076①:1为秦汉以后的晚期遗存之外,其余遗物标本均属龙山时期。

根据对小玉梁台地西北部的层位关系的梳理,再结合台地中部偏东的石砌排房和护坡墙,以及东北部的石砌建筑和北围墙,可以明确小玉梁台地在龙山时期聚落形态大体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化。第一期小玉梁台地的人类活动范围主要分布于台地西北部,以F10~F12半地穴式白灰面房址为代表,门道朝南,该阶段属于普通聚落。第二期是褐土层之上、石砌房址之下的白灰面房址,主要是分布于中部偏东的5座石砌排房F2、F4东墙下和东北部“十”字石墙下的白灰面。该阶段古人活动范围以台地中东部为主,因没有遗物出土,所以暂时无法确定其聚落特征。第三期兴建和使用石砌建筑,包括台地四周的围墙、中部偏东的5座石砌排房、东北部的石砌建筑以及排房东侧的窖穴H24,该阶段台地聚落形态发生明显转变,体现出高等级聚落建筑特征。

第一期的3座半地穴式白灰面房址平面均为圆角长方形,房址中部偏北有直径约1.5米的圆形火塘,门道朝南,F11和F12还发现了垫碎陶片的柱洞,墙壁均涂有白灰墙裙。位于中间位置的F10规模和白灰面质量都高于其余两座房址,所以,这3座房址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主次关系。周边地区同类型房址,形制相近的有内蒙古准格尔旗二里半遗址F2,其门道朝南,靠东壁一侧也发现垫有碎陶片的柱洞,原报告称为地臼。

小玉梁台地遗物标本以陶器为主,常见器类有斝、甗、鬲、蛋形瓮、大口尊、高领罐、豆、盆等,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主要是龙山时期遗存。台地西北部第Ⅰ~Ⅲ段均有陶器标本,第Ⅳ段可以用已发表的H24来代表石砌遗迹阶段,第Ⅴ段是石砌建筑废弃之后的遗迹,有打破护坡墙的H12、H5。如此,可以就各阶段的典型器物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图二二 第Ⅴ段出土遗物

陶斝可以分为两型,A型是直口微敛且口沿下施有附加堆纹,器表饰竖绳纹,以第Ⅰ段T117081③:1为代表;B型是敛口斝,口沿外素面或磨光,以第Ⅱ段F11①:3为代表,该类陶斝较常见,口与肩颈间常有近似子母口状的凹槽,推测其口沿上可加盖。A型陶斝在第Ⅰ、Ⅱ段口沿下施有两周及以上的附加堆纹,第Ⅲ段T117061③:1口沿下施一周附加堆纹,且腹部有十字交叉的附加堆纹,与二里半遗址的ⅡT3⑤a:1相近。B型敛口斝第Ⅳ段较第Ⅱ段口部变化较明显,即年代越晚口部越内敛,以H24:13为例,且晚期口沿外出现弦纹,以H24:12为例。

陶甗在第Ⅰ、Ⅱ段均为圆折肩,第Ⅳ段以H24:11为代表,则明显为折肩,且口与肩的距离缩短。大口尊的变化主要在于越晚口部越大越外侈,且肩部折棱慢慢消失;第Ⅰ、Ⅱ段领部呈弧形外侈,第Ⅳ段则以外侈斜直领H24:27为主。高领罐的口部形态,在第Ⅰ、Ⅱ段时斜弧外侈,到Ⅲ、Ⅳ段时则以直高领T117061③:6和斜直领H24:22为主。陶豆,目前第Ⅰ、Ⅱ段发现的都是浅盘豆,以斜弧腹为主,到第Ⅲ、Ⅳ段除了浅盘豆之外,还有折腹豆H24:28。除此之外,第Ⅰ段还出土了一件陶铃,与陶寺遗址早期所见H340:51形制基本相同。圆陶片和陶纺轮主要是由残片改制而成,且后者多是在圆陶片上双面对钻一圆孔。

出土的两件铜器,铜刀T117071③:3,刀尖圆钝、微上翘、弧背,刀身宽0.7厘米,与甘肃东乡林家遗址出土的马家窑文化时期铜刀F20:18形态较相近,但体形较小;甘肃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墓地出土铜刀M47:14,与碧村铜刀形态相似,但体形也略大。碧村出土铜泡T117071③:4为圆丘状,直径0.9厘米,内凹,有一桥形钮,中间有半圆形穿孔,桥形钮明显是后来与顶面相接的。与碧村铜泡形态相似的,在甘肃临潭磨沟墓地出土了一组3枚铜泡M848:B1,直径2.3~2.6厘米,圆丘状,内有一横向钮,未见穿孔;甘肃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墓地出土铜泡M47:24,直径2.1厘米,桥形钮有穿孔。磨沟和火烧沟出土铜泡虽然外形上与碧村的相似,但尺寸均较碧村大,且桥形钮相对于顶面的长度较碧村的要短,推测可能是与碧村铜泡工艺相对原始有关。与中原地区铜泡相比,碧村铜泡属于北方地区的服饰类小铜泡传统。

综合以上分析,认为碧村遗址小玉梁台地西北部的第Ⅰ、Ⅱ段,以半地穴式白灰面房址为代表的遗迹年代约相当于龙山中期,褐土层和石砌遗迹均属于龙山晚期,分别相当于河套地区龙山中期的白草塔期和龙山晚期的寨峁期。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兴县文物旅游局.2016 年山西兴县碧村遗址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2017(6).

[2]同[1].

[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兴县文物旅游局.2015 年山西兴县碧村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6(4).

[4]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准格尔旗二里半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C]∥考古学集刊(第11 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91.

[5]同[1].

[6]同[1].

[7]同[4].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襄汾陶寺——1978~1985 年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304.

[9]甘肃省文物工作队,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东乡族自治县文化馆.甘肃东乡林家遗址发掘报告[C]∥考古学集刊(第4 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25.

[10]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21(5):7.

[1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甘肃临潭磨沟墓地齐家文化墓葬2009 年发掘简报[J].文物,2014(6):20.

[12]同[10]:6.

[13]邵会秋,张文珊.圆铜泡功能考[C]∥边疆考古研究(第28 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14]a.孙周勇.河套地区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b.孙周勇.新华文化述论[J].考古与文物,2005(3).

猜你喜欢

内壁口径标本
留在现场的血型标本
口径的选择 What Is the Proper Caliber?
浅析如何控制PCCP内壁裂缝质量缺陷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鲁格公司新型6.5mm口径高精度狙击步枪
排管内敷设低压电缆施工工艺简述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冲锋枪流行大口径